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非典型增生和普通型增生的X线征象,探讨X线检查在两者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8例患者,其中普通型乳腺增生367例,乳腺非典型增生321例,分析2组X线征象差异。结果:2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年龄分段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增生≥65岁所占比例(11.2%)较普通型增生比例(5.0%)高。2组肿块形态、边缘、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钙化形态、分布及不对称类型和结构紊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普通型增生中以球形不对称为主要表现,非典型增生以局灶性不对称为主要表现。结论:X线征象对乳腺非典型增生和普通型增生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X线影像的临床应用价值与限度.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疾病患者的钼靶X线影像资料,进行BI-RADS分类、乳腺腺体类型分型,观察病灶位置、大小、有无细钙化,与手术记录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钼靶X线影像资料BI-RADS分类:0类13例,Ⅰ类7例,Ⅱ类3例,Ⅲ类4例,Ⅳ类28例,Ⅴ类16例.BI-RADS分类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Ⅰ、Ⅱ、Ⅲ、Ⅳ、Ⅴ类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28%、33%、75%、60%、100%.乳腺钼靶X线影像资料有28例(39%)对病灶位置评估不准确,37例(52%)对病灶大小评估不准确;11例有细钙化影,其中9例为乳腺癌.致密型和中间混合型乳腺占77% (55/71),与术后病理相比,钼靶X线诊断准确率为53%;退化型乳腺占23% (16/71),与术后病理相比,钼靶X线诊断准确率为81%.结论 乳腺钼靶X线对于乳腺疾病的显示有一定价值,但对于病灶诊断准确率低,特别是致密型乳腺,对于病灶的位置及大小显示不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引起男性乳腺肿块常见疾病的X线表现特点及诊断,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收集因乳腺肿块进行乳腺X线检查的男性49例,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乳腺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归纳可引起男性乳腺肿块的常见疾病种类.结果:49例男性患者,经乳腺X线检查诊断为男性乳腺发育症45例,其中结节型31例(68.9%),树枝型6例(13.3%),弥漫型8例(17.8%).另外4例经X线检查发现乳腺肿块归为BI-RADS 4类,最终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1例,转移性腺癌1例,囊内乳头状癌1例,脂肪坏死1例.结论:男性乳腺发育症和男性乳腺癌是引起男性乳腺肿块的常见病因,前者一般通过典型X线表现就可做出正确诊断,男性乳腺癌、脂肪坏死等少见疾病的确诊仍有赖于最终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4.
在老年妇女中,乳腺癌占因癌致死的首位。但在乳腺癌普查中,常不包括74岁以上的老年妇女组,在此年龄组中乳癌的晚期病例和死亡率可能与未应用乳腺摄影普查而延误诊断有关。作者回顾1988年11月~1992年2月60例(62个癌)75岁以上乳腺癌的乳腺X线摄影片及临床记录。62个癌中的60个(97%)在乳腺X线片中可见到,其中17个(27%)是在每年乳腺普查(间隔在18个月以内)患者中检出,8个(13%)是在乳腺摄影间隔超  相似文献   

5.
X线摄影和螺旋CT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参照X线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方面的特点.评价用螺旋CT扫描乳腺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外科手术证实的156例乳腺疾病患者分为乳腺癌组和非乳腺癌组.观察X线摄影和螺旋CT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结果:156例有乳腺肿块的患者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乳腺癌65例.乳腺良性疾病91例。65例乳腺癌中有10例乳腺X线摄影检查为阴性.其中4例因腺体致密而不能确诊。这4例中螺旋CT检出2例阳性病变。乳腺X线摄影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6%和83.5%.螺旋CT扫描为83.1%和76.9%。乳腺X线摄影和螺旋CT扫描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6%和72.0%,其阴性预测值为88.4%和86.4%。结论:对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检查.首选乳腺X线。必要时CT可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6.
腋部副乳腺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认识腋部副乳腺的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复习了3年来的7562例女性接受日常乳腺X线检查的内侧斜位照片,观察有无副乳腺及其X线表现。诊断依据为:在腋内有和主乳腺不相连的腺体样结构。结果 7562例中发现腋部副乳腺161例,发生率2%,平均年龄39岁。38%发生于两侧,42%发生于右侧,20%发生于左侧。最大径线平均为3.5cm(右)和3.3cm(左)。在形态上,斑片状最多(35%),其余依次为分支状(26%)、混合状(20%)及团片状(19%)。3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组织。结论 腋部副乳腺不少见,有一定的X线表现,认识它很重要,以避免将此种发育异常误认为其他病变。  相似文献   

7.
乳腺疾病的X线钼靶与MRI对比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分析乳腺疾病的X线钼靶与MRI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钼靶与MR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0例乳腺疾病的X线钼靶与MRI表现,MRI分别采用自旋回波T1WI、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X线钼靶采用常规方法摄片。结果MRI 53例诊断正确,与病理结果相符,MRI诊断的准确率为88.3%,X线钼靶38例诊断正确,与病理结果相符,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为63.3%,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10.23,P<0.01。结论 MR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钼靶,对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摘要目的评估乳腺X线摄影进展性不对称征象的超声、MR成像表现、组织病理学病因及其结局。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遵循HIPAA,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免除了知情同意。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乳腺X线摄影数据库中诊断为"局灶性不对称"的2 354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分析乳腺X线立体导丝定位切除活检(SNLB)中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83例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为Ⅳ类及Ⅴ类的乳腺不可触及病灶(NPBLs)患者,采用乳腺X线SNLB,切除标本再次X线摄片,确认病灶完全切除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81例患者一次性定位成功,2例患者定位偏离.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恶性病变23例(27.7%),其中浸润性导管癌5例(6.0%),导管原位癌15例(18.1%),小叶原位癌1例(1.2%),乳头状癌2例(2.4%);非典型增生5例(6.0%);良性病变55例(66.3%).结论 乳腺X线SNLB技术,对NPBLs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龙威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9):1345-1348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提高脂肪坏死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结果:乳腺脂肪坏死根据其病因及时期X线表现多种多样:①无任何阳性X线表现9例;②脂性囊肿5例;③肿物11例;④结节2例;⑤不对称致密4例;⑥斑片影5例;⑦脂肪层内星芒状、索条状、网状影18例;⑧结构扭曲2例;⑨颗粒状、片状不规则钙化、多形性钙化2例。在多种多样的X线表现中,腺体内的脂性囊肿及皮下脂肪层内的局限星芒状、索条状、不规则网状影为脂肪坏死的特征性表现。结论:乳腺X线检查对脂肪坏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认真询问病史(如外伤、手术及炎症史等),对本病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1.
乳腺错构瘤的临床与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临床及X线特点,提高X线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错构瘤2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X线资料。结果:发病年龄21~65岁,平均36岁,无痛性乳腺肿块19例,无症状6例。X线片上病变由不同比例的脂肪组织、腺体和纤维组织混合组成,其中混合型17例,全部正确诊断;以纤维腺体组织为主的致密型6例,误诊4例;以脂肪组织为主的脂肪型2例,误诊1例。结论:混合型乳腺错构瘤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乳腺X线摄影能明确诊断;致密型和脂肪型X线表现不典型,认识其混杂密度X线征象和临床特点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X线检查诊断报告中被评估为BI-RADS 4级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和纤维腺瘤(FA)的影像学鉴别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乳腺X线诊断为BI-RADS 4级,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IDC和FA的病例,其中56例为乳腺IDC,32例为FA,观察2种病变的X线征象.结果 56例乳腺IDC平均大小为(2.3±0.89)cm,表现为肿块48例,其中分叶状41例(85.4%),高密度43例(76.8%),边缘浸润26例(54.2%);表现为结构扭曲8例,均伴有成簇状钙化.32例FA平均大小为(1.8±0.53)cm,圆形或卵圆形24例(75.0%),分叶状7例(21.9%),高密度14例(43.8%),边缘模糊13例(40.6%).IDC和FA在密度、分叶、边缘浸润和结构扭曲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分析乳腺IDC和FA各自影像学特征,可有效地将两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3.
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和超声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及B超表现,提高对本病影像诊断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X线平片及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X线片表现:(1)双侧乳腺结构、密度不对称10例;(2)淡薄片影3例;(3)有毛刺的结节5例;(4)X线片无阳性发现5例。超声声像图表现:(1)16例(16/17,94.1%)非医源性脂肪坏死病灶位于皮下脂肪层;(2)结节回声高低不一(高、低、无);(3)彩色Doppler超声病灶无血流信号8例。结论乳腺脂肪坏死根据其病因和时期,其影像表现多种多样。X线与B超检查结合,本组有65%可排除乳腺癌的诊断。位于乳腺脂肪层内的网状片影或有毛刺的结节首先考虑脂肪坏死的可能,紧密结合临床病史,可提高本病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评价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8例病理证实乳腺导管内癌的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的表现。结果 :3 8例中 ,乳腺钼靶X线摄影表现为丛样微小钙化点 16例( 4 2 .1% ) ,边界不规则高密度影 13例 ( 3 4.2 % )。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导管充盈缺损或中断 6例 ( 15 .8% )。超声显示为界限不清和形态不规则实性肿块 11例 ( 2 8.9% ) ,界限清楚和形态规则实性肿块 6例 ( 15 .8% ) ,囊实性肿块 3例 ( 7.9% )。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准确诊断率分别为 78.9%和 5 2 .6%。结论 :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有诊断价值 ,但前者优于后者 ,二者结合能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乳腺微小肿块钼靶X线与超声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钼靶X线与超声对乳腺微小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同时行钼靶X线与超声检查的乳腺微小肿块患者74例。钼靶X线采用常规方法摄片;超声探头频率10MHz,分别在2种影像下对乳腺肿块进行分析、诊断,比较二者诊断结果差异。结果46例良性病变,包括纤维腺瘤30例,乳腺腺病10例,乳腺囊肿6例,X线诊断正确38例(38/46),超声诊断正确40例(40/46)(χ2=0.08,P(0.5)。28例恶性病变,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0例,导管内癌4例,小叶癌4例,X线诊断正确24例(24/28),超声诊断正确20例(20/28)(χ2=3.75,P(0.05)。结论钼靶X线在良性微小肿块诊断中与超声无统计学差异,对乳腺恶性微小肿块的检出,钼靶X线较超声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高频钼靶X线特征,提高术前X线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表现。结果:4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显示结节或肿块影35例,占85.37%,X线测量肿块大小比临床扪及小有31例,占显示肿块的病例88.57%;显示毛刺状改变23例,占56.1%;有微小钙化17例,占41.46%。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X线上有特征性表现。乳腺高频钼靶X线检查在此病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 X线摄影、3.0T MR检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乳腺 X线摄影、MR检查的女性患者61例,良性14例,恶性47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观察病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磁共振波谱(MRS)有无胆碱(Cho)峰。分析单独运用乳腺X线摄影、MR及2种技术联合应用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采用 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独使用乳腺 X线摄影及 MR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45.9%、62.3%;两者联合运用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符合率为80.3%,均高于单独使用某一种检查(χ2=4.08,P<0.05)。结论 MR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乳腺 X线摄影。乳腺 X线摄影联合 MR检查明显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为早期诊断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乳腺肿块的X线征象,提高乳腺肿块的X线定性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乳腺肿块的X线征象,将X线诊断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灶总数为68个,X线表现为良性肿块者25例,23例与病理诊断相符合,2例病理诊断为乳腺癌;表现为恶性者36例,33例与病理诊断相符合,3例病理诊断为良性肿块(1例为纤维腺瘤,1例为囊肿,1例为paget病);未定性者27例,病理诊断专1例恶性,1例良性。结论:乳腺X线检查对于乳腺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是目前乳腺肿块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表现,探讨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术前乳腺X线检查资料。结果26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21例(80.8%)交界性3例(11.5%)恶性2例(7.7%)。其中18例乳腺叶状肿瘤多位于外上象限,直径1.7~9.3cm,19例肿块表现为圆形、边缘光整,5例表现为分叶状,7例为多发肿块,2例为边缘模糊、有毛刺征,1例发现钙化灶,21例发现"透明晕"。结论妇女乳房内肿块大、分叶状且周边有"透明晕"是乳腺叶状肿瘤较特征的X线征象,近期肿块迅速增大有助于叶状肿瘤的诊断。X线表现与组织学分型有一定关系,边缘模糊,有毛刺提示恶性程度较高。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表现和X线特征,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微钙化对早期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钙化在乳腺X线摄影筛查中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乳腺X线摄影筛查及组织病理、免疫组化证实存在微小钙化灶的DCIS 58例.参照美国放射学会(ACR)颁布的乳腺病变BI - RADS有关钙化形态和分布的征象描述,记录钙化灶的形态、分布数据.全部病例均对照病理结果.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探讨钙化形态和导管原位癌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微钙化按外观与形态分成3类:(1)线形分支状钙化46例(79%);(2)成簇泥沙样钙化5例(8%);(3)微钙化伴粗大钙化7例(12%).所有58例DCIS患者中,低级别(1级)DCIS 14例(24%),中级别(2级)DCIS 35例(60%),高级别(3级)DCIS 9例(16%).不同级别原位癌的X线摄影钙化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原位癌分级与病灶内微钙化方式存在一定关联度(r=0.559,P<0.01).结论 微钙化有助于DCIS的早期检出,其形态外观有助于判别其病理分级,正确认识乳腺X线摄影钙化可提高DCIS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