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22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背景:microRNAs(miRNAs)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可以通过改变miRNAs的加工处理、转录及表达,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我们推测前体miRNAs常见的多态性,甚至可以说,整体性与  相似文献   
42.
头颈外科学     
儿童鼻内镜经蝶窦蝶鞍肿瘤手术作者报道2家医疗中心儿童经鼻内镜蝶窦肿瘤手术的经验。2000~2010年共27例儿童蝶窦肿瘤患者(男性11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12.2岁,其中17例蝶鞍肿块,7例鞍上肿瘤,3例斜坡肿瘤。术前的神经、内分泌症状包括高颅内压、颅神经麻痹、癫痫发作、身高矮小、Cushing病、痛经、垂体功能减退症、ACTH  相似文献   
43.
鼻科学     
正确接近鼻泪引流系统的关键结构——鼻丘气房和钩突 泪囊系统的边界包括前筛气房、上颌骨额突、下鼻甲及泪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期间一种新的延误注射剂量调整方案在尘螨过敏变应性鼻炎(AR)患者常规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20-01-01~2020-06-01新冠感染疫情期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行阿罗格常规SCIT延误注射的AR患者,将其数量与2017~2019年同期延误注射的AR患者数量进行比较;并将2020-01-01~2020-06-01疫情期间不伴哮喘的早期延误注射患者(剂量累加阶段延误2~4周以及维持阶段延误6~8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本团队设计的新剂量调整方案,对照组采用阿罗格常规SCIT参考剂量调整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剂量调整时严重局部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剂量调整前及调整后治疗6个月时患者鼻眼部总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差异;患者对所采用剂量调整方案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2020-01-01~2020-06-01疫情期间阿罗格常规SCIT延误注射患者共83例,显著高于2017~2019年同期数量。疫情期间不伴哮喘且完成连续6个月及以上治疗的早期延误注射患者60例,共发生72次延误注射,其中观察组30例,共发生37次延误注射,对照组30例,共发生35次延误注射,两组延误注射患者进行剂量调整时均无严重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86);两组患者剂量调整前、调整后6个月时症状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424,P =0.773),相应时间的药物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593,P =0.571);观察组对新剂量调整方案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参考剂量调整方案的满意度评分(P =0.000)。结论 疫情期间阿罗格常规SCIT延误注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新剂量调整方案在延误注射患者中应用安全性高、满意度评分高,其安全性、调整后短期临床疗效与参考剂量调整组相当。当延误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当次注射可以重复使用末次耐受剂量,将注射液平分两臂先后注射,之后常规步伐继续免疫治疗,避免减量、重新剂量累加的过程,达到治疗效率和安全性的良好平衡,但该方案仅适用于很好耐受末次注射剂量的患者。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弯血管钳在取出下咽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弯血管钳,在无麻醉或表面麻醉间接喉镜下取下咽部异物。结果 50例患者异物均为鱼刺,均用弯血管钳顺利取出异物。其中19例未经粘膜表面麻醉顺利取出,31例经粘膜表面麻醉后顺利取出。其中舌根异物32例,咽侧壁异物3例,会厌谷异物15例。结论弯血管钳取下咽异物具有操作简便、无需特殊的器械,易于掌握,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应用半导体激光微创治疗前连合受侵声门癌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998~2003年期间我科选择性的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的32例前连合受侵声门癌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声门型喉癌的5年生存率为97%,复发率为16%,喉功能保留率为100%。5例复发,复发时间均在1年内,4例侵犯前连合声门下的T2病变复发率为100%,行喉次全切除环舌会厌固定术保留喉全部功能。结论有选择的应用半导体激光微创治疗前连合受侵声门癌具有创伤小、治疗时间短、费用低、嗓音恢复好等特点,虽然局部控制率有所降低,但只要随访到位,及时进行挽救手术,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而对于侵犯前连合声门下的T2以上病例,目前仍应作为禁忌证。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犬用胸大肌包裹同种异体长段气管再血管化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选6条成年犬,全麻后胸部切口,用胸大肌肌瓣包裹6cm长同种异体气管(以下气管均深低温冷冻处理过),同一只犬腹部切口,用大网膜包裹同种异体气管。术后分别于2周、1个月及3个月3个时间点,各处死2只犬,取出包裹气管的标本进行光镜的观察。结果6只犬全部成活到预期的3个月,用胸大肌包裹2周的标本镜下:软骨成活,胸大肌周边小血管存活;用大网膜包裹2周的标本镜下:软骨大部分存活,小部分坏死,软骨面纤维结缔组织存活,血管增生扩张充血。结论①胸大肌肌瓣给移植气管提供血运是可行的,移植气管2周后再血管化;②胸大肌肌瓣给移植气管提供血运操作简单、创伤轻;③同种异体气管移植的动物实验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岩尖胆脂瘤手术风险高,胆脂瘤基质常与脑组织、颅神经和血管粘连紧密或其被包绕在胆脂瘤中,显微镜下操作仍有一些死角难于观察到,使彻底切除病灶有一定困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外学者相继采用耳内镜作为耳及耳神经外科的重要辅助工具,目前该技术已渐成熟,并取得了可喜进展[1-7].内镜微创技术的开展,提高了手术的全切率,同时降低了病残率和死亡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 CT检查在评价喉癌浸润范围上的作用。方法 :对比观察我院 1995~ 1999年间收治的 6 1例喉癌病人的 CT检查及临床病理分期。声门上癌 11例 (18.0 % ) ,声门癌 47例 (77.1% ) ,跨声门癌 3例 (4 .9% ) ,其 TNM分期 、 、 、 期分别为 32、9、14、6。手术治疗 5 6例 ,放射治疗 5例。结果 :CT诊断符合率为 91.8% (5 6 / 6 1) ,临床分期符合率为 73.8% (4 5 / 6 1) ,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T检查对判断喉癌的浸润范围准确可靠 ,对临床分期及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游离空肠段肠腺分泌规律及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游离空肠段肠腺分泌规律及其相应的病理学变化,为临床应用于气管重建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建立腹壁下去神经游离空肠的肠分泌动物实验模型,包括A组(无支架组)、B组(游离空肠联合镍钛合金内、外支架组)及C组(游离空肠联合镍钛合金外支架组),对比其术后肠分泌量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病理学变化。结果①A、B、C三组术后早期肠分泌量增高,1月后肠分泌量显著减少并趋于稳定;B组和C组均比A组的分泌量大(P<0.05),1月后逐渐接近A组;B、C两组对比肠分泌量无显著差异(P>0.05);②移植空肠上皮腺体萎缩,肠黏膜上皮层变薄,微绒毛大部分脱落,部分吸收细胞空泡变性和坏死,杯状细胞减少;其中以B组改变最明显。结论去外源神经犬空肠段随着肠腺萎缩,肠腺分泌逐渐减少,术后60天左右趋于低水平;推断游离空肠重建气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