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中药大黄治疗危重儿胃肠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最近的一些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明中药大黄对胃肠功能衰竭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1~ 3] 。我们对 5 0例危重症并胃肠功能衰竭的患儿脐部敷用大黄粉治疗 ,观察其临床效果和血乳酸、C -反应蛋白的变化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选自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ICU住院的危重症并胃肠功能衰竭者 5 0例 ,诊断标准均依照 1995年中华急诊医学会儿科组与中华儿科学会急诊组制定的标准[4 ] ,按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 30例 ,其中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12个月~ 6岁 (平均年龄 1 8岁 ) ;对照组 2 0例 ,其中男 13例 ,女 7…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IRPA)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188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认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组(IRPA组)73例和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sensitive Pseudomonas aeruginosa,ISPA)感染组(ISPA组)115例.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x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 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IRPA 组与ISPA组比较,胎龄较小[(34.0±3.5)周与(35.6±2.8)周,t=3.413,P<0.01],出生体重较低[(1848.1±276.4)g与(2110.7±345.6)g,t=5.472,P<0.01)];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小于胎龄儿、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前2周内应用过亚胺培南、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以及接受过机械通气、深部动静脉置管的比例高[67.1%(49/73)与45.2%(52/115)、73.9%(54/73)与33.0%(38/115)、68.5%(50/73)与29.6%(34/115)、72.6%(53/73)与27.0%(31/115)、65.8%(48/73)与33.0%(38/115)、78.1%(57/73)与61.7%(71/115)、83.6%(61/73)与65.2%(75/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前2周内应用过亚胺培南治疗是IRP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6.409,95%CI:1.926~21.333,P=0.002).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发生IRPA感染与其胎龄及出生体重相关,曾经使用亚胺培南治疗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3.
西沙比利治疗危重症并胃肠功能衰竭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胃肠功能衰竭常发生于多种危重症的过程中 ,是病情恶化的预兆 ,因此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在重症监护患儿的救治中极其重要。西沙比利在胃肠动力障碍所致的疾病中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很少。我们用西沙比利治疗30例危重症并胃肠功能衰竭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诊断标准危重症及胃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均采用1995年中华急诊医学会儿科组及中华儿科学会急诊组制定的标准[1]。二、对象自1998年5月~2000年12月符合条件的危重症并胃肠功能衰竭50例。原发病包括 :重症肺炎22例 ,腹泻病…  相似文献   
104.
腺苷蛋氨酸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冬平  高薇薇  陈运彬 《广东医学》2004,25(9):1094-1095
目的 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病理性黄疸 (ABO溶血、G6PD缺乏、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共 6 0例 ,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蓝光照射治疗 ,观察组加用腺苷蛋氨酸治疗 ,观察黄疸消退时间 ,光疗时间和胆红素指标变化 ,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黄疸消退快 ,光疗时间短 ,胆红素下降幅度大 ,住院时间短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腺苷蛋氨酸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满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高薇薇  卢文翔  张雷  白云飞 《浙江医学》2017,39(12):957-960
目的筛查分析宁波地区非综合型耳聋(NSHL)患儿耳聋基因热点突变情况,了解该地区耳聋患儿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就读的重度、极重度NSHL患儿168例,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采用多重突变阻滞扩增系统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进行4个遗传性耳聋基因的29个位点的突变筛查。结果本研究NSHL患儿中检出耳聋基因热点突变58例(34.52%),其中单一GJB2基因热点突变者43例,单一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者9例,GJB2基因合并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者3例,12SrRNA基因热点突变3例;GJB2、SLC26A4、12SrRNA基因热点总突变率分别为27.38%、7.14%和1.79%。在所有热点突变中,以GJB2235delC突变率最高(23.21%),其次是GJB2299delAT(5.36%)。结论宁波地区NSHL患儿热点突变耳聋基因以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为主,且GJB2235delC是最常见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06.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的作用。方法对辖区内的全体居民发放健康档案调查表,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体检,检出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个体186人,实行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糖尿病社区的三级预防及护理干预,186名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个体的血糖水平从原来的10.73±3.15mmol/l降至8.21±2.32mmol/l(P<0.05)。体重、血压均控制良好,无糖尿病新发病例,原有并发症情况未发生恶化。糖尿病患者懂得了饮食的控制、运动、胰岛素注射方法、药物的使用、血糖控制方法及并发症的观察等自我照顾方法。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预防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延缓糖尿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测定血中氰化物含量柱前衍生-顶空气相色谱方法。方法血中加入磷酸后,用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5%)将氰化物衍生为氯化氰,顶空进样,采用程序升温方式,经WAX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50μm)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血中氰化物在4 min内完成检测,氰化物在1μg/L~200μg/L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14 925x+51 454,相关系数(r)为0.999 6,方法检出限(LOD)为0.5μg/L。在5.00μg/L、50.0μg/L、150μg/L 3个添加水平下进行了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其中方法回收率为75.6%~106.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52%~6.85%(n=9)。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能够满足国家标准方法的要求,可准确测定血中氰化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社区系统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对广州市站前社区6个居委会中参与社区高血压系统管理的435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饮食、用药、生活行为、运动、心理健康指导以及健康宣传等措施进行健康干预,比较社区健康系统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及实验室指标控制情况。结果健康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系统管理满意率均有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指标及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变化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控制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社区健康系统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身防治切实有效,此方法在社区中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梗死灶的位置、数量及脑白质病变的程度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CI)发生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病变类型下认知受损程度及其各认知受损领域表现的差异.方法 收集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脑梗死或脑白质病变患者171例,进行认知评估,并对其梗死位置、类型、大小、数量、有无白质病变及白质病变程度进行分类及分级.以是否发生VCI为因变量,以病变位置,病灶大小、数量,有无白质病变及白质病变程度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比较不同病变类型患者NIHSS评分、Bathel指数评分,及认知受损程度的差异,分析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下不同病变类型其各个认知领域得分的差异.结果 VCI 的发生与梗死灶位置和脑白质病变有关.皮质下关键部位梗死和脑白质病变(Ⅱ级、Ⅲ级)是V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52、2.135、3.753;95% CI 1.533 ~ 3.821、1.541 ~6.787、1.432~6.821、均P<0.05).不同梗死类型患者在执行功能、注意力、计算力、语言流畅性、定向力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中混合型病变患者[(3.40±1.90)分]以及皮质下型病变患者[(3.83±1.27)分]的执行功能评分均低于皮质型患者[(4.28±0.89)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050、0.857,均P<0.05).在注意力、计算力、语言流畅性、定向力方面混合型病变患者平均得分低于皮质型患者以及皮质下型病变患者.结论 VCI的发生与皮质下关键位置梗死和脑白质病变明显相关,关键位置梗死和脑白质病变的患者更容易合并VCI.VCI与梗死灶数量及大小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梗死灶的位置有关.白质病变越重认知受损越严重,皮质下病变的患者执行功能受损严重.混合型病变的患者较单纯皮质及皮质下患者认知受累领域更广泛,认知受损更重.  相似文献   
110.
16),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表现为患耳侧听觉皮层优势(16/22).正常受试者及单侧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双侧初级听觉皮层的激活体积和强度均随刺激频率的增高而降低.结论 两组人群听觉皮层激活偏侧性的改变表明在单侧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初期,听觉皮层发生了适应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