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适应职业素质要求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素质的关系,研究指出:高职院校应当构建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运动训练衔接,将学生校外体育实习纳入课程体系的一体化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这样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对体育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立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提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育能力,为今后的社会职业岗位打下良好的职业体育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特点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但是目前存在着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教育、实践能力和改革创新等方面的探索较少,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在当前是一个盲点.根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是:"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终身体育";体育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取得学校各级部门的支持,完善体育的硬件设施;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个性与职业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提高.高职院校需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度,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塑造学生强健的体魄.但是传统视角下的体育课程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实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以社会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根据就业岗位的职业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我国高职教育第三次改革目标(工作过程的本位课程改革目标)提出的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的背景下探讨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思路,研究认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出发点,并结合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的特点以体育教学和组织为媒介提高学生上述四种能力的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学习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浙江省高职院校五类专业学生体育知识与能力习得来源、“准职业”特殊体育素质认知、参与体育锻炼频度及选择体育活动项目倾向性等体育学习基本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认为高职院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7.
陈丽波 《体育世界》2014,(12):37-38
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今后谋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要适应学生今后将从事的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身心素质的要求。通过对职业素养培养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分析,提出根据高职的发展形势更新体育教育观念,同时,突出体育教学的实用性和体育锻炼的终身性。  相似文献   

8.
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是体育教育的主线目标.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应根据院校特点,从实际出发,从职业特点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成功的形体锻炼及其结果是多数高职女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支撑,形体课程不仅符合现、当代学生生理、心理的需求,而且对于提升高职学生尤其是女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论职业导向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桂祥 《体育世界》2011,(11):40-42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特点,探索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体能和健康水平,以适应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戴佳妮 《精武》2013,(18):57-58
高职院校乒乓球公修课程是实现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方式,是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对比试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将合作学习法应用于高职院校乒乓球课上,通过对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乒乓球公修课2个教学班级进行教学实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合作学习法比传统学习发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掌握乒乓球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口号,高校体育相应的做了很多的改革,体育课程包括体育显性课程与体育隐藏课程,体育隐藏课程对学生以间接、内隐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学生在体育行为过程中获得体育技能,知道自己生理与心理所需,继续进行体育锻炼,在高校体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康林 《精武》2012,(35):67-68
本文运用文献赘料和综合分析珐,概述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点,高校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审视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教学评价等,不断地更新体育教学观,根据大学生的体育基础还有身心特点,运用多种有效方盛,实现体育的多功能目标。  相似文献   

13.
五年制师范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完成体育教学的"二项基本任务"为主要依据,灵活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深刻理解"四个理念",按照师范体育目标"六个维度、两级水平",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改革和完善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0~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结果,对福建省19~22岁大学生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福建省高校大学生的体质现状,并提出干预对策,为提高福建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十年间福建省高校大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身体机能水平显著提高;身体素质在速度和耐力方面水平均有显著提高;力量水平显著下降。据此提出:在努力落实国家法规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完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广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运动损伤防治》课程的部分班级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实践,用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对所授课课程进行教学实践总结,提出《运动损伤防治》课程构建应顺应当前政策形势,以国家高职教育和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引,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掌握为主,理论知识为辅,教学模式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教学效果评价应体现动态的考核过程,最终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健美操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为例,分析构建校园赛事平台对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借鉴和参考价值,通过课程改革前后的比较,总结出高职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加强课堂与课外活动的联动性,进一步为学生传播健康理念、搭建展示平台、实现终身体育之目的探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曹永跃 《体育科技》2014,(3):142-143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采用文献资料、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高校学生健康状况的教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发挥高校体育课程文化优势;拓展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构建以终身健康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省五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健身体育消费观念、消费动机、消费项目、消费水平及影响健身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健身体育消费观念较强,但消费水平较低,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健身体育消费的现状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旨在促进大学生健身体育消费的健康发展,并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开发和培育大学生健身体育消费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教育事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冬季体育教学是其教育发展规划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适应社会、挑战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更加丰富多彩,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保证在冬季开设不同教学内容的体育课程,但开设冰上课程的学校出现缩减的发展趋势;冬季学生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时间的减少,仅靠每周2个学时的体育课根本无法达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教学要求。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冬季公共体育教学应从开设独具特色的本土化课程、校本课程入手,增加冬季公共体育教学的课时量、丰富教学的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广泛的学生的业余体育活动,促进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冬季公共体育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运用指标序号法构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普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体系。五个维度按照权重系数大小分别是角色适应、社交适应、生活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这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要求具有区分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运动项目本身特点来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