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9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医药卫生   370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 目前已分离培养出多种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同时, 人们亦发现恶性肿瘤进行性生长、转移和复发的特点与干细胞的基本特性十分相似, 继而推测肿瘤是干细胞分化增殖失调而产生的异常组织, 并提出了肿瘤发生的干细胞学说 [1]。近期的研究已从血液系统肿瘤、乳腺癌及脑部肿瘤中初步分离出肿瘤干细胞 [2-5], 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 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的观念并非新生事物。早在四十多年前, 研究者就发现了它们可能存在的迹象。当时观察到只有 1%的白血病细胞可以在培养皿中生…  相似文献   
32.
血清DNA-P RIA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DNA-polymerase,DNA-P)作为一种新的广谱的恶性肿瘤的标志物,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国内已有不少报道,为了探讨DNA-P RIA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我们特作了专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本文观察研究了九组共263例循环血TT4、TT3、FT4、TF3,经数理统计和临床综合分析判断,这些测定值生理,病理含义,临床价值不尽雷同。TT4、TT3是现今临床甲状腺功能检验常用,多用、频用的方法,仍不失为一种金试验。FT4、FT3测定方法灵敏,方法学上仍有争论,TT4、TT3留存的临床问题,FT4、FT3亦常存在,且易发生;FT4、FT3试剂盒价贵,在价格论——效益分析上也应商榷。当前我国临床应用策略上似仍以TT4、TT3、FT3、s-TSH;甲状腺疾病;非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34.
Phagepeptidedisplaytechniquehasbecomeaverypopu larmethodofstudyinawidevarietyofresearchworkson accountofitsversatility,simplicityandcosteffectiveness. Ithasbeenwidelyusedforidentificationofproteinsand hasprovidedaconvenientmethodologytoobtainligands fors…  相似文献   
35.
李皆  王林  李玉明 《河北医学》2001,7(7):590-593
目的:为研究左旋精氨酸、牛磺酸、卡托普利三药合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血脂以及同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用酶法测血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血浆HCY,在大鼠清醒状态下,测鼠尾的尾动脉收缩压,观察两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卡托普利单用组,左旋精氨酸+牛磺酸+卡托普利三药合用组)在用药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①经过四周药物治疗,合用组血压下隆比卡托普利组明显(P<0.01)。②卡托普利组血脂无降低(P>0.05)。合用组TC和TG均降低,(P<0.005)。③两组HCY均下降。用药前,大鼠血压高低与血浆HCY的浓度无相关性(P>0.05),用药后,血压的下降与血浆HCY浓度的变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①卡托普利与有氨酸、牛磺酸合用对血压、血脂的控制比单用卡托普利。②血压的下降与同型半胱氨酸的下降无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36.
王林  李玉明  李皆 《河北医学》2001,7(8):675-678
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牛磺酸、卡托普利单用及合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以及血神经肽Y、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①用MRB-ⅢA型血压记录仪(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高血压研究所),在大鼠清醒状态下,测鼠尾的尾动脉收缩压。②用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③用^125I标记法和放射免疫法测血浆神经肽Y。结果:①经过四周药物治疗,左旋精氨酸且(L-arg)、牛磺酸组(Tau)血压均无变化(P>0.05)。卡托普利组(Cap )、三药合用组(L-arg Tau Cap)血压均下降(P<0.0005),L-arg Tau Cap组,血压下降比卡托普利组明显(P<0.01)。②经过四周药物治疗,牛磺酸组TC降低,TG无变化。L-arg Tau Cap组TC和TG均降低,左旋精氨酸组、卡托普利组TC和TG均无变化(P>0.05)。③经过四周药物治疗,左旋精氨酸组、牛磺酸组NPY无变化(P>0.05)。卡托普利组、L-arg Tau Cap 组NPY下降。用药前后,四组SHR大鼠血压高低与血浆神经肽Y的浓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①四组大鼠治疗后,左旋精氨酸、牛磺酸组血压换变化;卡托普利组和合用组均出现血压降低,合用组降压效果经弹卡托普利明显。②牛磺酸治疗组血清胆固醇降低;三种药物合用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降低。左旋精氨酸组、卡托普利组血脂无变化。③自发 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变化与血浆神经肽Y浓度的变化呈正相关,神经肽Y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7.
谢国燕  何静  王林  洪鹏升  赵欣黔 《中成药》2023,(4):1387-1390
目的 考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蓝芩口服液对风热证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9例,对照组给予蓝芩口服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疗程7 d。检测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主要症状体征(发热、咽喉肿痛)消退时间、血清生化指标(hs-CRP、SCC)、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ADA)、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疾病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更短(P<0.05)。治疗后,2组血清生化指标、CD8+、ADA降低(P<0.05),CD4+、CD4+/CD8+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蓝芩口服液可安全有效地降低风热证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hs-CRP、SCC水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风寒湿痹证素评分与膝骨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从课题组前期风寒湿痹证队列研究中筛选患者,从病例资料中提取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中医证候、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评分和膝骨关节炎全器官磁共振成像评分(whole-orga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ore, WORMS)。拟定包含25个证候条目的KOA风寒湿痹证素评分量表,并对入选患者进行证素评分。分析KOA风寒湿痹证素评分与WOMAC评分、WORMS的关系。结果:(1)一般情况。共纳入102例KOA患者,男22例、女80例;年龄47~73岁,中位数61岁;体质量指数17.87~31.14 kg·m-2,中位数23.43 kg·m-2;KOA风寒湿痹证素评分0~21分,中位数7分;WOMAC评分0~159.4分,中位数39....  相似文献   
39.
Analysis of hypermutation of the 5’ noncoding region in the BC L-6 gen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BCL-6 gene mutations in Chinese populations with B-cell non- Hodgkin’s lymphoma.Method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and direct DNA sequencing were used to identify mutations in the 5’ noncoding re gion of the BCL-6 gene in a total of 40 cases of diffuse large-cell lymphoma ( DLCL) and follicular lymphoma (FL).Results Nine cases were found to have base substitutions.The incidence of BCL-6 gene mutation and the frequency of single-base changes were approximately 25.7% an d (0.56-1.10)×10(-2)/bp,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The 5’ regulatory region of the BCL-6 gene undergoes frequent somatic hypermuta tion during lymphomagenesi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BCL-6 gene hypermutations provides a molecular marker for confirmatory diagnosis of B-NHL.  相似文献   
40.
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图像分析及流式细胞术观察低氧和猪肺动脉缺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肺血管周细胞 (PC)α- SM- actin、 CD34 、 S- 10 0和 PCNA的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发现 ,低氧和 HECCM可促进 PC表达α- SM- actin和 PCNA,而抑制 CD34 和 S- 10 0的合成 ,促进 PC由静止期 (G0 /G1 期 )进入 DNA合成期 (S期 )及有丝分裂期 (G2 M期 )。提示 ,低氧不仅能促进 PC增殖 ,而且还可促进其向平滑肌样细胞转化。故 PC是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时无肌型细动脉肌化的重要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