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秦孔子以"诗"为教,言修身当先学诗,强调诗的政治教化作用,即为"诗教". 后世推尊儒学,奉《诗》为经,"诗教"思想遂传承久远. 探其广传之根源,其一,"赋诗言志"[1]对春秋时期"诗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极好的推介作用;其二,"独尊儒术"是"诗教"思想极盛于汉的重要原因;其三,封建科举取士制度是隋唐及此后"诗教"思想在士子阶层广为传承的根本原因;其四,宋元明清时期话,本小说、杂曲百戏等民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艺样式,也使"诗教"思想得以在市井细民之间广泛传承. 及至近代,虽因读经之衰落而致"诗教"思想沉寂良久,但今人若能在继承古之"诗教"传统基础上,假之现代科技之条件,丰富创新"诗教"之传播方式,必将有利于"诗教"思想之复兴,有助于"诗教"兴国之大业.  相似文献   

2.
性、道、教及其相互关系,构成治道亦即政治经济哲学的基础。韩愈用《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纲维《原道》全篇:以"仁义"为天命之性,"正心诚意将以有为"为率性之道,"礼乐刑政"为修道之教,构建出一套性、道、教三位一体,内圣外王的国家治理学说。无独有偶,千年以后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同情、合宜、仁慈、正义的理论体系与韩愈的学说高度近似,印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共通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以人为本的两层基本含义入手,分别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物之教"与"人之教"、"有用之教"与"无用之教"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以人为本在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或流俗的教育,强调教,认为说和教无所不至,无所不能。一切教育目标都可借助教方的表述而实现。它的显著特点就是把不需要教的东西,也努力转入教的领域、轨道或模型,不断地增加教的项目。这就形成了"教大于学"、以教为主的格局,学校不是"学之校"而变形为"教之校"。其症结是对客观世界包括人之精神领域的不可说性缺少精神准备。世界上有许多事物是可说  相似文献   

5.
"欲求常新之道,必先有去旧之方."作为当代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实现角色转交,从以教师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从"为教而教"转为"教是为最终达到不需要教",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认为,在教学中"须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位也"。因此他提出了变"教"为"学"、变"教"为"导"等具有全新理念的主体性教学方法。变"教"为"学"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变依赖学习为自主学习;第二层意思是变灌输学习为尝试学习。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应该是一种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7.
产教深度融合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地方职业院校如何有效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文章认为,要准确理解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明确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工作思路,要着力破解围绕这一难题所产生的诸多困惑,如"四个能否之惑"、"地方行业组织松散之惑"和"校企一体化办学之惑"等,大力促进地方高职院校区域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文章拟以鄂州职业大学为例,简述地方高职院校破解产教深度融合之惑的具体做法,为学者们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教"绝不应只是为了"考",但同样显而易见,倘若"教"能够注意"问道"于"考",则无疑将使"考"隐于日常之"教"、易于日常之"教"!可以想见,基于有效"导向"高中数学教学而阐释《考纲》当为最佳的"问道"途径.案例【2009年高考福建卷·理8】已知某运动员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低于40%.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  相似文献   

9.
要理解"大学最本质的任务不是创新,而是传承人类良知"一言之深刻内涵,须了解"职业技艺之学"与"神圣天职之教"的区分,前者是一个社会制造物质财富的凭借,一个人获得生活报酬的手段,只有工具的意义,没有绝对的意义;后者是让人完成人之为人的天职,彰显人的尊严与价值,固有绝对的价值。因此,任何人都必须接受"神圣天职之教"的熏染。"职业技艺之学"因与经验世界相关,故需要变化与创新;"神圣天职之教"则是开发人固有的善端,只有存养工夫的精进,无有义理的创新,故只需传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可说明,一个学者当为"神圣天职之教"尽责,更不能以学术自由之名义来反对"神圣天职之教"。  相似文献   

10.
现象学关于原意识和反思的理论,对于理解教师之教、教师反思以及教师反思何以可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原意识是人对自己正在发生的行动的觉察,反思则是对这种觉察的觉察,并且是课题化的更具能动性和自觉性的直接觉察.在教的原意识与反思意识的关联关系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和丰富地理解教师反思以及教师之教的养成与实现.对于教师反思以及教师之教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教师自身真正拥有"教的意识",拥有对教的真实的理解,获得"教之先对教的拥有",是教师反思得以实现的起点,是教师之"教"得以发生和维持的源初动力.激发和养成教师的"教的意识"正是教师教育的职责和使命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正王国维先生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人生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据此,我以为,语文教学也存在三重境界:"教之以句读"的授业境界、"明之以疑窦"的解惑境界、"传之以大道"的养心境界。教"句读"只能知事理,解"疑窦"方可明是非,而传"大道"才能善德行。故而,我们的教学不仅要教学问,更要塑学养。何为学养?辞典释义为"学问和修养",于治学可显,后者为递进、为侧重。故此,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是于  相似文献   

12.
高科技时代的产业转型升级频率不断加快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求新善变的产业体系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知识型、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是打通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的重要途径,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长效发展的现实之"惑",阐述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长效发展之"道",以期为现在以及未来进一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长效发展提供解惑之"策",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语用,教师常会从阅读教学中寻找出"写点",加以训练。而本节课则充分落实"用教材教"的观点,通过"找准写点、辨析词语、唤醒感受、想象练写"等环节,以语教之,以语用之,扎扎实实地从文本阅读活动中探索出一条"写"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维摩诘经》所涵摄之伦理意蕴体现在行善止恶之善恶观、自度度人之修行观、方便设教之施教论、不思议解脱之解脱论四个方面。善恶观强调"止三恶"、"离五浊"、"除八难"、"行十善"及"业报观";修行观注重上求佛道与下化众生;施教论主张方便设教、摄化众生;解脱论表现为"不思议解脱",关涉"入不二法门"、"心净则土净"。凸显出佛教作为伦理性宗教之道德特质,对《维摩诘经》之伦理解读亦为《维摩诘经》之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银雀山汉简《五教法》中的"五教"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五教",是指处国之教、行行之教、处军之教、处阵之教和隐而不相见利战之教五类,分别论述的是军队在国内驻守、行军调动、安营扎寨、两军对阵以及潜移默化等不同场合的教戒问题。狭义的"五教",则是指对士卒进行目、耳、心、手、足的教育,属于广义"五教"的最后一教——"隐而不相见利战之教"的范畴。以往,由于简文残缺严重,湮没了竹简《五教法》中所包含的狭义"五教"的内容。与简本《五教法》篇相比,这里,新补缺文凡21字,另将该篇原附录残简3条凡33字全部拼入正文。经过校补,部分恢复了竹简《五教法》"隐而不相见利战之教"的面貌,使其所蕴含的狭义"五教"的轮廓凸显出来。这对于学术界全面而深入地探索古代军人的教化问题,会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6.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习作指导应在作前还是作后,并无定法。既看体裁、内容,更要看学情。而习作起步期,正是需深耕细作之时,需步步求实之时,需用今日之"层层垒土"积来日"千丈之台"之时。敏锐地抓住每个可进行习作指导的"点",教仿,教创,教思路,教顺序,教习惯,教方法,必会将学生带入山高水长、豁然开朗之境。  相似文献   

17.
教学之为教学,在于"教"与"学"之统一。无"教"之"学",只是"自学";无"学"之"教"则根本不存在。判定一个活动是否是教学,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学生的学习是否由教师自觉引发、是否有特定的教学内容、是否自觉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三条判据揭示了教学是教师、学生、知识三要素的有机统一。历史上关于"教与学统一"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反映了教学论学科对教学活动认识的历史进展。"教与学统一"的机制为"两次倒转"。  相似文献   

18.
"研学后教"课堂改革的之风吹遍我区的各中小学,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模式的思维走向。教育实践表明,"研学后教"课堂的三个关键问题是:研学问题、小组合作和后教策略,其中以"研学问题"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形式,以教师的"后教策略"为原则。本文以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为例,探讨具体的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教学,顾名思义,指有教有学.在我国古代"教"与"学"常是独出现的.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而学则为"效也","受人之教而效之也".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古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着重强调的是"民所施",即"教者"教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而作为"下"的受教育者,所做的只能是"效也",就是仅仅效仿老师而已,受教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很难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在《文心》一书中指出:须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位也。因此他旗帜鲜明地提出变"教"为"导"的具有全新理念的主体性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做到两点:一是少教多导。"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和教是相辅相成的,导是第一位的,教应以导为主。"二是多方设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