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大剂量硫酸镁对脑外伤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大剂量硫酸镁对脑外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 按标准选取32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受试组在入院后15min内接受静脉注射硫酸镁16mmol,24h内再接受静脉滴注硫酸镁65 mmol,对照组不用此药。3d后查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2周后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6个月后测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然后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受试组与对照组的NSE分别为(24.8±19.2)μg/L和(49.7±23.1)μg/L;GCS分别为12.3±3.3和9.8±2.8;GOS分别为3.6±1.4和3.1±1.6;两组间NSE和GCS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而G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剂量硫酸镁治疗脑外伤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分别测定血脂水平、血清胰岛素,以及经颅三维多普勒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肝脏B超等。结果 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4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其TG为(2.59±1.36)mmol/L,LDL为(2.88±1.01)mmol/L,空腹胰岛素(13.20±3.32)mU/L,计算HOMA-IR 4.78±0.06,均高于无脂肪肝组(P<0.05);同样,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厚度均高于无脂肪肝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对2型糖尿病全面调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谷氨酰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在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全胃肠外营养中应用N(2)-L-丙胺酸-L-谷氨酰胺(力太)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1例SAP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对照组)和加用力太的TPN组(谷氨酰胺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以及体质量的变化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分别为对照组(2 9.1±4.8 4)g/L,谷氨酰胺组(2 9.3±4.5 0)g/L,治疗2周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29.5±4.62),(36.8±4.57)g/L,入院时对照组的体质量为(61.5±14.37)kg,谷氨酰胺组为(69.6±15.25)kg,治疗2周后分别为(57.1±14.63),(67.5±15.92)kg,入院时对照组转铁蛋白水平为(1.7±0.7)g/L,谷氨酰胺组为(1.7±0.4)g/L,治疗2周后分别为(1.3±0.1),(2.0±0.5)g/L,谷氨酰胺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常规TPN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2)-L-丙胺酸-L-谷氨酰胺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18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戒酒及多种营养支持,并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疗程均为4 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的变化和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肝功能、血脂的改善程度和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麻二酚(CBD)对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63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MCD组(给予MCD喂养)和MCD+CBD组[给予MCD,同时给予2mg/(kg·d)CBD腹腔注射].10周后,组织染色法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及纤维化情况,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生化试剂盒检测肝脏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肝细胞自噬活性的变化.结果 MCD喂养的大鼠给予CBD后,肝脏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4.7±1.1 vs.2.2±0.5,P<0.05),血清ALT(214.5±54.1U/L vs.92.1±36.0U/L,P<0.05)和AST(175.9±55.2U/L vs.70.8±24.9U/L,P<0.05)水平明显下降,肝脏/体重比(%)降低(4.2±0.6 vs.3.1±0.6,P<0.05),肝脏中胆固醇(182.4±42.7mmol/mg protein vs.101.0±33.8mmol/mg protein,P<0.05)和甘油三酯(71.4±12.5mmol/mg protein vs.38.7±11.1mmol/mg protein,P<0.05)含量减少;肝脏的纤维化程度降低(1.4%±0.4%vs.0.8%±0.3%,P<0.05),Ⅰ型α1胶原(Col1A1)mRNA水平明显下降(2.9±0.4 vs.1.6±0.3,P<0.05).CBD治疗后,MCD大鼠肝脏中Ⅱ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比值增加(37.1±10.8 vs.71.2±17.1,P<0.05),可溶性死骨片1(p62)蛋白水平降低(202.4±40.9 vs.125.8±32.7,P<0.05).结论 CBD减轻了MCD诱导的大鼠NASH症状,CBD对肝细胞自噬流的促进可能是其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伤患者血糖和糖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糖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亚低温治疗组选择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3~8分)共24例,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33~35℃,持续3~5d;对照组21例(GCS3~8分)。两组患者伤后急性期(<48h)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胰岛素、皮质醇及生长激素含量。 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糖值为(10.25±4.18)mmol/L,皮质醇为(424.67±125.85)ng/L;亚低温组患者血糖值为(8.40±3.75)mmo/L,皮质醇为(290.71±110.50)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无明显变化。 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够减轻糖代谢相关激素紊乱,降低高血糖,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浆硫化氢(H2s)浓度变化。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重度NAFLD模型组(重度组)、轻度NAFLD模型组(轻度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重度组给予高脂饲料约20g/d;轻度组高脂饲料量为重度组的50%,总重量与重度组相同;对照组给予重度组相同重量的普通饲料。12W后每周处死1只重度组大鼠,观察脂肪肝程度;至16W时,重度组达到重度脂肪肝,终止实验。腹主动脉采集血液,离心取血浆,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2S及肝组织匀浆TG浓度。结果 (1)Tc、TG:实验结束时,重度组Tc、TG分别为(8.45±1.19)、(2.43±0.38)mmol/L,轻度组分别为(5.89±1.24)、(1.825±0.41)mmol/L,对照组分别为(1.98±O.14)、(0.84±0.22)mmol/L,3组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肝组织TG:重度组(0.82±0.13)mmol/L,轻度组(0.62±0.14)mmol/L,对照组(0.42±O.10)mmol/L,3组间也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3)血浆H2S浓度:与对照组比较,重度组和轻度组H2s明显下降(P〈0.01),重度组比轻度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NAFLD大鼠血浆H2s浓度下降,与脂肪肝程度相关;H2S下降是由于消耗过多。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脂肪肝患者空腹、餐后 2h血清总胆汁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晨空腹、餐后 2h抽静脉血测定总胆汁酸。结果 脂肪肝组总胆汁酸空腹时 (2 2 .4± 14 .9) μmol/L、餐后 2h(36 .8± 2 2 .5 ) 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餐后脂肪肝组总胆汁酸为 18~ 70 μmol/L ,其中 37例超出高 ,异常率为 80 4 % ,而正常对照组的异常率仅为 15 %。结论 检测空腹总胆汁酸及餐后 2h总胆汁酸 ,尤其是后者 ,可作为判断脂肪肝病人肝功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黄芪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干扰素γ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探讨黄芪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与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及干扰素γ(IFN γ)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慢性肝炎黄芪治疗前后血清TGFβ1,透明质酸 (HA)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产生IFN γ的变化。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TGFβ1,HA ,PBMC产生IFN γ的含量分别为 (4 2 8.85± 117.5 3)mg/L ,(35 6 .77± 78.43) μg/L ,(12 .3± 5 .7) μg/L ,黄芪治疗后分别为 (2 2 2 .6 9± 85 .73)mg/L(P <0 .0 5 ) ,(179.2 3± 5 8.43) μg/L(P <0 .0 1) ,(2 2 .6± 8.7) μg/L(P <0 .0 5 ) ,治疗前后TGFβ1,HA均高于对照组 ,治疗前PBMC产生IFN γ含量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黄芪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TGFβ1,IFN γ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罗洛尔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的血压、心率、24h尿蛋白总量、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红蛋白(Hb)的影响。方法对6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阿罗洛尔口服,剂量从5mg/d开始,逐渐增至10~20mg/d,疗程12周,增减剂量依据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为目标。结果62例中2例因不良反应停用而退出观察,其余60例均观察满12周。服药后血压显著下降和下降者分别为35例(58.33%)和14例(23.33%),总有效率为81.67%。BUN,TC,PRO/24h由服药前的(12.98±6.45)mmol/L,(5.84±1.5)mmol/L,(1.98±1.24)g/24h,分别下降为(11.59±5.78)mmol/L,(5.21±1.52)mmol/L,(1.34±0.98)g/24h,该三项指标服药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0.01)。其他指标都无明显变化。结论阿罗洛尔可以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179例肝组织活检诊断药物性肝损伤的肝功能异常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至2015-01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符合条件的诊断为肝功能异常且可排除甲乙丙戊型病毒性肝炎、EB病毒及CMV病毒性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遗传代谢性肝病导致的肝损伤病例179例。依据肝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急性/亚急性组和慢性组,分析两组间临床特征及病理表现差异。结果 在发病类型方面,急性/亚急性肝损伤以青年为主(64.3%),而对于慢性肝损伤以老年为主(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表现中,乏力、肝区不适、发热、皮肤瘙痒方面,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急性/亚急性组中纳差(50.0% vs 30.9%)和尿黄(58.9% vs 35.0%)症状较慢性组更明显(P<0.05)。肝功能生化检测指标方面,急性/亚急性组在ALT、AST、TBIL、DBIL方面明显高于慢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两组在ALP、GGT、ANA的分布比例无统计学差异。急性/亚急性组与慢性组药物性肝损伤的病理表现不同,两组在胆汁淤积病理表现方面没有差异,而急性/亚急性组多见于混合型病理表现,慢性组多见肝细胞损伤病理表现。结论 老年人易发生慢性药物性肝损伤,并且多以肝细胞损伤病理表现为主,对于病因不明的反复肝功能异常老年患者,应警惕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肝损伤后检测肝功能指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兔肝脏撞击伤后肝脏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建立肝脏撞击伤动物模型 ,分别于伤前、伤后 30分钟、1小时、3小时、6小时、9小时抽血检测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 L)、C 反应蛋白等肝功能指标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LT和AST在伤后 30分钟即增高 ,但与伤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小时以后各时相点与伤前比较均相差显著和非常显著 (P <0 .0 5 ,P <0 .0 1) ,但AST在伤后 9小时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LD L在伤后 30分钟与伤前比较相差显著 (P<0 .0 5 ) ,除在伤后 9小时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外 ,其它各时相点与伤前比较均相差显著和非常显著 (P<0 .0 5 ;P <0 .0 1)。其它检测指标与伤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脏撞击伤后 ,ALT、AST和LD L是反应肝功能状况的灵敏指标 ,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药物性肝损伤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2003-012008-01我院住院诊治的43例重症药物性肝损伤病例,分为人工肝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平均住院日、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ALT、TBIL、PTA有显著差异(P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亦具显著性(P均〈0.05);治疗后组间对照,ALT下降无差异(P〉0.05),治疗组TBIL下降明显(P〈0.05),PTA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日47.5 d,病死率24.1%,对照组平均住院日34.7 d,病死率57.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常规内科治疗相比较,人工肝可显著改善重症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肝功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术(TJLB)在弥漫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TJLB的35例弥漫性肝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对一般资料、技术成功率、组织学标本充分性、手术操作时间、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6 s,25例国际标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增强造影和血清肝酶在肝损伤检查和分级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体重为(2.15±0.23)kg。随机制作不同级别的肝损伤模型。建模前后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肝酶检查,建模后分别使用通用16排螺旋CT和Philip公司IU22临床超声仪对实验动物进行增强CT和超声增强造影检查,然后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分级标准对肝脏损伤进行分级,最后将超声造影的分级结果与增强CT分级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将血清肝酶的结果与CT分级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按照AAST诊断标准,超声增强造影和增强CT检查对肝损伤等级的分类具有很高的一致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88(P0.0001),Kappa值为0.7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氨酶(LDH)、AST/ALT比值与肝损伤的等级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64(P=0.0014)、0.704(P=0.0005)、0.503(P=0.024),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与肝损伤等级呈负相关(r=-0.467,P=0.038)。结论超声增强造影和血清肝酶检查在对肝损伤的检查与分级上与增强CT检查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作为肝损伤诊断及治疗中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移植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移植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用西门子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超声对比剂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三个时相的对比剂灌注模式,并用自动跟踪对比量化技术(Axius ACQ)对病灶及周围肝组织进行定量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结果:30例移植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超声造影正确诊断29例,包括肝癌复发18例、非均质脂肪肝5例、肝血管瘤4例、梗死灶2例;超声造影误诊1例,超声造影怀疑肝癌复发,经穿刺活检诊断为局灶性脂肪浸润。结论:移植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各自典型的增强模式,超声造影技术有助于移植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Scintigraphy with 99mTc-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 galactosyl human serum albumin (99mTc-GSA) was performed on 102 patients, then the hepatic extraction fraction (HEF), the rate constant for liver uptake of the tracer from the blood (K1) and the hepatic blood flow index (HBFI)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al analysis. The HEF, K1 and HBFI values correlated moderately or closely with various indices of hepatic function, and the HEF and K1 values decreased according to the stage of liver dysfunction. The HEF and K1 values linearly and non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HH15 and LHL15, respectively. The HEF, K1 and HBFI values for the irradiated portion of 20 patients before and alter irradiation were compared. The HEF value in patients with a cirrhotic liver significantly (p < 0.002)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patients with a normal liver at a dose of less than 40 Gy, whereas the HBFI value in patients with a normal liver significantly (p < 0.05)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patients with a cirrhotic liver at a dose of 40 Gy or greater. This method appears to be a simple, non-invasive and useful tool with which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liver function and it also helps clarify changes in regional function of the irradiated liver.  相似文献   

19.
胰腺炎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腺炎与脂肪肝之间的相关性。方法:86例胰腺炎都进行肝、胆、胰腺CT扫描。12例查血甘油三酯。结果:86例胰腺炎中急性胰腺炎80例,慢性胰腺炎6例。86例中伴脂肪肝者51例,占59.3%,其中Ⅰ级脂肪肝31例,Ⅱ级脂肪肝13例,Ⅲ级脂肪肝7例。伴胆系统疾病者17例,占19.7%,不伴脂肪肝和胆系疾病者18例,占20.9%。12例查血甘油三酯,其中7例不同级别脂肪肝的甘油三酯呈不同程度的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经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对外周血骨桥蛋白(OPN)水平与肝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2例肝癌晚期合并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采用保肝、退黄、降酶、增强免疫力等支持治疗。实验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口服100 mg,1次/d,观察治疗前及服药2、4周后患者血清OPN水平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清OPN水平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对降低肝癌合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OPN水平无意义,但可显著降低ALT、HBV-DNA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