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嗜酸性筋膜炎(EF)的影像学表现,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EF的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病史及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结果:5例中,3例双侧对称性发病,1例为单侧。MRI表现为双侧对称性T1WI呈皮下浅筋膜广泛等信号、稍高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T2WI压脂及PDWI压脂呈高信号;双侧对称性深筋膜、肌筋膜肿胀、增厚,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T2WI压脂及PDWI压脂高信号。X线仅表现为双侧肘关节或小腿软组织广泛肿胀,骨质未见明显异常。结论:EF的MRI有特征性表现,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熟悉煤工尘肺肿块及结节病灶的MRI表现,以提高对煤工尘肺与其他类似病变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并随访多年的煤矽肺患者10例,均曾行1次及以上CT及MRI常规检查。观察MRI征象,重点观察病灶信号。结果:10例均有肺部肿块及结节病灶,其中4例为双侧,6例为单侧;均为双肺弥漫多发;均以中上肺野分布为主,双侧块状病灶均位于上肺野。肿块最大径2.0~5.5 cm;结节病灶最大径0.2~0.5 cm。肿块病灶在T1WI上多呈等高信号,少数信号欠均匀;T2WI及FS-T2WI序列多呈等低信号,多数信号不均匀。结节病灶T1WI多呈等信号,T2WI多呈低信号,且T2WI显示数量较T1WI减少。结论:煤工尘肺肿块及结节病灶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与其他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瘤卒中的CT、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明确诊断的颅内瘤卒中患者的CT、MRI图像,并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15例中,胶质瘤卒中8例,其中右侧颞顶叶、左侧岛叶基底节区、左侧顶叶、右侧额叶各2例;CT呈不规则片状稍高密度,CT值55~83 HU,T1WI呈混杂信号,T2WI、T2FLAIR呈混杂高信号;DWI呈低信号,内见部分高信号扩散受限;瘤周水肿明显6例,稍明显2例;占位效应明显7例,不明显1例;增强扫描可见部分实性成分强化。转移瘤卒中7例,其中右侧额叶2例,右侧顶叶2例,左侧颞顶叶交界区2例,脑干1例;CT呈不规则片状稍高密度2例,等密度1例,CT值60~80 HU,增强扫描可见部分强化;T1WI呈高信号,T2WI、T2FLAIR呈混杂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瘤周水肿明显;占位效应明显5例,不明显2例。结论:颅内瘤卒中的CT、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能较好地显示病变的生物学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对肝吸虫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及肝吸虫病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机制。方法:收集20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肝吸虫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RI表现,主要包括发病部位、大小及形态、信号特点、增强扫描强化方式及周围胆管扩张的特点。结果:①肿块型8例,主要表现为肝内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T1WI以低信号为主,部分病灶可夹杂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向心性强化;②腔内型5例,病灶局限于胆管内生长,主要表现为息肉状或乳头状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③浸润型7例,肿块沿胆管呈浸润性生长,继发局部胆管壁增厚、远端胆管扩张,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混杂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渐进性强化。结论:肝吸虫感染引起局部胆管慢性炎症,是诱发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重要因素。MRI不仅可显示肿块,还可显示其引发的周围胆管扩张等特征性改变,对肝吸虫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软组织滑膜肉瘤的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其中12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分析其病变大小、部位、密度、强化方式等。结果:18例肿瘤体积均较大,其中下肢15例,上肢2例,胸壁1例。13例较深,11例呈分叶状。CT多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2例瘤周伴钙化,呈渐进性强化。4例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5例T2WI均以稍高或高信号为主,4例病变内见T1WI高信号,6例瘤体内见分隔征;3例T2WI表现为"三重信号"信号,7例均为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滑膜肉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特别是MRI表现,有助于滑膜肉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颅内原发性淋巴瘤(PCNSL)的影像学表现,提高PCNSL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病理确诊的PCNSL的CT和MRI表现,观察病灶的分布、形态、信号特点及强化特征。结果:7例中,5例单发,2例多发,均位于幕上;共13个病灶,位于大脑半球深部5个,灰白质交界区4个,胼胝体3个,基底节区1个;CT示略高密度10个,混杂密度3个;MRI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均较轻。结论:PCNSL预后不良,生存期较短,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表现多样化,早期确诊难度较大;认识其CT、MRI特征性表现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树枝状脂肪瘤(LA)的MRI表现,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LA,均行MRI检查,其中2例行关节镜检查,分析其MRI特征性表现。结果:7例病变均位于髌上囊,MRI示:4例表现为树枝状病灶,呈伪足征;2例表现为髌上囊后部棉团状病变,边缘呈浅分叶,可见宽基底附着于髌上囊;1例表现为髌上囊弥漫分布沙砾状小结节游离体,伴大量积液。T1WI、T2WI均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病理示大量脂肪细胞。结论:LA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能帮助临床术前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髓母细胞瘤(MB)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成人MB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13例中,单发12例,位于小脑上蚓部4例,小脑半球5例,桥小脑臂1例,第四脑室3例。多发1例,累及双侧小脑半球及蚓部。肿瘤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T1WI等、稍低信号,T2WI等、稍高信号,DWI(b=1 000s/mm2)为稍高或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9例可见不同程度囊变。9例病灶周边见轻度水肿。4例病灶周围未见明显水肿。发生于中线区7例,其中4例肿瘤前方可见脑脊液间隙。增强扫描肿瘤实质不均匀明显强化2例,中度强化6例,轻度强化5例;2例可见脑膜尾征。所有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阻塞性脑积水。结论:成人MB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肿瘤前方脑脊液间隙、易囊变、DWI呈高信号、瘤周无或轻度水肿、多数轻中度强化等特点有助于明确诊断,但需与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淋巴瘤(PLB)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19例经病理证实的PLB患者。行X线检查8例,CT平扫19例,MRI平扫13例,MRI增强扫描6例。结果:19例中单骨受累16例,多骨受累3例。8例X线检查中,骨质破坏呈溶骨型6例,混合型2例。19例CT检查中,骨质破坏溶骨型16例,混合型3例,其中15例病变周围伴明显软组织肿块。病变在T1WI上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多呈中度明显强化。结论:PLB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PLB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的MRI表现,以提高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初诊为复杂性肛瘘患者行矢状位T2WI、横轴位T1WI、T2WI抑脂、冠状位T2WI抑脂、DWI序列,3例行增强扫描,分析MRI表现,明确各型瘘管的走行、分支及内外口,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MRI检查发现内口25个,诊断准确率89.3%(25/28),18例内口T2WI抑脂表现高信号、T1WI与肌肉信号相似,15个DWI呈高信号;瘘管及分支27支,瘘管分支T2WI抑脂序列表现高信号21支,6例瘘管壁纤维组织T1WI、T2WI均呈低信号;脓肿、肛周间隙蜂窝组织炎5例,与手术结果一致,呈条索状、团块状,T1WI均呈低信号,T2WI及DWI均呈高信号;3例增强扫描内口呈环形强化。结论:MRI可准确显示复杂性肛瘘的类型、瘘管走行、分支、内口位置、瘘管与周围肌肉关系以及有无脓肿形成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的MRI及DWI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的12例OGCT的临床及MRI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行DWI(b=0、800 s/mm2)及ADC值测量。结果:12例中,幼年型OGCT 3例,成年型OGCT 9例。囊性2例,囊实性9例,实性1例。实性成分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或等信号,DWI呈不同程度高信号,平均ADC值0.612×10-3 mm2/s;囊性成分T1WI呈低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上部分囊液呈等或稍高信号,部分呈低信号,平均ADC值2.207×10-3 mm2/s;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中等至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未强化。11例肿瘤囊变区可见数量不等的出血信号。结论:OGCT的临床特点不典型,但其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作出较为准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引起的睾丸附睾炎的临床及MRI特点,以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明确的26例布鲁氏菌性睾丸附睾炎的MRI图像,分析归纳其特点。结果:本组26例单侧发病23例,临床症状以发热、盗汗及睾丸附睾肿胀、疼痛为主。MRI表现为睾丸附睾体积增大,实质信号不均匀,病变区T1WI呈低信号,形成脓肿后边缘可见环绕的等低信号壁,T2WI及STIR序列以混杂高信号为主,边缘壁光滑,增强扫描实质区明显强化,坏死区呈环形厚壁强化-脓肿形成;鞘膜腔积液并多发菲薄分隔,增强扫描分隔轻度强化。结论:布鲁氏菌性睾丸附睾炎以急性期发病并累及单侧为主,MRI对及其早期检出及诊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肿瘤的临床及MRI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影像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肿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13例均为单发实性肿块,右侧8例,左侧5例,肿瘤可见完整包膜,腹膜后及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MRI平扫T1WI呈等或低信号,4例T2WI呈低信号,3例呈低信号夹杂斑片状稍高信号,6例呈高信号。DWI肿瘤呈稍高-高信号。病灶ADC值较对侧卵巢降低。增强扫描肿瘤后期均表现为持续强化方式,TIC为缓升型,但强化程度低于子宫肌层。结论: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肿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脏镰状韧带旁假病灶(FLP)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60例FLP,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18例加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探讨其形成原因。结果:60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左内叶51例,左外叶9例。CT平扫呈低密度10例、等密度50例。MRI平扫T1WI双回波正反相位呈等、等信号15例,呈等、低信号2例,呈低、低信号1例,16例在脂肪抑制T2WI均为等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平衡期呈等、低密度信号,门脉期均为低密度信号。结论:FLP影像表现典型,CT结合MRI检查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4例腰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CT、MRI表现。结果:4例均行CT平扫,1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CT平扫3例可见腰椎椎小关节穿凿样骨质破坏,边缘可见硬化,1例可见局限性轻微骨质压迫呈浅弧形,痛风结节可位于椎小关节后方、椎间孔区、黄韧带走行区。MRI可见椎小关节骨质破坏,椎小关节旁可见T1WI不均质低信号,T2WI呈不均质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以边缘强化为主。结论:CT及MRI是诊断腰椎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检查方法,对痛风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骶骨衰竭骨折的影像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影像学检查并随访证实的骶骨衰竭骨折的影像学征象,15例均行MRI检查,10例同时行X线平片及CT检查,2例行ECT检查。结果:15例(共25侧)均发生在骶骨翼,其中10例为双侧骨折,5例为单侧骨折,8例合并骨盆其他部位的骨折。15例骶骨翼骨折MRI表现为波浪状低信号影,骨折线周围见T1WI呈片状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水肿区,3例骨折周围肌肉大片状水肿;10例CT图像可见与骨小梁垂直的透亮线,8例周围骨质增生硬化性改变;2例X线平片显示阳性征象,表现为线状硬化影,与相邻关节面平行;2例ECT表现为对称性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结论:影像学诊断骶骨衰竭骨折具有特征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眼眶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影像特征及病理特点,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眼眶MALT淋巴瘤的CT、MRI表现及病理特点。重点观察病灶的位置、形态、密度/信号、对眶周结构的侵犯等影像征象。结果:9例(共16侧),其中7例双侧受累,2例单侧受累,累及眶隔前区(68.8%,11/16)、泪腺区(75.0%,12/16)、肌锥外区(75.0%,12/16)、肌锥(37.5%,6/16)、肌锥内区(31.2%,5/16)、眼球区(12.5%,2/16)、视神经鞘区(6.2%,1/16)、骨膜下区(6.2%,1/16)。行CT扫描6例11侧中,呈等密度(8侧)或呈稍高密度(3侧)。6例12侧行MRI扫描中,T1WI呈等信号(10侧)或呈稍低信号(2侧),T2WI呈等信号(5侧)或呈稍高信号(7侧),增强扫描病灶轻中度强化。术后病灶HE染色显示9例(16侧)均为小B细胞来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病灶CD20+(16/16)、Bcl-2+(16/16)、CD79a+(14/16)、PAX-5+(13/16)。结论:眼眶MALT淋巴瘤多累及双侧,沿眼眶间隙铸型生长,肿块密度/信号均匀,对周围组织结构侵犯、骨质破坏少见,CT及MRI对疾病的术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AL)的MRI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PAL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2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7例同时行MRI检查,观察其影像学特点。结果:双侧8例,单侧4例,共20个肿瘤,肿瘤直径2.1~13.2 cm,中位数为6.0 cm;肿块型16个,类肾上腺型4个。MRI冠状位检查的11个肿瘤中,6个呈三角形。T1WI呈稍低信号8个,等信号3个,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b值为800 mm2/s,ADC值为(0.95±0.04)×10-3 mm2/s。CT平扫13个肿瘤呈稍低密度,7个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12个、中度强化8个,门脉期持续中度强化;6个强化不均匀,6个边缘不清。结论:PAL影像学表现为双侧肾上腺钻缝样生长、密度/信号均匀的软组织肿块,DWI呈高信号,ADC值明显较低,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轻中度强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瘤型脑膜瘤的CT及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血管瘤型脑膜瘤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24例均为单发肿块,边界清楚光整,22例呈圆形或类圆形,2例呈分叶状;直径23~57 mm,平均45 mm;20例密度或信号均匀,4例见散在囊变,2例见小斑片状钙化;24例均表现为CT低密度,20例行MRI检查,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显著强化,22例肿瘤内见多发血管影,其中16例肿块内血管呈"烟花样"分布;2例较小病灶瘤周水肿较轻,余22例肿瘤占位效应显著,瘤周水肿明显。病理上肿瘤组织中含大量扩张、充血的血管。结论:血管瘤型脑膜瘤的CT及MRI表现密度或信号、肿瘤内"烟花样"血管分布及瘤周水肿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的CT、MRI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OCCC的CT和MRI资料,6例行CT检查,17例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综合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26例中,双侧卵巢发病7例,右侧13例,左侧6例。肿瘤呈类圆形、椭圆形,20例边界光滑,肿瘤最大径6.9~27.0 cm,中位值13.7 cm;囊实性肿块19例,实性肿块7例。CT特征:囊性成分平扫CT值17.0~31.0 HU,实性成分平扫CT值29.0~47.0 HU,增强扫描CT值为59.0~84.0 HU;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无强化,实性成分动脉期强化明显,静脉期和延迟期呈持续性强化。MRI表现:肿瘤实性成分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等信号,DWI实性成分呈明显高信号;实性成分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明显,延迟期明显持续性强化,TIC呈"快速上升平台型"。结论:OCCC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仔细分析,可明显提高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