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3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257篇
工业技术   883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447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61.
针对长治地区部分35 kV,10 kV中低压电网电容电流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根据测量结果,重新确定了各个变电站所需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的容量,并提出相应的消弧线圈的改造方案,以及对长治配电网未来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62.
GPS的远程监测系统在滑坡防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利用GPS技术对地面沉降的进行实时监测的研究.主要设计思想是在地面建立GPS变形监测站,通过采集监测点的各期变形信息,然后利用无线网络把数据传到异地的监测中心.在监测中心,通过GAMIT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解算,然后计算出监测点的变形量及其变化速率,并把处理结果传给控制台.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变形规律,做出预测,从而对地面变形所引起的破坏提出预防措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摸索出一条将GPS应用于安全监测的解决方案.从实验结果上来看,这个系统是可行的,并且达到了毫米的精度.  相似文献   
963.
半桥调制下无刷直流电机回馈制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分析研究了三相全桥逆变电路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BLDCM)在半桥调制方式下由电动状态转入回馈制动的过程,并对BLDCM的电动与回馈制动控制系统做了仿真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三相全桥逆变电路控制的BLDCM在半桥调制方式下可以很好地实现从电动状态到回馈制动状态的过渡。该控制方法硬件电路简单、控制简便,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4.
现有的致密气和煤层气联合开发选区评价方法存在着方法通用性不强、储量与储层物性等参数不能反映两气联采产量差异等问题。为此,以建立致密气和煤层气两气联采通用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为目的,定义了两气联采有利区综合评价系数,以两气联采产量为评价目标,采用正交设计结合数值模拟手段,确定影响联采产量的关键参数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建立了两气联采开发选区量化评价新方法,并将新方法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KNW矿区的两气联采开发选区评价实践中。结果表明:(1)新方法建立和确定了两气地质赋存模式、关键评价参数及正交试验方案设计、评价参数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两气联采有利区综合评价系数等;(2)采用优选出的12个关键参数对KNW矿区两气联采开发选区的量化评价结果显示,该矿区南部、北部KNW-37井区为单采煤层气有利区,矿区内的KNW-10、KNW-33、KNW-9井区为单采致密气有利区,矿区中部和西南部为两气联采有利区。结论认为,所提出的致密气和煤层气联合开发选区量化评价新方法具有通用性,对两气联采开发选区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65.
传统的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是在弱各向异性假设下,主要利用走时信息进行线性反演,忽略了介质横向变化,反演结果可信度不高。为此,研究了三维TI介质中多波走时层析成像技术。将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分区多步不规则最短路径算法推广至三维TI介质中,实现多次透射、反射以及转换波的追踪计算,采用各向同性地震多震相走时层析成像技术,结合有关群速度、相速度偏导数计算,通过联合多波走时同时反演5个各向异性弹性参数。无论是射线路径和走时的追踪计算,还是反演方程的建立,或是雅克比矩阵的计算,该方法都未假设介质为弱各向异性,并且每次迭代都重新追踪射线路径和走时,并计算雅克比矩阵元素。因此,适用于TI介质多波走时层析成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多波走时资料的联合反演可有效提高成像的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966.
本文从码头"散改集"装卸工艺的成本、效率、功能拓展、工艺适用性四个方面分析四类装卸集装箱工艺的优缺点,重点介绍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模式,并具体分析联运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967.
为了明确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食品的生产坏境中污染霉菌菌株种类,本文对收集、单孢分离的55株霉菌菌株同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并相互验证。实验结果表明:55株污染霉菌主要包括有曲霉属(Aspergillus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枝孢菌属(Cladosporium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等,这为食品中霉菌污染的安全控制和菌株溯源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68.
即食肉制品在生产和消费环节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严重影响其品质和安全。传统热杀菌技术虽然能有效灭活微生物,但会对即食肉制品的营养和感官品质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非热杀菌技术逐渐受到关注,该技术处理温度低,对食品的风味、色泽和营养成分影响较小,避免了传统热杀菌技术造成的食品品质劣变问题。目前,在即食肉制品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非热杀菌技术主要有超高压、辐照、紫外照射、脉冲光照射和冷等离子体。本文综述上述5 种非热杀菌技术对即食肉制品的杀菌作用及对其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非热杀菌技术在即食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9.
通过提取猪肉盐溶性蛋白,添加不同比例(0%、1%、2%、3%、4%(猪肉盐溶性蛋白为100 g添加竹笋膳食纤维))的竹笋膳食纤维,应用质构仪、流变仪、低场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和扫描电镜测定分析竹笋膳食纤维-猪肉盐溶性蛋白形成的凝胶体系的凝胶强度、动态流变学特性、保水性、水分分布和微观结构,研究竹笋膳食纤维对凝胶体系的凝胶特性和保水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竹笋膳食纤维显著增强凝胶体系的凝胶强度(P<0.05),当添加量为3%时,凝胶强度最高;随着竹笋膳食纤维添加量增加,猪肉盐溶性蛋白体系的储能模量(G’)和损失模量(G”)明显增加,凝胶体系的蒸煮损失和离心损失显著降低(P<0.05);低场核磁显示竹笋膳食纤维的添加显著提高了不易流动水的相对百分比并且降低了其弛豫时间T2(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竹笋膳食纤维增加了凝胶体系的三维网络结构致密度和均一度。结果显示竹笋膳食纤维能够明显改善猪肉盐溶性蛋白的凝胶功能特性,在肉制品加工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0.
随着火电厂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多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在燃烧阶段降低NO_x的生成,但低氮燃烧应用会使炉内局部气氛,尤其是密相区的氧含量降低1%~4%,CO等还原性气氛增加1%~2%。固硫反应在不同氧浓度及还原性气氛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路径,从而影响整个固硫反应速率和不同固硫产物的生成,导致最终固硫率的不同。因此CFB锅炉中引入低氮燃烧条件后会对炉内钙基固硫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明晰低氮燃烧条件对CFB炉内钙基固硫反应的影响,保证燃烧中同时降低SO_2和NO_x的排放浓度,实现CFB锅炉中低氮燃烧技术与钙基固硫技术的耦合,综述了低氮燃烧反应条件对CFB锅炉炉内钙基固硫过程影响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了整个固硫过程中低氮还原性气氛及氧化-还原交变气氛条件对固硫剂煅烧、固硫剂固硫及固硫产物的分解转化3个不同反应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浓度变化对CaCO_3煅烧影响较大且研究较多,气氛中CO_2的分压会直接减弱煅烧反应进行的程度;O_2和CO浓度变化对CaCO_3煅烧的影响未见报告,但从理论上推断影响较小,仍需进一步试验证明。在低氮燃烧形成的氧化-还原交变气氛下,炉内固硫反应过程变得复杂。氧气消失后,固硫率会降低20%左右,随着还原性气氛中CO含量的增加,固硫率还会进一步降低;随着CO等还原性气氛的增强,固硫产物CaSO_4稳定性降低,分解温度降低,CaS稳定性增强。但氧化、还原交变气氛下固硫产物的转化机制研究表明,当形成以CaS为内核,CaSO_4为外壳的固硫产物时,钙利用率和固硫效率会有所提高。可见,低氮燃烧气氛对硫化反应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由于硫化反应的复杂性和固硫产物的不稳定性,目前尚无明确的针对不同固硫剂与反应温度和反应气氛的最佳匹配结果。因此,提出需进一步探究石灰石、电石渣等钙基固硫剂在不同氧浓度气氛及不同程度还原性气氛条件下的固硫反应机制,明确低氮燃烧条件对钙基固硫过程的影响,最终获得CFB锅炉低氮燃烧与炉内钙基固硫两者有机结合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实际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