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在我国古代,“教育”一词被解释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先觉教后觉也;育者,生育、培养、培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也。《中庸》解释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见教育着眼于人之本性,启发自觉之心灵,追求内在的觉醒与完美。  相似文献   

2.
一、"因教而教"的内涵 近年来,根据一些教改实验的成果,教育界提出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学"的研究,对过去很长时间里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提出了批评.但同时我们应认识到,注重教师的"教",也只是注重教师因"材"而教,而忽视教师因"教"而教.王夫之说:"夫学以学所教,而学必非教;教以教人之学,而教必非学."因此,教师在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也要注重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及教学任务、目的等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3.
犹记得,师范专业学习时代,老教授摇头晃脑地学究般释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学,觉悟也。"那时我很不以为然:"上"是谁?"下"又是谁?"效"就能"觉悟"?如果没能"觉悟",是否说明吾辈素质悟性极差?当教师后,实际理解了"以学定教"等当今教育哲学命题的真义,但当真正按照"把学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语录般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做到后,又有疑惑:没有"教"的"学",课堂的无序相当明显,尤其是低段。仔细想来,我们按照先人们的字面释义来理解"教学",总是有些望文生义的武断,我们必须正视课堂教学的功能——作为一  相似文献   

4.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这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期望达到的教学境界."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需要教"是叶圣陶先生为我们指出的一种教学境界.这两种境界是相通的,教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成为"善学者",当学生确实在学的实践中学会了学习,教师即可以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这就达到了"不需要教"的境界,彼时不仅"师逸",而且可收"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65):11-12
东汉时期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家许慎说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在三字经中也提及到"子不教,父之过"。按照古人的理解就是,教育是年长的人要教授年幼的人,而按照现代人的解读就是,教育就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促进人的能力发展的活动。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在家庭中实现完成的一种教育,而在家庭中,有父母和孩子,孩子的家庭教育要通过父母的传授讲解实现。  相似文献   

6.
《论语》以"学而"章开篇,首言学.孔子率先垂范,一生学而不厌,好学不已,教弟子博学约礼,多识前言往行,可知"学"之一事乃孔门家法.儒家之学作为成德之教,首重为学.孔门论学,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学."时习而悦"是君子成己之象,"有朋自远方来而乐"是君子成人之象,成己、成人皆所以穷理以尽性."人不知而不愠",乃所以为君子之道,而君子之道,贵在知命.  相似文献   

7.
正施特劳斯的《古今自由主义》中提到了古希腊"教育"一词源于"儿童",而"教育"和"玩耍"属于同源词。这引发了我的莫大兴趣。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其对西方随后的思想观念有莫大的影响。从词源学的角度上我们便可看出古希腊人对于教育的理念认知。那么,我们中国"教育"一词原初的意思又是什么呢?中国最初并无"教育"一词,那么我们分别来看"教"和"育"两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教"是这么解释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上施故从攵,下效故从。"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兴趣的培养,不但表现在学生学的方面,也表现在教师教的方面.兴趣,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使人主动在愉悦的心境下全神贯注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不以学习为负担.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9.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 2 1世纪挑战 ,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也只有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才能带动教育管理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一定意义上讲 ,“终身教育”具体地体现在教育者身上 ,首先应当是勇于接纳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寻求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即不断完善自我 ,提高自身素质 .中国古代 ,“教育活动”不是“教育”一词 ,而是指“教”和“学”这两个方面 .对于“教” ,《说文解字》将其释为“上所施 ,下所效” ,可见教师的实…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学唤醒之是何中西方对"教学"都有其最初的定义。在西方,教学的意思是"引出"或"引导"。在中国,"教育"二字最早记载于《孟子》,我国古代思想家论述教育问题主要运用"教"和"学"这两个字。《说文解字》中的"学,觉悟也。"即不管是"教"的方面,还是"学"的方面,"觉"是这句话着重强调的。教师可以称作为"先觉者",而学生则可以称作为"后觉"者。[1]觉除了包括知识授受外,还包括对知识的理解、感悟以及人性的不断发展与升华。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所谓的"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所以数学课堂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既要学会引导"到位",达到"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的效果,又要善于放手,适时"让位",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瑰宝."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这就是说,我们要通过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长处,克服学生的缺点,让学生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它之所以能经历两千多年漫长历史的洗礼而光辉依旧,可见其是何等的精辟.我认为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很有必要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重新深刻地去认识它.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就是教与学的有机组合,这里既不是“上所施,下所效也”的古代教育的“重教”原则,也不是所谓“人不可被教,只能帮助他发现自己”的西方“自我”教育方略,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关系,简言之即教、学并重,如果说旧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听”的话,新的教学模式则是: (教师)教———————→(学生)学→(学生)(会)←也就是说在新的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要  相似文献   

14.
“学教”反义共字和以学论教,为中国古代、特别是儒家教育观之重要特点。此种现象,很可能与先圣先哲以“感应(通)”言世界变化的根本机制有关。从中国文字诠释学角度观之,“学教”之字无论在构型还是意义赋予上,皆与《易》学所呈现的思想世界有直接而紧密的联系。以“学一教”为“爻”,乃取六爻交错之象,而寓人与天地精神交感互通之意,进而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精神上之交感互通。以“学~教”为“效”,意味着“学”对于“教”之感应,乃下之于上、后之于先的回应与顺成。“觉效”互训,则意味着所谓“法效”,并非要使“学”者成为对象化的“教”者,而是要使“学”者在对于“教”的积极回应中成其所是,进入自己的生命、生活节奏。“学”与“教”为一体两面之事,乃阴阳对生迭运之易道的具体呈现。反义共字即原于此,非“辩证思维”之说所能尽之。至于以学论教,盖因儒者之学与教乃所以成就和传达生命之意义者。意义之成就与传达,必展开于日用常行、物我感应(通)之中,而以修身为本:身修始能教,身修即能教,外在的教言、教令必基于修身始能发挥其教化效能。说到底,以学论教凸显着修身乃意义传达之根的深邃思想。近世以降反其道而行之,成德之教为成材之教所涵盖,意义之学为知识之学所笼罩,而现代的公民道德教育亦因其功利化、公理化、知识化而迷失了修身之本。  相似文献   

15.
刘峻杉  张敏  武枫智 《教育研究》2021,42(10):83-92
我国古代思想语境下的"文—化"与当代汉语中使用的"文化"既有联系也有差别.追溯先秦时期"化"的思想,有助于"唤醒记忆"式地激活其本源力量并启发当代本土"文化"的教育意涵.先秦典籍中对"化"的使用主要可以归纳为天道化生万物以及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两类,这是《说文》所谓教行之"化"的形上学观念背景.而先秦时期教行之"化"的思想则以《易传》中的顺天应人之"化成"、儒家经典中的仁义礼乐之"教化"、道家经典中的道德无为之"自化"等为代表.与当代"文化"之教育意涵相联系,这项先秦"化"思想的梳理和挖掘,展现了早期"化"的创造性动态所拓展的"文化"意义空间,以及"化"的深刻性效果所内蕴的深度教学的旨趣.  相似文献   

16.
"还教于师",是美国学者罗宾·巴罗在《还教于师:课程批判导论》(1984)一书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似乎有点怪.因为只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都能见到教师在"教",见到教师"满堂讲",或"满堂问",学生"满堂听",或被动地答,难道成千上万教师不是几乎每天都在"教"么?有什么"教"可还?相反,我们有感于教师"教"得太多,学生"学"得太累,所得甚少,倒是呼吁教师把"学"还给学生,而"还教于师"又从何说起呢?  相似文献   

17.
许慎《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文选》李善注引蔡邕《独断》曰:“诸侯言曰教。”《太平御览》文部九引《春秋元命苞》曰:“天垂文,象人行其事,谓之教。教,效也,言上为而下效也。”《释名·释言语》曰:“教,效也,下所法效也。”《文心雕龙·诏策篇》也说:“教者,效也。出言而民效也。契敷五教,故王侯称教。昔郑弘之守南阳,条教为后所述,乃事绪明也。孔融之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乃治体乖也。若诸葛孔明之详约,庾稚恭之明断,并理得而辞中,教之善也。”《文选》卷三十六有三种自上对下的文体,其中“教”收录了傅亮所作的两篇,…  相似文献   

18.
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作者提出了"少教多学"策略.何谓"少教多学",为什么提出"少教多学",如何实施"少教多学"策略",这是本文探讨的三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之学"与"诗经学"、楚辞学"、唐诗学"、宋词学"、红学"等专门之学一样,已成为一门与时俱进之显学,学界多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然而,就《文心雕龙》综合情况观之,当称"文心学"为妥.其理由有四:一是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很容易与中华图腾"龙"的专门之学"龙学"相混淆.二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二者的选文篇目大多相同,而且两人的文学观念与选文标准也颇为相似.因此",文心学"与"文选学"之对应自为契合,而"龙学"与"文选学"则不相对应.三是"龙学"之名未能彰显出《文心雕龙》书名之主要精神.四是刘勰自己早已认定《文心》是《文心雕龙》的简称.故命名"文心学",则理所当然而天经地义.吴中胜教授对拙文予以质疑,仅此一家之言,不能推翻拙文原来之观点,"《文心雕龙》之学"终究以称"文心学"为妥.  相似文献   

20.
"义"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研究者一般把"义"作为"利"的对待来考察,试图解决"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产生的内在根据,而忽视了"义"的合理内核."义"不仅是人们行为所应该遵循的外在规范之所"宜",是一种外在道德规范,更是事物的理则之所"宜",其本质是对事、物之理的遵守."礼"是事、物之理(即是"宜")的节文.因此在理论上讲,个人、集体的行为都必须以行"义"为前提,当然,在取利方面也不应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