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鼻黏膜充血指数与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组织重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接受鼻内镜手术的CRS患者44例,应用鼻声反射仪进行测量来获取鼻黏膜充血指数;CRS患者钩突黏膜标本行鼻黏膜血管密度和纤维化程度评分;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鼻黏膜纤维化程度、血管密度与鼻黏膜充血指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其中鼻黏膜充血指数与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522,P=0.00),与血管密度呈正相关(r=0.838,P=0.00)。黏膜下纤维化程度与血管密度结合与鼻声反射黏膜充血指数有显著相关性,决定系数(R~2)高达0.778。结论以鼻黏膜充血指数确定病变黏膜顺应性,进而确定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及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指导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青少年与成人慢性鼻窦炎黏膜组织病理改变,探讨青少年鼻窦炎区别于成年人的黏膜组织病理变化特点和病变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鼻内镜手术的16例青少年慢性鼻窦炎患者[中位年龄14(11~16)岁]及20例成人CRS患者[中位年龄36(21~56)岁]的钩突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分别进行HE染色、Van Gieson染色和阿利辛蓝-过碘酸-雪夫染色(AB-PAS)等染色观察钩突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对黏膜炎症细胞及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评分.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的统计学方法检验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形态学对比:青少年组黏膜基底膜厚度(6.13±3.99)μm,低于成人组(10.60±5.05)μm(t=-2.50,P=0.02);青少年组黏膜上皮完整性为70.08%±21.56%,较成人组26.43%±19.01%完整(t=5.63,P=0.00);黏液腺体增生评分1.20±0.89,低于成人组1.78±1.08(t=-2.13,P=0.04);杯状细胞评分为1.15±0.88,低于成人组1.72±1.11(t=-2.06,P=0.04).炎性细胞的浸润状况(cells/0.25 mm2):青少年组钩突标本黏膜嗜酸性细胞平均为6.30±4.22,低于成人组40.84±20.77(t=-3.72,P=0.01);淋巴细胞115.90±53.43,高于成人组74.22±34.17(t=2.09,P=0.04);浆细胞为34.60±15.20,高于成人组17.58±7.01(t=2.46,P=0.02).结论 青少年慢性鼻窦炎与成人相比,有较薄的基底膜,薄且较为完整的上皮层,腺体较为原始,黏液腺体少浆液腺体多;黏膜下层嗜酸性细胞较少,淋巴细胞较多,浆细胞的高表达可能在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术后术腔硅胶扩张引流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鼻内镜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术腔填塞物的科学选择和恰当使用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1~3]. 1 填塞物比较 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推出了多种各具特色的鼻腔填塞材料,如瑞纳凝胶快速止血材料(Gel-Knit)、膨胀海绵(Merocel)等.但无论是传统的凡士林纱条填塞方法,或是这些多来自国外价格较贵的专利产品,虽然都解决了术后术腔出血问题,但由于填塞物将鼻腔填满,影响术后通气,往往造成患者出现鼻塞、头痛、口干等不适症状.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开发研制了不同规格的鼻腔扩张引流管作为鼻腔手术的填塞物[4],术后不但可以保证患者通气,还可以将鼻腔及鼻窦内的分泌物及渗血引流出来,减少术腔感染及术腔粘连的发生几率,且成本低廉,为患者解除了痛苦,并给术后的护理工作带来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疾病,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在临床上常常有慢性持续和复发的病例.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证明CRS中存在鼻黏膜上皮细胞异常修复的现象,而且病情的严重程度往往和修复的异常程度呈正相关.在异常修复过程中,有着与细胞外基质代谢密切相关的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B)在慢性鼻及鼻窦炎上皮细胞异常修复机制中的作用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但其在鼻黏膜异常修复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然不清,明确TGF-β在鼻黏膜上皮细胞异常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而对TGF-B信号转导途径的干预,将为CRS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60名中国健康成人鼻腔气流动力学特征,建立健康人鼻腔气流特征值数据库.方法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鼻腔流场特征及鼻腔总鼻阻力、最大流速、最大壁剪切力、鼻腔黏膜面积、鼻腔容积、黏膜面积-容积比等气流动力学指标.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气流主要流经总鼻道且流线分布均匀,鼻阻力平均值为(0.211±0.085)kPa· s·L-1,最大流速(12.01±2.79)m/s,最大黏膜剪切力(2.50±0.89) Pa,鼻腔黏膜面积(161.2±34.7)mm2,鼻腔容积(31.7±8.1)ml,黏膜面积-容积比(0.58±0.09)mm-1.气流特征值间无明显性别差异.结论 鼻腔气流主要流经总鼻道,鼻阈区为主要阻力平面.气流特征无性别差异.健康人鼻腔气流动力学特征值与鼻腔流场分布特征数据库的建立为进行鼻腔数值模拟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鼻腔扩容术前后鼻腔和咽腔相关空气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探讨鼻腔扩容术对上气道流场特征变化影响,为研究鼻腔扩容术的临床意义,提供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依据。方法 选取30例成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进行鼻腔扩容术,随访至少3月,建立鼻腔扩容术前后上气道三维模型,应用CFD方法,数值模拟分析鼻腔扩容术前、后上气道空气动力学特征变化。结果 鼻腔扩容术后数值模拟鼻腔压力云图提示术后压力梯度变化趋于平缓,鼻腔速度云图提示上气道气流速度梯度变化较术前变小;鼻咽腔和腭咽腔云图同一截面的平均气流速度降低,分布相对于术前变得均匀对称;平均压力相对于术前显著降低。上气道流场特征值结果显示:鼻腔有效通气容积较术前显著增大(t =4.025,P <0.01),鼻腔压力差较术前显著下降(t =-2.065,P <0.01),上气道总阻力较术前下降(t =-2.659,P <0.01),但有5例患者的上气道总阻力较术前增高。结论 鼻腔扩容术显著降低OSAHS患者的鼻腔总阻力,增大患者有效通气容积;降低患者咽腔气流速度,减小气流运动对咽壁产生的负压,降低咽腔塌陷性;鼻腔扩容术能降低OSAHS患者上气道总阻力,在于上游鼻腔通气程度的改善能否对下游咽腔产生有益的影响。上气道的CFD数值模拟分析可以评估鼻腔扩容术后上气道流场特征改变。  相似文献   
17.
鼻声反射和鼻腔测压评价鼻中隔矫正术对双侧鼻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鼻中隔矫正术对双侧鼻腔的影响。方法:用鼻声反射和前鼻主动测压法对22例鼻中隔矫正术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进行测试,其中3例行双下甲成形术,1例由于单侧鼻腔完全阻塞术前未能测出鼻声反射和鼻阻力数值,2例宽敞侧鼻腔行右下甲成形术,予以排除。最后纳入实验组狭窄侧鼻腔18侧,宽敞侧鼻腔16侧。记录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NMCA至前鼻孔的距离(DCAN)、0~5cm鼻腔容积(NCV)和鼻阻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鼻测压结果:偏曲侧鼻腔的吸气有效阻力术后比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宽敞侧吸气有效阻力术后较术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声反射结果:偏曲侧鼻腔收缩前,0~5cm NCV和NMCA术后比术前明显增大,DCAN明显前移,3项指标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宽敞侧鼻腔收缩前,0~5cm NCV术后比术前轻微增大,术后NMCA较术前轻微减小,DCAN较术前后移,3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收缩后,0~5cm NCV术后比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NMCA较术前轻微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对偏曲侧鼻腔的功能和几何形态有明显改善,对侧宽敞侧鼻腔的通气功能和几何形态无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术后鼻腔清理是鼻腔鼻窦术后鼻黏膜恢复的重要环节和步骤。鼻腔清理时,填塞物易抽出、术腔出血及渗血少、患者感觉舒适都预示术后鼻腔生理及功能恢复良好,这与术中应用的填塞物密切相关。我们前期曾报道介绍了鼻腔硅胶扩张引流管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整体外移翼外板及翼外肌的改良翼突入路暴露下颌神经,并探索颞下窝内神经、肌肉及血管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6个动静脉双灌注的标本(共12侧),内镜下切除鼻腔外侧壁及上颌窦后外壁,磨除翼突根部的翼内板与翼外板之间的骨质连接,分离翼外板及翼外肌下头,整体外移翼外板及翼外肌,显露下颌神经,并分析颞下窝血管神经之间的解剖关系。结果 通过整体外移翼外板及翼外肌,在12侧标本中均可显露下颌神经后干、下牙槽神经和舌神经。在9侧(75%),上颌动脉的主干经颞肌与翼外肌之间进入颞下窝浅部;在3侧(25%),上颌动脉经翼外肌上下两头之间穿出后进入颞下窝浅部。颞深神经是翼外肌上下头之间分界的一个恒定标志。结论 整体外移翼外板及翼外肌能直接暴露下颌神经,且有利于避免翼深静脉丛及上颌动脉的出血。  相似文献   
20.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门户,具有通气、加温加湿、清洁过滤、免疫防御和嗅觉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通过调节鼻周期通气变化提供睡眠状态下适宜的呼吸阻力,实现人体呼吸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在深入研究鼻腔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鼻腔通气功能障碍在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