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孤立脑转移瘤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及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35例术前均行常规MRI及1^H-MRS检查.波谱均在非增强扫描的基础上获得,使用二维化学位移(2D-CSI)自动MR波谱检测技术 ,点分辨波谱序列,检测肿瘤组织、瘤周组织区和对侧正常脑组织对照区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和肌酸(Cr)的变化,并计算NAA/Cho、NAA/Cr和Cho/Cr的比值.1^H-MRS所得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1)孤立脑转移瘤肿瘤组织表现为:无或极低的NAA峰,NAA下降率为-94.1%,Cr下降率为-52.2%,Cho上升率为68.5%.(2)肿瘤组织与瘤周组织、肿瘤组织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瘤周组织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和NAA/ Cho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肿瘤组织分别与瘤周组织、对侧正常脑组织的Cho/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瘤周组织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的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孤立脑转移瘤的1^H-MRS 表现有一定特征,1^H-MRS与MRI相结合可望提高孤立脑转移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改变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25例TIA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1H-MRS,测量两侧大脑半球半卵圆中心代谢物包括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和肌酸(Cr)的波峰下面积,计算NAA/Cho、NAA/Cr和Cho/Cr.对TIA患者病变侧与对侧正常脑组织及正常对照组之间各代谢物比值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IA患者病变侧半卵圆中心的NAA/Cho(1.48±0.23)、NAA/Cr(1.23±0.17)低于对侧(1.68±0.24,1.79±0.21)及正常对照组(1.66±0.24,1.78±0.17),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其Cho/Cr(1.18±0.19)高于对侧(1.05±0.16)及正常对照组(1.04±0.1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H-MRS能够早期发现TIA患者的脑代谢异常,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和MR表观扩散系数(ADC)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脑代谢改变.方法:应用多体素1H-MRS技术和弥散加权成像分别对30例TIA患者和3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检查,测量双侧大脑半球半卵圆中心ADC值和脑内代谢物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和乳酸(Lac)的峰高比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病例中有11例患侧ADC值(6.31±0.87×10-4mm2/s)较对侧(7.97±0.79×10-4mm2/s)及正常对照组(8.46±0.79×10-4mm2/s)显著下降, 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病变侧半卵园中心NAA/Cho(1.45±0.29)、NAA/Cr(1.56±0.23)低于对侧(1.65±0.21,1.81±0.16)及正常对照组(1.62±0.18,1.80±0.1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ho/Cr(1.20±0.16)高于对侧(1.07±0.15)及正常对照组(1.05±0.1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ac/NAA(0.18±0.06)高于对侧(0.00±0.00)及正常对照组(0.00±0.00),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多体素1H-MRS技术可以定量反映TIA患者脑组织神经细胞的生物代谢改变,其准确性及敏感性优于ADC值,1H-MRS技术结合弥散加权成像,为TIA的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多体素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法(1H-MRS)分析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梗死灶和缺血灶代谢产物的代谢特征和变化规律。资料与方法对经临床诊断的20例BD患者行磁共振头颅常规平扫和多体素二维1H-MRS检查。分别测量2.02、3·03、3.22×10-6处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峰下面积,计算BD梗死灶、缺血灶及对侧或邻近正常区的NAA/Cr、Cho/C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病灶NAA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缺血灶均出现Lac峰,而一部分梗死灶出现Lac峰。BD患者梗死灶的NAA/Cr、Cho/Cr比值与正常脑实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缺血灶的NAA/Cr比值与正常脑实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Cho/Cr比值与正常脑实质不存在显著差异(P>0·01);BD患者梗死灶的NAA/Cr、Cho/Cr比值与缺血灶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多体素二维1H-MRS能够显示BD患者梗死灶和缺血灶代谢产物的代谢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了解梗死灶和缺血灶的进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质子MR波谱(1H-MRS)对颅内结核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颅内结核瘤患者术前或接受治疗前的1H-MRS表现,1H-MRS采用多体素2D1H-MRS,点分辨表面线圈法(PRESS)。比较结核瘤病灶实质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胆碱(Cho)、肌酸(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Cr,Cho/NAA、NAA/Cho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有无脂质(Lip)峰或氨基酸峰(AAs)出现。结果颅内结核瘤实质部分Cho较对侧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颅内结核瘤和对侧正常脑组织Cho分别为366.7±137.4,325.4±126.4,P>0.05),Cr、NAA、NAA/Cho低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颅内结核瘤和对侧正常脑组织Cr分别为163.6±74.1,300.1±140.5,P<0.01;NAA分别为239.4±96.6,475.3±244.7,P<0.01;NAA/Cho分别为0.74±0.35,1.56±0.60,P<0.01),Cho/Cr、Cho/NAA高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颅内结核瘤和对侧正常脑组织Cho/Cr分别为2.05±0.63,1.14±0.38,P<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分别对20例临床诊断为中重度OSAHS病人(病变组)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头颅多体素1H-MRS检查,记录两组半卵圆中心区、基底节区各代谢物比值,比较两组间的差异,观察有无乳酸(Lac)峰出现。记录病人相关临床指标,包括: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SpO2),并与各代谢物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变组半卵圆中心区NAA/Cr、NAA/Cho低于对照组,Cho/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区NAA/Cr、NAA/Cho较对照组稍降低,Cho/Cr较对照组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检测到Lac峰。AHI与半卵圆中心区NAA/Cho呈负相关(P〈0.05),SpO2与NAA/Cho呈正相关(P〈0.05),而AHI和SpO2与NAA/Cr、Cho/Cr无相关性(P〉0.05)。结论多体素1H-MRI能够早期发现OSAHS脑代谢改变,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维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2D1 H-MRS)在亚急性脑梗死与低级别脑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亚急性脑梗死患者及22例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接受了2D1 H-MRS检查,观察亚急性脑梗死与低级别脑胶质瘤2D1 H-MRS胆碱峰(Cho)、肌酸峰(Cr)、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NAA)及乳酸峰(Lac)的变化,并统计分析Cho/Cr、NAA/Cr、NAA/Cho比值。结果与对侧或邻近相对正常脑组织比较,亚急性脑梗死病例Cho峰呈轻度降低或升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病例Cho峰升高,两组病例NAA峰均不同程度降低,Cho/Cr、NAA/Cr、NAA/Cho三个比值在亚急性脑梗死与低级别脑胶质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1 H-MRS在亚急性脑梗死与低级别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梗死灶变化及大脑脚华勒变性的发生、发展.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健康对照各10例,行常规轴位T2WI、FLAIR及MRS扫描.随访8周,测量卒中灶及患侧大脑脚的MRS值,观察并分析数值的变化.结果 (1)卒中灶NAA下降,Cho上升;(2)第1周2组梗死区NAA/Cr无统计学差异;大脑脚MRS无差异.(3)第8周2组梗死区NAA/Cr、NAA/Ch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卒中组大脑脚NAA/Cho低于健康组(P=0.000).结论 MRS能从分子水平早期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灶远端脑组织继发性改变.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1H-MRS不同序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冰  朱斌  郑凯尔  陈峰 《放射学实践》2002,17(6):461-463
目的:探讨^1H-MRS在脑梗死患者脑内代谢物浓度差别及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优化序列参数。方法:对24例脑梗死患者脑内代谢物不同^1H-MRS序列进行对比研究,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分组研究各主要代谢物的信噪比,半高度,相对浓度的差别,结果:脑梗死病灶与健侧之间NAA/Cho,Cho/Cr,Glx/Cr,Lac/Cr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NAA/Cho,Lac/Cr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LacSNR25与136、25与272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H-MRS可以较好地显示脑梗死病灶病理生理变化,短回波显示乳酸率高,但准确性低,长回波可将Lac与脂质分开。TE=136、272ms为较佳参数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R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ASL)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在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28例单侧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行ASL 和1H-MRS检查.对ASL后处理的相对脑血流量(CBF) 图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1H-MRS测量病变侧和对侧脑组织的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的波峰下面积,比较两侧各代谢物峰下面积比值(NAA/Cho、NAA/Cr、Cho/Cr)的差异,并观察是否出现乳酸(Lac)峰. 结果 28例CBF图显示18例病变侧灌注较对侧降低,10例未见明显异常;1H-MRS显示病变侧的NAA/Cho、NAA/Cr低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o/Cr高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例于病变侧检测到Lac峰. 结论 ASL 能够早期发现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患者的CBF改变,1H-MRS能够显示缺血脑组织的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1H磁共振波谱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探讨脑部1H磁共振波谱分析对脑梗死治疗和预后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22例脑梗死患者行32次常规MRI和1H -MRS检查。MRS检查采用PRESS序列 ,对病变区和对侧半球相应部位进行测量。主要观察的代谢物为NAA ,Cr,Cho和Lac。病灶NAA ,Cr和Cho的相对值以病侧和对侧各代谢物共振峰谱线下积分面积的比值来表示。病灶Lac的相对值则以病灶Lac和对侧Cr共振峰高度的比值来表示。结果 :超急性期脑梗死NAA下降 ,并出现Lac峰 ,而Cr和Cho无明显变化。随病情进展NAA进一步减少 ,以至消失 ;Lac峰仍持续存在 ,至慢性晚期逐渐消失 ;Cr和Cho也逐渐减少 ,但Cho减少的程度颇多变异。结论 :1H -MRS所提供的脑梗死区代谢变化对脑梗死救治时间窗口的预测可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急性颈髓创伤MR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R质谱(1H-MRS)与MRI对急性颈髓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9例急性颈髓损伤病人行MRI与1H-MRS检查,根据MRI表现与临床神经功能分组并计算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波峰面积,分析NAA/Cho、NAA/Cr、Cr/Cho、Lac/Cho各值变化,并取9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颈髓完全性损伤组NAA/Cho、NAA/Cr、Cr/Cho、Lac/Cho各值为0.4l、0.4l、1.08、4.2l,不完全损伤组为0.96、0.90、1.05、2.44,对照组为1.1、1.23、1.05、1.3.颈髓完全损伤组与对照组比NAA/Cho、NAA/Cr值降低,Lac/Cho值升高(p<0.01),不完全损伤组仅Lac/Cho值升高(p<0.05).颈髓损伤不同程度中,完全损伤组较不完全损伤组中NAA/Cho、NAA/Cr显著减低(p<0.05).结论1H-MRS可定量测定创区颈髓相关代谢介质的变化,从代谢水平反映颈髓损伤的不同程度,MRI结合1H-MRS有利于颈髓损伤评价.  相似文献   

13.
郑欣  贾洪远  史浩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0):1609-1612
目的 应用2D多体素1H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检查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患者,分析其代谢产物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 对经临床诊断的20例BD患者和20名健康老年人行常规MRI和二维1 H-MRS检查,测量BD组常规MRI表现阳性病灶区、BD组表现正常脑白质区及对照组正常脑白质3组NAA/Cr、Cho/C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Lac峰的变化情况.结果 BD病灶区NAA/Cr值、Cho/Cr值降低,与对照组脑白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D正常脑白质区NAA/Cr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正常脑白质区Cho/Cr值较对照组脑白质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D病灶区全部出现Lac峰,BD正常脑白质区出现Lac峰12例.结论 1H-MRS检查能够反映BD代谢特点及变化规律;1H-MRS中的NAA/Cr可以显示常规MRI检查表现正常的脑白质微代谢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单发急性脑梗死整体病灶区治疗前与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特征,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6例患者分别在急性期和治疗平稳期行常规MRI及1H-MRS检查。1H-MRS检测采用单体素或多体素对病灶区行整体取样。对比分析治疗前与后整体梗死病灶区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类复合物(Cho)和肌酸(Cr)积分值,记录乳酸(Lac)峰次数;同时检测对侧正常脑组织区相应代谢物。运用Barthel指数量表记录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扩散加权成像(DWI)上测量病灶容积并分析治疗前与后容积变化。比较治疗前与后病灶区NAA积分值与梗死病灶容积(V)的比值并分析其与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26例患者在12~72 h和治疗(20±7.17)天接受了两次MR检查,获得52次1H-MRS结果。治疗前、后病灶区NAA分别与对侧半球相应正常区相比均有下降(P<0.05),梗死病灶区治疗前与后NAA未见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梗死病灶容积较治疗前变小(P<0.05);治疗后NAA/V比值及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值均有升高(P<0.05);NAA/V比值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315,P<0.05)。病灶区治疗前与后Cho及Cr值相比及其分别与对侧相应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部分Cho(9/26)及Cr(7/26)治疗前后的值起伏较大。Lac峰出现率为23%(12/52)。结论1H-MRS对单发急性脑梗死治疗前与后病灶整体取样动态监测其单一的NAA水平改变,对于评价临床神经功能康复有局限性;动态监测梗死病灶区NAA水平与梗死病灶容积比值,可能是一项反映临床神经功能恢复的客观指标;Cho与Cr值总体相对平稳;Lac峰的出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1HMRS在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1HMRS)和化学位移成像 (chemicalshiftimaging ,CSI)研究人脑梗塞中代谢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评价1HMRS在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2 8例脑梗塞患者根据发作时间将其分为 :超急性期 (6小时内 ) 2例 ;急性期 (6小时后至 2天内 ) 6例 ;亚急性期 (2天后至 6周内 ) 12例 ;慢性期 (6周后 ) 8例。将正常对侧相同部位 2 0例作为自身对照组。应用定点分辨选择波谱 (pointedresolvedselectivespectroscopy ,PRESS) /TE 13 5msCSI和两侧相对应部位PRESS/TE 13 5ms单体素采集。测算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肌酸 (Cr)、含胆碱类化合物 (Cho)与对照组的比值及同侧NAA/Cho、NAA/Cr、Lac/Cho(乳酸 /含胆碱类化合物 )的变化。结果 超急性期 2例出现Lac而NAA、Cho、Cr改变不明显 ;急性期 5例Lac增加 ,NAA开始减少 ,Cr稍降低 ,Cho未见明显改变 ;亚急性期Lac进一步增加 ,2例复查患者 2周后Lac开始下降 ,但仍维持较高浓度 ,NAA继续减少 ,Cr降低 ,Cho稍减少 ;慢性期NAA、Cr进一步减少 ,3例在病灶区仍检测到一定浓度Lac ,5例未见明显的Lac ,3例 6个月后病灶边缘Cho浓度比对侧高 ,5例Cho降低。另外 3例亚急性期、2例慢性期明显脂肪峰。同对照组比较 ,2 8例患者总的NAA下降最明显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胼胝体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7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胼胝体病变患者,其中胼胝体淋巴瘤2例、胼胝体变性4例、胼胝体胶质瘤3例、胼胝体梗死7例、胼胝体多发性硬化1例,研究其病灶MRS特点.结果 2例胼胝体淋巴瘤病灶胆碱(Cho)峰明显升高,肌酸(Cr)及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明显降低,并出现高耸的脂质(Lip)峰;4例胼胝体变性患者中2例示Cho/Cr升高,NAA/Cr下降,1例示正常,1例探测到倒置的乳酸(Lac)峰;3例胼胝体胶质瘤病灶NAA峰下降或消失、Cho峰不同程度升高;7例胼胝体梗死均出现明显倒置的Lac峰,NAA不同程度下降;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活动期病灶强化且Cho峰升高,NAA峰降低,并出现倒置的Lac峰,非活动期病灶不强化且MRS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多体素1H-MRS对胼胝体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H-MRS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脑胶质瘤的1H-MRS特点与其病理级别相关性。方法:搜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38例,按照WHO分级(2000)标准分成两组:低级别脑胶质瘤组、高级别脑胶质瘤组。所有患者在术前行1H-MRS检查,均在MR非增强成像的基础上获得。使用GE Signa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多体素扫描,点分辨选择波谱法,检测不同区域代谢物变化。结果:脑胶质瘤的1H-MRS表现:肌酸(Cr)无明显变化;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下降,胆碱(Cho)增高,变化的程度由肿瘤级别高低决定;低级别、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分别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的NAA/Cho、Cho/Cr、NAA/Cr比值与病理级别相关。结论:1H-MRS与MRI相结合能提高脑胶质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1H-MRS可评价脑胶质瘤的分级,反映脑胶质瘤代谢特性以及肿瘤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18.
多体素1H - MRS在脑肿瘤强化周围区域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多体素1H磁共振波谱(1H-MRS)在颅脑肿瘤强化周围区的代谢物改变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脑肿瘤患者35例,多体素1H-MRS采集NAA、Cho、Cr、Lac、L ip、m I和A la峰,分别计算星形细胞瘤、转移瘤、脑膜瘤的肿瘤强化区、强化周围区和正常参照区域的代谢物浓度,计算不同脑肿瘤、同种脑肿瘤不同区域及高、低级胶质瘤各代谢物比值平均值,比较统计学差异,记录Lac、L ip、m I和A la是否出现。结果肿瘤强化区NAA/Cho、NAA/Cr和Cho/Cr平均值与正常参照区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共出现17例Lac峰、7例L ip峰、6例A la峰和6例m I峰;强化周围区,三者的NAA/Cho、NAA/Cr、NAA/nCr、Cho/NAA值具显著性差异;良、恶性胶质瘤间,NAA/Cho、NAA/nCr、Cho/Cr和Cho/nCho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体素1H-MRS对肿瘤强化周围区域的评价,有助于星形细胞瘤与脑转移瘤、脑膜瘤的鉴别诊断及浸润范围的划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多体素1H-MRS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及其与Ki-67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iemensSonata 1.5T超导型MR成像系统对41例脑星形细胞肿瘤患者进行常规MR扫描及MRS检查,其中28例进行了Ki-67抗原指标的免疫组化染色。磁共振波谱分析采用四通道正交头部专用线圈3D-CSI序列扫描,比较分析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间代谢物情况。用兔抗人Ki-67单克隆抗体测定肿瘤标本的Ki-67抗原标记指数。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低级别组脑星形细胞肿瘤多体素?1H-MRS均表现为Cho峰不同程度增高和NAA峰不同程度的降低,5例出现Lac峰,无出现Lip峰。高级别组脑星形细胞肿瘤均表现为Cho峰明显增高,NAA不同程度的明显降低,21例出现Lac峰,11例出现Lip峰。高低级别肿瘤间Cho/Cr,Cho/NAA和Lac/Cr比值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Cho/Cr、Cho/NAA比值与Ki-67指数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0.694)。结论:多体素1H-MRS代谢物含量与Ki-67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磁共振波谱分析能够为星形细胞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