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在分娩24h后行产后康复体操训练对产褥期妇女机体各器官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且无并发症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产后24h行产后康复操,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实施产后护理;两组分别于产后5天、产褥期满(产后42天)和产后6个月进行对比评定。结果:实验组的产妇子宫脱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子宫复旧不良、张力性尿失禁、膀胱膨出、腰骶痛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体重的恢复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操有利于妇女产后康复,可减少诸多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产后妇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温膨宫液在宫腔镜电切中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入选患者用随机数字表达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一组为室温组,其膨宫液和静脉输液的温度为室温下19~24℃;另一组为温膨宫液组,其膨宫液温度为37℃,静脉输液的温度为37℃,两组均覆盖棉被,观察两组体温变化和两组患者肢体发冷、寒战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室温组体温下降1.9~3.2℃,平均2.1℃,温膨宫液组体温下降0.1~0.3℃,平均0.15℃,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室温组肢体发冷100%,寒战30%,患者满意33.3%。温膨宫液组肢体发冷10%,寒战6.6%,患者满意度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温膨宫液在宫腔镜电切中的应用,能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减少手术并发症反应和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和腹腔镜探查在诊断不孕症病因中的作用。方法对238例不孕症女性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82例患者HSG后行腹腔镜探查。结果 238例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发现子宫腔输卵管正常者136例,异常显影者102(42.85%)例。82例行腹腔镜探查患者中与造影结果符合者67(81.70%)例,经腹腔镜手术复通后,术中通液发现有49例一侧或两侧输卵管恢复通畅。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是一种简单实用的了解子宫输卵管病变的方法,但对于输卵管周围病变诊断不如腹腔镜探查。两种方法可以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44.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动脉灌注介入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38例Ⅰb2期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中16例行术前子宫动脉灌注介入化疗,用顺铂80mg/m2,化疗2~3疗程。每次介入治疗间隔10~14d。化疗后3~4周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2例直接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两种治疗方法。结果 16例患者经介入化疗后CR4例,PR10例,总有效率为87.5%。所有患者化疗后均行手术切除。与直接手术患者比较,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P〈0.005),术后病理发现肿瘤深肌浸润明显减少(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局部晚期以上宫颈癌有一定的近期疗效,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是宫颈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5.
GDF-9属于TGF-β超家族,是卵母细胞产生的一种旁分泌因子,在卵巢组织中,GDF-9特定在卵母细胞中表达.除了原始卵泡外的所有卵泡发育时期中均检测GDF-9 mRNA.已有实验表明:GDF-9可以诱导原始卵泡募集并促进初级卵泡向小窦前卵泡期过渡,能够刺激卵丘细胞膨胀和产生透明质酸,诱导分化.由于GDF-9具有潜在的诱导原始卵泡生长发动以及促进初级卵泡及以后阶段生长与分化的作用,对GDF-9的深入研究必将增进对卵泡发育的进一步了解,指导临床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诊断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ASC)病变的价值。方法:细胞学诊断采用TBS(7,001)分级报告系统,对293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的患者,做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不典型鳞状细胞中包含46.4%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其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Ⅲ及原位癌的检出率分别为35.83%、6.14%、4.099,6、0.34%。ASC—US组患者CINⅡ、CINⅢ级者占8.19,5;ASC—H组患者CINⅡ、CINⅢ级占33.2%,P〈0.01。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及时发现ASC病变并进行ASC分级是十分重要的,ASC—H对CINⅡ、Ⅲ级有阳性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APACHEⅡ评分对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5种不同预后的区别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住院患者的资料,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计算其对两种严重不良(死亡或植物状态)预后与其他类型预后区别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5种不同预后(正常、神经功能轻度障碍、神经功能重度障碍、植物状态和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64, P=0.000).各组之间相互比较,正常组与神经功能轻度障碍组、神经功能轻度障碍组与神经功能重度障碍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89±5.52)分vs (12.50±6.00)分, P=0.109;(12.50±6.00)分vs(13.80±4.98)分, P=0.623];其他各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vs重度神经功能异常组P=0.019;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均为P=0.000).13分是区分预后良好的最佳截断点;23分是区分预后严重不良的最佳截断点.APACHEⅡ评分区分严重不良预后与其他类型预后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结论 APACHEⅡ评分可以作为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不良预后的一个预测、评价工具,若引入其他相关因素,可望进一步提高该类患者不同预后的区别能力.  相似文献   
48.
建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预后评分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心肺复苏(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昏迷患者预后的预测方法,验证其对患者不同预后类型的分辨能力.方法 分析文献,找出CPR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赋予每个因素一定分值,引入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建立CPR自主循环恢复预后评分法.用该评分法回顾评价115例CPR自主循环恢复住院患者的预后,比较不同预后患者CPR自主循环恢复的预后评分,计算其对严重不良预后(死亡或植物状态)和其他类型预后分辨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患者5种不同预后(正常、轻度神经功能障碍、重度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状态和死亡)CPR自主循环恢复预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97,P=0.000).各组组间比较:正常组与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其他各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组vs重度神经功能障碍组P=0.041,重度神经功能障碍组vs植物状态组P=0.006,其他各组比较均P=0.000).CPR自主循环恢复预后评分对严重不良预后与其他类型预后分辨能力的表现:在评分为22.5分时,灵敏度100.0%,特异度78.6%,诊断指数178.6;在评分为32.5分时,灵敏度77.8%,特异度98.6%,诊断指数176.4.23分和33分是两个关键截断点.CPR自主循环恢复预后评分对严重不良预后分辨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8.结论 CPR自主循环恢复预后评分可以准确预测CPR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的最终预后,对预后严重不良和预后良好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评价APACHEⅡ评分和CPRROSC预后评分对CPRROSC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别对115例CPRROSC病人进行APACHEⅡ评分和CPRROSC预后评分,比较不同预后病人各分数之间的差异;计算并比较两种评分法对病人严重预后不良和其他预后类型区别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5种不同预后之间比较,两种评分方法均有显著性差异(APACHE Ⅱ F=57.64,P=0.000;CPRROSC预后评分。F=65.91,P=0.000)。反映评分区分严重不良预后(植物状态或死亡)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CPRROSC预后评分0.950。APACHEⅡ评分0.937,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和CPRROSC预后评分总体上均能区分严重不良预后与其他预后类型,可作为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病人不良预后的预测、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APACHEⅡ评分和CPRROSC预后评分对CPRROSC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对115例CPRROSC病人进行APACHEⅡ评分和CPRROSC预后评分,比较不同预后病人各分数之间的差异;计算并比较两种评分法对病人严重预后不良和其他预后类型区别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5种不同预后之间比较,两种评分方法均有显著性差异(APACHEⅡF=57.64,P=0.000;CPRROSC预后评分,F=65.91,P=0.000)。反映评分区分严重不良预后(植物状态或死亡)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CPRROSC预后评分0.950,APACHEⅡ评分0.937,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 II评分和CPRROSC预后评分总体上均能区分严重不良预后与其他预后类型,可作为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病人不良预后的预测、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