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检查、诊断方法,依据患者病灶位置、浸润深度有无转移等具体情况分别进行腹腔镜根治切除术、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和消化内镜治疗。结果入组患者均经腹部超声、腹部CT和内镜检查,其中胃镜检查15例,肠镜检查9例,钡剂消化道造影13例,超声内镜检查8例;诊断准确9例,误诊11例,误诊率为55%。依据Aekerman病理分型:Ⅰ型9例,Ⅱ型6例,Ⅲ型5例。嗜铬粒蛋白A(CGA)阳性17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14例,突触蛋白(SYN)阳性11例;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随访成功,随访3~60个月,Ⅰ型、Ⅱ型和Ⅲ型5a生存率分别为55.6%,33.3%,20.0%。结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误诊率高,应通过腹部CT、超声、PET、消化内镜等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诊断,依据患者病灶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和有无转移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其中Aekerman分型Ⅰ型术后5a生存率最高,Ⅲ型最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联合癌胚抗原(CEA)免疫组化染色在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采用Shandon Cytospin4离心沉淀仪玻片离心法,CEA免疫细胞化学采用SP法。结果:33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异常细胞,其中首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87.88%(29/33),22例结合CEA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为81.82%(18/22);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是诊断脑膜癌的重要手段,且两者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周围神经病变与干燥综合征A型(抗SSA)抗体、干燥综合征B型(抗SSB)抗体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分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31例)和未合并周围病变组(69例)。对其血清抗SSA和抗SSB抗体阳性率及维生素B12(Vit B12)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的血清抗SSB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χ~2=25.488,P0.05),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的血清Vit B12水平显著低于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t=2.933,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S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血清抗SSB抗体阳性呈正相关(OR=2.073,Waldχ~2=9.638,P0.05),而与血清Vit B12水平无相关性(Waldχ~2=0.922,P0.05)。结论 PSS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表现为血清抗SSB抗体阳性率升高和血清Vit B12水平降低,血清抗SSB抗体阳性率的升高是其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淋巴瘤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13例淋巴瘤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诊断、治疗经过,排除继发性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相关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其他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其中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T)3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9例,1例具体病理类型不详.对其周围神经受累的类型和部位、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影像学、电生理学以及腓肠神经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13例中10例周围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于淋巴瘤明确诊断之前,其中8例以周围神经系统症状首发:11例脑神经受累,8例腰骶神经根受累,6例同时合并听力减退及腰骶神经根受累.脑脊液检查主要呈现蛋白定量(13例)、白细胞计数(8例)以及脑脊液压力(5例)升高,葡萄糖水平降低(7例);细胞学检查可见异型淋巴细胞(9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基因重排检测主要表现为B细胞标记抗原(CD19、CD20、CD79α)阳性(3例),CD20阳性细胞数日增加(1例),以及CD4阳性细胞数目增加、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阳性和抗体IgH阴性(1例).肌电图检查显示,周围神经轴索病变或合并髓鞘损害(9例).腓肠神经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呈轴索变性和(或)脱髓鞘病变且无淋巴瘤细胞浸润(3例).头部及腰骶部MRI检查显示,双侧听神经及马尾神经根增粗、强化或脑膜强化.13例中9例系由淋巴瘤细胞直接浸润脑脊膜神经根所致,1例为淋巴瘤转移和局部肿大淋巴结压迫引起,其余3例无明确肿瘤细胞浸润证据,结合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考虑副肿瘤综合征可能.结论 淋巴瘤可通过肿瘤细胞直接浸润或副肿瘤综合征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系统症状在淋巴瘤明确诊断前即可出现,临床应对此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5.
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在诊断脑膜癌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在脑膜癌病(M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3例MC患者的脑脊液标本21份分别进行常规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结果首次脑脊液检查阳性者常规脑脊液细胞学4例,而抗癌胚抗原(CEA)和抗上皮膜抗原(EMA)免疫细胞化学均为10例;总阳性率常规脑脊液细胞学为42.86%(9/21),抗CEA免疫细胞化学为80.95%(17/21),抗EMA免疫细胞化学为85.71%(18/21)。结论免疫细胞化学的敏感性高于常规脑脊液细胞学,可提高MC患者的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6.
粘附分子P—选择素在胶质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P-选择素在脑胶质瘤中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讨论P-选择素在脑胶质瘤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抗P-选择素单抗和免疫组化技术(LSAB)分别对39例脑胶质瘤检测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 在39例人脑胶质瘤中P-选择素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其阳性率为61.5%(24/39),其中Ⅲ~Ⅳ级胶质瘤表达阳性率为76.2%(16/28),明显高于Ⅰ~Ⅱ级胶质瘤44.4%(8/81)的阳性率(P<0.05),P-选择素表达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结论 P-选择素与脑胶质瘤的恶性浸润有关,对这种粘附分子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脑胶质瘤浸润生长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MRI特点及其侵袭性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关系.方法 分析25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MRI的特点,其中19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垂体腺瘤中MMP-2和MMP-9表达并分析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19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MMP-2和MMP-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7%(14/19)、63.2%(12/19),6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其表达阳性率均为16.7%(1/6),侵袭性垂体腺瘤组MMP-2和MMP-9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P<0.05).结论 术前可根据MRI特点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MMP-2、MMP-9可能在垂体腺瘤侵袭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65例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脑闪烁照相,总阳性率为90.7%(脑瘤91.2%)。能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和大小,是一种安全、简便、快速和无痛性检查方法。以生长迅速,血管丰富,位于大脑半球,直径大于2cm的病变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乙酰唑胺(ACZ)脑负荷试验的方法及脑血流量变化的正常值,提出评价脑血管储备功能的指标。 方法 正常对照者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43例 用99mT-乙撑双半胱氨酸二乙酯(ECD)先做基态脑血流(CBF)及SPECT显像,36~48小时后做脑负荷显像(静脉注射ACZ 1 g,20min后按基态同样条件进行)。病人均行CT检查,部分行MRI、经颅多普勒超声(TCT)、DSA检查,7例病人治疗后进行了随访并复查SPECT显像。图象分析:(1)视觉分析 比较ACZ试验前后的变化,分三型:A型,反应差,ACZ试验后出现病变(A1)或病变扩大(A2);B型,反应好,病变缩小或消失;C型,无反应 (2)半定量分析,计算颈动脉及大脑半球峰时、半球血流占全脑血流百分数;计算ACZ试验前后病变区及病侧半球血流量增加率(△%)及放射性摄取比值(UR)。结果 (1)正常对照两侧比较各值无差别。ACZ试验后全脑△%为25.0%+809%,ACZ试验前后各区UR均>0.901。(2)3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CBF显像,42%有闭塞性脑血管病变,与TCD、DSA结果相符。(3)ACZ试验提高了TIA和小脑梗死灶的阳性率,前者由59.37%升至87.15%,后者由73%升至90%。(4)A型病人疗效差,B型疗效佳 。(5)小梗死伴有对侧小脑或同侧丘脑失联络者,ACZ试验后血流均恢复正常。结论 ACZ脑负荷实验安全可靠,用于CVD,其图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 CD147,EMMP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釉质型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釉质型颅咽管瘤标本(原发组24例,复发组16例)中CD147和MMP-9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D147在复发组釉质型颅咽管瘤中的总阳性表达率87.5%,明显高于原发组总阳性率37.5% (P<0.05);MMP-9在复发组釉质型颅咽管瘤中的总阳性表达率93.7%,明显高于原发组总阳性率41.7% (P <0.05)。复发组釉质型颅咽管瘤中CD147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P<0.01),原发组釉质型颅咽管瘤中CD147与MMP-9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D147与MMP-9可能在釉质型颅咽管瘤侵袭生长和肿瘤复发过程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CD147与MMP-9可能成为评价釉质型颅咽管瘤侵袭性生长和复发倾向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