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6 毫秒
1.
从英国高校图书情报专业教育排名居前的十所院系中硕士阶段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英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需求,英国图书情报专业教育方法给我国带来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网站内容分析法,选取英国高校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排名居前的10所院系,对其硕士阶段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所在高校及院系名称的变化、硕士生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4个方面。作者认为,英国图书情报院系在硕士专业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已形成自己的特色,而社会需求则是英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背景下图情档专业研究生数据素养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 对国内10所双一流高校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数据素养课程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推动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数据素养教育,并优化现阶段的数据素养教学生态环境。[方法/过程] 运用线上调研和内容分析法,选择国内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学科排名靠前的10所双一流高校为调研样本,分析其数据素养课程特征,包括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特点及不足进行阐述。[结果/结论] 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数据素养教育已有初步探索,相关数据素养课程也有所嵌入,且课程数量上有所保证,但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内容分布不均、结构略有失衡的窘境。本文从需求驱动、主体构建以及资源赋能三方面对大数据背景下该专业研究生数据素养教育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网络调查形式,选取了我国51所高校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分别从招生人数、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从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1990-1997年三所高校院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学位论文主题,指出尽管学位论文主题数量逐步增长,并呈现多样化发展。但是部分选题远离专业核心,有避重应轻之嫌,无助于本学科的建设,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白才进  王红 《图书馆》2012,(3):92-94
对图书情报专业硕士与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硕士进行了各方面比较,从图书情报学教育出发探讨了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几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只有创新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并将专业学位建设与职业资格准入进行有效对接,才能使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进入一个良性范式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专门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机构,拥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结构涉及本学科领域的所有二级学科。在本科教育层次设有档案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个专业;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设有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中外政治制度5个专业;在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设有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4个专业。  相似文献   

8.
介绍当前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状况,指出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是解决图书情报界高级专业人才匮乏的主要途径,图书馆设立硕士点培养研究生是一条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之路,是图书情报教育发展的趋势;叙述高校图书馆设立硕士点培养研究生的必要性及优势,并就采取的培养方式等问题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进行对比研究,指出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不足之处,建议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应当实施层次化、多元化、模块化的教育模式,并运用各种灵活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英美国家为研究对象,以网络访问的方式调研美国图书馆协会和英国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协会认证的LIS硕士课程,分析两者核心竞争力、核心课程及基本要求之差异,最后为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为我国图书情报教育提供一些参考,为我国图书馆员了解国外图书馆员应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提供一些借鉴,有助于图书情报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梳理中美情报学更名情况,以为我国情报学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思考。[方法/过程]从情报机构、情报协会、情报学科、情报教育机构等4个方面梳理中美情报学更名情况。[结果/结论]总结中美情报学更名的4个特点:起源于情报工作实践、情报学信息化、情报学技术化、情报学教育的iSchools化,从专业实践、信息技术、情报教育等三个方面提出国内情报学发展的建议,为信息资源管理视角下情报学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对竞争情报服务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探索竞争情报服务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高效的竞争情报服务。[方法/过程]基于前人的研究以及服务能力的影响特点引入信息资源、战略确定、情报服务、服务技术、服务环境等五大影响因素,构建影响竞争情报服务区域科技创新的假设模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面对面调研问卷,在有效问卷的基础之上利用SPSS20.0和AMSO23.0软件对变量和假设进行验证。[结果/结论]通过实证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1)仅战略确定和服务技术对竞争情报服务能力有直接且正向的影响,其中服务技术对竞争情报服务的影响最大。(2)信息资源与情报服务无直接的相关性,但与服务环境二者相关性较大。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密切关注区域政策和动态,注重服务环境的变化,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实时竞争情报服务。②关注学习AI、BigDate、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新兴信息技术,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优质情报服务。③依据创新主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高质、高效竞争情报服务。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情报学研究中的情报、情报学和竞争情报三个基本问题谈了我的理解,以期促进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的发展,推动中国情报界对这些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我国竞争情报学2006年以来的研究发展情况,运用信息计量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对近五年我国竞争情报研究领域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搜集统计,并分别从论文数量、基金论文数量、刊载该领域论文期刊的学科分布、作者合作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结果基础上对我国竞争情报学研究现状作出总体结论,以期达到详尽剖析我国竞争情报学研究进展的目的,最后总结预测竞争情报学研究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浅议竞争情报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情报受到了各国的重视。本文从图书情报学教育的观点出发,阐述了进行竞争情报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专业教育的目标,同时提出了如何进行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竞争情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竞争情报实施与校园文化的潜在关系,进而探讨竞争情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能动作用以及校园文化对竞争情报实施的影响。得出两者是互动与融合的关系之结论:优秀的校园文化对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和运行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成功实施竞争情报的高校必须有成熟的校园文化支撑,它们共同形成和保持高校的竞争优势。实践表明,为了实现正向互动效应,必须构建竞争情报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构建情报学领域核心作者研究兴趣相似性网络,研究该网络的社群结构与社群隶属问题。[方法/过程]在CSSCI数据库以中图分类号为检索条件,下载该学科1998-2015年所有的论文数据,通过普莱斯定律识别核心作者。将作者研究兴趣用词袋模型表示,并计算作者间研究兴趣的余弦相似性,进而构建核心作者研究兴趣相似性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社群划分并识别各社群研究主题,计算作者对各社群的隶属度与模糊熵。[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情报学研究可分为信息组织与检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情报学学科整体研究4个领域,大部分作者研究并不局限于单个领域,竞争情报和文献计量领域界限明显,较少有作者将彼此作为次要隶属社群。  相似文献   

18.
竞争情报战略--评美国企业的竞争情报活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本文以美国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实践和案例为基础,从竞争情报的目标、组织、流程、方法、技术和文化等视角,揭示和剖析了美国企业竞争情报战略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做法,可为中国竞争情报实践和情报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竞争情报专业硕士点与博士点的具体分布、研究方向的统计分析,以及对1996-2009年间中国期刊网(CNKI)收录的关于竞争情报教育论文的统计分析,揭示了目前高等学校竞争情报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整合Information和Intelligence研究,实现情报学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指出客观知识组织发展第三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从知识中寻找智慧,这一矛盾是区分information和intelligence研究的基础。认为确立intelligence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视角的转换。分析intelligence的四个研究方面内容,即军事与安全情报,战略情报,科技与技术经济情报,企业情报。认为整合不同领域的intelligence研究的任务包括探讨其共同的学科理论基础,研究其具有共性的程序和方法。最后指出中国在情报学研究领域的独特优势,能够为世界情报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