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既是提高高校教师道德素养、形成优良师德风尚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师一生中需要接受多种多样的教育和道德影响,但最主要的是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负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双重重任。  相似文献   

2.
武威 《河南教育》2017,(4):48-49
教育兴衰,关键在教师;教师好坏,关键在师德。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砥砺崇高师德,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是摆在每位高校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必须在广大教师中形成讲师德的氛围,努力筑牢"四有"好教师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德为师之本,为师需德高。教师职业道德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道德具有自身的特点,对高等教育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会产生较大影响。加强师德教育,制订高校教师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是高校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活动,教师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其职业道德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就决定了师德不同于普通道德,它应是崇高师魂、精湛师能和优良师风的完美结合。在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利益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尤为重要。而铸师魂、强师能、正师风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培育教师师德魅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汶川大地震,考验了我们的教师,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挑战,即要求提高教师的道德责任意识。教师道德责任感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以往师德教育中泛道德主义教育的失效;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强。提高教师道德责任感的策略主要有:加强敬业爱岗教育;鼓励教师进行道德反省;培养教师的道德选择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规范。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为师之本,为师需德高。教师职业道德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道德具有自身的特点,对高等教育和科学化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会产生较大影响,加强师德教育,制订高校教师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是高校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教师师德建设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1]。高校在推进依法治校、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增强教师以德治教的自觉性,把法制教育与师德建设、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结合起来。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发展,全面推进高水平学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二、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1.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忠于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  相似文献   

8.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素质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活动中,教育是一个讲求高尚道德的领域,教育道德的优劣关键在于教师师德师风如何。作为高校教师重要生力军的广大青年教师,尤其是刚刚大学毕业走上高校教师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他们的师德师风形成和培养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形成和培养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和分析,能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责任。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受外部环境及网络影响,部分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每况愈下。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完善考核评奖机制,以形成高校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淡泊名利、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良好师德师风。  相似文献   

10.
现在,人们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人的价值实现和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曾明确说过,"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并直接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其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以人为本"更是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活动中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因此,教育的"以人为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以学生--受教育的人为本;二是以教师--教育人的人为本.前者是教师道德的出发点,也是评价师德建设是否成功的根本依据;后者是师德建设的落脚点,也是师德建设的根本动力.因此,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师德建设的基本问题,也是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既是提高高校教师道德素养、形成优良师德风尚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师一生中需要接受多种多样的教育和道德影响,但最主要的是职业道  相似文献   

12.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既是提高高校教师道德素养、形成优良师德风尚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师一生中需要接受多种多样的教育和道德影响,但最主要的是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负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双重重任。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师的天职。然而,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参差不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校教师的道德责任及师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教师道德责任是教师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承传人类文明、敬畏生命、推进人类科技进步等.在师德体系建设中应重视道德责任的构建.教师的道德责任构建要从加强道德责任教育入手,提高责任主体自主选择的能力,加强对教师道德责任的控制,确实将他律的消极的道德责任转化为自律的积极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4.
周曲 《考试周刊》2011,(48):3-4
高校教师的道德水平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素质。文章分析了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着眼点。提出了应该从教师自身素质、高校领导管理等方面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师德建设的前提是对教师道德的认识,教师道德概念上的认识模糊影响师德建设的成效,通过对教师和道德在词源上发展变化来对教师道德进行释义,纠正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简称的不正确说法,对教师道德概念进行界定,在对教师道德重新释义的基础上,阐释教师道德的内涵,进而提出师德建设目标要自我发展与道德发展同步、师德建设内容要个体道德与专业道德兼顾、师德建设方法要主体反思与团体互助结合和师德建设途径要规范制约与职场实践并重的主张,视师德建设为教师职业生命历程的理解与诠释,师德建设不是对教师道德的约束而是一种促进,是对教师职业生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师德是教师伦理之一,是教师的个体道德。师德包括理性因素、情感因素及意志因素。当前,教师教育理性沦落、道德情感衰竭以及道德意志薄弱是师德缺失的重要表现。究其原因,主要由教师信念、学校管理制度及社会多元价值观引起。基于此,必须加强师德主体的建设,强化学校制度的人文管理,倡导正确的教师职业观。  相似文献   

17.
师德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存在敬业意识淡薄、精力投入不够、重业务轻道德、育人意识淡化、示范作用欠缺、学术道德意识淡化等问题。为此,必需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从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模范的师爱形象、加强师培识养、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教师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18.
教师道德是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探索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则是目前德育的难点。鉴于当前高等院校师德方面存在的不良因素,制定教师道德规范十分迫切。师德规范应涵盖校园内从事教学、管理、服务等三类工作的教职工,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总要求。教师道德规范的落实,还需要通过实施细则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证。规章制度是对师德规范的细化,通过奖励、惩罚等具体措施,保证师德规范得以落实。要使教师道德向优良方面发展,还要从舆论导向、领导带头、学生监督、改善条件等方面加强师德环境建设,才能收到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肩负着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推动先进生产力、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崇高使命,其职业的性质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人格力量。所以,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德为师本,无德无以为师”的观念是不会过时的,它必然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道德,对于推进教育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侯彦杰  杜凯 《成人教育》2011,(6):99-100
近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的师德现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道德认识上存在片面化;教师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教书与育人分离化、缺乏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文章通过对这些表现的分析,指出要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优化师德建设环境、健全师德建设机制、拓宽业务培训内容和途径以及加强教师心理引导等方面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