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世纪后期,人们都希望穿越北极,开辟直接舫线,但是对北极中心区的情况却一无所知,因此对北极中心区的探索以及到达北极点已绎成为当时地理学家的首要任务,在各种各样的北极探险者中,最为突出的人物是前往北极次数最多的探险家——美国海军中校罗伯特·皮埃里。  相似文献   

2.
极地的呼唤     
杨同玉 《海洋世界》2014,(10):46-49
<正>2011年5月,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开始征稿,10月大赛揭晓,我的摄影作品《消失的村庄》获得中国赛区一等奖,在颁奖盛典上,主办方说两个奖励任我选其一:一个是奖佳能单反相机,另一个是免费去挪威旅游。从没迈出国门的我,对外面世界很精彩的目睹渴望已久,脑海中想像着行走在冰天雪地中,带着风尘与灵感,去感受北极那绝尘的宁静、旷世的悠远、优美的生灵……  相似文献   

3.
客轮失事,乘客落水,凶猛鲨鱼群向人们发起攻击!关键时刻,“救护之神”出现了——在人们的心目中,海豚一直是一种神秘的动物。它那种奇特的行为,很早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不过,人们对海豚最感兴趣的,恐怕还是它那见义勇为、奋不顾身的救人行为。海中的救护之神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曾记载过一件海豚救人的奇事。有一次,音乐家阿里昂带着大量钱财乘船回希腊的科林斯,在航海途中水手意欲谋财害命。阿里昂见势不  相似文献   

4.
海科 《海洋世界》2011,(4):68-69
在南极考察队员中流传一句话:南极的冷不一定能冻死人,南极的风能杀人。南极是"暴风雪的故乡"。而寒冷的南极冰盖则是孕育暴风的产床,它像一台制造冷风的机器,每时每刻都用冰雪的躯体冷却空气,孕育风暴。由于南极大陆是中部隆起向四周倾斜的高原,一但沉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 J- CAD型漂流浮标的结构、特点 ,各类传感器的性能、电子设备的功能及使用情况。它结构紧凑、价格便宜、功能强大 ,是 2 1世纪初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用于观测冰下海洋水文要素的漂流浮标。  相似文献   

6.
一、国际极地年的由来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全球的科学家联合组织过三次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它们分别是:第一个国际极地  相似文献   

7.
极地文化是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海洋世纪,推进极地文化宣传教育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但相较于渐入正轨的极地科考活动,我国在开展极地文化宣传教育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都有待完善,极地文化宣传教育机制尚未形成。"十三五"期间,围绕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努力建成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极地文化体系;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资助极地公共教育事业的多元化科普投入机制以及完善极地公共教育工作机制等,努力提高全民的极地观念和极地意识。  相似文献   

8.
极地传真     
历时8个月,跨度两极,途经37个国家和地区,行程超过3万公里的远行;一次追寻先民足迹,深入现场的文明采访,探索自然的未知领域,揭示远古文明的宏大历程——中央电视台《极地跨越》正在途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生物学研究室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极地海洋生态学领域(主要是海冰区生态学)的有关主导过程、主要机制、重要环节、循环特性和动力学研究;极地生物资源(主要是极地微生物菌种和藻种资源)的调查研究、种质资源平台构建、资源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源战略软科学研究;极地低温生物(主要是极地低温微生物)的重要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活性产物及其应用基础和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极地生态环境(主要是极地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研究和相应管理战略软科学研究;极地生物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装备技术整合和科学规划战略分析等领域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两极地区是地球上地理环境很特殊的区域,低温、高光照和强辐射是其环境的主要特点。冰雪大地的温度从来不超过0℃;由于阳光的直射、冰雪的反射和散射,使得光照强度极高,被称为地球上光照最强的地方。近几十年来臭氧层的破坏日益严重,致使两极地区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幅增高,一般生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变暖在科学家们的眼中,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少研究成果表明,这种气候条件变化正在推动自然界动物灭绝的进程--这并非危言耸听。但是,最近的研究却表明,在极地气候逐渐变暖的条件下,极地熊的种群数量却保持着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正>"短短芦苇节,难波满海滩。相逢无片刻,只叹命将残。"《小仓百人一首》里的一句诗,透出唐风里常有的古韵悲思,这里的"难波"指的就是奈良时代大阪的名字。在一个多世纪里,难波京被强行赋予了首都的角色,却没有编制太多野心家的血雨腥风。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更像是一面招牌,映照着这个岛国最平凡的生活姿态。转瞬千年,作歌之人的姓名早已无从考据,如今的大阪湾在填海造陆的工程后,也远非从前的面貌。踏着石子路从大阪城公园走出来,对面那片开阔地上不起眼的台垣,似乎提醒着人们——大阪这  相似文献   

13.
极地传真     
北冰洋上是一片碎冰盖。今年4月下旬,刘少刨在88度线向北极点拖撬滑雪时,遇到大的冰缝,通过时落水,但成功上冰脱险。彼得说,没有看到刘少创单人无后援滑雪成功到达北极点的正式记录。这可能是因为刘少创的铱星电话电池和汽油炉两个关键设备出故障被迫返回俄罗斯一次,第二次上冰又是直接从88度线开始,记  相似文献   

14.
海底隧道由幻想变为现实,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岁月。1751年人们第一次提出了海底隧道的设想——英法海底隧道。由于当时技术和资金上的困难,这个设想足足经历了200多年才变为现实。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海底隧道的工程才逐渐增  相似文献   

15.
欢休 《海洋世界》2013,(5):30-33
根据传统分类,人们将众多海洋生物主要分为两类:脊椎动物(背部有一列骨骼)和无脊椎动物。至少97%的海洋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主要的无脊椎海洋生物都是海洋特有的代表物种。下文要介绍的海星、海胆、海参和一些其他形态的海洋生物组成了其中的棘皮类动物门。  相似文献   

16.
在“极地”号船于1986年10月~1987年5月赴南极暨环球航行的199d中,分7次对该船作了空气微生物监测.结果表明,该船舱内空气微生物含量的大体范围是97.5~4323.0CFU/m3。平均在1000CFU/m3左右.其分布状况大体上是上层较中、下层的少.霉菌的检出率约45.7×10-2.霉菌与微生物总数量约17.4×10-2左右.舱内外空气微生物数量变化受制于船只所处地理位置和季节,舱内空气微生物的变化有其特异性.这些结果基本上客观地反映了该船的空气状况.同时,环境洁净程度与人们的主观努力很有关系。“极地”号船尚有改善环境的余地。  相似文献   

17.
<正>2009年是我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25周年。25年来,我国极地科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从极地考察大国向极地考察强国方向迈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步伐,预示着我国极地考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过去的一年,我国海洋事业大踏步前进,极地考察也获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8.
南极,在人们的脑海中,是人类留下的最后一块净土。可今年在南极长城站附近并不静,科学家发现:大批鸟类不顾繁殖大事,弃卵而去;大量磷虾同时也在海滩死去。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正>极地科学数据作为极地科学考察活动所产生的原始性、基础性数据及其实验分析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持续开展了20多年,采集了大量极地科学数据,这些数据是国家花费大量的  相似文献   

20.
极地英雄     
科学界亲切地称康拉德·史蒂芬(Konrad Steffen)教授为柯尼(Koni),他于1952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在他的青年时代,他对摄影和表演很感兴趣。但是,父亲坚持要求他接受大学教育,他在苏黎世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攻读了工程学学位。在本科学习期间,一次对北极的实地考察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他从此走上了冰川与气候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