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针对目前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在高速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码和丢数现象,分别从硬件和逻辑两方面对传输接口进行了优化设计。硬件方面,在发送端增加高速驱动器,驱动双绞线电缆,同时在接收端采用均衡器,补偿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出现的衰减;逻辑方面,通过增加标志位避免失锁,减少数据发生误码和丢数问题。优化后的LVDS接口,相比于RS-232和RS-485接口,具有更高的通信速率,同时达到更远的通信距离,该接口设计简易,低功耗,性能稳定,无误码和丢数现象,经测试,优化后的LVDS接口,能以120 Mbps的通信速率实现48 m双绞长线稳定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42.
针对基于BU-61580缓冲模式实现1553B总线监控器功能的方式,存在资源消耗多、内存空间小等问题,设计研发了基于BU-61580透明模式的外部接口电路和总线传输协议.该系统在一片FPGA控制下实现总线控制器和远程终端两部分功能,同时借助FPGA的RAM资源将缓冲区RAM的大小扩展到最大64 K字.大量试验表明,总线控制器在不同环境下监听的消息数据准确无误,该系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3.
本装置是由1个监控终端2、个探测节点和耦合线圈构成的一套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监控终端与探测节点各含1套无线收发电路,采用振幅键控ASK调制方式,收发共用一个5圈直径为5cm铜丝天线,实现了监控终端与探测节点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信号发射端由载波产生电路、功放电路、耦合线圈匹配电路组成,信号接收端由检波电路、调理放大电路、整形电路、解码电路构成。本装置采用具有低功耗特性的MSP430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实现了载波信号的产生、发射信号的调制与接收信号的解调,具有电路简单、低功耗、自动识别、通讯距离远、组网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4.
廊桥     
文丰 《浙江消防》2006,(1):43-43
一道长长的廊桥,横横地卧在溪上。冬渐归去,春雨初歇。隐忍了一季的丝丝缕缕的哀婉惆怅,仿佛一夜之间被初春的东风给吹醒过来了,雨停了又下,下了又停。雨后,天地清朗,从入秋之际开始就如沙漠般干涸的溪床,这时渐渐变得溪水流畅和清粼了,溪水叮咚地向前奔腾着。溪滩中,不经意间出现的稀疏的荇草,绿意初展,在潺潺的溪水中摆动着妖娆的腰肢。那绿色的舞姿映衬着溪水,将溪水也溷染得三两分绿,绿得带着几分暖意。溪边的田畴里,  相似文献   
45.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坐在家中高速上网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通过互联网实现可视电话的梦想早已可以实现。而这一切,只需为电脑配备一个小小的摄像头即可。  相似文献   
46.
石墨烯量子点(GQDs)作为石墨烯家族中的最新一员,不仅具有石墨烯优异的特性,同时还具备量子点的特殊结构特征如量子限域效应、边缘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等。GQDs表现出很多新颖的特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GQDs的主要制备方法以及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GQDs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
针对Flash阵列的无效块,首先对固有无效块提出了两种管理方案:方案一是基于BRAM查表,方案二是基于整合块理念,其次对传统解决突发无效块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空闲回读的机制,利用 MT29F128G08A存储芯片进行实验测试验证,实验表明两种固有无效块管理方案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场合,方案一存储空间利用率相对方案二较高,但通道内BRAM资源消耗较大,而空闲回读机制具有在既不影响存储速度又不占用较大FPGA内部资源的前提下将突发无效块数据回读的优点。  相似文献   
48.
选取大豆为原料,考察干豆制浆、灭酶制浆、湿豆制浆和石磨制浆这4种工艺影响大豆营养物质在浆汁、豆渣与浸泡液中分布,从而改变豆浆营养组分构成的规律,为高品质豆浆制作提供数据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制浆工艺对浆汁、豆渣与浸泡液中大豆营养物质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最终引起豆浆中营养成分的含量与比例发生变化。石磨制浆浆汁中异黄酮含量最高;灭酶制浆浆汁中总糖、粗蛋白质、粗脂肪、磷脂含量最高;湿豆制浆浆汁中磷脂、纤维素含量最高;干豆制浆浆汁中植酸含量最高。总体上,灭酶制浆豆浆产品中各种营养物质含量较高,而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植酸含量却最低,展现出优良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49.
在建立的微生物源硝基还原酶筛选模型上,从众多微生物菌株中筛选诱变到一株细菌134-13,其培养液能将对-(N-苯基甲酰基)邻硝基苯甲醚转化成对-(N-苯基甲酰基)邻氨基苯甲醚,在优化的培养基上培养22 h,底物的转化率可达89.4%.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