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解决中、晚期鼻咽癌头痛的治疗方法以及解决镇痛药使用后出现便秘的方法。方法:采用毫米波穴位照射配合药物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及便秘发生率及食欲改变情况,同时设单纯药物镇痛组进行比较。结果:毫米波配合药和镇痛效果及食欲增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且便秘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毫米波配合药物镇痛是行之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同时毫米波有助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鼻咽癌治疗后并发带状疱疹细胞免疫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治疗后并发带状疱疹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检测 32例患者确诊鼻咽癌时及其并发带状疱疹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并与正常对照组 30例比较。结果 :鼻咽癌治疗后并发带状疱疹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发疹时比其发癌时以及正常对照组明显低下 (P<0 .0 5 )。结论 :鼻咽癌治疗后并发带状疱疹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33.
鼻咽癌放疗后鼻黏膜组织形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放疗对鼻咽癌患者鼻黏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按患者纳入条件和剔除条件选择鼻咽癌患者47例,于放疗前后各取中鼻甲黏膜组织1块,采用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及PAS染色,光镜下观察鼻咽癌放疗前后中鼻甲黏膜之上皮层的纤毛和细胞、基底层及固有层的腺体和腺细胞的改变;同时随机抽取6例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上皮层的纤毛及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的变化.结果:放疗前,47例患者鼻黏膜组织形态均正常;放疗后,6例无明显变化,41例出现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改变.光学显微镜下见:上皮细胞及纤毛脱落,基底膜增厚,固有层的浆液腺减少,黏液腺增多,血管扩张、充血、增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扫描电镜下见:纤毛结构异常,出现脱落、粘连成簇状等现象;透射电镜下见: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固缩,细胞质出现空泡,细胞器明显减少等.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鼻黏膜组织形态受到不同程度破坏,这可能是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及鼻窦炎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中晚期鼻咽癌患者60例(Ⅲ期和Ⅳa期),按肿瘤分期进行配对处理后分为:试验组:同步放化疗+恩度治疗30例,对照组:同步放化疗30例。放疗:采用加速器6MV X线常规分割放疗,每周5次,每次2Gy,先面颈联合野加中下颈切线野放疗至36~38Gy,随后改为耳前野加全颈切线野或小面颈联合野加下颈切线野,鼻咽部总剂量为70~78Gy/7~8周,颈部根治量为60~68Gy,预防量为50~56Gy。化疗:在放疗第1周及第4周配合化疗,化疗方案为卡铂50mg/m2,d1-5,氟脲嘧啶500mg/m2,d1-5。化疗期间常规给予止吐、水化、利尿等。其中恩度15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第1~14天连续给药,14天为一个疗程,住院期间给予两个疗程。按照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按照NCICTC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依据影像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本组60例均可评价客观疗效,其中治疗组CR 12例,PR16例,SD 1例,PD1例,即客观有效率(RR)为93.3%(28/30),疾病控制率(DCR)为96.7%(29/30);对照组CR 11例,PR15例,SD2例,PD2例,即客观有效率(RR)为86.7%(26/30),疾病控制率(DCR)为93.3%(28/30)。其中治疗组的2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6.7%、100%,对照组2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3.3%、100%。两组毒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恩度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鼻咽癌具有良好的局部控制率,毒性较低,安全性及耐受性比较好,可能对减少鼻咽癌远处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7例因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行颈清扫术的患者,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54.8%﹑34.7%。多因素分析表明,放疗后至手术之日的间隔时间超过24个月,复发或残留淋巴结再分期较晚,淋巴结外侵犯预后差。结论:颈淋巴结清扫术为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开发针对鼻咽癌单病种的鼻咽癌病案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服务.方法 根据鼻咽癌信息管理的需要,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软件,设计完成了包含用户管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信息查询模块、系统维护模块和辅助功能模块等功能模块的鼻咽癌病案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结果 该系统完成了3055例鼻咽癌病例的数据库信息资料的收录,并达到快速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使用功能,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服务的目标.结论 本系统能大大地降低了临床、科研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鼻咽癌病案信息数据资料的利用率,实现了鼻咽癌临床病例资料数据的计算机管理及数据资源共享,对指导临床治疗及科研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放射治疗后鼻窦炎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窦炎患者筛窦黏膜的组织形态学结构。方法在光镜下观察15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患者的筛窦黏膜上皮层、基底层、固有层和小血管的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的筛窦黏膜上皮明显脱落、萎缩,纤毛消失,细胞黏液化生,间质中广泛水肿、血管扩张,腺体大小不一、部分萎缩,炎性细胞浸润量少。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的筛窦黏膜损伤严重,而放射性鼻窦炎的命名是否成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9.
木村病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5岁。发现颈部肿物10个月,头痛伴血丝痰4个月,伴言语不清2个月,吞咽困难10d,于2004年2月4日以“鼻咽部新生物待查”收入院。10个月前发现左上颈肿物,在乡卫生院切除(病理不详),不久两侧颈部均出现散在小肿物,4个月前出现右颞区头痛,伴右耳鸣,血丝痰,说话不清,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