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 比较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婴儿期肺功能的差异。方法 2010 年 7 月至 2013 年 7 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NICU住院的胎龄<36周、无明显影响肺功能疾病的SGA为SGA组;出生体重与SGA组匹配的AGA为AGA组。两组均于纠正胎龄12月龄随访时行潮气呼吸和功能残气量检测,比较两组肺功能参数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GA组影响小气道功能的因素。结果 SGA 组 20 例(男 12 例,女 8 例),AGA 组 30 例(男 17 例,女 13 例)进入分析。两组在出生体重和身长,机械通气天数等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 组胎龄和用氧天数高于 AGA 组,SGA组随访时体重和身长均低于 AGA 组(P<0.05)。①在纠正胎龄12 月龄随访时两组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公斤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和功能残气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呼气达峰时间、呼气达峰容积、呼气达峰时间比、呼气达峰容积比,75%、50%和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SGA 组均低于 AGA 组(P<0.05)。②两组NICU出院至肺功能检测期间下呼吸道感染≥3次的比例,SGA组为90%(18/20),AGA组为50%(1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多元线性回归显示,SGA组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与检测肺功能随访时身长、体重呈正相关,与吸氧天数呈负相关。结论 SGA 婴儿期肺容积参数与出生体重相近的AGA相近,但气道阻力高于AGA,可能与SGA生后肺发育迟缓相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配戴基弧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临床效果。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01/2021-07于我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8~13岁近视患者94例94眼(单眼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者,选取该眼作为观察眼,双眼均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患者则以右眼作为观察眼),根据患者所配戴的角膜塑形镜基弧区的设计不同分为观察组:配戴基弧非球面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患者46例; 对照组:配戴基弧球面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患者48例。根据两组患者戴镜前等效球镜(SE)不同进一步分为低度近视组(-3.00D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戴镜1mo后观察组裸眼视力(LogMAR)-0.12±0.08与对照组(-0.17±0.07)比较无差异(P>0.05); 两组患者戴镜后6mo,1a眼轴增长平均值均无差异(均P>0.05)。低度近视组中,观察组戴镜1a眼轴增长值为0.19±0.17mm,明显低于对照组(0.31±0.18mm)(P<0.05); 中度近视组中,观察组戴镜1a眼轴增长值为0.22±0.18mm,与对照组(0.19±0.12mm)比较无差异(P>0.05)。戴镜后6mo,1a观察组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眼轴增长值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低度近视与中度近视组戴镜后6mo(0.15±0.13 vs 0.05±0.12mm)、1a(0.31±0.18 vs 0.19±0.12mm)眼轴增长值均有差异(均P<0.05)。

结论:配戴基弧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可以有效提高裸眼视力,延缓眼轴增长。对于低度近视患者,基弧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延缓眼轴增长的效果优于基弧球面设计。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的阴道出血情况以及孕周与阴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对90例妊娠≤7周的妇女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术。术前做B超测胎囊直径、查血液检血红蛋白。结果药物流产存在着出血多,出血时间长的问题,还观察到胎囊小,排出绒毛球时阴道出血量较胎囊大者少,术后8d出血也少,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低,B超检查子宫闭合率较高。结论行药物流产的患者,应尽早诊断,及时用药,以减少阴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的73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儿病史、临床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治疗等。结果:预后良好组50例,预后不良组23例。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脑脊液蛋白中位数(P50)分别为2 116 mg/L、3 065 mg/L,脑脊液糖P50分别为1.36 mmol/L、1.00 mmol/L,脑脊液乳酸脱氢酶P50分别为70.0 U/L、127.0 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抽搐、前囟改变、意识改变、瞳孔改变的例数分别为16例、14例、13例、18例和14例,14例、13例、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年龄、住院时间、入院时体质量、入院时间、体温和外周血白细胞、降钙素原、CRP、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代谢性酸中毒、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血小板减少、黄疸、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肌张力、原始反射、病原学检测、是否使用激素等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影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意识水平降低、抽搐、前囟张力高、瞳孔对光反射不灵敏或瞳孔不等大等圆;预后不良的患儿在脑脊液的常规检查及生化检查中异常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5.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9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在10~20岁者4例,21~30岁者7例,31~40岁者15例,41~50岁者18例,51岁以上5例。病程在3~6个月者15例,7个月~1年者18例,1~5年者13例,5年以上者3例。给节数目在10个以下者15例,11~50个老20例,51~100个者10例,100个以上者4例。1.2感染方式①自身体内重复感染49例皮肤猪囊虫病患者中,患有绦虫病者17例,17例中出现恶心症状者9例,其中4例囊结节达100个以上。多为先患绦虫病,再经自身感染发生皮肤猪囊虫病者。②;因我地区卫生条件较差,患绦虫病者较多,故49例皮肤…  相似文献   
76.
李玲  余元清  段玉  付雪梅 《西南军医》2010,12(1):181-182
静脉输液治疗是现代医疗护理中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学科。我科收治的住院病人中90%~95%需要输液治疗,并且有冠脉造影、PTCA+支架手术等特殊检查及治疗,在这些病人中广泛应用留置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7.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以阵发性剧痒及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情反复,瘙痒明显,临床上易泛发全身,引起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治疗较困难,传统治疗方法较多,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与神经精神因素明显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在本病治  相似文献   
78.
带状扁平苔藓是扁平苔藓中较少见的类型,现将我们诊断的1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右下肢红斑渐增多伴瘙痒1个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小腿踝部出现线状红斑,当时未在意未予任何治疗,皮疹渐增大、增多,沿肢体向上至股内侧呈带状分布.同时伴有瘙痒,遂来就诊.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出血的效果. 方法 选择50例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在剖宫取胎后立即首次给药,将米索前列醇400 μg置入直肠内约6 cm处,并于首次给药后2 h同法重复给药一次.对照组无特殊处理,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的差异. 结果 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而术后平均出血量实验组为145 ml,对照组为182 ml,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24 h出血量实验组平均为389 ml,对照组平均为422 ml,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能很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80.
产后出血致产妇死亡38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通过对38例产后出血致产妇死亡资料的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以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的目的。方法:对吉林省辖区内9个市(州)所属县(区)2002年1月~2003年12月孕产妇死亡病例经省级专家组评审诊断为产后出血3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原因依次是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死亡地点依次是县、市级医院、转诊途中、乡医院。与死亡相关的高危因素是经产妇、文化程度低、农村人口、不重视围产期保健。结论:产后出血是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科质量管理,迅速提高各级医疗保健人员的助产技能及急救水平,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及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