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5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Samii分型B型3例、C型7例、D型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前外侧入路手术切除肿瘤, 术后通过门诊复查或电话、微信等方式规律随访, 评估患者的肿瘤进展情况和神经功能状况。结果 15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手术显露, 其中肿瘤全切除14例, 大部切除1例;术后1例后组颅神经麻痹加重, 1例新发面瘫(House-Brackmann分级Ⅲ级), 无脑脊液漏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 无一例死亡。随访3个月时术后发生后组颅神经麻痹加重患者的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或减轻, 但声音嘶哑至6个月时仍未见明显改善;新发面瘫患者术后3个月时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ouse-Brackmann分级Ⅰ级。截至末次随访时, 15例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采用前外侧入路均能满足不同Samii分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手术通道的显露需求, 肿瘤全切除率高, 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颌下联合入路显微切除5例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术中证实,术后病理确诊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5例肿瘤中,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经枕下乙状窦后-颌下联合入路能良好显露、安全切除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肿瘤均由神经外科和头颈外科联合经颅-颈入路一期切除。结果 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新出现面瘫1例;脑脊液鼻漏3例,再次手术修补1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加重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18~60个月,神经功能障碍均明显好转,无肿瘤复发。结论神经外科和头颈外科联合经颅-颈入路手术切除是治疗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尤其是伴有明显的颈部扩展者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4.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至2008年5例诊断为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神经鞘瘤。全切肿瘤3例,次全切2例。术后3例有声音嘶哑伴吞咽困难,1例面部感觉麻木伴面瘫,随访中逐渐好转,1例听力丧失,余术后面神经和听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和CT、MRI相结合可以进行正确诊断和肿瘤的分型。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达到以最小的创伤而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富血运肿瘤术前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再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共17例颈静脉孔区富血运肿瘤患者,均行术前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再根据Samii分型分别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4例)、经颞下窝入路(3例)、经迷路下-乳突入路(3例)、经岩枕入路(3例)、经颞枕联合乙状窦后入路(2例)和经远外侧入路(2例)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术中出血量1042 ml。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9例,新发和(或)后组脑神经症状加重5例,新发面瘫和(或)面瘫症状加重6例,新发听力丧失1例,伤口渗液2例。无颅内出血、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至3.50年,5例仍有不同程度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症状。复发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颈静脉孔区富血运肿瘤术前栓塞治疗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依据肿瘤分型,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最大程度安全切除肿瘤,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切除颈静脉孔(JF)区哑铃型肿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例JF区哑铃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I型肿瘤(累及第二颈椎以上咽旁问隙)采用远外侧经枕髁旁颈静脉突(FLTJP)+经第一颈椎横突入路,2例II型肿瘤(累及第三颈椎或其以下咽旁间隙)采用FLTJP+经颈动脉鞘入路。结果本组病例神经鞘瘤5例、脑膜瘤2例。6例肿瘤全切,1例次全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新发面神经损害1例,3例一过性后组颅神经损害加重。术后随访6~32月(平均16.5月),所有患者后组颅神经功能好转,肿瘤全切者无复发,次全切者无进展。结论颅颈部联合FLTJP入路是处理JF区哑铃型肿瘤的理想人路,手术存在加重术前颅神经损害的风险,但多为一过性。  相似文献   

7.
枕下极外侧髁上入路处理颈静脉孔区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枕下极外侧髁上入路手术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价值及适用范围。方法分析75例枕下极外侧髁上入路手术的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的资料。其中神经鞘瘤28例,副神经节瘤25例,脑膜瘤11例,脊索瘤7例,软骨肉瘤4例。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和大小范围,使用拐杖形切口者42例,围绕耳廓下颌角的弧形切口者33例。每例患者在枕骨髁上方磨开颈静脉孔,切除孔内外的肿瘤。结果肿瘤手术全切除51例;近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7例。术后5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术中脑神经功能监测有利于后组脑神经的解剖保留。33例患者未新增脑神经损害症状。术后随访3~24个月,16例患者存在轻度饮水呛咳、声音嘶哑但无吞咽困难;无永久带气管插管或胃管的患者。结论该入路显露充分,无需过多磨除岩骨及轮廓化面神经管,对寰枕关节的稳定性影响较小,适于切除主体在颈静脉孔区和向颅内及颅颈交界部扩展的肿瘤。  相似文献   

8.
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枕大孔前方及外侧肿瘤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枕下远外侧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枕骨大孔区前方及外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自1995年9月至2002年10月应用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前、外侧肿瘤10例,其中脑膜瘤5例、复发性脊索瘤2例、舌下神经鞘瘤2例、颈静脉球瘤1例。结果 本组10例中,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后组颅神经麻痹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该入路可增加术野空间,从更大程度上显露肿瘤组织,有利于减少对脑干和重要血管、神经的牵拉。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应用枕下经颈静脉突(STJP)入路手术切除的颈静脉孔(JF)肿瘤病例,探讨该入路的临床价值及适用范围。方法回顾总结自2000年1月以来STJP入路14例和枕下一颞下窝联合入路1例切除的JF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本组14例JF肿瘤中,1例肿瘤局限于JF区;5例肿瘤完全向颅内发展;8例肿瘤主体位于颅内,其中2例部分瘤体向下跨枕大孔进入颈椎管上部,6例部分瘤体经JF向外口处发展,呈哑铃型,后者中有2例向前累及颈动脉鞘。手术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无1例发生脑脊液漏。13例(92.9%)患者未新增颅神经损害症状,1例术后出现短期患侧眼外展麻痹和面神经不全损害(HBⅢ级)。术后随访3-60个月(失访1例),病人术前颅神经损害均逐渐恢复或代偿,随访时无1例存在吞咽困难。1例肿瘤颅外部分发展至颞下窝咽旁间隙采用枕下-颞下窝联合入路的患者术后出现后组颅神经损害表现,伴短期切口脑脊液漏。鼻饲4个月时因水、电解质紊乱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结论STJP入路操作简便易行,无需磨除岩骨及轮廓化面神经管,不破坏迷路,对颅底骨质破坏较少,显露范围较广泛,适用于主体在JF区和向颅内发展的JF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枕大孔区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显微手术切除枕大孔区神经鞘瘤21例,其中19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2例采用改良的远外侧入路.结果 手术21例均全切.无手术死亡,及手术致残.21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结论 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可以提高枕大孔区肿瘤的全切率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成人尸头标本15例,在显微镜下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进行解剖学研究.并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切除14例颈交界区肿瘤,其中肿瘤经颈静脉孔完全向颅内发展4例,跨枕骨大孔进入颈椎上部7例,呈哑铃型生长至颈静脉孔外口处2例,累及颈动脉鞘1例.结果 枕下远外侧入路可充分暴露枕下三角、椎动脉区和后组脑神经区.本组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病侧外展神经麻痹1例.面神经不全损害1例,死亡1例,余11例无新增脑神经损害表现;术后均无脑脊液漏发生.13例随访4~70个月,除1例头痛外,余术前脑神经损害均逐渐恢复或代偿;肿瘤复发2例.结论 枕下远外侧入路可增加术野,减少对脑干及重要血管神经的牵拉,是切除脑干和高位颈髓腹侧、腹外侧及颈静脉孔区病变的理想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取改良的枕颈侧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肿瘤的相关手术技巧。方法13例枕骨大孔区大型肿瘤直径均大于4cm,其中神经鞘瘤7例,脑膜瘤4例,脊索瘤2例。根据肿瘤同脑干及上颈髓的关系将肿瘤分为:腹正中型4例,腹侧方型6例,背侧型3例。采用改良的枕下侧入路,切除肿瘤一般要求从瘤周蛛网膜的界面处进行,保留枕骨髁,显微镜下从侧方入路,在副神经根间隙切入点分离并分块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1例,脑膜瘤和脊索瘤各1例次全或大部分切除。随访1 ̄3年,12例病人基本恢复正常,1例脊索瘤术后1年临床症状逐渐加重。结论改良的枕下侧入路有利于肿瘤的显露和切除,手术的关键是从蛛网膜的界面处分离,以副神经根间隙为切入点分离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部位分为单纯腹侧型(3例)、单纯背外侧型(15例)和哑铃型(5例),均采用后正中入路手术,不同分型肿瘤采用不同操作方法切除肿瘤。术中行电生理监测保护神经功能。结果本组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神经损害症状完全缓解者16例,部分缓解5例,无缓解或加重2例,随访0.5~10年(平均5.4年)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均无出现感染、脑脊液漏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的疗效良好。枕骨大孔区骨质磨除、肿瘤包膜合理松解、充分瘤内减压及神经血管零牵拉的操作方法可提高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JFSs)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6年手术治疗的44例JFSs的临床资料。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33例,远外侧入路3例,颞下窝A型入路2例,颈前入路1例,颈-乳突联合入路2例,乙状窦后-岩骨联合入路2例,乙状窦后-颈前联合入路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16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后组颅神经近期和远期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3%(19/44)和28%(11/39)。出院时KPS评分[(71.6±13.9)分]较术前[(75.9±12.7)]显著降低(P0.05)。39例随访5~85个月,平均(47.1±20.7)个月;肿瘤复发3例;随访KPS评分[(82.3±14.1)]较出院时显著增高(P0.05)。结论手术治疗JFSs近期后组颅神经症状可能加重,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枕大孔区肿瘤的临床特点、显微手术切除技巧和手术疗效。方法对24例经显微手术治疗且术后严密随访的枕大孔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痛及颈项疼痛是枕大孔区肿瘤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高达79%。本组肿瘤全切19例,次全切5例,无手术死亡者;术前1例诊断为右侧舌下神经鞘瘤,术中及术后64排CTA证实为少见的右侧椎动脉动脉瘤;本组病理类型包括:脑膜瘤12例,神经鞘瘤6例,脊膜瘤3例,实质性血管网织细胞瘤2例,胆脂瘤1例;术后一过性呛咳、吞咽困难2例,浅昏迷1例,未见颅颈连接不稳、无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5a,22例临床症状改善,复发1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手术是切除枕大孔区肿瘤的首选方案,远外侧入路是枕大孔区腹侧及腹外侧肿瘤的理想切口,手术全切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枕大孔腹外侧区肿瘤手术技巧,以合理的入路、最小的创伤获得最大的显露、更高的切除率。方法选择斜坡和枕大孔区腹外侧肿瘤12例,其中神经鞘瘤5例,胆脂瘤3例,脑膜瘤2例,室管膜瘤1例,脊索瘤1例。运用远外侧入路及其改良法显微镜下切除该区位于低位脑干和上颈髓腹外侧不同性质的肿瘤。结果手术全切除8例,次全切及大部分切除4例。均恢复良好。结论远外侧入路是切除枕大孔腹外侧区病变的一种良好的入路。  相似文献   

17.
中、后颅窝型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后颅窝(MP)型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该类肿瘤的切除程度与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MP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切除肿瘤取颞底经天幕入路者14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等其他手术入路者1O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2例和大部切除1例。出院时好转23例,加重1例。结论 实体性MP型三叉神经鞘瘤需与中、后颅窝脑膜瘤相鉴别;囊性MP型三叉神经鞘瘤需与表皮样囊肿相鉴别。对于MP型三叉神经鞘瘤,取颞底经天幕入路可获良好效果,并具有显露容易、创伤小、可直视海绵窦及其内侧的神经血管,以及到达后颅窝肿瘤距离近、较直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手术入路选择(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 (JFN)临床特点、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对收治住院并经病理证实的 12例JFN进行临床分析 ,12例均采用Ⅰ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其中 4例采用枕下经迷路后入路 ;4例采用枕下经迷路入路 ;2例采用枕下经迷路下及迷路后入路 ;2例经颞下经颈入路。 3例术后辅助伽玛刀治疗 ,1例术后辅助X线放射治疗。结果  12例中全切除 9例 ,大部分切除 2例 ,死亡 1例。 8例术后原有脑神经症状加重 ,其中 5例出现了新的脑神经症状 ,2例术后脑神经症状逐渐改善 ,颅内感染 2例 ,脑脊液漏 1例。根据Samii分型 ,A型肿瘤患者术后出现的脑神经功能障碍 ,随诊多在半年内恢复 ,而B型及C型则较难恢复。结论 JFN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好 ,但应根据病变的不同类型选择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枕下正中入路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枕下正中入路手术切除的10例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病理显示脑膜瘤9例,神经鞘瘤1例。术后1例有副神经牵拉损伤,1个月后逐渐恢复;1例瘤体减压后出现脑干再灌注损伤,因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3个月后拔除气管导管,顺利康复。术后随访2~28个月,平均(16.1±5.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枕下正中入路是治疗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枕下经颈-颈静脉突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4月—2019年5月,行枕下经颈-颈静脉突入路手术治疗的13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影像学检查、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和预后。结果 本组患者中,11例患者达到肿瘤全切除,2例患者次全切除。术后,7例患者症状缓解; 3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 5例患者出现后组颅神经麻痹症状加重,其中3例患者行气管切开; 1例患者发生脑梗死。结论 枕下经颈-颈静脉突入路是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