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4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282篇
工业技术   715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21.
我国的中小企业中拥有大量的机械冲床,当冲床用来冲压某些机械零件时,其工作状况类似于压力机,又不同于压力机,要考虑解决它的缓冲及被压件的脱模问题。现有某些较大型的机械冲床在冲压零件时,缓冲与脱模靠的是特制的大而厚的橡胶块悬挂在底模下的机架上,如图1所示。冲压时,通过金属导杆及与之相连的金属压盘将冲压力  相似文献   
122.
为了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磨削过程的在线监测的要求,本文采用声发射(AE)传感器和功率传感器联合监测磨削过程。通过采用声发射信号归原处理法,可实现对磨削条件多变环境下砂轮钝化进行有效监测,利用该方法可以克服仅靠监测AE信号幅值变化不能监测工作材料,加工要求和磨削参数经常变化环境下砂轮钝化程度的缺陷,同时利用功率传感器对砂轮破碎进行监测,针对磨削条件复杂,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的难点,本文采用神经网络建立传感器信号与监测信号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3.
磨粒喷射精密光整加工是重要零件在磨削后进行去除表面缺陷层、降低粗糙度和波纹度为目的光整加工新工艺.试验在M7120磨床上完成,加工试样为Ra0.4~0.6 μm的45#钢.加工表面形貌和微观几何参数用SEM和TR200表面轮廓仪测量.本文应用随机过程的互相关性对磨削加工表面和光整加工表面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样表面从连续的方向一致的沟槽被随机不连续的微坑所代替,表面粗糙度明显得到改善.随着加工循环的增加,Ra值由0.4~0.6 μm下降到0.2 μm左右.此外,光整加工可以获得各向同性网纹交错的表面,表面轮廓的支撑长度率提高,对工件的耐磨性有利.  相似文献   
124.
石墨表面金属化对铜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化学镀技术制备镀铜和镀镍石墨粉,采用粉末冶金复压复烧工艺制备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分析该复合材料的结构、摩擦磨损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石墨表面铜、镍镀层改善了石墨和铜合金基体界面结合,摩擦过程中所形成的润滑膜与基体粘附性好,显示出更好的润滑减摩效果,摩擦副摩擦因数由0.24降低到0.20,磨损率降低约50%;实验条件下,6%(质量分数)石墨铜基复合材料经历轻微磨损、中等磨损和严重磨损3个磨损过程;而6%镀铜、镀镍石墨铜基复合材料只经历轻微磨损和中等磨损两个磨损过程。  相似文献   
125.
采用0.6 mm不锈钢薄板和8 mm碳钢厚板进行搭接MAG电弧点焊试验,分析MAG电弧点焊焊接参数与搭接面熔核等效直径的试验结果;提出采用"核心"范围内的焊接参数能形成大于产品图纸要求且尺寸稳定的搭接面熔核等效直径;针对不锈钢薄板搭接MAG电弧点焊工艺的实践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6.
钢铁材料半固态流变成形工艺参数设计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钢铁材料半固态成形的主要困难是工艺温度高、浆料制备及成形设备缺乏和工艺控制严格.其半固态流变成形比触变成形更加实用.通过分析半固态流变成形的工艺过程,给出了充型压力、补缩压力、加压时间、收缩率、锁模力、压头行程等工艺参数的设计计算公式和原则.对有色金属半固态成形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7.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磨削质量在线智能监测及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即通过提取反映磨削质量的多种AE信号特征参数,利用小波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模型和学习机制,实现磨削质量的在线监测,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磨削加工质量进行在线综合评判,定出磨削质量等级,为进一步调整加工参数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28.
目的将锌镀层与具有光催化抗菌性能的纳米粒子复合,实现对锌镀层的改性,成功制备一种具有光催化抗菌性能的功能性复合镀层。方法通过向弱酸性硫酸盐锌镀液中加入梯度浓度具有可见光催化杀菌性能的硫化铋纳米粒子,在20#碳钢表面利用恒电流法一步成功制备了系列硫化铋-锌复合镀膜。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监测了沉积过程中的沉积电位,分别记录沉积前和沉积后的样品质量并测量沉积面积,通过计算,确定了沉积过程的电流效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晶体衍射仪(XRD)及电子能谱仪(EDS)对镀层进行了形貌及成分分析,采用大肠杆菌作为代表性的细菌,检测了复合镀膜的抗菌性能。结果与纯锌镀膜相比,硫化铋的加入显著促进了(100)晶相的晶体生长,而抑制了(102)晶相的晶体生长,使镀膜形貌由标准六方晶系变为块状晶体;硫化铋的加入使沉积电位变得更正,且随硫化铋添加量的增加,变正增幅变大;硫化铋的加入使电沉积过程的电流效率与纯锌镀膜的电流效率相比增大了5%左右,但硫化铋的添加量对电流效率的影响不大;硫化铋-锌复合镀膜在可见光下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抗杀性能,且硫化铋的复合量越高,抗菌效果越好。结论通过笔者提出的电沉积方法,硫化铋可成功复合到了锌镀膜中,从而使硫化铋-锌复合镀膜获得了良好的抗菌性能,最终发现当镀液中硫化铋质量浓度为2 g/L时,硫化铋在锌镀层中的复合量最高,抗菌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29.
半固态金属流变成形模具失效与选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半固态流变成形模具的研究是半固态成形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半固态流变成形模具的工作原理和黑色金属流变成形的工作条件,分析指出了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热疲劳、熔蚀和变形,模具材料的关键性能指标是高温疲劳强度、抗氧化性以及较低的线膨胀系数等。通过对常用模具材料优缺点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真正适合黑色金属半固态流变成形的模具材料,采用复合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是提高模具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0.
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Clean Slate研究组提出的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可通过软件编程的形式定义和控制网络,其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离及开放性可编程的特点,为新型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途径,也极大地推动了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OpenFlow是SDN的主要协议,定义了SDN控制器与交换机之间的通信标准.目前,很多基于OpenFlow的SDN设备已经在实际中得到了部署.但是,基于OpenFlow的SDN却面临很多安全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如何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SDN防火墙应用.由于OpenFlow协议的无状态性,现有的SDN防火墙可以被通过改写交换机中的流表项轻松绕过.针对这一安全威胁,作者提出了基于Flowpath的实时动态策略冲突检测与解决方法.通过获取实时的SDN网络状态,能够准确地检测防火墙策略的直接和间接违反,并且一旦发现冲突,可以基于Flowpath进行自动化和细粒度的冲突解决.最后,作者在开源控制器Floodlight上实现了一个安全增强的防火墙应用FlowVerifier,并基于Mininet对FlowVerifier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FlowVerifier能够检测和自动化地解决SDN网络中由于流表改写而引入的策略冲突及其带来的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