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机械通气指征及早期机械通气在重症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03-28—07-27 PICU收治的7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机械通气指征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治愈70例(91%),遗留有运动功能障碍2例(2.6%),继续康复治疗,死亡2例(2.6%),自动出院3例(3.9%)。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是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受累患儿撤机困难,提出护理对策,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救治成功率。方法观察对象为2015-01—2016-05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1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受累,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后撤机困难的患儿,通过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使患儿成功撤离呼吸机。结果共成功撤呼吸机9例,其中4例第2次撤机成功;2例第3次撤机成功;1例给予气管切开辅以机械通气;2例分别待机45d、2个月后放弃治疗。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受累患儿,针对撤机困难的原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撤机时机、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给予辅助针灸康复治疗以及心理护理是成功撤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冲击疗法治疗手足口病重症并脑炎的疗效。方法按是否应用大剂量丙球冲击疗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丙球冲击组和非丙球冲击组,每组50例,2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及及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2组均以降颅压、抗病毒、清热解毒、小剂量使用甲强龙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除运用常规方法外,同时运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S20003024)1 g/(kg.d),连用2d。然后对其相关临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症状、体征恢复天数丙球冲击组比非丙球冲击组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丙球冲击组比非丙球冲击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IVIG冲击疗法治疗手足口病重症并脑炎疗效确切,能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对防治手足口病疫情及减少危重症发生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炎合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60例脑炎合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分析比较2组患儿退热、皮疹消退、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皮疹消退、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3.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脑炎合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改善显著,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表现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平顶山市2009-03~2009-04收治的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是多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病情进展快,均有体温的异常,手、足皮疹、精神差、易惊,呼吸节律不齐,末梢循环不良,高血糖、高血压,血中白细胞升高,脑膜炎;积极给予甘露醇降颅压、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及呼吸循环支持治疗,6例患儿临床治愈出院. 结论 早期识别及干预重症病例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脑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手足口病重症脑炎6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出现神经系统受累(Ⅱ期),危重症者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及衰竭。本文62例患者中46例为Ⅱ期全部治愈出院,16例Ⅲ期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其中13例出现循环功能障碍,3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8例治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重症型病情进展快,易发展为危重症,临床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早期给予对症治疗,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脑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手足口病重症脑炎6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出现神经系统受累(Ⅱ期),危重症者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及衰竭。本文62例患者中46例为Ⅱ期全部治愈出院,16例Ⅲ期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其中13例出现循环功能障碍,3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8例治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重症型病情进展快,易发展为危重症,临床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早期给予对症治疗,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脑损伤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脑损伤患儿存活后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脑损伤患儿分为有系统干预的甲组96例和未干预乙组28例,2组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另设正常足月儿30例丙组为对照组.均进行体格发育及神经系统检查;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定.早期干预即予丰富环境、语言、视、听、触觉刺激、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等综合疗法.结果 体格发育:乙组低于甲、丙组(P<0.01),甲与丙组无显著性差异;发育商:丙组高于甲、乙组各5分及27分;甲组高于乙组22分(P<0.01).结论 早期干预可提高脑损伤患儿神经心理发育,降低脑瘫、智障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自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4-12—2016-12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术后低氧血症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手术开颅清除血肿,术后常规进行鼻导管/面罩吸氧治疗,且进行血气分析和SpO2监测。对照组采用传统机械通气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机械通气干预。比较2组吸入氧浓度、心率、PaO2、中心静脉压、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脑积水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6个月GOS评分变化和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吸入氧浓度和Pa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率和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GOS评分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0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58)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神经节苷脂,收集2组患儿急性期(入院后24h内)及恢复期(病程第14天)外周静脉血,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治疗组患儿恢复期NSE明显下降,与急性期及对照组恢复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5例痊愈出院,1例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例死亡;对照组42例痊愈出院,5例有神经系统障碍,3例死亡。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影响血清NSE水平,可能有益于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神经损害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01—2015-06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入院后通过早期识别判断高危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合并神经系统损害1例,治愈30例;对照组合并神经系统损害2例,治愈28例,死亡1例。结论实施科学的临床病情观察,及早发现早期病情的细微变化是手足口病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30例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经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为主治疗,均经口插管,选择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CV),加用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同时给予药物治疗.结果 30例患儿抢救成功24例,机械通气时间18h至6d,死亡6例.机械通气时间55min至17h20min.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症状和低氧血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合并神经系统受累手足口病(HFMD)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前后病情的关联。方法收集手足口病普重症92例患儿,入院当日和治疗后取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100β、NSE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S100β、NSE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IVIG治疗组NSE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检测血清S100β、NSE水平为早期发现重症型HFMD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早期给予IVIG治疗后,NSE有明显下降,提示脑损伤无进一步损害,可以说早期应用IVIG可降低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IL-6在评估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入住本院重症医学科患者(75例),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又分为ICUAW治愈组和ICUAW未愈组。分别在机械通气后第3天、机械通气后第10天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监测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分析TNF-α、IL-1β和IL-6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诊断和预后的作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机械通气第3天、机械通气后第10天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ICUAW未愈组与ICUAW痊愈组在机械通气后第10天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比较,ICUAW未愈组明显高于ICUAW痊愈组(P 0. 05)。机械通气第3天危重症多发性神经病(CIP)、危重症肌病(CIM)、危重症肌肉神经病(CIMN)之间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TNF-α、IL-1β和IL-6与ICU获得性肌无力发病存在相关性,机械通气患者持续TNF-α、IL-1β和IL-6水平增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对46例EV71感染并发神经源性水肿(NPE)患儿给予早期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和护理,采用控制(P/C)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加呼吸末正压(PEEP)通气.机械通气中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呼吸道管理,观察上机后患儿的反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通气治疗后患者的颅高压、肺水肿等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提示早期机械通气抢救NPE效果良好.而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做好重症手足口患儿高热、颅高压、脑干脑炎、肺水肿、肺出血等并发症的护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院前超早期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气管插管时机分为超早期组(40例)和常规组(36例)。超早期组于院前出现意识障碍<30 min行气管插管,常规组于出现意识障碍≥30 min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插管前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变化以及有创机械通气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均有显著改善(P<0.05),超早期组较常规组改善更显著(P<0.05);超早期组有创机械通气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院前超早期气管插管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气功能,减少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收住的神经危重症发生胃潴留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干预对策。方法将我院近3a来在神经内科危重病房治疗的神经危重症并发生胃潴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胃插管为患者供给营养,时间〉1周,每隔6h将胃中的残留物抽取出来,根据胃中残留物的量是否超过200mL将患者分为胃潴留组23例和非胃潴留组4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对2组患者在入院时登记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患者在年龄、性别、血清蛋白等指标无明显差异,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机械通气、低血钾、高血糖、感染、低蛋白血糖、镇静、亚低温、离子絮乱与神经危重症患者发生胃潴留的关系相关性不高,而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胃潴留的发生相关性较强,且分数越低,胃潴留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危重症患者胃潴留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且胃潴留的发生率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机械通气、亚低温和低血钾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防止神经危重症患者出现胃潴留,在治疗和护理期间应处理好相关干预对策,尽可能使患者降低病痛,也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服用阿司匹林对重症脑血管病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神经 重症监护室(neurologic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发病48 h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gow coma scale,GCS)≤8分]的309例患者,登记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卒中前服药史、基 线GCS评分、原发病、是否进行全身麻醉及开颅手术、是否早期发生ARDS以及机械通气时间、NICU住 院时间、死亡率等。按照患者发病前是否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分为阿司匹林组和非阿司匹林组,对比两 组患者早期ARDS发生率。同时对发生ARDS的患者与非ARDS患者两组的临床因素进行比较。 结果 阿司匹林组(106例)较非阿司匹林组(203例)的ARDS发生率(20.8% vs 30.5%,P =0.045)显 著减低,阿司匹林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 62.41±10.69)岁vs(57.40±14.80)岁,P=0.002]、合并高 血压(50.9% vs 38.4%,P =0.03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1.1% vs 20.2%,P =0.032)、同时 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比例(26.4% vs 8.4%,P =0.002)也较高,原发病构成比例中缺血性卒中的比例 更高。ARDS组(86例)与非ARDS(223例)组比较,患者入院时GCS评分([ 3.87±1.61)vs(6.48±1.51), P =0.043]较低、机械通气时间[6(5~8)d vs 0(0~3)d,P =0.001]和NI CU住院时间[8(6~10)d vs 3 (2~4)d,P =0.001]较长,但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 发病前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能够减少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早期ARDS的发生率,但不能降低机械 通气时间、N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危重症性多发性神经病(CIP)的发生率以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14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和1个月后各进行1次四肢EMG检查,观察并统计:(1)CIP发生率。(2)并发CIP的患者和未并发CIP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3)并发CIP可能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共有23例患者并发CIP(15.54%)。(2)并发CIP和未并发CIP的两组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在性别比例、基础疾病构成、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昏迷、高血糖、静脉使用神经阻滞剂和静脉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并发CIP患者在年龄、并发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建立人工气道情况、有创机械通气、并发营养不良和使用肠外营养方面显著高于未并发CIP患者(均P0.05)。(3)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CIP的危险因素有60岁以上、脓毒症、MOF、建立人工气道、有创机械通气、营养不良和使用肠外营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脓毒症、MOF、有创机械通气、营养不良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CI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MOF、有创机械通气、营养不良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CI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转归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251例GCS评分5-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有否进行早期机械通气分为治疗组128例与对照组123例,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压(BP)、心率(HR)、GCS评分和预后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SaO2、PaO2、PaCO2、BP、HR、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7,14 d时两组间SaO2、PaO2.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GOS评分、死亡率、预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细胞缺氧状况,促进脑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