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3篇
  免费   556篇
  国内免费   233篇
医药卫生   7242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474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与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白蛋白指数的变化。方法采用溴甲酚绿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1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2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血清和CSF中白蛋白水平,并计算出CSF白蛋白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CSF白蛋白、CSF白蛋白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化脑组显著高于病脑组(P〈0.001)。化脑组恢复期患儿CSF白蛋白、CSF白蛋白指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监测CSF白蛋白和CSF白蛋白指数的水平可作为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判断BBB损伤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2.
人兽共患疾病的流行现状、危害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人兽共患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疾病,有些疾病一旦发生会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自从其发现以来,人类与其的斗争一直就没有停止。在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参与下,人类已有效控制和消灭了天花、鼠疫等曾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人兽共患疾病。然而,21世纪的今天,一些新发现的和曾被有效控制的人兽共患疾病又频频爆发和肆虐,甚至愈演愈烈,有的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使人类社会又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概括介绍了人兽共患疾病的流行现状与危害、频繁发生的根源以及防控策略等,积极呼吁和倡导世界各国加强合作,采取协调统一的有效措施控制这类疾病的发生和蔓延,造福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63.
104名已婚女性性心理和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我们报告了102名已婚男性性行为和性心理状况的调查结果,本文报告104名已婚女性的有关资料。方法与对象调查方法见前文,对象为已婚女性。应答率为10.4%,与男性无明显差异。调查结果一、一般情况:(1)年龄22—54岁,平均36.8岁。(2)职业:科技人员和行政干部84人,占80.8;(百分比,下同)工人20(19.2)。(3)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8(36.5),中专以下66(63.5),(4)性知识主要来源:书籍90(86.5),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理塘县近15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形势及流行特征,为政府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9年理塘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ArcGIS 10.3软件绘制各乡镇发病情况分布图,SPSS 21.0软件进行χ2检验、趋势性χ2检验。结果2005—2019年理塘县共计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21种6154例,年均发病率为644.33/10万,发病呈上升趋势。死亡37例,年均死亡率3.87/10万,病死率0.60%。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最高(341.12/10万);发病前3位的病种为肺结核(271.91/10万)、乙肝(103.24/10万)及包虫病(67.22/10万);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艾滋病/HIV、梅毒发病呈上升趋势。3月、9月分别出现1次发病高峰;20~29岁、30~39岁和10~19岁组发病居前3位;男女性别比为1.24∶1;发病以农民、牧民及学生为主。结论2005-2019年理塘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应针对高发传染病、上升趋势明显的传染病、重点人群进行分析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65.
随着中医药对膝骨关节炎(KOA)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学者发现诸多中药可从分子层面干预信号通路延缓膝骨关节炎的进展。文中所述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在干预膝骨关节炎的机制中与信号通路有着密切关系。中药及有效成分可在不同信号通路的传导下调控相应的靶向分子水平,抑制软骨炎性因子、细胞凋亡、软骨基质降解及促进软骨细胞自噬,以达到减轻滑膜炎性水肿和延缓软骨退变的目的。现对国内外中药干预KOA的研究进行系统性总结:黄芩素等可通过阻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软骨细胞炎性因子、凋亡及促进自噬;山茱萸新苷Ⅰ等成分降低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磷酸化活性改善滑膜炎症、延缓软骨基质退变;丹酚酸A等中药活性成分可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磷酸化,减轻炎症与软骨基质降解;大黄素等有效成分可降低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通路活性,抑制胶原蛋白与蛋白多糖分解;肉豆蔻苷等通过阻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传导,抑制细胞凋亡;木通皂苷D等可增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通路活性,抑制软骨细胞氧化应激;牛膝总皂苷等通过增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传导,减少软骨基质降解;藏红花素通过激发河马/Yes相关蛋白(Hippo/YAP)活性抑制软骨炎症与凋亡因子增加;川芎嗪阻断Notch通路改善软骨细胞形态与异常;齐墩果酸等通过发挥雌激素信号通路,减轻软骨基质破坏与退变。以上总结旨在为今后开展KOA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外敷联合硬板床背部垫软枕疗法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残留腰背痛患者疼痛程度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期间诊治的10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残留腰背痛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在其术后采用硬板床背部垫软枕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奄包外敷进行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腰椎疼痛评分、腰椎功能优良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型胶原羟基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腰椎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相似文献   
67.
石呈  陈旭鹏  汪娜  杨菲菲 《江苏预防医学》2021,32(6):771-773,776
目的 掌握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变化,为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2014-2019年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采用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评估其变化趋势.结果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自2014-2019年持续增长(EAPC=19.40%,P=0.007),其中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5年间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EAPC=11.17%,P=0.288),中等学历人群5年间逐年上升(EAPC=17.94%,P=0.032),高学历水平人群逐年上升(EAPC=16.41%,P=0.025).结论 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应采取针对性强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手段,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68.
69.
自从本站通过国际质量体系 (ISO)认证后 ,因涉及成本核算等原因 ,我站对不合格血液复检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 2 )型抗体 [抗 HIV(1 2 ) ]“阳性”而报废的血液 (人份 )约占报废总量的 5 0 .13% ,经确诊无 1例阳性。随着抗 HIV(1 2 )检测的第三代产品 (双抗原夹心法 )的问世 ,笔者对血液复检中检测出的 88例检测结果“阳性”标本 ,同时用两种间接法试剂、1种双抗原夹心法试剂和抗 HIV(1 2)确诊试验进行检测比较 ,发现双抗原夹心法假阳性明显低于间接法试剂 ,灵敏度明显高于间接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舒芬太尼对SD大鼠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为A组(n=8,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 ml);实验组,B1组(n=8,腹腔注射舒芬太尼60μg/kg,3 ml)、B2组(n=8,腹腔注射舒芬太尼90μg/kg,3 ml)和B3组(n=8,腹腔注射舒芬太尼120μg/kg,3 ml)。第1天对4组大鼠进行气道阻力和气道反应性应用非侵入性气道阻力仪测定并作为参考基线。第15天按照分组要求对4组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干预措施,测定腹腔注射后1、2、3、5、10 min气道阻力(specific airway resistances,Raw)(cmH2O·s),第30天按照分组要求对4组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干预措施,3 min后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采用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第1天,与对照组A组比较,B1组、B2组、B3组大鼠腹腔注射前基线气道阻力(3.27±0.74比3.35±0.65、3.30±0.81比3.35±0.65、3.41±0.68比3.35±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0,P>0.05、t=0.136,P>0.05、t=0.180,P>0.05);实验第15天,与对照组A组干预后1、2、3、5、10 min的气道阻力比较,B1组在1、2 min气道阻力(4.15±1.27比3.95±0.89、4.74±1.05比3.78±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5,P>0.05、t=2.010,P>0.05),在3、5 min气道阻力(4.92±1.33比3.55±0.69、4.89±1.43比3.47±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6,P<0.05、t=2.516,P<0.05),在10 min气道阻力(3.86±1.28比3.41±0.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5,P>0.05);B2组在1 min气道阻力(4.77±1.15比3.95±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5,P>0.05),在2、3、5 min气道阻力(6.01±1.47比3.78±0.85、6.95±1.68比3.55±0.69、5.75±1.52比3.47±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5,P<0.05、t=5.295,P<0.05、t=3.844,P<0.05),在10 min气道阻力(3.95±1.18比3.41±0.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7,P>0.05);B3组在1、2、3、5 min气道阻力(5.14±1.25比3.95±0.89、7.91±1.35比3.78±0.85、8.15±1.48比3.55±0.69、7.69±1.23比3.47±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4,P<0.05、t=7.322,P<0.05、t=7.968,P<0.05、t=8.404,P<0.05),在10 min气道阻力(4.16±1.08比3.41±0.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5,P>0.05);实验第30天,4组大鼠腹腔注射后气道反应性阳性率为,与对照组A组(0%)比较,B1组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B3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注射舒芬太尼对大鼠呼吸系统的影响表现在气道阻力增加和气道反应性增高,并呈剂量依赖性。但这种变化在短时间内逐渐增加并达到高峰后,进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