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支气管灌注化疗(BAI)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的方法、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符合入选的20例肺癌患者分为A组(单纯氩氦刀组)和B组(氩氦刀联合BAI组),分别行经皮氩氦刀冷冻治疗及氩氦刀+BAI治疗.治疗后4周开始行CT或DSA随访,通过肿瘤区CT值变化、CT灌注成像、实体瘤治疗评价标准及生存期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期分析采用Breslow方法,分别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期曲线图.结果 本研究80%(16/20)的病例冰球覆盖率>90%.两组间冰球覆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值变化(16.73±9.43)Hu,B组(15.29±6.98)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前后BF、BV、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V差异有统计学(P<0.05).B组疗效优于A组.20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亡10例,生存期7~20个月,A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B组为14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生存率优于A组.结论 氩氦刀冷冻联合BAI治疗直径>3 cm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纯氩氦刀.CT灌注成像是评估肺癌氩氦刀冷冻治疗疗效的新手段,具有准确、敏感、直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Endocare型氩氦冷刀冻结与复温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对Endocare型氩氦冷刀的实际工作性能进行测试,考察其优缺点,为肿瘤冷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氩氦刀置于空气、水及哆子组织中进行冷冻并复温,监测刀杆外壁和内部测温点的温度变化;基于实验结果评价氩氦刀的工作性能以及工质气体的消耗情况;结果:氩氦刀冷冻时,刀头在很短的时间内降至极低温度,并保持稳定。冰球在冷冻初期增长很快,此后其增长速率明显下降。当工质由氩切换为氦后,刀头温度迅速上升,冰球随即熔化;工质气体的消耗速率随着实验进行不断降低。结论:证实氩氦刀确有良好的快速冷冻和复温性能,但同时也存在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氩氦刀靶向治疗肺癌的CT影像学征象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6例肺部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应用氩氦刀微创、靶向冷冻治疗,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氩氦刀冷冻形成的冰球能达到覆盖病灶体积的90%~100%,术前、术中和术后有不同的CT影像学表现。治疗后1~3月复查CT,肿块均有较大程度的缩小或消失。结论:CT影像学表现能够直接客观地评价氩氦刀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意义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CT引导配合氩氦刀治疗肺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引导在氩氦刀治疗肺癌中的正确应用.方法 对无手术适应证的晚期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准确定位,经皮穿刺行氩氦刀冷冻治疗.结果 本组22例肺癌患者均在CT引导下完成氩氦刀冷冻治疗,共26处病灶;其中17处完全被冰球覆盖,9处病灶冰球覆盖80%以上.近期总有效率达100%.术后测量冷冻区的CT值较术前平均下降35~55 Hu.结论 应用CT影像引导氩氦刀治疗可准确确定肿瘤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方便选定进针角度和深度,使手术过程简化、安全.术后可实时观察冰球的大小,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氩氦刀冷冻手术中冻结与复温问题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对Endocare型氩氦冷刀的工作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考察其优缺点,为肿瘤冷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组织的冷冻及复温,用等效比热法及等热流边界条件预测刀头外周组织的温度变化及组织内冰球的生长演化过程,并分析活体组织内的传热行为。结果 氩氦刀冷冻时,刀头附近组织能在短时间内下降到很低的温度;冰球在冷冻初期增长很快,此后增长速率明显下降,当工质由氩切换为氦后,冰球很快熔化;相同冷冻条件下,氩氦刀在不同组织中产生的冰球的增长速度差别较大。结论 氩氦刀具有较好的快速冷冻和复温性能,但其有效杀灭范围十分有限,对大块肿瘤,需采用多刀联用。  相似文献   

6.
赵永星  汪森明  张积仁 《西南国防医药》2007,17(5):531-533,F0004
目的研究氩氦刀冷冻时间与冰球大小的关系,为临床确定最佳冷冻时间及冷冻靶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离体猪肝在37℃恒温液中接受氩氦刀冷冻,分别即时测量2、3 mm氩氦刀冷冻以及两把3 mm氩氦刀间距30 mm冷冻不同时间点时形成冰球长径与横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直径2 mm刀最大冰球体积分别可达(71×50×50)mm3,直径3 mm刀最大冰球体积(75×56×56)mm3;2把直径3 mm以及3把直径3 mm的氩氦刀组合冷冻时,最大冰球范围分别可达(90×80×56)mm3和(105×100×80)mm3大小.无论哪种方式冷冻,在30 min以内冰球纵径和横径增加明显(P<0.05),30 min以后冰球体积无明显增长(P>0.05).结论 氩氦冷冻肿瘤时,靶区消融疗效确切,一般冷冻时间选择在25~30 min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序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商品名为恩度,以下简称恩度)治疗复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化、放疗无效的Ⅲ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一组18例接受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恩度治疗;另一组12例单纯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以胸部CT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随访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治疗结束后1个月CT复查:两组患者的临床受益率基本一致.而术后3个月及6个月CT复查后进行疗效评价则显示:氩氦刀联合恩度治疗组临床受益率明显优于单纯氩氦刀治疗组.远期生存分析:氩氦刀联合恩度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79 d,单纯氩氦刀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58 d,前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结论 氩氦刀联合恩度治疗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氩氦刀(Ar-He cryotherapy)是肿瘤治疗方面近年来一种相当有效的新的微创性物理疗法.其原理就是通过介入人体微控针的冷冻来促使病灶组织快速降温、冷冻及融化,产生不可逆损伤,从而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我院行氩氦刀治疗肺部肿瘤数已累计600余例,且近期疗效满意.氩氦刀手术术中或术后可出现伤口疼痛、咯血、气胸、发热等并发症,但冷休克极少发生,我院自行此项手术来尚属首例,现报道应用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出现冷休克1例.  相似文献   

9.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氩氦靶向治疗肺转移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经皮肺穿刺氩氦靶向治疗肺转移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CT引导下 ,经皮肺穿刺氩氦靶向治疗肺转移癌。结果  4 0例肺转移癌患者 80个病灶接受了氩氦刀治疗。 5 1个直径≤ 4cm肺内肿块 ,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 98 9% ,显效率可达 10 0 0 % ,而 2 9例直径 >4cm的肿块 ,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 87 0 % ,显效率达 86 2 % ,表明氩氦靶向治疗肺癌的局部疗效主要取决于肿块的大小。手术过程较安全 ,无 1例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较少 ,4 6 8%患者术后有少量咯血 ,2 5 8%有气胸 ,19 4 %有胸腔积液 ,19 4 %术后咳嗽加剧 ,16 1%有发热。术后 1周 6 7 7%的瘤体呈空洞样改变 ,体积增大 ;术后 1月瘤体缩小 ,11 1%病灶完全吸收 ,2 2 2 %还有空洞样改变。 3月后 ,瘤体进一步缩小 ,9 5 %的病灶 (<3cm)完成吸收。绝大多数密度变低 ,仅有 19%呈空洞样改变。 6月以后 ,瘤体变化不大。随访 15个月 ,中位生存期为 5个月。根据寿命表法计算 ,氩氦刀术后 6个月生存率为 6 6 % ,15个月为 5 0 %。结论 氩氦刀比较安全 ,疗效可靠。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分析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对肺癌局部控制及生存曲线的影响。方法 219例ⅢB和Ⅳ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单纯接受氩氦靶向冷冻治疗组(118例)和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组(101例),评估治疗后近期局部控制情况及生存时间,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对联合化疗组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单纯氩氦靶向冷冻治疗组与联合化疗组患者氩氦靶向冷冻冰球覆盖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直径<4 cm患者较直径≥4 cm冷冻冰球覆盖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组术后3个月局部有效控制情况较单纯氩氦靶向冷冻组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氩氦靶向冷冻与联合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00±1.48)个月和(20.00±2.21)个月,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联合化疗组行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诊断分期及术后局部控制情况是影响远期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局部控制情况及生存时间均优于单纯氩氦冷冻治疗;肺癌分期较早、瘤体较小及近期局部控制较好者相对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