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NBA实质上是关国向全球进行意识扩张的文化输出品.在中国,NBA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其渗透力和影响力甚至远远超过国内自创的CBA.NBA从传入至今不到30年,在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就,在我国体育史上形成一道体育、经济和文化奇观.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NBA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其渗透力和影响力甚至远远强于CBA。NBA从传入至今不到30年,却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我国体育史上形成一道经济和体育文化奇观。  相似文献   

3.
结合协同学分析NBA职业体育联盟自组织发展的条件.探寻其发展的动力机制.结论:开放性与非平衡态是NBA职业体育联盟自组织发展的前提条件;竞争与协同是NBA职业体育联盟自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NBA文化的形成与支配作用是NBA职业体育联盟自组织发展的关键.探寻CBA的自组织发展,得到以下启示:(1)遵循职业体育的自组织演进规律,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2)以提升球员及球队、俱乐部实力为根本原则,加强国内及国际间的竞争与交流;(3)传承与创新:把发展CBA篮球文化作为我国篮球职业化发展的主导.  相似文献   

4.
张铁玲  丛明滋 《体育与科学》2012,33(3):61-63,41
本文以NBA在中国的发展为考察案例,剖析媒介体育全球化对竞技运动发展的影响。文章认为:除了媒体巨头朝向垂直整合的发展之外,NBA也同样将它的资产版图朝向水平的方面扩张;彼此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互动更进一步地强化,而两者之间的合作更有利于在市场上获利。NBA在全球成功的营销和拓展,完全依赖于全球性媒体集团,主要是因为体育具有一种普适性的特质,有利于搭载国际的卫星频道。虽然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媒介体育复合体的雏形,但NBA拥有的提供源源不绝的娱乐内容实力、与媒体互动的经验、充足的资本、历史悠久及组织严密的全球发行网络,都是中国篮球运动匮乏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解读NBA体育精神,探寻其对我国体育运动的启示.结论:NBA体育精神发轫于美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教育理念与体育体制是NBA体育精神凸现的根本因素;全球化战略与具体运作模式是NBA体育精神发扬光大的直接因素;美国的经济、科技条件是NBA体育精神存在的支撑因素;NBA体育精神不可能在异域速成与照搬.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球迷最喜爱的美国体育就是NBA了,更深入的球迷知道美国有四大职业体育联赛,分别是NBA、NHL(美式橄榄球联赛)、MLS(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和NHL(美国冰球联赛),其中MLS是人气最旺的联赛,因为棒球是美国的国球。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在美国大学体育联赛的受欢迎程度普遍高于职业联赛。NCAA也许有中国球迷听说过,但很多人误以为NCAA就是美国大学篮球联赛,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7.
从劳资关系三方机制视角出发,在分析职业体育及其劳资关系特性的基础上,对2011年7月的NBA停摆事件进行反思,认为:停摆事件并非职业体育的退步;停摆事件凸显了三方机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几点启示:建立健全政府职能主导机制是当务之急;健全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三方机制势在必行;加强法制化建设是职业体育发展的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8.
从"乔丹复出"的市场反响谈体育信息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的竞技体育已成为高度发达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的产物,其中运用体育信息产业制造明星效应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是最典型的标志。去年秋天前美国NBA巨星乔丹的复出带给美国和世界体坛的强烈市场反响,突出体现了这种明星效应的特殊作用。这正是走向职业化市场化的中国竞技体育需要努力作出的。  相似文献   

9.
NBA对我国国球文化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浩 《体育世界》2009,(9):104-106
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是现代体育文化的主要组成部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外优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下,如何建立新型的国球文化成为体育界重要的历史使命。NBA作为美国体育文化的代表,其影响力已经遍及全球,其发展经验对于中国体育文化建设具有主要的借鉴作用。尤其在如何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国球文化,使其在世界上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体育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环境教育学视角,对林书豪成长的大环境与小环境以及林书豪进入NBA的成功历程进行全面剖析.通过分析发现:林书豪的成功绝非偶然,特定的环境塑造特定的人才.良好的家庭体育教育环境、完善的体育教育训练机制以及良好的社会体育文化氛围是助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