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是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的。它是国家对全体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开展教学工作、评估教学质量和进行管理与督导的依据。为了更好贯彻执行新大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新旧大纲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口号,高校体育相应的做了很多的改革,体育课程包括体育显性课程与体育隐藏课程,体育隐藏课程对学生以间接、内隐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学生在体育行为过程中获得体育技能,知道自己生理与心理所需,继续进行体育锻炼,在高校体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1+X"模式,能够体现"以人为本"思想,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够体现"健康第一"思想,增加了身体素质练习的比例,设计了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形式,能够更好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有利于合理使用运动场地与设施,更好发挥教师的专项特长,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把"基础性"列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四大特性之首。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这些基本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等,都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我国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具有"体 质"健康的局限性、目标体系的不完备性、课程结构的单一性、教学内容的偏颇性、教学方法的训练化、教学评价的不科学 性等一系列弊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由此制定科学的体育课程目标、搭 建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设置可行的体育课程组织体系、构建科学的个体评价体系等将是构建"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 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所必然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与人文精神,及特色体育课程的设置,以完善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营造崇尚健康的文化氛围,推动高校校园和谐人文体育文化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和实验稿,解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变化:课程名称统一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由过去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五大领域"整合成了4个学习方面,即把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合二为一,变成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实施指导更加具体和实用。但在课程内容、目标、评价等方面仍存在定位和操作性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与高中体育课程的比较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弼 《体育学刊》2007,14(3):5-8
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已接近大学的体育课程,原来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应建立在高中毕业生体育知识、技能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学将从有形向无形发展;体育学习内容越来越向就业和终身体育发展;体育教学的任务将由学生体育俱乐部完成;学生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俱乐部将更加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体育与健康艺术素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普通高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艺术素质发展走向及对策进行剖析,探索高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艺术素质发展的意义、现状、组织形式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最佳选择内容是健康艺术;高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艺术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现实和历史意义;研究现状基本处于体育课程文化盲点及文化主体无意识状态;组织形式得天独厚,渠道流畅;研究方法宽泛等。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学校各项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同向同行、共同促进的抓手之一。身心健康素质的培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该文以“课程思政”为背景,基于“课程思政”对体育课堂教学意义,分析了“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通过该研究,以期为更好地促进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文化与和谐人文校园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文化亚文化之一,包括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方面。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与人文精神,及特色校本体育课程的设置,完善了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营造崇尚健康文化氛围,推动高校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使用了多年的“体育课”名称,在历史的进程中落下了帷幕,被“体育与健康”所替代。更名后“体育”与“健康”之间的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但并不是说体育可以代替健康,它们是“手段”与“促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更名后的体育课程进行了定位,并提出了建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体系,认为应该包括理论知识类、竞技类、民族传统体育类、拓展类以及职业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示范性高中体育课程"三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示范性高中“三修”体育课程模式,即“高一精选内容普修 高二模块选修 高三项目层面的自由选修”的递进式的设计。“三修”模式有利于贯彻新课程标准5个领域即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技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对1987—2021共34件《教育部工作要点》进行文本分析,从支持保障、体育教学、课外活动、制度建设和卫生健康等5个维度探讨学校体育政策注意力配置。研究发现,支持保障领域从必要体育设施的配备到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共享;体育教学领域从课程改革的推进到课程体系与教师发展的互动;课外活动领域从体育锻炼的倡导到体育课内外学练内容的衔接;制度建设领域从制度、标准的建立到评估、监测的驱动;卫生健康领域从"防病、安全"的保障到健康教育与主动干预的深入。进而提出优化策略:构建以体育人"共同体",引领主体间体育资源的融合;强化教师课程责任与职业认同,为课程改革注入新活力;完善"学、练、赛、评"闭环,推动课内外学练内容衔接;推动多元参与,强化"监督-评估-问责"的政策执行;突出素养引领,强化体育与健康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技能,以应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要。本文分析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转变的原因,进而探讨了体育教师必须增补的教学技能和原有教学技能必要的更新。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是关键。没有合格的教师,学制、课程改革都是枉然。“健康教育化”是近来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流行倾向。该倾向实质上是对“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一种形而上学的诠释,不利于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引入当代西方著名体育学者西登托普先生的运动教育模式,其中的运动参与目标多元化和社会适应目标的模式。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可操作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探讨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强调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先进的教学理论为依据,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合理的教学评价为手段,调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拓宽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观和体育能力与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