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医药卫生   7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研究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患者对脑电图、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老年癫痫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52例,给予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因子、疾病缓解率、认知功能、脑电图背景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疾病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θ、δ脑电频率变化均高于对照组,α脑电频率变化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老年癫痫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改善脑电图背景和神经因子水平,增强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疾病缓解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2.
随着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国产信息化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在市场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链和供应链。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安全产品是推进各行业信息化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技术产品,在当前的信息化管理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梳理国产化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对国产化软件中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安全产品等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国产信息化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3.
贾志阳  周志刚  李帅  王猛 《癌症进展》2019,17(8):948-952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鳞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10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收集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另收集58例食管上皮内瘤变患者的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食管鳞癌组织(n=110)、癌旁正常黏膜组织(n=110)及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n=58)中BRCA1和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BRCA1、VEGF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特征及生存的关系,并采用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食管鳞癌、食管上皮内瘤变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BRCA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18%、46.55%和26.36%,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73%、32.76%和19.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RCA1和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41,P<0.01)。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BRCA1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VEGF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和VEGF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均优于阳性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VEGF表达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BRCA1和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均表达上调,两者可能成为食管鳞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但BRCA1不能作为提示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下调乳腺癌HER-2的表达机制,为乳腺癌抗HER-2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方法  利用HDAC抑制剂处理HER-2阳性乳腺细胞,qPCR和Western检测HER-2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miRNA芯片筛选HDAC抑制剂相关的miRNA谱,qPCR验证miRNA表达变化。  结果  体外细胞实验证实HDAC抑制剂TSA和SAHA可下调乳腺癌细胞系HER-2的表达,TSA可下调BT474的HER-2基因表达,浓度为100 nmol时下调10.7%,浓度为200 nmol时下调38.9%(P < 0.05)。TSA对原代细胞HER-2基因表达无明显下调(P > 0.05)。SAHA对BT474中HER-2基因表达的影响,浓度5 μmol/L组下调93.9%(P < 0.05),而1 μmol/L组无明显下调。SAHA对原代细胞HER-2基因表达下调较为明显,浓度1 μmol/L时下调92.7%,浓度5 μmol/L时下调87.1%。通过miRNA芯片筛选出7条miRNA,qPCR监测SAHA、TSA处理后,miR-762基因表达上调2.11倍。  结论  HDAC抑制剂可能通过miRNA表达谱改变介导下调乳腺癌HER-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索食管胃结合部(GEJ)腺癌在术前放疗过程中移动度范围。方法 纳入接受GEJ腺癌术前同步放化疗14例患者,胃镜直视下于肿瘤上、下缘或四周分别置入钛夹标记肿瘤边缘。8例患者采用4DCT定位共获得位于GEJ的8个钛夹分次内图像98套供分析,12例患者在放疗前5次、第7、12、17、22次分别进行CBCT共获得分次间图像90套供分析。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肿瘤分次内动度在左右、腹背、头脚方向上分别为(0.92±0.95)、(2.27±2.73)、(9.95±5.48) mm,分次内动度头脚方向大于左右方向(P=0.000)和腹背方向(P=0.000),腹背方向大于左右方向(P=0.000)。肿瘤分次间动度在左右、腹背、头脚方向上分别为(6.56±4.19)、(5.69±3.29)、(6.49±4.37) mm,分次间动度左右方向和头脚方向均大于腹背方向(P=0.031、0.044),左右方向和头脚方向差异不显著(P=0.956)。为保证90%肿瘤体积接收95%处方剂量,在GEJ病灶的左右、腹背、头脚方向分别外放19.4、14.6、27.2 mm,可在术前放疗期间较好覆盖肿瘤分次内和分次间的移动度。结论 GEJ肿瘤在术前放疗中分次内和分次间移动度均较大,需在精确治疗中给予考虑并寻找新方法限制肿瘤移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理分期为T3N0期患者的术后放疗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7-2014年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资料,筛选标准为女性、术后病理提示浸润性癌、肿瘤最大径>5 cm且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未接受新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且无远处转移及其他第二原发癌。78例符合条件。40例(51%)接受术后放疗,67例(86%)接受辅助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DFS、OS及LRR率,组间差异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79个月(6~232个月),5年OS、DFS和LRR分别为89%、87%和2%。放疗组与未放疗组患者5年DFS分别为84%与91%(P=0.641),5年OS分别为84%与96%(P=0.126),5年LRR分别为0%和5%。仅ER/PR状态、分子分型影响患者DFS (P=0.002、0.031)。未放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胸壁复发。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3N0M0期患者LRR率较低,仅ER/PR状态及分子分型影响患者DFS。在有效系统全身治疗基础上术后病理T3N0患者可能不需全部接受胸壁+锁骨上野放疗,但仍需大样本病例证实。  相似文献   
107.
摘 要 目的:建立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浓维磷糖浆中有效成分甘油磷酸根及磷酸根的含量。方法: 采用AG19 HC(50 mm×4 mm)保护住和IonPac AS18 HC(250 mm×4 mm)阴离子分析柱,以氢氧化钾溶液梯度淋洗,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检测方式为抑制电导检测。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甘油磷酸根峰与磷酸根峰均能有效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1.054~84.35 μg·ml-1(r=0.999 4)及0.316 8~25.35 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5%(RSD=1.16%,n=9)和98.96%(RSD=2.61%,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本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锁骨上淋巴结复发率(SCFR)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14年本院收治的保乳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乳腺癌患者,病理证实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无内乳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256例均行全乳腺放疗,剂量46~50 Gy (2 Gy/次)或43.5 Gy (2.9 Gy/次),瘤床总剂量50~70 Gy。245例接受了辅助化疗,45例Her-2受体阳性者18例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Kaplan-Meier法计算同侧SCFR、LRR、DM及OS,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随访时间满5年的样本量为101例。全组5年SCFR、LRR、DM、OS分别为2.1%、2.1%、5.0%、98.0%,2~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P= 0.010)、脉管瘤栓(P= 0.030)、LuminalB型(P= 0.006)为锁骨上淋巴结复发的高危因素。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为2~3个和1个者的5年SCFR分别为5.3%和2.8%(P=0.010);脉管瘤栓阳性和阴性的5年SCFR分别为5.3%和1.8%(P=0.030);Luminal B型、三阴性、Luminal A型和Her-2阳性型的5年SCFR分别为7.1%、3.2%、1.2%和0%(P=0.006)。有0、1、2~3个高危因素患者的5年SCFR分别为0%、3.0%、10.6%(P=0.000)。结论 在接受现代化疗前提下,乳腺癌保乳术后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者SCFR较低,不需要全部行锁骨上区预防照射。有高危因素患者是否行预防性锁骨上区照射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利用RGD修饰改造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白细胞介素 24(IL-2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以提高感染效率,探讨其对人白血病MEG0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同源重组法构建RGD修饰的表达LIF、IL 24的腺病毒载体Ad.RGD-LIF、Ad.RGD -IL24和Ad.RGD-LIF-IL24。在QBI-293A细胞中扩增腺病毒,检测病毒滴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腺病毒载体对MEG01细胞的感染效率。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LIF、IL-24在MEG01细胞中的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腺病毒载体Ad.RGD-LIF、Ad.RGD-IL24、Ad.RGD-LIF-IL24感染MEG01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PE-AnexinV/7-AAD双染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目的基因表达对MEG01细胞周期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21和E2F1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RGD修饰的腺病毒载体Ad.RGD-LIF、Ad.RGD-IL24和Ad.RGD-LIF-IL24。RGD修饰后的腺病毒能够显著增强对MEG01细胞的感染效率。CCK-8检测显示,与PBS组比较,携带单个目的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RGD-LIF和Ad.RGD-IL24在第5 d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29.2%和31.5%,均能够显著抑制MEG01细胞的生长;携带Ad.RGD-LIF-IL24双基因组的抑制率达42.5%,优于单基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检测显示,与PBS组(4.5%)和空病毒组Ad.RGD(7.4%)比较,Ad.RGD-IL24(20.9%)、Ad.RGD LIF(17.8%)均能够显著促进细胞凋亡,且Ad.RGD-LIF-IL24双基因组(29.7%)的促凋亡作用更强。Western blotting显示,LIF和IL-24能够提高促凋亡蛋白p53、Bax的表达,同时抑制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达。目的基因LIF、IL-24过表达会影响MEG01细胞周期的进程,使细胞阻滞在G2期。实时定量PCR显示,LIF和IL-24能够上调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21的转录,抑制E2F1的表达。结论LIF和IL-24过表达的腺病毒载体在体外通过调节p53、Bax、Bcl-xl的表达,影响白血病细胞MEG01的生长,诱导其凋亡,并通过调控p21、E2F1的水平影响细胞周期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不耐热型肠毒素大肠杆菌的方法。[方法]基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LT基因序列设计1套(共4条)能识别6个区域的特异性LAMP引物,优化引物加入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最终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引物加入量对扩增影响较大;在扩增温度为63℃时扩增最明显;扩增反应进行到45min后即有扩增产物产生。[结论]该方法检测不耐热型肠毒素大肠杆菌具有耗时短、操作简捷、特异性较好、灵敏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