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甘蔗品种锤度与糖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大田实验数据和实验室数据建立了实验室锤度和田间锤度与甘蔗糖分关系的数学模型。统计分析表明,实验室锤度、田间锤度与糖分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并且实验室锤度——糖分关系与大田锤度——糖分关系存在显著性(α=0.05)差异;而不同甘蔗品种间的田间锤度——糖分关系无显著性差异(α=0.05)。故不同的取样方法应使用不同的方程来估计甘蔗糖分;而不同甘蔗品种间田问锤度——糖分关系可用同一模型来描述。对三个供试甘蔗品种应用该模型进行实测验证,实测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在7%以内。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雷州半岛蔗区甘蔗营养状况的普查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 ,分析了养分间、养分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增N、提高土壤pH值可显著提高茎长 ,茎长的提高可促进单茎重、工业蔗产量、含糖量极显著提高。增K、Mg可显著提高有效茎 ,有效茎的提高可促进工业蔗产量显著提高 ,却导致锤度显著下降。偏施Mg会导致锤度极显著下降。因而采取的措施为增N、K ,合理配施镁含量低的石灰和P肥 ,以促进茎长、单茎重、有效茎的提高 ,从而提高产量 ;控施Mg肥 ,达到提高糖分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雷州半岛蔗区甘蔗营养状况的普查,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养分间、养分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增N、提高土壤pH值可显著提高茎长,茎长的提高可促进单茎重、工业蔗产量、含糖量极显著提高。增K、Mg可显著提高有效茎,有效茎的提高可促进工业蔗产量显著提高,却导致锤度显著下降。偏施Mg会导致锤度极显著下降。因而采取的措施为增N、K,合理配施镁含量低的石灰和P肥,以促进茎长、单茎重、有效茎的提高,从而提高产量;控施Mg肥,达到提高糖分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不同甘蔗品种、施肥水平、蔗田地势及气候条件下,甘蔗黄点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甘蔗品种间对黄点病的抗(感)病性存在显著差异,Roc部分品种较感病,其中Rco10最感病;79/177、71/210、93/293及果蔗等品种(系)较抗病.氮肥可加重黄点病发生,钾肥可减轻黄点病发生。蔗田地势低洼、易积水,病害发生严重.温度适宜、天气长期阴雨、田间湿度大,有利于黄点病发生;在此条件下,若遇台风袭击,黄点病可能大流行.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不同甘蔗品种、施肥水平、蔗田地势及气体条件下,甘蔗黄点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甘蔗品种间对黄点病的抗(感)病性显著差异,Roe部分品种较感病,其中Roc10最感病,70/177,71/210、93/293及果蔗等品种(系)较抗病。氮中加重黄点病发生,钾肥可减轻黄点病发生,蔗田地势低洼、易积水、病害发生严重,温度适宜、天气长期阴雨、田间湿度大,有利于黄点病发生;在此条件下若遇台风垄击,黄点病可  相似文献   

6.
张北地震前地壳形变异常及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8年 1月河北省张北 6 .2级地震前 ,在震中区西部存在一个幅度为 2 0mm的隆起异常区 ,震后异常恢复。根据张北地区 1984~ 1991年的水准测量资料 ,反演地震孕育期间的力学参数 ,结果显示震源区受力增加了32× 10 14 N ;力系中心位置为 4 0 .99°N ,113.99°E ,力系的方位角α =2 8.6 5°,力系的倾角 β =- 17.19° ,与后来实际发生地震的震中及震源机制十分接近 ,与华北地区区域应力场也基本一致。理论形变图与实测图大体相似。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干旱胁迫下分蘖期甘蔗植株内游离脯氨酸积累及其合成关键酶的响应机制,以甘蔗品种ROC22为材料进行桶栽干旱胁迫实验,测定生长于7种不同土壤水分下的甘蔗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δ-OAT、P5CS、SOD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增大,植株体内不同程度地激活了P5CS、δ-OAT、SOD的活性,合成积累了大量的游离脯氨酸,以抵抗丙二醛等氧化物的积累所造成对细胞膜透性的破坏。但在沙土的土壤水分为2.64%(相对持水量21.2%)时,达到了ROC22的萎蔫系数。相关统计分析结果,6个甘蔗生理指标间的简单正相关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偏相关分析结果,细胞膜透性分别与P5CS活性、脯氨酸含量为负的偏相关且达到了显著水平,丙二醛、δ-OAT、SOD分别与脯氨酸含量的偏相关系数均到达了极显著水平。此外,P5CS与SOD存在共线性,多元相关性分析表明P5CS对游离脯氨酸积累的作用显著地大于δ-OAT,在干旱胁迫下,甘蔗脯氨酸的两个合成途径表现为以Glu→Pro途径主,Orn→Pro途径为辅。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率遥感对地观测为我们从空间与时间2个维度客观反演地表格局—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遵循时空协同的研究思路,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农业遥感领域2个典型的问题研究:① 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像视觉特征的耕地分区分层提取方法,该方法在利用DEM数据进行分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内耕地所呈现的几何特征和纹理特征差异,分别设计了不同的耕地提取模型;② 构建了一种地块尺度的作物生长参数反演方法,方法以地块为基本单元,在空间、时间及属性组合约束下进行作物理化参数反演。本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和广西扶绥县耕地提取进行了耕地地块提取示范,以扶绥县进行了基于耕地地块和中空间分辨率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甘蔗叶面积指数反演。其中,对于安顺市西秀区的耕地地块提取结果而言,形态精度(IoU)大于0.7的地块超过60%,规则耕地、梯田以及林草地等的类型精度均超过了80%;对于扶绥县甘蔗叶面积指数反演的结果而言,其结果可以较为精确地反映出基地甘蔗与非基地甘蔗的差异,基地甘蔗在品质上要优于非基地甘蔗。西南山地区的耕地形态提取/类型判别和地块甘蔗叶面积指数应用验证均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协同使用多源高分辨率数据是实现精准农业遥感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各类光学植被指数已成功地应用于各种植被监测与作物产量估算中,但这些指数易受大气状况的影响。由星载微波辐射计得到的植被光学厚度数据(VOD)与植被密度、含水量密切相关,数据可全天候获得,在农业遥感监测中呈现着巨大的潜力。作为来自不同传感器的遥感数据,微波遥感数据与光学遥感数据可以提供不同波长范围内的植被信息。为了更准确地进行作物产量估算,本研究提出将微波遥感数据与光学遥感数据共同应用于冬小麦单产估算中。研究选择L波段微波辐射计SMAP卫星的VOD数据与MODIS的标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叶面积指数LAI、光合有效辐射分量FPAR数据作为研究变量,分别使用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和PSO-BP神经网络建立冬小麦产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 3种神经网络回归模型的P值均小于0.001,通过了显著性检验。GA-BP神经网络回归模型的估算值与真实值在3种神经网络回归模型中表现了最高的相关性(R=0.755)与最低的均方根误差(RMSE=529.145 kg/hm2),平均绝对误差(MAE=425.168 kg/hm2)和平均相对误差(MRE=6.530%)。为了分析多源遥感数据的结合在作物产量估算中的优势,研究同时构建了仅使用NDVI和LAI,使用NDVI、EVI、LAI、FPAR等光学数据进行冬小麦产量估算的3种GA-BP神经网络回归模型作为对比。结果表明,使用微波遥感数据与光学遥感数建立的GA-BP神经网络回归模型较上述3种作为对比的GA-BP神经网络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提高了0.163,0.229与0.05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了122.334、158.462和46.923 kg/hm2,使用多源遥感数据的组合可以很好地提高作物产量估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木瓜蛋白酶的酶解温度、酶浓度、酶解时间、加水量、pH值对青鳞鱼可溶性蛋白得率的影响 ,探讨了α 氨态氮含量与青鳞鱼可溶性蛋白得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温度小于 5 0℃ ,随着酶解温度的提高、酶浓度的增加、酶解时间的延长青鳞鱼可溶性蛋白得率及α 氨态氮的含量均增加 ,α 氨态氮含量增加比可溶性蛋白得率的增加明显 ;加水量的增加 ,可溶性蛋白得率增加 ;pH值对水解效果及可溶性蛋白得率影响不大。综合考虑 ,最佳水解条件为 :温度 5 0℃ ,酶浓度为 1 5 0 0u/g ,酶解时间 80min ,m原料 :m水 =1∶2 ,pH 6 8。酶解所得可溶性蛋白经氨基酸分析仪检测 ,其氨基酸总量为 49 47mg/mL ,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 41 0 % ,游离氨基酸含量为 6 3mg/mL ,肽含量为 87 2 %。  相似文献   

11.
以30个甘蔗栽培品种为材料,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统计比较各酶带出现的频率与甘蔗主要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A6、B3酶带同时出现时100%为高糖品种,因此A5、B3酶带与高糖性状关系极为密切;A6、A8、B3、B7酶带单独存在时也与高糖性状有关;早熟种与A5、B3、B7酶带的存在有关;中小茎种和中茎种分别与A4、B5酶带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用Olsen、Bray-1 和Mehlich-3 三种方法对不同植被下的砖红壤进行速效磷的测定比较。结果表明:种植橡胶的土壤磷,Bray-1 法和Mehlich-3 法间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呈显著相关;种植甘蔗的土壤磷,三种方法间均呈极显著相关;而种植其它植物的土壤磷,方法间的一致性较差,相关也不显著。一般情况下,建议不要用Mehlich-3 作为砖红壤速效磷的提取剂。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人们对空间定向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多关注性别与空间定向能力的关系,较少涉及场认知方式、惯用空间语等因素对空间定向能力的影响。本文以空间认知眼动实验的方式展开研究,通过国内版镶嵌图形测验(EFT)、问卷调查等途径获取被试的场认知方式、性别和惯用空间语等基本信息,使其在控制单一环境变量的虚拟三维空间中完成不同难度的定向任务。进而构建正确率和效率2个指标来衡量空间定向能力,通过统计分析确定空间定向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场认知方式和不同惯用空间语人群的定向正确率和效率差异统计结果均不显著,场认知方式和惯用空间语对空间定向能力无显著影响;(2)不同性别人群之间定向效率无显著差异而正确率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对空间定向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男性的空间定向能力较女性更强。  相似文献   

14.
以“粤糖63/237”为对照品种进行新植、宿根共3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台糖10号”的新植、宿根的蔗茎产量及蔗糖份均高于对照品种。“新台糖10号”是适合遂溪县蔗区种植的早熟、高产、高糖以及宿根性好的甘蔗品种。  相似文献   

15.
对湛江地区辣椒地土壤取样,测定了容重pH、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辣椒地土壤肥力比甘蔗地土壤有明显改善,且随年限延长呈提高的趋势;与甘蔗地土壤比较,辣椒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甘蔗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甘蔗品种为材料,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同一品种在不同种植地区及同一植株不同叶位的同工酶酶谱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其酶谱在酶带强度、带数及Rf上有明显的区别,但同一品种在不同种植地区、不同植株、同一植株不同叶位其酶诺无明显差异,体现了同工酶作为品种标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In recent decades,overgrazing and the warming and drying climate hav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degradation of alpine grasslands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However,research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vegetation and soil properties has mainly focused on an overall degradation stage,and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which soil properties can impact vegetation chang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gradation.Vegetation and soil properties were observed in the field and measured in the laboratory for different predefined stages of degradation for alpine grassland in Maduo County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Results show that:1)the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biomass,soil organic carbon,total nitrogen,nitrate,and ammonia content did not decrease significantly from the intact to moderate degradation stage,bu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severe and very severe stages of degradation;2)dominant plant species shifted from gramineaes and sedges to forbs;3)the species richness and Pielou evenness indic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very severe degradation stage,the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 increased at the slight and moderate degradation,but decreased at the severe and very severe degradation stages;4)soil bulk density was the strongest soil driver for changes in the plant biomass and community diversity at the intact,slight and moderate degradation stages,whereas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nitrate nitrogen content were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for changes in plant biomass and diversity at the severe and very severe degradation stages.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may be differ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soil properties and plants before and after moderate stages of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