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知识适配与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应用是知识的价值实现环节,是企业知识管理各层主体的关注焦点。提出了对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应用增加知识适配与知识修正环节,以提供知识应用辅助、提高知识应用水平的基础上,对知识适配和修正的内涵、策略与方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以指导企业知识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管理的软件需求管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管理是软件项目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也是造成软件项目开发失败的主要原因。给出了需求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过程,简要论述了软件项目需求管理的意义和项目失败的原因;分别从知识流和知识耗散结构理论深入分析探讨了软件需求管理的内涵及其过程,提出需求管理的本质在于软件开发团队对客户潜在需求知识的挖掘、融合与创新的过程;给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快速、有效进行软件需求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应用知识进化的视角剖析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本身的创新演化规律,挖掘新知识的创新演化 逻辑。【方法/过程】融合知识遗传及知识变异的作用机制,详述知识进化的网络演变连接机理,结构特征,以“花粉 俱乐部”社区为案例,应用Ucinet 构建知识进化的网络图谱。【结果/结论】知识进化是用户间知识协同交互的作用 过程,同时知识进化是在遗传作用力以及变异作用力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创新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为企 业提供源源不断创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战略联盟背景下的知识转移过程包含企业从合作伙伴处获取、应用及内化知识的一系列活动。在对联盟知识转移过程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联盟企业的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及知识内化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了共同愿景对上述知识转移各要素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5家联盟企业双源数据的分析表明,能够从合作伙伴处获取更多知识的企业,其知识应用及内化的程度也更高;知识应用在知识获取与知识内化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共同愿景对知识获取与知识应用、知识获取与知识内化间的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郑国政 《内江科技》2007,28(8):1-1,9
本文在对知识管理的概念、重要性和所涉及的管理知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研究成果与软件本地化过程相结合,进而将其引入到软件本地化过程中,并进一步阐述了软件本地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面向制造过程的知识管理运行模式与应用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实现制造过程的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在分析制造企业对制造过程知识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制造过程知识管理运行模式,并分别从知识发现与荻取阶段、知识组织与存储阶段、知识共享与应用阶段和知识评价与创新阶段等知识生命周期各阶段分析进行知识管理运行模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从知识管理平台构建策略、制造企业知识管理企业文化构建策略和制造过程知识运营策略等方面对制造过程应用知识管理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上述的知识管理运行模式和应用策略,在重庆某汽车空调制造企业的车间制造过程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胡昌平  孔军 《情报科学》2007,25(6):801-803
本文从分析企业业务流程的概念模型入手,探讨了基于企业知识门户的企业业务过程与知识服务过程的融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企业业务流程的知识门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知识以碎片化形式分散在大数据环境中,加剧了大知识融合的难度,深刻 地影响了知识的组织和创新过程。如何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碎片化知识的特征,构建出适于系统性的把握知识和解 决复杂问题的知识融合框架就成为大数据知识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方法/过程】系统性分析了碎片化知识的特 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知识超网络的融合框架,探讨了知识融合的标准、知识融合的维度以及知识融合的机 制。【结果/结论】知识超网络模型是碎片化知识非线性融合的一种可行的研究框架,其面向问题的多维、多级、多层 的综合的知识融合模型为大数据环境下碎片化知识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在当今数字网络、知识经济和大数据背景下,"五计学"学科群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五计学"领域出现了新现象和新问题,需要采用新思维和新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五计学"研究成果,整合"五计学"研究方法,为"五计学"的融合发展指明方向。[方法/过程]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与归纳演绎法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尝试性地提出了6种"五计学"知识融合实现模式:基于语义规则的知识融合,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知识融合,基于D-S理论的知识融合,基于知识挖掘的知识融合,面向网格环境的知识融合以及面向近似知识的知识融合;提出了2种"五计学"知识融合过程控制手段分别是知识融合评价和知识融合系统。  相似文献   

10.
张彬  徐建民  吴姣 《现代情报》2023,(3):157-166
[目的/意义]跨域推荐通过挖掘、迁移并融合利用不同来源的知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近年来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热点关注,文章从多个角度对跨域推荐中的知识融合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归总。[方法/过程]首先对跨域推荐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探讨了跨域推荐的“域”、跨域推荐场景和跨域推荐任务中的知识需求;其次对跨域推荐中的知识融合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了基于聚类、基于语义、基于图模型和基于标签关联的跨域知识融合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分析了知识图谱技术对于跨域知识融合的启发;最后对跨域推荐研究中的知识融合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果/结论]知识融合作为跨域推荐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在知识层面实现对数据的深度加工和有效利用,为跨域推荐问题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11.
组织的知识应用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丛军  武忠 《现代情报》2008,28(1):14-17
本文在对知识应用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发现对知识应用过程的研究还很少,提出了知识应用的选择模型,并通过问卷调研,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知识应用由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和整合知识4个子过程构成,并通过信度分析证明了本文知识应用过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V型知识地图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目前知识地图在企业知识管理应用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V型知识地图的设计方法、应用模型和技术架构,试图通过V型知识地图开放式的框架体系,启发式的知识构建,促进组织中知识的应用与创新,为企业知识管理提供新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3.
复杂软件系统研发模糊前端的创意过程需要大量知识支持。其中客户拥有的知识,客户与软件研发团队交互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构成了客户创意知识,是复杂软件系统研发模糊前端创意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获取客户创意知识,在系统地分析了它的内涵与类型后,采用情境交互理论构建了复杂软件系统客户创意知识获取的模型,探索了客户创意知识获取的步骤、方法、技术平台。研究发现,与传统知识获取相比,以情境交互为基础,融合信息技术、智能计算和社会网络技术的知识获取方法具有显著优势,为复杂软件系统研发模糊前端的客户创意知识获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过仕明  徐建中 《情报科学》2008,26(6):939-941
对知识管理和信息构建的出现及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在知识管理中尚存在列一系列问题需要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对信息构建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基于信息构建的知识管理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5.
软件外包作为服务外包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软件外包企业的研发团队的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业务能力。目前的软件外包业务模式主要有单一行业发展模式和单一职能升级模式。在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下,企业研发团队成员由于长期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容易出现知识麻痹,导致知识吸收衰减乃至停顿。提出了知识吸收周期的概念,通过引入知识鲶鱼,刺激研发团队保持对知识的敏感性,并从知识的螺旋上升理论、内外知识流动规律、知识距离与知识吸收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知识鲶鱼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支持知识共享管理的一个参考对象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世虎  安中涛  贺国光 《情报科学》2005,23(8):1201-1204
在对知识共享的过程和途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的“二相性”,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提出支持知识共享管理的一个三层参考对象模型。对模型中的知识主体、知识和知识共享情景等3个主要对象设计了相应的基本框架,并分析了可枚举属性的值域。文中的对象模型和对象框架,有助于知识共享管理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基于SECI的软件需求获取过程中知识转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求获取过程本质上是对用户以及相关人员的知识管理过程,用户方(客户)和开发方的知识不对称是矛盾产生的本质。运用SECI模型和不对称知识流,分析了需求过程中的知识转化,根据知识沟通的特性和软件需求获取中知识传递的特点,提出了需求获取过程中的知识转移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