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钝性脾损伤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CT在钝性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钝性脾损伤病人进行CT检查并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完全性破裂28例,中心破裂5例,包膜下破裂3例.CT表现为脾内血肿,脾撕裂,包膜下血肿,脾周血肿及腹腔积血.同时发现肝、肾、胃、十二指肠、腰椎、肋骨等多发性损伤.31例手术,5例保守治疗.结论CT扫描能正确估计钝性脾损伤的损伤范围和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误漏诊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2例延迟性脾破裂中的诊断和误漏诊的经验与教训.结果本组延迟性脾破裂的误漏诊5例(41.66%).对多发伤与脾破裂并存可能认识不足,外伤史轻微或伤员隐瞒外伤史,缺乏腹痛-缓解-突然再腹痛的典型病史,缺乏“对冲性脾破裂”力学分析和整体化诊断思路等为其误漏诊的主要原因.结论详细的外伤史和全面系统检查,重视腹以外多发伤掩盖腹内脏器伤及延迟性脾破裂可能.确立外伤-腹内脏器伤-脾破裂整体化诊断思路.不间断地辅以B超检查脾形态学变化和腹内有无积液,腹腔穿刺确定有无血腹、X线胸腹部检查观察左侧胸肋角和膈肌运动情况、必要时CT检查以尽早发现脾包膜下血肿,降低延迟性脾破裂误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附3O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对30例外伤性脾破裂进行了分析总结,评价CT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CT表现以脾实质内不均质低密度影多见。脾周新月形低密度影是脾破裂腹腔内积血的常见CT征象。同时伴有肝、肾、肋骨、脊柱等多发损伤。结论:本组CT诊断脾破裂无1例假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外伤性脾破裂的CT表现和手术记录结果或保守治疗复查。23例均为平扫,脾破裂23例;并脾包膜下血肿5例;并腹腔积血3例;并发症11例。结论:典型CT征象:(1)脾形态失常、实质密度不均,脾包膜下血肿及腹腔积血。同时脾破裂有较多并发症;(2)CT增强扫描在脾破裂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脾破裂的超声图像表现,通过与手术病理对照,找出漏或误诊原因,从而提高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本文报道了33例闭合性腹部创伤,术前全部经B超检查,探查了肝脾及腹腔情况。结果:33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破裂者7例,B超符合率为85.7%(6/7);脾破裂者26例,B超符合率为92.3%(24/26)。结论 B超对于肝脾破裂的诊断有肯定的临床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与手术对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认为早期外伤性脾破裂CT表现以脾实质内不规则不均质高低混杂密度影最多见,膈下肝前新月形低密度影是脾破裂腹腔积血最常见的CT征象,CT检查能明确脾脏损伤的部位及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CT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本文报告48例外伤性脾破裂,其中42例经手术证实。48例均做CT平扫,4例加作增强扫描,男34例,女14例。以30—49岁最多见。结果:CT表现以脾实质性不规则不均匀性低密度影最多见。运用窄窗及图像放大技术能使损伤更清晰。可同时发现肝、肾、肋骨、脊椎、横膈等多发性损伤。结论:本组CT诊断脾破裂无1例假阳性。  相似文献   

8.
钝性脾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非增强扫描对钝性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非增强扫描并经手术及临床确诊的41例钝性脾损伤。结果脾脏包膜下血肿12例,脾内血肿16例,脾撕裂伤19例,脾粉碎8例,伴有腹腔积血30例。无假阳性,3例假阴性,CT非增强扫描诊断脾损伤敏感性92.7%,特异性100%,准确率92.7%。结论CT非增强扫描能够较好的显示钝性脾脏损伤的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博  罗超  刘正杨  黄率帅 《武警医学》2021,32(6):494-496
 目的 探讨高场1.5T MRI在闭合性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随诊证实54例闭合性脾损伤患者的1.5T MRI图像信息,并与首诊CT图像相比较,确定脾内血肿及脾被膜血肿为直接诊断征象,脾内密度或信号不均、体积增大、边缘毛糙、腹腔积血为间接诊断征象,分析比较MRI及CT两种影像方法在发现直接与间接征象个数上的差异性。结果 54例脾损伤中,首诊CT确诊46例,疑似5例,3例漏诊;首诊MRI确诊51例,疑似3例,无漏诊。MRI发现脾内血肿个数高于CT,脾被膜血肿、间接征象的发现个数低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脾损伤影像特点具有特征性,在部分隐匿性病例中能够与CT检查互为补充,为临床及时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腹部外伤的CT诊断(附387例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评价 CT检查对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87例腹部外伤病人进行 CT检查并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387例腹部外伤中 CT检出腹部脏器损伤 2 0 7例 (检出率 53.5% )其中脾破裂 1 2 5例 ,肾破裂 38例 ,复合损伤 34例 ,肝破裂 1 0例 ,腹腔积血 1 46例 ,腹膜后血肿 48例 ;腹腔大量积血与脾脏缩小提示实质器官破裂。结论 :CT对腹部外伤的正确诊断和临床治疗可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 (附3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莉  唐庆放  沈涛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11):1169-1171
目的探讨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以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35例外伤性脾破裂,其中32例经手术证实.35例均做CT平扫,4例加做增强,平均年龄为42岁,男女比例为52.结果脾包膜下血肿19例,脾内血肿8例,脾撕裂伤6例,多发性脾撕裂伤2例.结论CT对脾脏破裂能做出明确诊断和分型,也可同时发现脾脏周围器官的损伤,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创伤性肾包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策略。方法选择18例创伤性肾包膜下血肿病例,其中外伤性肾包膜下血肿13例,医源性肾包膜下血肿5例,分析CT和B超检查结果,分别选择保守治疗、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和手术探查治疗。结果18例中选择保守治疗11例,选择微创治疗5例,手术探查2例。2例手术探查者由于肾包膜下血肿和肾创伤严重均实施肾切除术。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的16例随访1~5年,14例愈后良好,保守治疗组有2例在1年后复查有不同程度的肾萎缩,患肾功能减低。18例均无肾性高血压、肾积水和肾脏感染的发生。结论医源性肾包膜下血肿是由于诊疗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所致,13例外伤性肾包膜下血肿,有9例肾合并有其它肾脏疾病,CT和B超检查是诊断肾包膜下血肿并明确血肿严重程度的主要检查方法,根据肾包膜下血肿的严重程度分别选择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应严格掌握手术探查指征。  相似文献   

13.
Sixteen patients with nontraumatic abdominal or retroperitoneal hemorrhage were examined with ultrasound (n = 16), and CT (n = 14). The lesions of the 10 patients with signs on the onset of hemorrhage were four rectus sheath hematomas, three renal subcapsular and perirenal hematomas, and subcapsular hematoma, pararenal hematoma, perirenal and parenal hematoma, on each. Fall in periphery blood hematocrit values within 24 hours after the onset was observed in only three patients. As the hematocrit value was increased, fluid area of hematoma was replaced by high density on CT and by hypoechoic area on ultrasound. The lesions of the remaining 6 patients were four renal subcapsular hematomas, one hepatic parenchymal and subcapsular hematoma, and one iliopsoas hematoma. CT is superior to ultrasound in evaluation of the nontraumatic hematomas. However, clinicians requir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is disorder which occasionally mimick other disorders.  相似文献   

14.
肾外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海丰  谢国云  罗超 《放射学实践》2006,21(10):1039-1041
目的:探讨CT对肾脏外伤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50例肾脏外伤,其中42例经手术证实。50例均作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单纯肾包膜下血肿5例,肾挫伤并实质内血肿32例,肾撕裂伤合并包膜和/或筋膜下积血10例,复杂性肾撕裂伤3例。结论:CT对肾脏损伤能做出明确诊断和分型,增强扫描能发现更多的损伤信息,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CT平扫诊断钝性伤脾破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CT平扫诊断钝性伤脾破裂的标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钝性脾破裂患者(其中55例手 术,5例临床证实)的CT片及临床资料,放射科医生双盲读片分析。结果60例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经CT平扫发现脾 实质密度不均匀(包括脾实质血肿、脾包膜下血肿、脾撕裂等)、脾包膜中断或呈“葱皮”样改变共39例(65%),“哨兵血块 征”54例(90%),腹腔积血46例(76.7%),脾肿大34例(56.7%),脾附近软组织挫伤、骨骼骨折17例(28.3%)。结论CT 平扫诊断钝性脾破裂的直接征象是脾包膜中断或呈“葱皮”样改变,其余皆为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动态监测在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超声动态监测重点观察脾脏回声和腹腔积液等情况,并严密监测临床体征。结果 25例患者中诊断为真性脾破裂14例,中央性脾破裂5例,包膜下脾破裂6例;首次超声检查确诊16例,经超声动态监测确诊9例。其中22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成功,超声复查提示脾内血肿缩小或基本吸收,腹腔积液减少或消失;3例患者经超声动态监测后确认非手术治疗无效而中转急诊手术。结论超声动态监测脾内损伤情况及腹腔内积血的变化,能直观、实时地显示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中的病情进展情况;早期阶段实施床边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而对可疑者进行超声动态监测则有助于尽早确诊。综合临床体征观察和超声动态监测可作为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首选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输卵管卵巢脓肿的影像学表现,探讨该病影像学诊断价值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术后病理确诊或临床确诊输卵管卵巢脓肿影像学资料,4例行 CT 平扫,9例行 MRI 平扫及增强(其中5例同时行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0例表现为附件区腊肠样病变(其中1例超声误诊为肠梗阻),CT 平扫呈均匀低密度影,MRI 平扫呈长/短 T1长T2信号、部分可见液-液平面形成,增强扫描脓肿壁轻度增厚并明显均匀强化,所有患者表现不同程度腹腔、盆腔积液及周围筋膜增厚;3例表现为单侧附件区厚壁多房囊实性包块(其中2例术前误诊为卵巢肿瘤性病变),增强扫描表现为厚壁及分隔明显强化。结论CT 及 MRI 对腊肠样表现的输卵管卵巢脓肿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多能做出定性诊断,对囊实性病灶能清楚显示,但定性诊断困难,误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肾包膜下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肾包膜下血肿的发生原因,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本组6例自发性肾包膜下血肿患者通过CT和B超检查明确诊断。根据肾包膜下血肿严重程度和合并肾脏病变情况分别选择非手术治疗、经皮肾穿刺引流术和手术探查。结果 6例患者中有2例肾包膜下血肿严重且合并有肾脏占位性病变者进行手术探查,并实施患肾切除术,术后证实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出血。有2例血肿较轻者行非手术治疗,有2例血肿较重者行经皮肾穿刺引流术,这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肾萎缩、肾性高血压、肾积水和肾脏感染的发生。结论自发性肾包膜下血肿多由于患肾合并有其他肾脏疾病,CT和B超检查是诊断肾包膜下血肿并明确血肿严重程度的主要检查方法 ,同时明确肾脏合并疾病的诊断。根据肾包膜下血肿的严重程度分别选择非手术治疗和经皮肾穿刺引流术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急诊手术增加失肾率甚至危及生命,应严格掌握手术探查指征。  相似文献   

19.
慢性脑内血肿的影像误诊分析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脑内血肿CT、MRI的误诊原因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手术证实的21例慢性脑内血肿的影像资料,其中21例CT平扫及增强,8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术前5例诊断为囊性胶质瘤,4例转移瘤,1例脑脓肿,此10例开颅手术证实为脑内血肿,并伴反应性胶质增生;另11例临床动态观察吸收后证实。结论:慢性脑内血肿具有占位效应轻、均匀环形强化及MRI图像上有均匀铁环的影像特点,详细询问病史及治疗后动态观察可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