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休闲体育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似乎已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然而,问题是,国内对此观点的认识更多来自逻辑推论,至于如何衡量休闲体育活动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客观地看,尚缺乏系统的量化考察。文章通过多元分析方法,对休闲体育与生活质量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量化考察。研究发现:相对于休闲体育参与的客观指标,休闲体育态度、休闲体育满意度和活动地点环境满意度等休闲体育参与的主观认知评价结果更能解释个体的生活质量;参与休闲体育来提升生活质量,参与者主观体验的态度和心态比实际行动的数量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体育休闲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主要结论: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活质量,反过来又反映着生活质量的好坏。体育休闲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巨大,它甚至成为现代生活质量评价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体育休闲方式对人们的健康、快乐、满足感等都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推理分析等方法,对珠三角中职体育教师经常参加休闲体育活动与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群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了解珠三角中职教师休闲体育活动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休闲体育活动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相关影响,尤其对中职教师业余活动、缓解精神压力、增加积极情感、提高身体活动能力等因子的相关性较为密切。休闲体育活动是一种提高珠三角中职教师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休闲体育活动问卷和WHO生活质量简表对芜湖高校园区的4所大学院校的498名学生进行调查。运用t检验、X2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时间、频率存在差异性;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休闲体育因素与生活质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休闲与生活质量关系解释理论,观察城镇居民体育休闲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旨在验证城镇居民体育休闲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解释度.1 531名浙江省城镇居民(男性665人,女性866人)完成了<体育休闲价值观问卷>、<社会互动问卷>、<体育休闲机会认知问卷>和<生活满意感问卷>.协方差分析(ANCOVA)发现,城镇居民的体育休闲价值观、社会互动、体育休闲机会认知和生活满意感在分别控制了年龄和月收入的影响因素后,存在着性别与婚姻的差异.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发现,体育休闲价值观、社会互动、体育休闲机会认知和生活满意感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回归路径分析表明,体育休闲价值观与社会互动之间产生相互影响,两者通过体育休闲机会认知这个中间变量对生活满意感产生作用.同时,体育休闲价值观具有直接预测生活满意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代蓓  杨芳 《体育世界》2014,(2):90-92
休闲体育教育是一种集创造性、表现性、娱乐性和开放性为一体的通过体育活动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想的休闲生活需要教育,当代大学生休闲生活失落呼唤休闲教育的正确引导。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以大学生进行休闲体育为研究切入点,探索休闲教育内涵和休闲体育功能,进一步挖掘休闲体育教育的价值,这对满足大学生休闲生活需要,提升生活质量和休闲境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体育不仅可以促进个体的生活健康、满足个体需求,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人格,端正个体人生态度和道德情操,而且可以充实国民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准,改善生活风气,使国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以荆州市作为研究对象,从现有的城市体育消费市场着手,从需求约束角度分析荆州市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认识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刺激现有的消费水平,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小康社会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文化自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休闲体育自觉是人们对体育成为休闲生活方式现象的认识升华,它来源于休闲体育现象的普遍化,根源在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随之而来的城镇居民休闲需求的意识增强,它有利于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休闲教育是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作为休闲生活重要部分的休闲体育不仅是学校体育的提升,更是休闲教育的结果。文章从休闲教育内容着手,选择休闲体育为切入点,其优势:休闲体育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休闲体育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休闲体育特点符合大学生个性的需要;休闲体育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为完善现今高校体育课程、实行休闲教育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休闲体育的演进、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取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休闲体育的演进、分类、特征和价值等进行研究.认为:古代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生产资料逐渐丰富,催生了休闲体育的萌芽;近代工业革命生产方式的改变,休闲体育得以兴起;现代信息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休闲体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对休闲体育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揭示休闲体育时间支配的自由性与活动参与的自主性、兴趣性和身心娱乐性等基本特征.休闲体育的发展对于人的自我实现、生活方式的建立、生命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进而提出休闲体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旅游已是人们休闲生活中既时尚又健康文明的活动,是人们休闲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逻辑推理法从体育旅游的概念及体育旅游的起源、体育与旅游的联系、体育旅游的特征、分类对体育旅游进行探讨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休闲体育与生活质量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文章从促进身体健康;健全心理、发展个性;改善人际关系、增强道德规范;利于社会安定等方面论述了休闲体育对生活质量的贡献。指出开展休闲体育活动,有益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女性参与休闲体育的历程、休闲体育与女性的健康及休闲体育对女性休闲生活的益处的研究,揭示休闲体育对女性休闲生活的特殊作用,旨在为女性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休闲与休闲体育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休闲作为一种时尚流行于社会 ,同时休闲也是一种人类的生活方式 ,最终人类的进步就是要获得更多的休闲。尤其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 ,人们空闲时间逐渐增多 ,研究休闲十分必要。本文从研究休闲的必要性、休闲的概念、体育休闲的概念以及构筑休闲体育的思路等四个方面对休闲与体育休闲作了论述 ,得出了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娱乐手段、自我完善发展的手段、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文章通过对中西方休闲体育的活动形式、活动內容、活动思想和活动重视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探求制约休闲体育发展的历史文化因素,为新时期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崔晓渝  纪超香 《精武》2012,(32):64-65
本文从休闲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生活方式,探讨了大学生体育协会中休闲理念设置的价值,提出在大学生体育协会中设置休闲理念的实施方法,旨在使大学生认识列体育运动的休闲和减压作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武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休闲体育行为以及价值取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大学生对休闲体育认识程度有限,闲暇时间利用效率低;静态休闲过多,动态休闲欠缺;单独休闲过多,社交休闲欠缺;休闲价值取向有待丰富。结合俱乐部式休闲体育教育模式建议丰富休闲体育内涵认识,增进学生进行休闲体育的自主性;增强动态休闲项目以及社交休闲方式的选择;丰富休闲体育价值取向;利用校园优势资源,落实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等。  相似文献   

18.
以休闲学为基本理论视角,以中西方古代体育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苟况(荀子)与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休闲观进行比较,探索中西方古代关于休闲生活认识的基本看法.中西方古代体育休闲观就基本方面来说是相似的,但中西方对体闲生活具体的处理方式或者说休闲的实现方式上则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是在休闲体育活动的选择与要求上显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体育思想观念及选择具体体育手段的原则也呈现出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以人文本"发展城市文化是当代城市发展的方向与要求,其中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益于增强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在新型城市化发展趋势下,城市居民对精神文化需求迫切,特别是对休闲体育的需求,促进城市文化休闲化。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化,建设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丰富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文化生活理应成为城市未来发展、建设、规划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相似文献   

20.
休闲是人类的共性。休闲不仅是健康人生活的需要,也是残疾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美国是世界上适应休闲体育开展最完善的国家,而我国的适应休闲体育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为此,本文对美国适应休闲体育发展的政策支持、设施改进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我国适应休闲休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概括出美国适应休闲体育发展对我国的如下启示:法律上的支持与保障;完善休闲体育设施的建设;开展休闲体育产业中为特殊人群服务的专业培训;建立社区指导培训残疾人休闲体育的组织;营造适应休闲体育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