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生活》全书共分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和发展先进文化四个单元,其逻辑顺序是:先从一般意义上以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为起点,进而介绍了文化的多样性、继承性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再从个性方面阐述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最后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全书的落脚点。第一、二单元是从共性方面介绍有关“文化”的相关知识,可合为—个小专题,第三、四单元相应地列为第二、三小专题。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活》全书共分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和发展先进文化四个单元,其逻辑顺序是:先从一般意义上以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为起点,进而介绍了文化的多样性、继承性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再从个性方面阐述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最后以发展先进文化为  相似文献   

3.
《文化生活》全书共分"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和"发展先进文化"四个单元,其逻辑顺序是:先从一般意义上以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为起点,进而介绍了文化的多样性、继承性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再从个性方面阐述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最后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全书的落脚点。第  相似文献   

4.
《文化生活》教材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采取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思路,坚持文化共性(文化一般理论)与文化个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按照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的内在逻辑展开,具体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个单元。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生活》教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人教版(2007)《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 教学设计 本框知识难度不大,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教学设计以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核之一的“和文化”为文化载体,以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为内容,逐层推进,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通过对近代文化衰微的渲染和反思,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民族特有的精神传统寓于丰富多采的文化遗产中,但作为精神性的历史延续,它又摆脱了具体的时代形式并舍弃了某些仅仅与特定时代相关的内容。研究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有文化典藉、民族历史、不同民族精神文化比较与现实民族生活研究四个方面。鲁迅在深刻分析“国民性”时,偏重了其沉沦的表现。梁漱溟精辟论述了中华文化的独到之处,却未能把对象作为优点与缺点的统一体去探讨。民族精神研究的艰难不仅在于同一性格的二重性,更在于其丰富的层次性与极大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情境导入】一、二单元我们从共性的角度学习了文化的内涵、特征、作用及文化的传播、发展和创新;第三单元我们了解了中华文化的特征及中华民族精神。今天,我们走进文化生活,来看看当前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特点。  相似文献   

8.
高中新课标文化生活模块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目标和要求。限于篇幅,新课标没有指出中华文化近代遭遇的危机和近代中国对先进文化的艰难探索。但《文化生活》(人教版)教材在第四单元第九课“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框中,专门写了“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一目,通过一个  相似文献   

9.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知识梳理本单元讲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揭示了民族精神的当代意义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其发扬光大的问题。解决的是“怎么看”的问题,即如何看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曾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老育关系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文化熏陶人,以文化养日人,以文化培育人”的文化教育内涵是知识、思维、方法、原贝与精神的凝聚。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语为教育密不可分,语文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通过授业艺传授知识,教给方法;通过解惑以活跃思想,发展思维;通走传道以认识原则,升华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健全人格引导健康个性,形成爱国情怀,奠定民族文化基础,语文教甍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1.
“四个讲清楚”是一个有机整体,分别论述了世界和中国、历史和文化、民族与信仰、国情与道路等四个方面内容。“四个讲清楚”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供了方向和道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需要对世界文化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知,加强中华文化教育以提高文化自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文化自觉,领会“三个独特”以进一步坚定“三个自信”。  相似文献   

12.
一、内在逻辑结构及重点、难点分析《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的核心是从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方面分析人类文化的发展,它与第一单元共同完成了对文化的全面诠释,同时又是理解三、四单元的基础,在教材四个单元中处于核心地位。本单元可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观照下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哲学部分内容的融合。就整体框架而言,属于文化变迁理论范畴。文化变迁通常被定义为,不论是一个民族内  相似文献   

13.
施永辉 《新高考》2007,(12):16-17
【背景材料】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推动一国走向富强的有力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报告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细化为四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著称于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实例,说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深入研究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之间、文化的力量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加深对上述内容标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是《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的主题。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条学习线索:一条线索是"弘扬中华文化",其中包括"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两个维度;另一条线索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其中包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两个维度。如何实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融合?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时候,我们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本单元学习之前,我就和学生一起研究了这个单元的主题,围绕主题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以及活动准备。学生围绕"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7.
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与创新大学生文化体系结合起来,是高校深入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精神的重要步骤。必须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丰富大学生文化体系的内涵,创新大学生文化体系:以追求卓越品质为目的,构建精益求精、推动创新型人才养成的大学生学习文化体系;以“和谐”理念为指引,构建科学的、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生活文化体系;以创新创造为目的,构建活泼创造的大学生实践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经济生活全书共分“生活与消费”“投资与创业”“收入与分配”和“面对市场经济”四个单元,基本的逻辑顺序是:从消费出发,依次分析生产、分配,进而给出进行这些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也对应地把本专题分为网个小专题。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精神支撑和立足根基,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知和认同,既能提高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责任感,又能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促进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发展。本文阐述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分析了大学生文化认同缺失的原因,并从社会、政府、高校、家庭四个层面提出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建构路径,强化了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永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有形的文化以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形式存在和延续,而无形的文化一般以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形式渗透到人们的思考和行为之中。《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选择性必修模块3专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专题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