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9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陈捷  李健平胡琴 《中国保健》2008,16(15):586-588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437株病原菌进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4.9%),真菌为25.9%,革兰阳性球菌为19.2%;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46.2%,产ESBLs肺炎克雷白菌的检出率为50.0%.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结论大肠埃希菌仍为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真菌的分离率高于革兰阳性球菌,应引起高度重视.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较严重.重视病原菌的监测和耐药性分析,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上海市利群医院36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向泽  陈捷  王莺 《上海医药》2008,29(5):202-203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特点及规律.方法:利用EXCEL和手工统计方法.对本院2006年12月-2007年11月360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60例报告中,女性患者的发生构成比高于男性患者;≥60岁者占32.22%;静脉输液给药方式发生构成比最高,占83.61%.其中尤以抗微生物药居首位,占75.83%.主要不良反应累及系绫/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为多见,占45.50%.结论: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调整给药途径,减少静脉滴注,以降低药品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在老年胸外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48例老年胸外伤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给予早期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24例,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营养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腹胀、肠麻痹、胃肠道出血、二重感染、肝功能异常以及高血糖)发生率.结果 两组均达到营养支持效果,但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 对老年胸外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4.
彭璐  韩仰同  陈捷 《北京医学》2007,29(1):39-41
目的 探讨LXR信号传导途径与炎症反应在鼠原代脑星形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用核受体LXR、RXR激动剂激活LXR信号传导途径,LPS诱发炎症反应.通过测定脑星形细胞内LXR靶基因脂蛋白E的含量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评估LXR信号传导途径与炎症反应的相互影响.结果 LPS诱导的炎症反应通过影响LXR信号途径降低约50%脑星形细胞内脂蛋白E的含量,而激活LXR信号传导途径可降低40%~50%US诱导的白细胞介素-1β的产生并减弱其对脂蛋白E含量的影响.结论 LXR信号传导途径在维护脑内环境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具有特殊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以bcr/abl融合基因的激酶作为靶点的药物伊马替尼(imatinib),其商品名为格列卫(Glivec),对CML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对慢性期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缓解率达75%以上,但对进入加速期及急变期CML的治疗效果国内报道不多.本研究总结了本院2002年以来18例加速期及急变期CML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效果,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6.
肺癌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免疫反应状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外周血分泌不同细胞因子的T细胞数以及血清中6种细胞因子的水平,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先用刺激物刺激外周血T细胞,以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继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相应的细胞因子量。结果:肺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肿瘤坏死因子-a(TNF-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肺癌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模式占优势状态,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7.
难症1则治验     
<正> 史某,男,44岁,住院号22152,工人。于1993年9月3日入院。主诉:头晕、双下肢浮肿半年余。西医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中医“水肿”。’西医给以输血、扩管等治疗效果欠佳,动员患者做肾透析。患者由于经济困难转求中医治疗。入院查尿蛋白(++),Hb2.8g/L,BUN 25mmol/L。舌质暗、苔薄白,脉沉。治拟健脾益气、化瘀利水。处方:黄芪、银花、茯苓、丹参、益母草、土茯苓各30g,黄柏、桃仁、红花、当归、生草各10g,大黄6g(后下)。服40余剂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综合ICU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预防ICU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综合ICU2005年4月~12月的158例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28.5%,多部位感染率占20%(9/4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是泌尿系统感染,第三位是皮肤软组织.分离出85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38.82%(33/85),居前三的分别是白色念珠菌(12.94%)、金黄色葡萄球菌(11.76%)和铜绿假单孢菌及肺炎克雷氏菌(9.41%).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性.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多部位感染发生率高,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真菌感染明显上升,泌尿道感染均为真菌感染.建议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9.
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MMP-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基础上,分离、培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应用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观察辛伐他汀对巨噬细胞MMP-3表达的影响.结果:辛伐他汀能够明显抑制斑块内巨噬细胞MMP-3的表达,但对MMP-3 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辛伐他汀具有独立于其系统性降脂作用之外的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此抑制作用可能不在基因转录水平,而是影响其后转录过程.  相似文献   
50.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陶  吴平  陈捷  何惠娟  杨展 《华夏医学》2005,18(2):168-170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3^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分析Th1和Th2细胞的细胞因子免疫活动,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先用刺激物刺激外周血T细胞,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然后加入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最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相应的细胞因子。结果: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2表达水平较30例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Th1型反应模式处于弱势状态,相对地Th2型反应模式处于优势状态,Th1/Th2平衡失调,Th1/Th2平衡向Th2方向漂移。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模式占优势状态,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