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5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甲旁减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儿中男12例,女8例;发病日龄2~28 d.母亲甲状旁腺功能亢进5例,糖尿病母亲婴儿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例.主要表现为惊厥20例,肢体抖动18例,面色发绀6例.水肿6例,转移性钙化4例.血钙降低20例,血磷增高14例,甲状旁腺素(PTH)降低10例,正常5例,轻度增高5例.经钙剂和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治疗,18例临床症状消失带药出院,2例放弃治疗.13例患儿自生后1个月至3年于内分泌门诊随访,生长发育正常;3例不明原因死亡;4例失访.结论 新生儿期甲旁减少见,以暂时性多见.遇难治性低钙血症应检查血钙、磷、PTH水平,需注意母亲隐匿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剂和维生素D及衍生物治疗有效,治疗中应注意预防高钙血症.  相似文献   
92.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二次开胸止血的临床分析(附160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搭桥术后二次开胸止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出血的常见部位.方法选择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0月完成冠脉搭桥术(CABG)者1608例(包括97例搭桥 其他心脏手术),其中术后二次开胸止血45例,总结临床资料,并对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常见出血部位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乳内动脉的使用、急诊冠脉搭桥术、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7d者、合并有高血压、CABG 其他手术、年龄>70岁者术后二次开胸止血的发生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是否体外循环、合并糖尿病、搭桥的支数无相关性.28例有明确出血,部位依次是:乳内动脉及其床面、静脉桥、胸骨、升主动脉插管口、膈肌切口、胸腺窝、钢丝孔.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尽可能避免相关危险因素可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93.
苏丕雄  高杰  刘岩  颜均  张希涛  顾松 《北京医学》2006,28(5):257-259
目的对比研究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0PCAB)吻合口质量及心肌再血管化的程度.方法连续记录150例OPCAB及120例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OPCAB与CABG两组比较,术前合并症脑血管事件分别为(26例vs1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11例vs 6例),OPCAB组较CABG组多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1±2.6)hvs 12.5±8.4)h]、ICU天数[(1.9±0.5)d vs(2.3±0.8)d]、住院天数[(5±2)d vs(7±3)d],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平均搭桥支数[(3.1±0.7 vs(3.4±0.8)]、平均动脉桥支数[(1.3±0.5)vs(1.5±0.7)]、有质量问题桥血管数(6/465 vs 4/406)、桥血流波形图、桥血流量、PI值、死亡率(0.8%vs 1.6%)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OPCAB能取得与CABG相同的血管桥吻合口质量和血管桥流量及相同的心肌再血管化及动脉化程度,但术前合并症OPCAB组较CABG组多,而术后并发症则少于CABG组.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DM)患者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腔镜微创获取大隐静脉(EVH)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11-2014.11行OPCAB中采用EVH制备大隐静脉桥血管(SVG) 7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DM患者269例,非DM患者44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SVG弃用率,术中SVG血流量及PI值,术后切口感染、愈合不良、下肢局部血肿、下肢伤口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CT冠脉造影随访两组部分患者近中期SVG通畅率。结果 DM、非DM两组比较:围术期总死亡(3.0% vs 2.0%);术中SVG弃用率(4.0% vs 2.0%);术中SVG平均血流量(17.36±11.24ml/min vs 19.85±9.17ml/min)、PI值(2.78±2.37 vs 2.16±4.21);术后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率(0.8% vs 0.5%);下肢局部血肿率(5.4% vs 3.9%);术后3天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0.53±1.71 vs 0.46±2.63);下肢麻木异常感率(31 11.9% vs 6.4%);一周后下肢水肿率(8.4% vs 8.5%);术后CT冠脉造影随访SVG通畅率分别为6个月(33/35,94.2% vs 35/37,94.5%)、1年(31/36,86.1% vs 33/36,91.6%)。结论 合并DM患者应用EVH技术获取SVG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不影响SVG近期通畅率前提下下肢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95.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及其亚型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PMA)在影像学及病理学上有其特殊表现。PA多位于小脑,影像学上常有囊变表现,而PMA多位于视交叉-下丘脑区,肿瘤在影像学上多表现为实性肿块。PA由双相性的肿瘤细胞组成,多含有Rosenthal纤维和嗜酸性小体,而PMA由单向性的肿瘤细胞和黏液样背景组成,没有Rosenthal纤维,仅有嗜酸性颗粒小体。外科手术全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显微外科技术目前在PA手术中被广泛应用。对于PA,全切肿瘤后可以不用化疗;不能全切的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酌情予以放化疗。对于PMA,由于其发病部位的特殊性,一般难以全切,术后以化疗为主。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二次开胸止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出血的常见部位.方法 2000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行CABG术2765例,发生二次开胸止血67例(占2.4%),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总结常见的出血部位.结果 应用乳内动脉、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5天、合并有高血压、CABG+其他手术、年龄>70岁等,是引起术后二次开胸止血的危险因素(P<0.05).与是否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LABP的应用、合并糖尿病、旁路移植的支数无相关性(P>0.05).48例出血部位明确,依次是:乳内动脉及其创面、静脉旁路血管、胸骨、升主动脉插管口、胸腺窝、膈肌切口、钢丝孔.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尽可能避免相关危险因素、术中止血操作仔细,可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 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点。方法连续100例冠心病患者接受OPCAB,术中对各病变血管进行旁路移植血管吻合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监测。全组完成左乳内动脉(L IM A)与左前降支(LAD)吻合97例,大隐静脉或桡动脉与右冠状动脉(RCA)主干、后降支(PDA)、左心室后支(PLB)吻合84例,左回旋支(LCX)吻合50例,钝缘支(OM)吻合27例,对角支(DG)吻合25例。每例患者移植血管支数为3.1±0.7支。结果吻合LAD、DG时除心率(HR)较基础值增快,平均动脉压(M AP)和左心室每搏做功指数(LV SW I)较基础值降低外(P<0.05),其它指标无明显变化。吻合LCX、PDA、PLB和OM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明显的变化,HR、中心静脉压(CVP)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5),M AP、心脏指数(C I)、每搏指数(S 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舒张期末容积(RVEDV)、LV SW I、右心室每搏做功指数(RV SW I)较基础值明显降低或减少(P<0.05)。术毕各指标均趋于正常,C I有明显的改善。结论OPCAB中吻合LAD和DG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而吻合LCX、PDA、PLB和OM时对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影响,术毕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趋于正常,心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8.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加重原有疾患,诱发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增加患者死亡率,是极难治愈的临床顽症[1-3]。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治疗和控制AF的有效手段,但是药物治疗带来诸多副作用,如致心律失常作用、增加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死率等,并且长期应用会出现药物失效或疗效降低[2,3]。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有禁忌的患者可以选用非药物治疗,包括:①高频直流电复率;②导管消融(射频、冷射频、冲洗式、微波、超声、激光、冷冻消融等)[4];③置入心脏起搏(左房、右房及双房起搏);…  相似文献   
99.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IE)是公认的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的首选治疗措施.目前美国San Diego医疗中心的深低温停循环术式(DHCA)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00.
脑室-腹腔分流管胸腔移位致胸水、肺部感染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男性,5岁。1年前因脑积水在本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凤凰中压分流管),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后定期随访。1个月前,患儿出现发热、气急、咳嗽,有间歇性加剧,外院摄胸片显示胸腔积液,以肺炎、胸腔积液收入院治疗,20d后病情稍好转出院。2d前患儿再次发热、咳嗽加剧。来院就诊,摄胸片示:左侧胸腔积液、左胸腔分流管影(图1)。遂行三维胸腔CT检查,显示左胸腔分流管影(图2)。即收入院治疗。体检:神志清楚,头颅大,落口征(-),四肢活动好,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分流泵弹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