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哈贝马斯在交往行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商谈伦理学,指出交往行动实质上是主体之间以语言为媒介的商谈(对话)关系。商谈是其核心概念,普遍化原则和话语原则是其两大原则,认知主义和程序主义是其基本特征。通过商谈伦理学的建构,完成了他的交往理论的论证过程,把理论层面的交往理性扩展到实践层面的交往理性,并将商谈伦理学作为交往行为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批判的社会理论的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2.
交往行为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之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对交往活动的积极参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在中西方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其试图通过生活世界的重建、"公共领域"的改变,以及创立普遍语用原则,对人与人之间交往产生的矛盾进行干预,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交往行为合理化的理论。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问题背后的影响因素,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被视为具有技术层,社会层和内容层三个层次结构的交往生态。新媒体行动研究是基于技术与社会协同进化观,吸取了行动研究的方法,交往生态为研究焦点的行动研究范式。本文拟从方法论的视角对其核心概念和理论进行简要述评,为我国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琳 《华章》2007,4(7):20
马克思的交往行动理论重视实践中主体间的交往关系,认为物质交往是任何其他交往的基础.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则是以语言为媒介,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为核心,进行相互协调,以达成共识.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认清这两种交往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交往行动理论是哈贝马斯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观点。他所理解的交往行动是指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并由此引申出商谈理论和构建世界公民共同体的设想。交往行动理论不仅在理论上为处理国际关系理论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在现实中也对当今国际关系起着某种程度的促进作用,并为国际社会进一步发展创设了一种理想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是对其庞大理论体系的系统概括和总结。剖析其核心概念“交往行动”的实际内涵,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哈贝马斯的整个理论体系来说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概念所包含的交往主体、交往背景知识、交往媒介、交往目的及交往合理性五个方面人手,展开对“交往行动”概念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概念得益于马克思的"社会劳动"思想的启发。但是哈贝马斯对交往行为的界定及其论述与马克思对交往问题的论述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如此,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概念为我们进一步阐释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丰富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给我们以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网络交往已成为大学生交往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形态,这一交往颠覆了传统的"主体—客体"的单向度的交往形式,取而代之以"主体—客体—主体"为特征的"身体不在场"的中介交往模式,具有更加自由、快捷和便利的特点。网络在给大学生交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遮蔽和主体性的缺失,网络交往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亦成为大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因此,对网络交往在大学生交往中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进行揭示,并结合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引导和调适,构建"鼠标下的德性"则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是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注重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相互作用。哈贝马斯面临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问题,认为只要运用交往行动理论,就可以获得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的交往方式,拯救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弊病,重建社会的和谐统一。深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交往的论述,从唯物史观出发来理解交往,对我们今天认识全球化、认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和必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构建大学—区域伙伴合作关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其内在的理论基础。从教师专业发展层面来看,作为社会生态转变的教师专业发展观植根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脉络和实践反思,对构建大学—区域伙伴合作关系提出了内在要求;从组织层面的多元主体合作来看,系统理论和资源依附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大学—区域伙伴合作关系构建提供了系统与资源协同的理论支持;从个体层面的交往互动来看,对话理论和交往行动理论为我们理解教师主体能动性提供了有益启示;从大学—区域伙伴合作的"共生关系"属性来看,从社会交换理论走向共生哲学理论,以建构文化融合视域下的伙伴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1.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曲抒写自由、歌颂和谐生命的优美乐章。其中不仅包含了人的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多重生命的和谐;所蕴含的生态情怀是值得玩味的,它能将人带入一种富有和谐之美的生态美学境界,从而得到对自由生命的诗性体验。  相似文献   

12.
论儒家“知止”原则与中国社会精神主体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学界对儒家的一些根本性思想已论述颇多.本文试图在人们所熟知的儒家思想原则之外.挖掘并阐述"知止"这一儒家原则,它的生发与存在方式,以及它对于建构中国社会精神主体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充分认识并重视"知止"原则,对于重新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社会精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艺术创作除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之外还受社会政治、哲学、道德及宗教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艺术,社会存在性质较大地影响着艺术创作结果。本分析了云南艺术品市场的形成发展及其原因,并就如何健康而持续地发展作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推崇个人主义的社会文化土壤,孕育了美国人的自传情结并生产出具有美国特色的各种自传文本。该文按照时间纵轴叙述了美国自传的萌芽、发展、繁盛、转变和前景,并沿着时间横轴阐释了不同时期美国自传的不同特点以及特定时期的经典文本和文本之间的传承。美国黑人自传既自成一派,又与主流自传的发展相辅相成,尤其是玛雅.安吉罗系列自传。安吉罗的六本系列自传既继承了黑人自传的优秀传统,同时又颠覆了美国传统自传派别,从而成为美国当代“生命写作”自传模式的杰出文本。当代美国自传的另一特征是“销售自我”,其典型文本是克林顿的《我的生活》和希拉里的《亲历历史》。  相似文献   

15.
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大学的职能两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大学中心地位理论,并提出了如何使高等教育在鞍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交往"视野中的教学本质论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往”走进教学研究的视阈中,克服了基于传统认识论基础上的教学本质论的若干局限,促成了教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转向。但由于人们把交往多视为改进教学的一种手段,而未能从本体论层面上对教学本质问题进行审视,有关论述也就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本文认为,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交往实践,并以“交往实践论”为依托,对教学本质论的理论及实践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建设和谐社会、完善社会公正的必要性:建设和谐社会、完善社会公正是新型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建设和谐社会、完善社会公正是实际解决当前不公正问题的必然要求。同时提出了完善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客,即坚持全面的论正观。  相似文献   

18.
幼儿自发开展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无游戏之外的目的的游戏,称之为本体性游戏;由教师组织的教学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教育活动,称之为手段性游戏。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可以采用手段性游戏的方式。健康领域的教育尽可能地采用本体性游戏。  相似文献   

19.
伊里奇是“非学校化社会”理论的创始人和‘‘非学校化运动”的倡导者。他认为,学校不仅不能有效地履行它的教育职能,而且妨碍真正的学习和教育,使教育发生异化,应废除学校。  相似文献   

20.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跟语言有关,同时也跟思维和判断推理有关。以英汉爱情歌曲中的歌词为对象,重点探究其中出现的对于"爱情"的相关隐喻,可以窥见中西方对于"爱情"这一概念隐喻的异同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