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南黄海重点海域防灾减灾、海洋管理的需求,运用GIS技术,集成南黄海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警报系统和风暴潮漫堤灾害评估系统,构建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防灾减灾决策支持平台,实现全方位地理信息与海洋灾害预警信息的展示和综合集成,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辅助决策水平,为江苏沿海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为沿海开发、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和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升广东省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全社会抵御海洋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文章在广东省机构改革的背景下,概述广东省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一案三制"体系,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已初步建立应急预案以及体制、机制和法制体系,尤其是2018年机构改革后成立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有力促进全灾种、全流程和全方位的应急管理,其中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由应急管理领导议事机构、应急管理综合调度机构、海洋灾害专业管理机构和海洋灾害辅助管理机构4个部分组成;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新形势下,广东省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仍存在不足,亟须完善地方性法规等制度、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技术支撑和成果转化以及提高社会和市场参与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灾害评估管理存在的灾害风险意识淡薄、海洋预警预报能力较薄弱、缺少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海洋灾害评估管理模式与急剧扩张的沿海经济规模不相适应、海洋灾害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探讨了通过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规范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减灾防灾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科学的灾害风险评估机制、构建海量信息共享平台、开展海洋灾害风险意识教育来构建我国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综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预报减灾事业的发展情况,包括海洋预报减灾体制机制建设、海洋观测能力、海洋预警报公共服务水平、海洋减灾综合管理能力、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海洋防灾减灾国际治理能力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海洋预报减灾工作提出完善体制机制、优化顶层设计、形成有机有序业务体系和提升海洋环境保障工作水平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理位置独特,濒江临海,易受风暴潮、海浪、咸潮、赤潮和海啸等海洋灾害的威胁。全面做好上海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对于保障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完善上海海洋防灾减灾体系,提升沿海防灾减灾能力,文章结合上海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实际,从健全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市-区-街(镇)”三级预案体系、提升海洋观测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提高海洋灾害综合应对能力以及强化海洋防灾减灾队伍建设5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设计东海区共享网络、海区观测预报专题地图以及观测数据及预报产品共享工作流程,旨在搭建一套集观测预报数据共享、预报制作共享及平台服务共享于一体的东海区海洋观测预报减灾信息共享平台框架。该平台主要利用数据库及中间件技术实现东海区海洋观测资料及预报产品共享,并通过设计风暴潮预报制作系统,以及计算资源整合方案,实现预报业务的工作模式及资源共享,使预报资源效能发挥最大化;最终基于Web GIS建立一套信息展示共享平台,向共享网络内的专业用户及决策部门发布专题地图、观测数据、预报产品及减灾信息。通过以上研究工作,最终将实现观测预报数据共享--预报制作共享--平台服务共享的一体化、自动化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市级和县级海洋防灾减灾工作需求,以GIS技术为支撑,开发海洋防灾减灾综合管理系统;详述该系统的监测监控、预报产品集成、海洋灾害综合风险防范服务、风暴潮综合研判、风暴潮漫滩漫堤三维模拟和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服务6个子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以期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海洋防灾减灾体系作为国家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十八大"建设海洋强国"这一战略目标,也应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思路,强化服务意识,以需求谋发展,提升海洋预警服务水平,实现海洋防灾减灾为发展海洋经济服务,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厦门地处海峡西岸,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有观海听潮的百年老站,也是最早由国家海洋局与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海洋预报机构,文章以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观测预报业务发展为例,分析海洋观测预报业务发展需求及存在问题,探索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发展思路,为海洋预报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数据规范与标准体系、资源系统规划与整合、共享服务网络平台、管理与服务质量体系以及资源管理与共享体制等5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海洋数据共享服务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海洋数据共享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海洋数据资源建设、海洋数据共享服务技术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研发等4个方面19个要点,提出了深入推进我国海洋数据共享服务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洋观测网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海洋观测网的管理信息和相关业务服务功能。系统主要为海洋管理、海洋观测、海洋科研等服务。文章主要介绍了系统的架构、运行环境、安全机制和功能设计等内容。系统采用全开源的Map Server和Open Layers开发,将海洋观测网的管理信息集成到WebGIS平台下,实现对海洋观测网基础信息的分析处理及可视化快速检索、查询、统计、显示、输出及在线交流、协作等功能。系统已业务化运行多年,且运行稳定,为我国海洋防灾减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海冰灾害是我国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域的主要海洋灾害之一,加强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对于保障和促进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我国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互利关系以及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基于海洋生态文明的视角,以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为指导,从基础资料获取、预警报服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灾害损失评估以及灾害应急预案5个方面,提出加强我国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海南是中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省份,素有"台风走廊"之名,同时也是遭受各种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为提升全社会海洋灾害防御意识,做好风暴潮的防灾减灾工作,本文依据海南省核定公布的风暴潮4色警戒潮位值,在海南岛北部到东北部一带沿海设计了一种利用K波段雷达进行潮位测量的警戒潮位标志物,集基础支撑结构、供电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终端报警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管理中心平台等功能于一体。通过警戒潮位标志物的设立,可有效提升海南省海洋观测能力建设水平,完善海南省海洋灾害预警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亦可为海南省海洋环境预报、海洋防灾减灾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北是遭受各种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其中风暴潮是造成河北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灾害类型。现有的海洋监测设施布放间距较大,不能满足当前防灾减灾需求。为提升全社会海洋灾害防御意识,做好风暴潮的防灾减灾工作,依据河北公布的风暴潮4色警戒潮位值,设计了一种集实时潮汐监测和相关气象信息为一体的警戒潮位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支撑基础、供电模块、气象及液位传感器、数据采集与转发模块、终端管理系统组成,在沿海地带建设的智能潮位监测点建设成本低、建设速度快且占地面积小。智能潮位监测点的设立,有效提升了河北海洋灾害预警监测能力,同时可为河北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海洋防灾减灾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遥感技术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可为海洋调查、保护、开发、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但遥感数据存在多源、异构、海量的特点,传统的基于文件的和基于数据库的集中式存储管理已经面临存储容量、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问题。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大多数数据得不到充分利用,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本文提出基于WSRF的分布式海洋遥感数据集成与共享机制,通过数据层、服务层、服务管理层、应用层和表示层5层架构使用户能够透明地共享、一体化地处理已有的遥感数据,文中还进行了核心服务功能的设计和接口设计,并搭建了一个部门级的应用平台,为海洋管理及相关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5.
根据深圳市海洋信息资源现状与海洋工作实际需求,提出深圳市"数字海洋"建设思路与内容,明确深圳市海洋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利用海洋资源,建立面向海洋执法监察、经济资源、环境保护、综合管理、防灾减灾等方向的应用信息系统,实现对海洋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利用,增强深圳市海洋管理和决策支持服务能力,以期达到深圳市"海洋强市"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传统食品追溯系统信息难以共享和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难点和弊端,促进海洋水产品的政府监管、信息追溯和查询、企业的自我监督以及市场销售和合作,文章基于食品供需网理念,构建第三方集成化海洋水产品供需追溯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具有信息多样性、信息共享性、管理独立性和服务集成性的特点,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中的Web服务技术,提供海洋水产品供需信息管理、海洋水产品追溯信息管理、人才信息管理和用户管理以及各类辅助服务功能,可使海洋水产品供需网中的生产商、分销商和消费者等快速获取相关信息,实现数据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相似文献   

17.
海区预报中心作为国家海洋预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海区海洋环境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为海区海洋防灾减灾、执法管理、科研调查、应急管理以及海上搜救等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职责。文章以北海区为例,在分析海区预报中心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海区海洋事业发展需求及现有预警报服务水平和能力,提出创新海区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模式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并给出实现创新目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需要建立、完善的关键业务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18.
海区预报中心作为国家海洋预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海区海洋环境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为海区海洋防灾减灾、执法管理、科研调查、应急管理以及海上搜救等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职责。文章以北海区为例,在分析海区预报中心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海区海洋事业发展需求及现有预警报服务水平和能力,提出创新海区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模式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并给出实现创新目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需要建立、完善的关键业务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遭受海洋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防灾减灾不仅是我国也是全球重大议题。我国海洋灾害灾次频、灾种多、灾情重,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海洋经济长足发展并阻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阶段我国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展深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差距。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尤其是在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借鉴他国经验并健全完善我国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十分必要。因此,本文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选取具有丰富经验的日本作为比较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中日两国现有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在“一案三制”基本架构的视角下归纳两国差异,审视我国问题所在,并为我国未来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WebGIS技术在海洋信息共享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开展海洋信息共享,是我国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海洋基础地理信息以及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海洋属性信息是海洋信息共享的重要内容,而WebGIS技术可以把这些地理信息及属性信息可以用矢量化图形的方式为社会各界提供网络GIS服务,把枯燥的海洋信息数据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反映海洋各种现象以及属性。文章就海洋信息共享的海洋基础地理底图研制以及海洋信息WebGIS系统实现等关键技术展开讨论,探索实现海洋信息共享服务的技术路径以及WebGIS在海洋信息共享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