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儿脑肿瘤的影像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儿脑原发性肿瘤是儿童期常见的肿瘤之一。肿瘤可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脑神经、脑膜组织、生殖细胞及淋巴和血管组织等,其中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颅咽管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约占儿童期脑原发性肿瘤的80%以上。不同类型的肿瘤其自身的分化程度、生长方式和预后的不同。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在生长过程中可间变成高度恶性肿瘤,而局限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发生间变者罕见。肿瘤可位于幕上大脑  相似文献   

2.
椎管内肿瘤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本院67例椎管内肿瘤的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67例椎管肿瘤中,星形细胞瘤5例,室管膜瘤4例,脊髓瘤9例,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瘤6例,转移性肿瘤24例,蛛网膜囊肿10例,除转移性肿瘤及蛛网膜囊肿为临床诊断所证实外,其余椎管肿瘤均为手术及病理所证实。结果:髓内肿瘤的MRI特征性表现为肿瘤所在部位脊髓局限性增粗。星形细胞瘤肿瘤的范围较广泛,肿瘤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侧脑室肿瘤的MRI特征,提高对侧脑室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48例侧脑室肿瘤患者,其中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脑膜瘤13例,室管膜瘤1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4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下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胶样囊肿各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各1例;7例转移瘤原发肿瘤明确.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按病变部位分为侧脑室三角部,体部,前角及室间孔区.按年龄分为<10岁,10~30岁和>30岁三个年龄组.结果:本组中11例(11/13)脑膜瘤增强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8例(8/10)室管膜瘤可见多发囊变区,2例(2/4)星形胶质细胞瘤可见瘤内出血;11例(11/13)脑膜瘤发生于侧脑室三角部,5例室管膜瘤及4例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于侧脑室体部,所有室管膜下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和胶样囊肿(2例)均发生于侧脑室前角及室间孔区;10例(10/13)脑膜瘤发生于30岁以上,3例(3/4)星形胶质细胞瘤发于10~30岁,7例转移瘤全部发生于30岁以上.结论:侧脑室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其MRI表现,结合肿瘤的部位和年龄特征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SWI)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低级别弥漫性星形细胞瘤7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级3例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级8例的SWI特点.结果:7例低级别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均未见瘤内静脉血管影,肿瘤周围均轻度水肿.3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与8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内均见丰富静脉血管影.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6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内均见出血灶,所有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瘤周中至重度水肿.结论:磁敏感成像能提供瘤内出血、瘤周水肿及瘤体血供等特点,对星形细胞瘤分级尤其是高、低级别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儿童小脑常见后颅窝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43例经临床治疗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肿瘤患者中,髓母细胞瘤24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0例,室管膜瘤9例。所有患者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MRI检查,在重组的ADC图像上比较肿瘤实质与正常小脑实质的信号强度,定量测定肿瘤实质区的ADC值。三组肿瘤实质的ADC值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ADC图像上24例髓母细胞瘤中,9例肿瘤呈低信号、12例呈略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为(0.70±0.11)×10-3mm2/s。所有10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均呈高信号,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为(1.80±0.30)×10-3mm2/s。9例室管膜瘤中,5例肿瘤呈略高信号、4例呈高信号;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为(1.16±0.18)×10-3mm2/s。髓母细胞瘤较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ADC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4,P值(0.01)。髓母细胞瘤较室管膜瘤的ADC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9,P值(0.01)。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较室管膜瘤的ADC值增高,差异...  相似文献   

6.
第四脑室肿瘤的CT和MR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第四脑室肿瘤的组织来源主要为室管膜和脉络膜组织,病理学上以室管膜瘤、室管膜下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多见,少见的肿瘤有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成血管细胞瘤、脑膜瘤、转移瘤等.临床上还包括从邻近组织生长突入第四脑室内的肿瘤,如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和血管母细胞瘤等[1].本文简述了第四脑室常见和少见肿瘤的CT、MR表现和鉴别诊断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38例后颅窝肿瘤的CT或MRI特征,提高对后颅窝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38例肿瘤中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经临床影像诊断。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8例行MR检查。结果:听神经瘤9例,脑膜瘤5例,Ⅰ级星形细胞瘤2例,Ⅱ-Ⅲ级星形细胞瘤4例,少枝胶质细胞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三叉神经瘤、单发脑转移瘤各2例,胆脂瘤及蛛网膜囊肿各1例,以上均为手术病理证实;经临床影像诊断转移瘤4例。结论:后颅窝瘤有其好发部位,CT和MRI可清晰显示后颅窝肿瘤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患者的术前常规MR图像,总结常见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病变的MRl表现及鉴别要点。结果 187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中少突星形细胞瘤80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22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ET)17例,胶质母细胞瘤14例,节细胞胶质瘤1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1例,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6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4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4例,恶性淋巴瘤4例,室管膜瘤4例,间变性室管膜瘤3例,胶质肉瘤2例,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2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转移瘤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例。结论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MRI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MRI对侧脑室不同肿瘤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侧脑室不同肿瘤22例,其中脑膜瘤6例,星形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及肠源性囊肿各1例,转移瘤4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及其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中所有脑膜瘤及脉络丛乳头状瘤均发生于侧脑室三角部,全部中枢神经细胞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均发生于室间孔区及侧脑室前部;6例脑膜瘤及4例转移瘤均发生于30岁以上,1例脉络丛乳头状瘤7岁,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年龄分别为23岁、24岁.6例脑膜瘤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强化,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内可见多发囊变区,其中1例可见多发流空血管影,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内可见多发钙化灶,1例(1/3)星形细胞瘤可见瘤内出血.结论 侧脑室肿瘤的MRI表现特点为其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肿瘤部位、发病年龄特征对于鉴别诊断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鉴别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与其它富血供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和28例其它富血供肿瘤(包括髓母细胞瘤5例,脑膜瘤5例,听神经瘤4例,室管膜瘤3例,转移瘤3例,淋巴瘤3例,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脉络膜乳头状瘤1例)患者,术前行 MRI平扫、增强扫描和D WI检查,评估所有肿瘤病灶的D WI信号并测量ADC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值对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效能。结果:1 5例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中,13例于DWI上呈低信号,2例呈等信号,平均ADC值为(2.06±0.46)×10-3mm2/s;28例后颅窝其它富血供肿瘤中,18例于DWI上呈高信号,6例呈等信号,4例呈低信号,平均ADC 值为(0.97±0.28)×10-3mm2/s;两组中肿瘤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3,P=0.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P=0.000),以ADC 值1.520×10-3mm2/s 作为阈值,诊断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和92.9%。结论:DWI及ADC 值有助于鉴别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与其它富血供肿瘤,在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 MRI检查中,DWI应作为一种重要的鉴别手段而纳入常规。  相似文献   

11.
Intramedullary tumors are relatively rare. In this review article, we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 MR finding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ree common intramedullary tumors: astrocytoma, ependymoma and hemangioblastoma. It is important preoperatively to differentiate ependymoma from astrocytoma, because ependymoma has a clear tumor margin, and therefore complete removal of the tumor can be achieved. Other intramedullary lesions that need to be differentiated from intramedullary tumors are also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2.
颅内原发性肿瘤动态增强MRI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对颅内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1.0MRI系统(Magnetom Impact,Siemens)SE序列对72例颅内原发性肿瘤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各种肿瘤的对比增强率-时间(CER-T)曲线类型、 增强峰值(EP)及最大对比增强率(MCER)。结果:EP在90秒内见于3例血管瘤型脑膜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及1例脉络膜乳头状瘤;26例星形细胞瘤仅4例Ⅲ、Ⅳ级的E  相似文献   

13.
颅内脑膜瘤的MRI动态增强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对颅内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1.0T超导MRI系统对32例颅内脑膜瘤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各组织亚型脑膜瘤的对比增强率-时间(CER-T)曲线、增强峰值(EP)和最大增强百分率(MCER)的差别。结果4例血管瘤型脑膜瘤CER-T曲线均表现为快速陡峭上升,在60s内到达峰值,然后缓慢下降;8例上皮细胞型脑膜瘤CER-T曲线中有7例表现为快速上升,一般在60~210s内到达峰值,然后亦缓慢下降;9例纤维细胞型脑膜瘤CER-T曲线均表现为持续相对缓慢上升,峰值出现在210s以后或未见峰值;11例混合型脑膜瘤的CERT曲线则表现不一。血供丰富的脑膜瘤其EP值和MCER值较血供不丰富的脑膜瘤高。结论MRI动态增强对颅内脑膜瘤的组织亚型和血管丰富程度的判别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儿童后颅窝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肿瘤的MRI和临床资料,其中星形细胞瘤13例、髓母细胞瘤11例、室管膜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结果:肿瘤位于小脑半球7例,小脑蚓部16例,第四脑室4例,脑干6例。所有病灶均引起梗阻性脑积水。MRI能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增强扫描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有帮助。结论:儿童后颅窝肿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多参数、多平面成像,对儿童后颅窝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动态CT评估星形细胞瘤分级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前瞻性的对32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做了动态CT扫描。结果显示:TBR_L值、HU_(L-F)值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1),代表肿瘤组织在5min末细胞外间隙剩余的碘,系血脑屏障破坏造成碘的回收障碍所致,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其对碘的廓清率越低。HU_P值及TBR_P值表示肿瘤的强化程度,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相关(P<0.05)。本文还给出了时间-密度曲线峰值后1min碘廓清率的计算公式,在本组病例中也显示有一定的差异性。本组指标对星形细胞瘤级别的判断总体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6.7%,准确率为87.2%,与常规CT相比,动态CT扫描曲线参数分析可明显提高术前定性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尹相媛  邱士军  李姗姗   《放射学实践》2011,26(6):593-596
目的:探讨分析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特征,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全部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单发4例,多发4例,共有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病灶13个,所有病灶均位于髓内.其中,颈段6个,胸段6个,腰段1个.病灶MRI上分为2型:囊腔结节型(4例),实质...  相似文献   

17.
星形细胞瘤动态CT表现与DNA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星形细胞瘤动态CT表现与DN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对32例星形细胞瘤动态CT表现与流式细胞术结果作对照研究。结果:动态CT各参数分析显示,TBRL值、HUp值与S期细胞呈明显相关(P<0.01),TBRL、值、HUp值、HUL-F值及1分钟清除率与增殖指数、S期细胞比例相关(P<0.05)。随着TBRL值、HUp值等的升高,其相应的增殖指数、S期细胞比例亦增高。结论:动态CT扫描不仅能在术前对星形细胞瘤的病理作出预测,对肿瘤DNA含量亦能作出有价值的评估,对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放、化疗敏感性的判断、病人预后估价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小脑囊性肿瘤CT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脑囊性肿瘤42例,其中星形细胞瘤18例,血管母细胞瘤11例,转移瘤12例,髓母细胞瘤1例。分析不同性质肿瘤的CT图像特征。结果:描述各类肿瘤的一般CT表现,认为以下几点有鉴别诊断价值。(1)星形细胞瘤和转移瘤的发病年龄几乎无重叠(2)星形细胞瘤的壁结节以低密度多见,血管母细胞瘤壁结节则为略高或等密度,本组未见低密度者;血管母细胞瘤壁结节小,密度均匀,显著强化,有助于和星形细胞瘤鉴别。(3)星形细胞瘤体积大,半数在5cm以上,这在其它肿瘤少见。结论:性质不同的小脑囊性肿瘤之间有着不同的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 CT查对此可做出较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四脑室区肿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四脑室区肿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脑室区肿瘤的CT和MRI好发年龄、部位和图像特征.结果检出髓母细胞瘤9例,室管膜瘤8例,表皮样囊肿4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室管膜囊肿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生殖细胞瘤1例.结果提示(1)不同的四脑室区肿瘤各具其影像学特征;(2)四脑室区常见肿瘤具有年龄特征;(3)肿瘤来源的判断可帮助肿瘤定性的诊断.结论CT和MRI检查对四脑室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主要价值,以MRI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 MR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高级别及28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行 MR 常规扫描及 IVIM、DSC 扫描,定量测量2组肿瘤实质区 IVIM 成像参数值,包括标准扩散系数(ADCstandard )、慢扩散系数(D)、快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 DSC 灌注成像参数值,包括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各参数值在高、低级别脑星形细胞瘤中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单独及联合应用 IVIM 成像和 DSC 灌注成像的诊断效能。结果肿瘤实质区ADCstandard 值、D 值、rCBV 值、rCBF 值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中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1);D?值、f 值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中无统计学差异(P=0.130,P=0.379);各参数值对脑星形细胞瘤分级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ADCstandard 值0.823,D 值0.854,rCBV 值0.858,rCBF值0.871,D 值与 rCBV 和 rCBF 值联合应用0.952,0.953。结论D 值及 rCBV、rCBF 值可以对脑星形细胞瘤进行分级,联合应用IVIM 成像与 DSC 灌注成像可以提高脑星形细胞瘤分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