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睿鋆 《新闻世界》2013,(5):232-233
如今,网络已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主要场域。而微博无疑是当下最活跃、使用最充分的网络社交工具之一,研究在此场域的网民社交活动具有代表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微博用户在微博中的自我呈现行为,来探究在情境融合的网络场域中如何进行自我呈现,以及在自我呈现背后的原因,以及我们该如何看待网络场域中的自我呈现。  相似文献   

2.
刘砚议 《新闻界》2015,(3):58-61,66
交往主体呈现给交往对象的"形象信息"的一致性是社会交往的基础,所以带来社会资本增量的交往都需重视"印象管理"。作为新兴的社交媒体,微信塑造了一个基于现实社会关系的网络场域。其朋友圈呈现强弱关系共存的交往格局。在此前提下,用户如何进行"印象管理"?研究发现,在强关系为主的朋友圈,用户印象管理较弱且有"后台行为前台化"现象;弱关系为主的朋友圈,功能支持能助于用户进行"后台行为前台化"理想化的印象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发展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网络隐私争议事件微博评论进行情感及话题对比分析,以探究不同情境下网络用户的隐私态度的异同点与背后机理。[方法/过程] 采集2012年至2019年网络隐私争议事件的相关微博评论,对其进行预处理,作为实验数据;基于情感词典计算各评论的情感强度值,并将隐私争议事件分为隐私收集类、隐私曝光类及隐私协议类,对比分析不同情境下的用户评论情感趋势;构建用户隐私讨论对象-情感表达二分网络,并通过二分网络投影构建单顶点网络,结合节点中心性等指标进行二分网络及投影分析。[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用户整体隐私关注呈现上升趋势;不同类型隐私争议事件的用户负面情感强度水平不同;不同隐私争议情境下用户的关注热点差异较大,情感表达各有特点。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情境中的用户隐私关注及情感表现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技术接受模型(TAM)易用性、有用性认知和人口统计特征对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使用微博基本规律与选择使用主要影响因素,表明总体用户对微博易用性普遍比较认同,特别是对自我表达中情绪宣泄、自我记录、获取信息以及社会交往四方面的有用性认同度高,用户使用等级越高则影响其使用的因素越多。  相似文献   

5.
网络空间为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提供了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新情境,使其能自主性更强地使用各种网络特殊形象,进行个体展演、完成情感表达。文章探究以青年群体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周杰伦粉丝群,在近期微博超级话题打榜事件中,使用"夕阳红中老年粉丝"的网络特殊形象进行自我呈现和情感表达。结论认为,"夕阳红粉丝"这一不同于青年群体现实生活的特殊形象,实则反映了他们"感慨青春消逝""代际对立""娱乐与消遣"三种与该群体特性息息相关的情感表达。这三种情感对该群体具备较强的情感号召力,并在群体针对"夕阳红"网络特殊形象的表演互动中不断增强,成为该群体在本次带有互动仪式性质的"表演狂欢"中的共享情感。  相似文献   

6.
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微博等社交媒体成为网民自我呈现和政治参与的重要场域。本文构建了微博用户自我呈现与政治参与水平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微博用户的自我呈现影响其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能力显示、榜样示范和示弱求助三种自我呈现方式正向影响政治参与的广度;在政治参与的深度上,能力显示、榜样示范正向影响其政治认知的充分性,能力显示、榜样示范、示弱求助正向影响其政治表达的充分性。而逢迎讨好、威逼强迫两种自我呈现方式对政治参与的广度、政治参与的深度均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给出了改善微博用户政治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为基础,借助建筑学上有关空间与交往的理论,对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SNS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六类网络常见的交往空间的空问意象以及形成的交往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对话类交往空间优于演讲类交往空间,关系嵌套式空间优于节点游离式空间的结论,最后结合受众关系逻辑、商业逻辑和媒介演进逻辑,提出了未来网络交往空间形态发展可能呈现的三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相关文献的讨论,勾勒城市读书会的理论脉络,从阅读主体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连接、读书会的交往与互动、自我对生活世界的探索三个维度描绘城市读书会的公共生活特征。在日益个体化、分散化的社会结构和现代城市不断剧变的情境下,城市读书会在人们寻找公共生活的自我位置、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参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虚拟偶像越来越多地流行于社交网络中,借助语音合成、3D视觉呈现、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与用户的类人化交往。这种准社会交往是否会让用户变得更加孤独?本文对643名虚拟偶像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虚拟偶像用户的准社会交往和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媒介依赖在准社会交往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遮掩效应。同时,虚拟偶像是代表“互联网+文化”的新形态偶像,其在发展过程中伴生的用户沉湎、资本收割、监管缺失等多重风险因素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陈雪 《现代视听》2012,(2):55-58
文章首先论证了微博传播属于人际传播中的一种,继而对"微博人际传播"与"微博人际关系"的概念进行了厘定,通过剖析"微博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而阐释出"微博人际关系"具有交往情境的超时空性、交往主体的去社会性、交往中介的多符号化、交往关系的"半真实化"以及交往对象的自由化的新特质。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人类学、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切入,对上海居民的生活方式及城市文化建构过程进行研究,聚焦都市生活方式、城市文化建构与微博客使用行为之间的关联。研究以质化研究方法为主,通过LBS微博客平台抓取上海"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商圈的地点微博客进行话语分析;对微博客使用者进行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考察上海微博客使用者重塑自我及建构城市文化符码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马瑶 《东南传播》2021,(9):119-122
截至2021年6月,微博上关于#Vlog#的讨论达到1451.6万、阅读达到183.1亿.由此可见,微博已成为Vlog传播分享的最大集散地之一,那么对于Vlog用户的媒介使用动机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微博社交平台上的Vlog用户进行使用动机调研,得出以下结论:1.微博Vlog用户在观看Vlog时均存在"娱乐消遣"、"社会互动"和"学习新知"三种动机.2.微博Vlog用户更多为了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而观看Vlog.3.微博Vlog用户制作发布Vlog是出于表达和塑造自己.4.微博的推广机制一定程度上会激发用户的制作发布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新浪微博"微热点"系统呈现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郑州7·20特大暴雨"作为研究对象,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的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舆情演化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效应,区域发展程度、人口基数、人口流动等因素对网络舆情空间集聚具有正向作用.此外,网络舆情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化走向,各阶...  相似文献   

14.
张如 《东南传播》2018,(8):100-103
基于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青少年群体在音乐社交QQ群中的自我呈现行为具有以下特点:舞台固定而演员、观众时刻在变化;青少年不断融入情境、参与情境定义;虚拟前台中的理想化呈现.这些特点主要受到青少年群体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和所处的现实情境影响,是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环境中"抵抗"被娱乐所"消解"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王昀  王艳华 《新闻大学》2023,(1):75-86+121-122
数字媒介技术持续推动了一种即时存档、分享的社会交往文化。本研究以线上用户的截屏实践作为案例,考察以屏为媒的自我呈现方式如何组织人们与群际网络之间的关系。屏幕复制带来了线上痕迹的档案化,视觉文本在被调用过程中,提升着个体在公共空间的可见性,推动私人生活向公共生活开放,从而创造内容流通环境新的互动形式。相较于以视觉消费为导向的媒介研究,以截屏为代表的用户日常实践,提供了观察线上参与文化的另类视角。  相似文献   

16.
余越  李名亮 《今传媒》2012,(9):20-22
微博因其对公众表达自由的"赋权"能力,正吸引一批知识分子以微博意见领袖身份,参与到公共话语权中。但微博"共景监狱"式的开放结构,让知识分子"虚妄的公共性"更为显性。为实现自我身份和公共价值的重新认同和构建,公共知识分子应积极介入、充分利用微博空间;秉持批判与道义传统,以特殊知识分子的身份,进行中观和微观政治话语的表达,彰显自身的中心话语权力;并借助微博,推动公民交往理性和公民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余婧 《新闻世界》2014,(3):161-163
微博作为当下最活跃的网络社交工具之一,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青睐。微博以其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匿名性、自主性传播的特点,大学生愿意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愿意说、或不好意思说的话通过微博平台表露出来。本文通过对合肥大学生微博用户在微博中的自我表露的实证研究,探究大学生微博用户在微博中如何进行自我表露,自我表露行为的动机,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大学生心路历程、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戈夫曼提出的"拟剧理论"为视角分析微博中的自我呈现过程,进而提出微博表演的概念。本研究认为微博中的自我呈现旨在塑造一个理想化自我的形象,含有表演的成分。文章还分析了微博表演现象的特性、过程和成因,以期对基于微博平台上人们的互动行为及交流过程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9.
社交机器人越来越多出现在社交网络中,用户与社交机器人的交往日益频繁,这种准社会交往行为会让人变得更孤独吗?本文研究准社会交往、媒介依赖如何对孤独感产生影响.采集并分析微软小冰用户数据(N=2886)的结果显示:媒介依赖在准社会交往和孤独感之间有显著的遮掩效应.在准社会交往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上,社交机器人用户的准社会交往程度对孤独感的直接效应均是负向影响,但通过媒介依赖路径后的效应是显著正向影响,正向影响远大于负向影响,遮掩效应显著,即用户与社交机器人的准社会交往程度越高,越会对社交机器人产生媒介依赖,而这种媒介依赖会加深用户的孤独感.研究者认为,尽管准社会交往普遍存在于人的媒介使用中,但它可能并不是"原子化的个体"减少孤独感的有效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在社会科学、历史和人文科学中最持久的课题之一,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准社会交往现象,并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解析微博的信息传播方式,进而分析在新背景下微博中的准社会交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