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个体终身锻炼的微观审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尚成  李再兴  何涌 《体育科研》2001,22(4):16-18
运用体育哲学的原理从认识论角度对个体终身锻炼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微观分析了终身锻炼的4个基本属性、5种锻炼状态及其特征、造成锻炼中断的7条原因以及保持终身锻炼的4项个体条件.旨在为人们正确把握终身锻炼的实质内涵提供帮助,使每个公民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更好地落实全民健身计划.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课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技能的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高校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技能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研究。提出:使学生“一专”、“多能”;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锻炼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自己制定锻炼计划,逐步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周边环境进行身体锻炼,减少对锻炼场地和锻炼器械的依赖性,因地制宜地进行身体锻炼,使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3.
分析影响中专学生终身锻炼习惯形成的几个因素,提出了有效的引导方法,旨在提高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终身锻炼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张蕾 《体育师友》2001,(2):19-20
学校体育教学要与终身体育接轨已成为我国体育教学发展的大趋势。但体育教学如何才能真正与终身体育相融,并起到积极的服务作用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中学生进行自我体育素质能力的培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能帮助中学生形成自我学习体育技能,自我选择锻炼内容和方式,自我调节运动负荷,自我评价锻炼效果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中学生有体育锻炼意识,锻炼习惯和锻炼能力的终身体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行为转变理论的体育锻炼阶段量表和健康信念模型的锻炼益处及障碍量表(EBBS)对320名城镇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的相关方法,分析了城镇居民的锻炼益处及障碍认知,以及与不同锻炼阶段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居民在不同阶段的分布较为合理,锻炼行为阶段理论能够较为精确地对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解释;居民个体对于体育锻炼的多数益处项目表示"同意"或者"非常同意",说明居民虽然还没有完全形成有规律体育锻炼的习惯,但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有较为充分的认知;居民对于锻炼的障碍项目同意程度稍低,对于个体不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来说,运动障碍的作用比运动益处的作用更强烈;"锻炼环境"等外部因素只能够在短期改变个体的行为,并不能在行为的长期维持上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个体的内部因素或者锻炼动机是其锻炼行为改变和维持的主要因素,这为早期的运动干预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健美操教学与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大学生健美操特点、教学现状以及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介绍了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措施、方法和重要性,使大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锻炼兴趣,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系统地理解锻炼者继续坚持或退出体育锻炼的原因和机理,应用解释结构模型法构建了以锻炼承诺为核心的锻炼坚持机制的理论模型。理论模型包括5层次17系统要素,模型简化层次路径是:社会环境→个体→认知决策→承诺→行为。分析结果表明:继续锻炼的心理承诺是动机定向、效果评价、行为可能性预测三个心理决策过程产生的,个体因素和社会环境通过这三个心理决策过程对坚持锻炼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通过对终身体育理论的再认识和对终身体育对象的研究,阐述体育保健知识的推广,对促进人们用科学的锻炼方法进行健身的作用.并提出从我国目前的情况出发,推广科学锻炼知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依托计划行为理论,观察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堂锻炼意向对终身体育行为的促进效应。研究随机抽取杭州市8所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760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进一步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统计结果显示:(1)不同性别大学生在锻炼坚持行为、课堂锻炼意向、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5项指标上均呈显著差异,男生均值都高于女生;(2)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构成对大学生课堂锻炼意向的影响模型(男:R2=0.279、女:R2=0.293));由大学生课堂锻炼意向构成对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模型(男:R2=0.393、女:R2=0.447)。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课堂锻炼意向正向影响锻炼坚持行为,而锻炼坚持行为是反映终身体育行为的最重要指标,未来研究可对如何进行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课堂锻炼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终身体育行为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德国学者SCHWAZER于1992年提出了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APA),该理论同时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并将锻炼行为分为无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和行动阶段。在无意向阶段,个体并没有要决定参加体育锻炼;在意向阶段,个体形成了参与身体锻炼的意向,但仍旧处于无运动或运动不足的状态;在行动阶段,个体进行充分的身体锻炼。前人研究已经证实,该模型可以对成年人锻炼行为进行有效预测和干预,但前人研究使用的阶段量表大多直接取材于TTM的5阶段测量方法,并不适合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3阶段模型。为了准确地测量个体所在的阶段,更好地检验HAPA模型的结构,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促进青少年锻炼行为的提高,以辽宁和湖南部分中学生为被试,编制了青少年锻炼阶段量表。结果表明:(1)青少年锻炼行为可以分为无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和行动阶段;(2)使用锻炼阶段量表可以进行3个阶段的划分;(3)青少年锻炼阶段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测量青少年锻炼阶段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今天 ,在高校体育中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已经显得十分迫切 ,高校体育教育应当把终身体育教育与习惯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传统篮球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形势发展的需要.通过实验提出突出组合练习的速成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验证了速成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有较大的优越性,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掌握篮球技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早锻炼做广播操,在学生的心目中已形成定律。这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组织纪律性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早操做广播操这种单一锻炼形式。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早锻炼内容形式的改革,可有效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构建大课问体育活动课程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性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将大课间体育活动上升为体育活动课程的基本构想,并试图从课程论的高度,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入浅出的研究和思辨深刻的对话,对构建大课问体育活动课程体系做出理论思考和实践回答。  相似文献   

15.
如何使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保持持久的兴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于能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体育锻炼本身有持久的兴趣,如何使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保持持久的兴趣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体育锻炼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市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表和国际上通用的LSIA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四位主要因素分别为,自觉经济状况、健康自评、家庭和睦和体育健身活动;自评健康与体育健身活动对生活满意度有交互影响作用;对自评健康良好的老年人而言,体育人口组的生活满意度比非体育人口组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结果提示,相关部门应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重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广大老年人以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17.
运用调查、文献、逻辑和社会学等方法 ,旨在通过对天津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和经验总结 ,探索对构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具有普遍指导和适用意义的措施对策。结果显示 :天津市在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积累一些具有推广意义的经验。研究结论 :建身边场地、抓身边组织、搞身边活动 ,应当是现阶段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构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运动与尿酸的形成,安静时、经常运动者与无规律运动者血清尿酸的差异。长期训练与血清尿酸、单次运动与血清尿欧浓度、运动强度与血清尿酸浓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运动减脂的生化分析和合理营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运动生化的角度揭示了运动减脂的机制,发现最大心率强度的60%的长时间有氧运动与力量练习结合是最佳的减脂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运动减脂时合理的营养膳食结构和该运动补液的特点。为参加体育运动减少体脂,控制体重,维持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PARS-3、CQOLI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及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76名大学生中,进行中等运动量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主现幸福感最强。因此,改革学校体育,使学生树立健康观念,培养自我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习惯及终身体育的生活方式,对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强主观幸福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