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病人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76例DAI病人(实验组)和15例无神经系统疾病者(对照组)的脑脊液NSE含量.实验组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分为轻型组23例、中型组27例和重型组26例.分别于颅脑损伤后12h、1d、3d、7d、14d采集脑脊液标本,分析NSE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型组伤后12 h~3 d、中型组伤后12h~7d、重型组伤后12 h~14 d的NSE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重型组各时间点NSE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和中型组(P<0.01).随访3个月,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预后不良率分别为0%、14.81%及73.08%.结论 脑脊液NSE水平可作为判断DAI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指标,并指导选择和调整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与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06—2016-01我院收治的96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选取同期门诊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样本IL-1β及NSE的含量,比较实验组发病入院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血清与脑脊液IL-1β及NSE的水平。依据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n=36)、中度组(n=32)和重度组(n=28),对比各组患者血清与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入院1d、3d,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均呈升高趋势(P0.05),且在发病后第3天达到高峰;发病入院后第7天,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均轻微下降。轻度、中度、重度组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均呈升高趋势,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脑脊液中IL-1β及NSE水平均高于血清(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动态监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并探讨NSE与颅脑损伤程度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8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NSE含量,并分析其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水平又明显高于中、轻度颅脑损伤者(P<0.05);重度颅脑损伤预后不良者的血清NSE水平则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结论血清NSE水平与脑损害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14d血清及脑脊液中NSE及MBP水平,治疗后7、14d对两组患者采用格拉斯哥评分(Gcs)标准进行评分,3个月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断效果。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DAI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NSE及M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7、14d患者GC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3个月随访GOS发现,治疗组患者预后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可明显降低DAI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NSE及MBP表达水平,具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DAI患者58例,分为高压氧治疗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采取脱水、预防感染、激素、营养神经和支持对症等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伤后48~72 h加行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伤后24 h内以及伤后3、7、14、21 d GCS评分、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和伤后6个月GOS评分。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伤后7、14、21 d,GC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伤后7、14 d,脑脊液NSE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伤后6个月,高压氧治疗组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率(60.7%)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30.3%;P<0.05)。结论 高压氧能缓解DAI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是治疗DAI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纳洛酮干预对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99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纳洛酮干预组,对照组为假损伤,后两组采用改良的Marmarou大鼠颅脑DAI模型。伤后分别检测突触素表达变化情况,同时评价行为学功能和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伤后6 h、24 h,对照组行为学评分显著高于纳洛酮干预组(均P<0.01),同时纳洛酮干预组显著高于损伤组(均P<0.05)。大鼠致伤后,损伤组及纳洛酮干预组基底池、颅底可见轻度蛛网膜下腔出血,但无大面积或局灶性挫裂伤。光镜下见损伤组伤后24 h病理损害最严重,尼氏体数目显著减少、体积变小,甚至溶解消失,纳洛酮干预组上述改变有不同程度减轻。DAI后,突触素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平均积分光密度(IOD)值分析表明:对照组IOD值高于损伤组(P<0.01)及纳洛酮干预组(P<0.05);损伤组DAI后突触素表达下降,24 h表现最为明显(P<0.01);纳洛酮干预组表达下降程度减轻,伤后6~72 h突触素表达显著高于损伤组(P<0.05),且24 h差异最明显(P<0.01)。结论早期纳洛酮干预对DAI后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乳酸(L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以鉴别病毒性脑膜炎(病脑)、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方法选取住院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85例,其中化脑组25例、结脑组26例、病脑组34例。30例外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用酶显色法测定脑脊液LA浓度;用ELISA法测定脑脊液NSE浓度。结果化脑组和结脑组患者脑脊液乳酸浓度明显高于病脑组和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其浓度依次为化脑组结脑组病脑组对照组,但化脑组与结脑组及病脑组与对照组脑脊液LA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脑组、结脑组患者脑脊液NSE浓度均明显高于化脑组和对照组(P0.01),其浓度依次为病脑组结脑组化脑组对照组,但病脑组与结脑组及化脑组与对照组脑脊液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LA和NSE浓度检测有助于病脑、化脑和结脑间的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脑卒中病灶部位、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96例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58例脑梗死(CI)、27例脑出血(ICH)、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以及25名正常对照者血清NSE水平,分析其与不同卒中类型患者的中国卒中量表评分(CSS)、Barthel 指数(BI)、Glasgow-Pittsburgh昏迷量表评分及病灶部位和体积关系.结果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发病4 d内,CI组及ICH组中,较大病灶的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小病灶患者 (均P<0.01);ICH组、CI组血清NSE水平与CSS呈正相关(r=0.52,r=0.56;均P<0.01),SAH组、ICH组、CI组血清NSE水平与Glasgow-Pittsburgh昏迷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51,r=-0.43,r=-0.53;均P<0.01);不同病灶部位患者血清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血清NSE水平可客观地反映脑损伤程度;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脑膜补片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膜补片修补。手术后评价患者疗效、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6h、1d、2d、3d、1周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采用GOS评分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脑膨出、癫痫、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NSE、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1周后观察组各血清因子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脑膜补片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确切,能够提高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和机体的炎症应激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犬颅脑枪弹伤后血清TGF-α、NSE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犬颅脑枪弹伤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1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火器伤组。用德国小口径步枪制作犬颅脑火器性切线伤(TBI)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伤后30min、6、24、48h血清TGF-α和NSE的水平。结果伤后30min血清TGF-α开始下降,NSE开始增高(P<0.05);伤后6hTGF-α下降明显,NSE明显增高(P<0.01);伤后24hTGF-α呈最低值,NSE呈最高值(P<0.01);伤后48hTGF-α呈现回升的趋势,NSE开始下降(P<0.05)。在测定时间内火器伤组伤后血清TGF-α呈持续低值,NSE呈持续高值。结论测定血清TGF-α和NSE含量可以评估颅脑火器伤的损伤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清NSE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含量变化以及亚低温治疗(HT)对血清NSE含量的影响,探讨HT的脑保护机制。方法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常温治疗(NT)和HT。两组均于伤后6h及1、3、5、7d取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法测定其NSE含量,分析各时间点两组血清NSE含量与预后的关系。同时取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①伤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NSE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治疗后各时间点HT组NSE含量均低于NT组(P〈0.01)。③与NT组比较,出院时HT组患者预后较好,但相差无显著性(P〉0.05)。④NT组预后不良者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结论HT能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哮NSE含量,并提示颅脑损伤后有较高水平血清NSE患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纳络酮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IL-6含量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纳络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患者入院序号将68例sTBI患者平均分为纳络酮治疗组与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纳络酮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脑脊液中IL-6含量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GCS、颅内压(ICP)及预后进行比较观察。结果sTBI患者早期脑脊液中IL-6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纳络酮治疗后1d,治疗组病人ICP值与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3d后IL-6含量达到最低水平,直到治疗后21d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纳络酮治疗后3d和7d患者意识障碍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伤后6个月治疗组恢复较好者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sTBI患者急性期脑脊液中IL-6含量增高,纳络酮可以降低ICP和抑制IL-6超表达,改善sTBI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动态测定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变化,并探讨NSE含量与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223例,根据GCS评分将其分为轻、中、重型三组,在伤后1、3、5、7d应用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血清NSE浓度水平,并结合ICP、CPP及患者预后进行分析。对照组为正常健康体检者40例,其处理同颅脑损伤组。结果①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水平升高,轻型组轻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组与轻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重型组与中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重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轻型组(P〈0.01)。②血清NSE含量与ICP呈正相关(P〈0.05),与CPP呈负相关(P〈0.05)。③重型颅脑损伤预后不良者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NSE浓度升高与脑损伤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颅脑损病情的重要指标;监测血清NSE水平联合ICP、CPP等指标,可更为准确地判断病情、评价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αⅡ血影蛋白裂解产物(SBDPs,包括SBDP140和SBDP120)浓度与颅脑损伤的程度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颅脑损伤组),伤后6h、12h、24h、1d、2d、3d、4d、5d.6d.7d取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BDP140和SBDP120浓度;选择24例脑积水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不同时间点颅脑损伤组脑脊液SBDP145和SBDP120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BDP145在伤后6h就达最高峰,而SBDP120直到到伤后5d才达峰值。不同时间点伤后3个月死亡的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的SBDP145和SBDP120浓度明显高于生存的患者(p〈0.05)。入院时GCS评分6—8分患者脑脊液离脊液SBDP145的浓度明显低于入院时GCS评分3-5的患者(P〈0.05),而SBDP120的浓度两者之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SBDPs与颅脑损伤的严重性和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血清镁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清镁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及早期补充硫酸镁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231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的血清镁浓度,并将其中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8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硫酸镁2g(16mmol)稀释至100ml于15min内推注+硫酸镁7.8g(65mmol)稀释至500ml静滴24h。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及人院第3天时血清镁浓度.入院时和入院1周时的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浓度,6个月后按GOS进行预后评价。结果重型颅脑损伤与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的血镁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低血镁组和高血镁组入院时GCS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1周时的血清NSE水平及伤后6个月时的GOS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颅脑损伤后早期患者血镁浓度与其伤情间的必然联系,早期补充硫酸镁也未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抑制性氨基酸的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71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GCS评分分为9~15分组(37例)和3~8分组(34例),伤后1、3、7 d采集脑脊液标本;以28例正常脑脊液标本作对照组。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吸收检测法定量分析脑脊液标本中γ-氨基丁酸(GABA)、牛磺酸(Tau)和丙氨酸(Ala)浓度。结果颅脑损伤后脑脊液GABA、Tau浓度均高于对照组,GCS 3~8分组Tau浓度均明显高于GCS 9~15分组(P〈0.05)。颅脑损伤后1、7d,GCS 3~8分组GABA浓度高于GCS 9~15分组(P〈0.05),伤后3 d时两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颅脑损伤后Ala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脑脊液GABA、Tau在颅脑损伤后反应性增高提示其可能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脑脊液Ala浓度在颅脑损伤后下降提示颅脑损伤后部分脑保护机制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7.
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7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尼莫地平组(常规治疗+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高压氧组(常规治疗+高压氧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尼莫地平+高压氧联合治疗),于伤后第1、4、8、15、22天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所有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速度;分别于伤后当天,治疗后1、8、15、22d行GCS评分及治疗半年后行GOS评分,并互相比较。结果治疗22d后,联合治疗组患者GCS评分明显提高(P<0.01),预后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且联合治疗组脑血管痉挛明显改善。结论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纳络酮早期干预对大鼠实验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改良Marmarou的方法制作大鼠颅脑DAI模型。将Wister雄性大鼠99只随机分为对照(假损伤)组、损伤组和干预组,干预组用纳络酮2mg/kg于伤后45min腹腔一次性注射给药,于伤后2、6、24、72h观察动物行为、脑组织含水量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损伤组大鼠伤后2、6、24、72h,行为学评分(满分为21.00±0.00分)分别为(9.05±1.52)、(12.12±1.41)、(17.23±1.34)和(19.36±0.92)分;干预组各时间点分别为(9.32±1.23)、(14.48±1.54)、(18.68±1.09)和(20.18±0.75)分;其中干预组伤后6和24h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24h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结果为(78.19±0.35)%;伤后2、6、24、72h脑组织含水量,损伤组分别为(79.91±0.18)%、(80.70±0.49)%、(81.69±0.40)%和(80.32±0.42)%;干预组分别为(79.22±0.33)%、(79.59±0.46)%、(80.44±0.49)%和(79.50±0.44)%。同损伤组比较,干预组致伤6h后脑含水量均明显减轻(P0.01)。干预组光镜下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纳络酮伤后早期干预,有助于减轻大鼠DAI后继发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导致工作记忆障碍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分别对10例DAI患者(DAI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DTI检查,并对两组DTI图像的钩束、皮质脊髓束、胼胝体和扣带回感兴趣区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进行比较分析。DAI后6个月对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行认知量表评估,并行对比分析;另外将DAI组FA值与其认知量表评分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AI患者4个感兴趣区的FA值显著降低(P<0.05),恢复期总体认知能力略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工作记忆功能却显著降低(P<0.05)。DAI患者中的钩束和皮质脊髓束的FA值与工作记忆功能呈正相关(r分别为0.898和0.797,P<0.05);胼胝体和扣带回FA值与工作记忆功能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432和0.387,P>0.05)。结论 DTI技术可为DAI导致的工作记忆障碍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