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四川盆地东部盛夏旱涝天气气候除受太阳辐射、下垫面和日———地关系影响有关外 ,主要还与西风急流、南亚高压、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东亚季风等大气环流影响有关 ,它们的强度、位置的变化和异常表现 ,都会引起天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因此 ,环流分析 ,可以为我们掌握和预测天气气候的变化提供背景标料  相似文献   

2.
《四川气象》1999,19(4):17-20
川东、达州盛夏旱涝天气气候的变化与太阳辐射、下垫面和日—地关系影响有关外,主要还与西风急流、东亚季风、南亚高压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大气环流影响有关,它们的强度、位置的变化和异常表现,都会引起天气气候的变化和反映。因此,环流分析,可以为我们掌握和预测天气气候的变化提供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东部盛夏旱涝天气气候除受太阳辐射、下垫面和日- - 地关系影响有关外,主要还与西风急流、南亚高压、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东亚季风等大气环流影响有关,它们的强度、位置的变化和异常表现,都会引起天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因此,环流分析,可以为我们掌握和预测天气气候的变化提供背景标料.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5月份雨量的天气气候成因探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探讨了影响云南5月雨量的大气环流背景、天气气候成因,指出大气环流季节性转换、ITCZ、南亚高压、西太平洋副高等是大气环流背景;夏季风和西风槽相互作用、北方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相互作用是天气气候成因。以此为预报思路,得出一个云南5月雨量长期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5.
酷热天气的气候特征和环流背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长海  任炳潭 《气象》1993,19(7):42-43
盛夏酷热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重要影响。通过对1951—1992年42年资料的统计,分析了洛阳市酷热天气的气候特征和环流背景。结果表明,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偏北、偏东,西伯利亚阻高建立和维持,是酷热天气的重要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6.
1999年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文玲 《气象》2000,26(4):12-15
1999年北半球主要环流特征为:50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所明显偏弱,春、夏季副高位置异常偏东;东亚地区夏季500hpa位势高度距平场上表现为北高南低,大陆高压较强。亚洲中纬度经、纬向环流交替出现,阶段性明显;冬季冷空气异常偏弱,东亚夏季风加强。冬、春季热带对流活动强盛,入夏以后迅速减弱。在La-nina和大气 环流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天气气候发生了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
1994年北半球环流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敏 《气象》1995,21(4):25-28
1994年北半球主要环流特征表现为:500hPa副高明显偏强西伸,盛夏位置异常偏北;欧亚地区盛行伟向环流,北半球极涡向极地收缩,强度偏弱;盛夏东亚中纬地区维持稳定的高压脊,西风带锋区位置偏北;夏季100hPa南亚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北、东伸明显;热带海洋出现明显异常,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形成。北半球大气环流和热带海洋的异常对我国天气气候产生了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2001-2002年渭南市持续高温的天气气候特征及其产生持续高温天气的环流形势特征,结果表明,渭南市持续高温天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高温日数的地理分布特征是南部渭河平原多,北部塬区少.导致渭南市持续高温天气的环流形势主要有新疆高压脊前的西北气流型、大陆高压控制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型.  相似文献   

9.
持续的高温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重要影响,本利用1956—1999年44年气象资料对柴达木盆地南部地区持续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和环流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偏北、偏东,华北高压的建立和维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合并是持续高温天气的重要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异常高温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我国和世界范围内,部分地区出现了盛夏异常高温天气。本文主要从环流特征和南京近百年气温资料,以江苏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异常高温成因,作了天气和气候的分析。经研究分析,造成2003年异常高温时段的副热带高压形势是符合历史同期出现高温天气的环流特征的。唯2003年高温时段的副热带高压的强度较历史同期显著偏强。从气候方面分析,2003年盛夏南京地区出现的高温天气仍未突破近百年来出现高温年的历史纪录。就南京地区而言,无论是7月下旬~8月上旬的持续高温,还是8月中旬紧接而来的低温冷夏天气,都显示出大气环流的演变特征和历史同期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1.
宁夏高温多、少年平均环流及OLR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楠  彭维耿 《干旱气象》2004,22(2):23-27
利用NCEP/NCAR(1979~1999年)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OLR(1971~1999年)月平均资料,结合宁夏1960~2000年各站逐日最高气温实况资料,对宁夏高温天气的主要气候特征以及7月高温天气典型偏多年和偏少年的大气环流和OLR特征进行对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宁夏高温天气偏多和偏少年中,极涡的强度及位置、大陆高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具有明显差异;中高纬地区的温度场在偏多和偏少年份也有相反的分布。不仅如此,高温天气的偏多和偏少还与低纬和热带地区大气环流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近45a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异常与我国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利用1873-1995年的北半球海平面气压月平均资料,定义了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用近45a资料研究了北大西洋涛动与我国冬、夏季气候变化的关系。指出,北大西洋涛动异常变化与我国冬、夏季天气气候关系密切。强涛动年,冬季我国是偏暖、多雨的气候特征;夏季我国江淮之间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还表明,强涛动年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与西伯利亚高压及高空经向环流都明显偏弱,大气环流具有弱WA遥相关型、弱的东亚冬季风特征,对应的夏季环流特征与强东亚夏季风特征较接近。  相似文献   

13.
利用T42L9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进行数值试验,以揭示南海夏季风强度异常的特征及其影响.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不仅能够很好地模拟出气候平均的西风带槽脊和高低空气流分布以及它们的季节性变化,而且对于与亚洲季风有关的各个主要系统,如南亚高压、副高进退及越赤道气流等都有较强的模拟能力.在亚洲季风区及热带太平洋这一大范围区域的大气内部热源异常强迫下,模式显示出了南海夏季风持续异常的特征、北半球热带外环流的响应以及亚洲季风区降水异常分布.南海夏季风长时间强度异常所引起的大气内部热源异常,一方面通过三维垂直环流的异常联结着南海夏季风对北半球热带内外环流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通过持续异常期的波列传播,即能量的传播,不仅影响我国长江流域降水,还会逐渐影响到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结构.这样西风带环流形势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南海夏季风持续异常影响到了北半球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利用T42L9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进行数值试验 ,以揭示南海夏季风强度异常的特征及其影响。控制试验结果表明 ,该模式不仅能够很好地模拟出气候平均的西风带槽脊和高低空气流分布以及它们的季节性变化 ,而且对于与亚洲季风有关的各个主要系统 ,如南亚高压、副高进退及越赤道气流等都有较强的模拟能力。在亚洲季风区及热带太平洋这一大范围区域的大气内部热源异常强迫下 ,模式显示出了南海夏季风持续异常的特征、北半球热带外环流的响应以及亚洲季风区降水异常分布。南海夏季风长时间强度异常所引起的大气内部热源异常 ,一方面通过三维垂直环流的异常联结着南海夏季风对北半球热带内外环流的影响 ,另一方面它又通过持续异常期的波列传播 ,即能量的传播 ,不仅影响我国长江流域降水 ,还会逐渐影响到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结构。这样西风带环流形势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南海夏季风持续异常影响到了北半球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利用钦州市三站1957~2003年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该地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并分析严重高温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总结了严重高温天气过程出现的天气形势特点。结果发现:①钦州市高温天气分布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时间性。②中高纬环流平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热带低值系统外围偏北气流的共同作用是严重高温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特点。  相似文献   

16.
黄士松先生出生于1920年10月27日,系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和气象教育家、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从事气象科学研究六十余载,始终面向世界气象科学前沿,立足中国天气气候实际,围绕大气环流与灾害性天气气候问题,在大气环流成因、副热带高压变动规律、平流层与对流层环流联系、南北半球环流联系、东亚夏季风体系结构和暴雨台风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等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开创性、前瞻性和系统性成果。他提出了诸多新发现、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均具有重大学术与实践指导意义,为丰富天气学、气候学及提高中国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水平作出了重要学术贡献。值此黄士松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本文从大气环流、副热带高压、东亚夏季风及暴雨和台风4个方面对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进行了回顾,以此纪念和缅怀他对气象科学的重要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任珂  李雪亮 《山东气象》2007,27(2):61-62
统计了莱州1971-2005年异常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并用1994-2003年相关环流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莱州异常高温过程期间,副热带高压西伸指数大,极涡指数偏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造成莱州夏季异常高温的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8.
近45 a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异常与我国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利用1873~1995年的北半球海平面气压月平均资料,定义了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用近45a资料研究了北大西洋涛动与我国冬、夏季气候变化的关系.指出,北大西洋涛动异常变化与我国冬、夏季天气气候关系密切.强涛动年,冬季我国是偏暖、多雨的气候特征;夏季我国江淮之间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还表明,强涛动年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与西伯利亚高压及高空经向环流都明显偏弱,大气环流具有弱WA遥相关型、弱的东亚冬季风特征,对应的夏季环流特征与强东亚夏季风特征较接近.  相似文献   

19.
赵从兰  谭志华 《山东气象》1998,18(1):45-48,52
1997年山东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和严重夏旱。本文通过对1997年6-7月份环流形势分析发现,极涡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弱,且位置偏于西半球一侧,导致影响亚洲的冷空气势力偏北,偏弱,以及副热带高压活动异常,形成大陆高压与副热带高压相继持续控制华北及华东北部地区,是造成山东高温天气和严重夏旱的主要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8年1月欧亚地区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距平场、1月中下旬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场、1月气候监测资料及本市1961-2008年1月气候要素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和天气学方法,对2008年1月濮阳市出现的低温阴雪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濮阳市2008年1月出现持续低温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与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两方面的大气候背景有关.1月中下旬大气环流稳定少动,西南暖湿气流与北方不断南下的冷空气在黄河及以南地区多次交汇,是濮阳市出现持续低温、阴雪天气的根本原因.在中高纬度欧亚地区大气环流经向度加大和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的环流背景下,濮阳市1月易出现气温偏低、降雪偏多的天气.乌拉尔山有阻塞高压存在,在贝加尔湖两侧(50-60°N之间)有东西向横槽形成,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势力较强,是濮阳市冬季出现低温阴雪天气的主要环流形势.在"拉尼娜"事件负距平峰值出现时间最临近年的冬季,1月濮阳市出现低温多雪的气候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