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1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不同地震作用水准的设计反应谱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各水准谱形完全一致的假定。这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一般结论不符。《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此作出了修订。本文基于设计反应谱的三参数标定模型推导了罕遇和多遇地震作用设计反应谱的关系,指出两者谱值之比在高频、中频和低频段分别对应于峰值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之比。引入地震动衰减规律进行了罕遇和多遇地震作用设计谱关系的近似估计,提出了基于多遇地震作用设计谱确定罕遇地震作用设计谱的调整方案,验证了现行规范将反应谱特征周期适当延长以得到罕遇地震作用设计谱的做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地震地面运动的局部谱密度描述及其估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地震动描述沿革的基础上,分析了使用时变谱密度,即局部谱密度来刻画具有时频非平稳特性的地震动的必要性。从理论上详细比较了小波变换与其它几种局部谱密度估计方法,指出利用小波变换来估计局部谱密度比其它方法精度更高,速度更快,使得方便高效地将局部谱密度应用在地震工程和结构抗震的诸多领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抗震结构的等效延性破坏准则及其子结构试验验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试验结果与分析,本文提出了反映结构低周疲劳特性的“等效延性破坏准则”。将由结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求得的、预计按本文所提破坏准则能引起柱破坏的三种不同位移反应时程,施加于三个柱试件,以验证所提准则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中的阻尼问题评述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本文对一般建筑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主要是弹塑性时程分析中阻尼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柱变轴力加载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平面框架弹塑性动力反应的分析,本文对地震作用下框架柱的轴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中使轴力与弯矩成比例变化的加载方案与框架柱的实际受力情况最一致,而假定轴力与水平侧移成比例变化则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但仍可作为近似的变轴力加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参数模型的双向水平地震动相关设计反应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设计反应谱的三参数标定模型研究了双向水平地震动分量间加速度反应谱的相关性,给出了统计回归公式及与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相对应的相关设计谱的取值建议,为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提供更合理的地震动输入。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研究者已对非弹性单一塑性铰单自由度体系的R-μ-T关系获得了趋势一致的研究结论,但对工程中大量应用的多自由度体系R-μ关系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确认多自由度体系与单铰单自由度体系非弹性反应特征差别的基础上,通过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考察了多自由度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R-μ关系及其有效性;通过单铰单自由度体系与多铰单自由度体系及多自由度体系非弹性动力反应的对比,指出后两种体系在相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延性需求比单铰单自由度体系偏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确认我国GB 50011-2001规范及欧洲EC-EN1998-1规范在设计加速度反应谱取值、对R-μ基本规律的贯彻程度以及框架柱抗弯能力增强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前提下,严格按照中国规范和欧洲规范两个延性等级分别设计0.4g高地震风险区的3个3跨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算例,进行多条地面运动输入下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并详细对比其在强震下的抗震性能,得出了中国9度0.4g区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抗震性态总体上与同一地震风险区欧洲规范高延性和中等延性两个等级的框架结构相近的初步结论;同时对这两部规范设计规定的差异给抗震性态带来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分别作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