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运用改进U-Net深度网络学习定量评价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的超声图像,确定基于改进U-Net深度网络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探讨其在定量评估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卡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13例经肌电图确诊的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卡压患者及104例健康志愿者,213例正中神经卡压患者中60例为双侧卡压。对317例受检者行超声检查,在腕管处保存超声图像,共得到正中神经图像377组。由擅长肌骨超声的医师对377组图像进行勾勒。应用基于改进U-net深度网络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分割腕管综合征卡压的正中神经超声图像,定量分析提取横切以及纵切的正中神经超声图像的影像组学量化特征。结果:改进的U-Net深度网络可以很好地识别切割正中神经;改进的U-Net深度网络可以定量表示CTS中卡压的正中神经回声减低,区域明暗参数A、明暗参数I、对比明暗参数RI以及纹理参数Homo、纹理不均匀参数Con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改进的U-Net模型在超声正中神经图像自动分割方面表现良好,可以定量分析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卡压时灰度以及神经纹理均匀性。  相似文献   

2.
超声在腕管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CTS)的准确性。方法:对3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44只手腕和40例无CTS志愿者的80只手腕行动态超声检查,在腕管桡尺关节、豌豆骨及钩骨水平测量正中神经的截面积及其扁平率(长径与短径之比),两组结果进行相关性的对比研究,由ROC曲线评价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标准值的准确性。结果:CTS患者的正中神经在腕豆骨的截面积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中神经的截面积增大对于诊断腕管综合征最有预测价值。以正中神经在豌豆骨水平的截面积9.5cm2为阈值,其诊断准确性为87%,诊断敏感度为88%,诊断特异度为87.5%。结论:超声测量正中神经的截面积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婷  黄国忠  肖新兰   《放射学实践》2011,26(10):1118-1120
腕管综合症(carpaltunnelsyndrome,CTS),俗称鼠标手,是最常见的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任何造成腕管内压力增加的因素,都可导致正中神经受压而引起CTS,主要与手腕部反复动作的慢性损伤有关。随着电脑的普及,CTS患者日益增多,人们对CTS也越来越重视。CTS最常见的症状为桡侧3个半指麻木、疼痛,严重者大鱼际肌萎缩。典型者通过症状、体征(Phalen试验阳性、Tinel征阳性等)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做出诊断,但却不能显示腕管内部结构。这有赖于影像学检查,MRI对软组织显影最为清楚,目前成为公认的最佳腕管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糖尿病(DM)并发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CTS患者共72例,其中非DM(non-DM)CTS患者40例,DM合并CTS患者32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查体及电生理检查证实。DM者64只手腕中患有CTS手腕的为36只,non-DM中患有CTS手腕的为46只。将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共20例(40只手腕)设为A组,B组为non-DM合并CTS的手腕(共46只)、C组为DM无CTS的手腕(共28只)、D组为DM合并CTS的手腕(共36只)。高频超声测量每位受试者腕管入口(腕豆骨水平)与腕管出口(钩骨钩水平)正中神经(MN)的CSA值,并计算两者的比值,即肿胀率(SR)。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间各测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 1)各组腕管入口正中神经的CSA值分别为(8.78±0.76)mm~2(A组)、(13.36±0.18)mm~2(B组)、(10.37±0.30)mm~2(C组)以及(13.96±0.75)mm~2(D组)。各组腕管入口处正中神经CSA统计学差异显著(F=87.79,P0.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B组与D组无差异,但是与A、C两组差异显著,而A、C两组测值差异亦显著。腕管入口正中神经的CSA值为B组=D组C组A组;2)各组腕管出口处正中神经的CSA值分别为(7.82±0.66)mm~2(A组)、(11.52±0.86)mm~2(B组)、(9.43±0.40)mm~2(C组)以及(13.12±0.74)mm~2(D组)。各组腕管出口处正中神经CSA统计学差异显著(F=90.429,P0.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该处各CSA值均存在差异,其中以D组最大,其次为B组,然后为C组,最小者为A组;3)各组腕管SR值分别为1.12±0.07(A组)、1.17±0.11(B组)、1.10±0.06(C组)及1.07±0.07(D组)。各组SR值差异显著(F=9.850,P0.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B组SR值A组=C组D组。结论高频超声诊断CTS和DM合并CTS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肘关节畸形致肘管综合征(CTS)患者肌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与颈椎病、胸出口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方法 对82例肘关节一侧或双侧畸形患者,分别采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针电极肌电图方法,对双侧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进行检测.对仅有尺神经的MCV、SCV异常,并有肘管传导速度减慢,且有明显神经传导阻滞点,而正中神经、桡神经不受累患者,确诊为CTS.结果 在测定的82例164条尺神经中,腕-肘下3 cm处MCV减慢的共56条(34.3%),腕部测定SCV减慢45条(27.4%)、未引出41条(25%);36例双侧、46例单侧共118条尺神经肘管传导速度均不同程度减慢,并伴有波幅降低,卡压部位均位于肘正中或上、下1 cm左右处.82例正中神经MCV与SCV均正常;针电极肌电图检测第一背侧骨间肌、小指展肌及尺侧屈腕肌异常48例(58%),拇短展肌及桡侧屈腕肌均未见异常.82例中,最后明确诊断为CTS单侧46例、双侧36例,均可见确定的肘管内卡压点.结论 对有肘关节畸形的患者均应作神经肌电图检测,尽早明确CTS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CTS)超声定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CTS患者33例作为患者组,共39个患病肘关节;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共60个健康肘关节。用高频超声检查2组尺神经,并比较2组间尺神经形态、回声、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及CSA肿胀率的差异。结果:患者组超声声像图中69.2%可见明显卡压,表现为卡压处尺神经局部扁平或变细,卡压的近端及远端肿胀变粗,回声降低;30.8%未见明显卡压,仅表现为肘部尺神经肿胀;尺神经最粗CSA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系数r=-0.528。结论:超声对CTS的定量检测中,CSA肿胀率诊断价值最大,CSA和CSA肿胀率相结合能提高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实时动态超声检查在诊治腕管综合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实时动态超声检查在诊断腕管综合征(CTS)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20只具CTS症状的手腕,在屈指过程中观察正中神经的位移、断面形态变化,记录下屈指前后神经的厚度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TS组当屈指时神经移动较少,断面形状的改变不明显,豌豆骨水平神经厚度未见明显增加.结论:实时动态检查作为超声独具的优势,它可以直观地显示屈指过程中腕管内正中神经的移位,断面形状上的改变,可能根据神经前后径在屈指前后的增加值,判断病变神经及病变程度,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声触诊成像定量(VTIQ)技术所测特发性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正中神经硬度与神经传导指标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37例(61只腕)特发性CTS患者行VTIQ及神经传导检查,分析其正中神经剪切波速度(SWV)、近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末端运动潜伏期(DML),以及SWV与CSA、DML的相关性。结果:正中神经的SWV与DML、CSA均呈正相关(r=0.357,P0.05;r=0.690,P0.001)。结论:特发性CTS患者SWV值与CSA及DML的相关性提示神经硬度的增加与神经形态学改变及神经传导的异常有关。VTIQ技术可为CTS的诊治提供更丰富的定量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水平。方法:应用针极肌电图与神经传导速度(NCV)对30例46侧腕管综合征(CTS)患者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正中神经腕管以下支配肌针极肌电图见失神经支配电位而不累及其他神经支配肌;腕管以下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MCV潜伏期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MCV潜伏期与针极肌电图的异常率比值极其相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不经过腕管的尺神经与腕管以上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NCV)均正常。结论:针极肌电图对观察CTS的损害范围与程度有重要意义,NCV不同部位和分节段的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周围神经病变而确诊CT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老龄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25例(140只腕)老龄CTS患者(CTS组)按肌电图检测的感觉/运动传导参数分为轻、中、重度3组,另选择匹配的4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行高频超声检测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以及腕管入口和出口正中神经面积比(R-CSA)和面积差(△CSA),比较2组正中神经形态参数的差异及其不同平面的正中神经参数的ROC曲线。结果:高频超声检测的腕管入口R-CSA和△CS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优于腕管出口的CSA。结论:高频超声所测腕管入口的R-CSA、△CSA是诊断老龄CTS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比较腕管水平及近端旋前方肌水平正中神经横断面积(CSA)以提高诊断腕管综合征(CTS)的准确性。方法 研究方案获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并得到所有被检查者的书面知情同意。68例连续的CTS病人的100个手腕(男16例,女52例;平均年龄57.9岁,范围25~85岁)和58名健康志愿者的93个手腕(男16例,女42例;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IDEAL-IQ技术结合纹理分析对肾脏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诊断价值。方法:将42例经手术或临床确诊的肾脏肿瘤患者(共44个病灶)纳入研究,其中少脂肪AML患者8例,非AML患者34例。每例患者均采用2个序列进行MRI扫描来评估病灶及其内的脂肪成分:①双回波T1WI(同/反相位);②IDEAL-IQ序列。对同/反相位图像采用阅片分析。对IDEAL-IQ序列图像,首先在脂肪分量(FF)图像上手动勾画ROI并融合形成全病灶ROI,然后使用软件进行纹理分析,取得全病灶的多项纹理分析参数,包括最小值、最大值、中位值、平均值、标准差、方差、第5、第15和第30百分位值、均匀性、偏度、峰度、范围和熵,比较在2个序列图像上2组病变特征的差异。5和第30百分位值、均匀性、偏度、峰度、范围和熵,比较在2个序列图像上2组病变特征的差异。结果:同反相位T1WI显示的含脂病灶的组内占比在少脂AML组与非AML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EAL-IQ序列获得的病灶的14项纹理参数中,最小值、最大值、中位值、平均值、标准差、方差、第5、第15和第30百分位值及均匀性这10项参数值在少脂AML组与非AML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偏度、峰度、均匀性和熵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IDEAL-IQ序列结合纹理分析能准确测量肾脏肿瘤病灶内的少量脂肪,对少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常规MRI和DTI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价值,评价其在CTS分级中的作用.方法 对16名志愿者32个腕关节及21例患者31个腕关节进行常规MRI、DTI扫描及神经电生理检查.测量不同层面正中神经的MRI数据,计算膨胀率(MNSR)、扁平率(MNFR)、弯曲率(BR);测量平均FA值及ADC值.分别对患者和志愿者的MRI数据以及其与电生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S患者的MNSR、MNFR及BR值较志愿者明显增大;正中神经T2WI信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患者平均FA值显著低于志愿者(t=15.05,P<0.01).患者平均FA值与神经电生理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69,P<0.001).轻度组的平均FA值明显高于中-重度组(t=4.14,P<0.01).结论 常规MRI和DTI不仅能从形态上反映已经发生病变的神经,且对CTS的分级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纹理分析(CTTA)技术对鉴别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的CT图像,其中K-ras突变型18例、野生型15例.使用TexRad软件对病灶最大层面的平扫及门静脉期图像进行分析,获得基于不同空间缩放因子(SSF=0和2~6)的6个特征性纹理参数值,包括均值(mean)、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熵值(entropy)、偏度值(skewness)、峰值(kurtosis)及正像素均值(mean of positive pixels,MPP).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结果:平扫CT图像:当SSF取2~4时,野生型组中病灶的熵值(分别为4.3、4.2、4.3)高于突变型(分别为4.1、4.0和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SSF=2、熵取界值4.245时,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73.3%;当SSF=3、熵取界值4.095时,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0%、61.1%;当SSF=4、熵取界值4.205时,诊断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72.2%.增强CT图像上各纹理参数值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纹理分析能够对预测直肠癌患者有无K-ras基因突变提供一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技术对显示肾癌病灶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双源双能量CT扫描的肾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常规线性融合(M=0.3)作为参考,将融合中心(BC)置于病灶与病灶周围正常肾实质平均值,融合宽度(BW)设置为0,50,100,150,200,250,300400,500 HU,得到9组不同融合系数的非线性融合图像。分别测量各组图像中病灶、病灶周围正常肾实质、对侧正常肾实质、腹主动脉及腹壁脂肪的CT值和SD值;计算并比较各组非线性融合图像下肾癌病灶信噪比(CNR)和正常肾实质与肿瘤CT值差(CT值差),选择CNR和CT值差最大的图像作为最佳非线性融合图像。比较最佳非线性融合图像与默认非线性融合图像(λ=150HU,ω=200HU)和BW-200HU非线性融合图像的CNR和病灶对比度及图像噪声。结果:9组非线性融合图间病灶信噪比CNR和肾实质与肿瘤CT值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融合宽度为250HU时CNR和CT值差最大(CNR:5.85±2.53,CT值差:134.49±45.32),所以最佳非线性融合图具有最高的病灶信噪比CNR和病灶对比度。结论:非线性融合技术可以优化肾癌的病灶对比度,且以BW-250HU的非线性融合图像显示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正中神经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正常志愿者、T2DM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和T2DM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各60例,超声检查腕横纹上5cm处正中神经,测量其厚径(D1)、宽径(D2)、周长(C)、截面积(CSA)并应用SWE测量该点正中神经的平均杨氏模量值(EI)及剪切波传播速度(SWV)。比较3组间参数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C、CSA、EI及SWV鉴别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非DPN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比较EI和SWV两种剪切波测量值的曲线下面积。结果 1)三组间正中神经D1无统计学差异,非DPN组较正常组其D2、CSA、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I、SWV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DPN组较正常组、非DPN组其D2、CSA、C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EI及SWV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2)弹性图像DPN组表现以不均匀的黄绿色为主,非DPN组表现为不均匀的蓝绿色为主,对照组表现为均匀蓝色;3)C、CSA、EI和SWV的阈值分别为1.01cm、0.07cm~2、61.25kPa、4.45m/s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0.625、0.822、0.835(P均0.01),鉴别诊断DPN与非DPN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7%、65.00%;81.70%、35.00%;78.30%、70.00%;80.00%、71.70%。比较EI和SWV曲线下面积, EI值和SWV值对DPN的诊断效能相当。(Z=1.328,P=0.184)。结论弹性剪切波成像可以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正中神经进行评估,为临床DPN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常规MRI的纹理分析技术在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STT)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1例STT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包括横轴面T1WI及横轴面、冠状面和矢状面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像(FS-PDWI)。采用MaZda软件进行纹理分析,在各序列图像中选取病灶最大层面及相邻的2个层面,测量肿块大小,沿病灶边界勾画ROI,提取病灶的纹理特征,包括直方图参数(均值、变异度、偏度、峰度及第1、10、50、90、99百分位数)和灰度共生矩阵(GLCM)参数(能量、对比度、相关、平方和、逆差矩、均和、和方差、和熵、熵、差方差和差熵)。采用t检验、LSD(方差齐)或Mann-Whitney U检验(方差不齐)对良恶性组的患者年龄、病灶大小及纹理参数进行比较,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ROC曲线分析评估其诊断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判断良恶性STT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建模,绘制 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91例中良性43例、恶性48例。良恶性STT的大小及在T1WI和FS-PDWI图像上的对比度、相关、逆差矩、差方差和差熵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GLCM参数及直方图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PDWI图像上,除差熵的诊断效能低于T1WI(AUC:0.710 vs. 0.714),其它参数(对比度、相关、逆差矩、差方差)的诊断效能均优于T1WI(AUC分别为0.853 vs. 0.761,0.849 vs. 0.742,0.750 vs. 0.714和0.807 vs. 0.723)。以病理结果良、恶性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来筛选自变量,选入回归模型的变量为T1WI上的差熵及FS-PDWI上的差方差和差熵(P值分别为0.033、0.030和0.031),提示上述参数是判断STT良恶性的独立预测因素,相应模型的AUC为0.811,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71.4%。结论:基于常规MRI的纹理分析技术有助于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DWI及ADC图在脑梗死不同期相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像对不同期相脑梗死的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54例脑梗死患者按发病就诊时间分为超急性期(8例)、急性期(10例)、亚急性期(22例)和慢性期(14例)4组,对每例进行MRI的T1-FLAIR、FSE-T2WI、T2-FLAIR、DWI序列扫描检查及ADC图像重建,分别测量病灶中心和病灶对称点正常脑组织的信号强度,计算出两者的信号差作为本序列对病灶显示的对比度,并对在各序列图像上的信号差进行对比,对急性期患者在各序列图像上同一层面所显示面积进行比较。结果: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病灶,DWI序列的信号差(对比度)明显高于其它序列(P&lt;0.05);亚急性期的病灶,T2-FLAIR的信号差低于DWI的病灶(P&lt;0.05),T2WI、DWI中病灶信号差类同(P&gt;0.05),不存在序列间的相互差别;对于慢性期的病灶,T2WI序列的病灶信号差明显高于其它序列(P&lt;0.05);对于急性期的相同层面,T2WI、T2-FLAIR、DWI显示的病灶面积类同,不存在序列间的相互差别(P〉O.05)。结论:DWI能对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的脑梗死病灶做出明确诊断,并对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的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序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弹性成像技术的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评估不同年龄段健康者人群肝脏硬度弹性图像的特征量及弹性指数。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分析1 800名健康体检者的肝脏硬度,得到11个弹性图像的特征量,包括应变均值、标准差、蓝色区域比例(%)、复杂度、峰度、偏度、对比度、均等性、杂乱性、一致性、相关性,分析4组年龄段弹性图像特征量的差异。结果:4个年龄段肝脏弹性成像定量分析测值除均等性、峰值、杂乱性、一致性外,其他指标如复杂度、应变均值、标准偏差、偏度、蓝色面积%、对比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较好的重复性。结论:因年龄的不同,健康人肝脏的硬度不同,肝脏的硬度随年龄呈递增状态。  相似文献   

20.
高频超声技术诊断肘管综合征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诊断肘管综合征(CTS)的准确性。方法:对30例肘管综合征患者的30只手和50例无CTS志愿者的100只手肘部行动态超声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尺神经的上下径、横径及截面积,并用ROC曲线评价超声诊断肘管综合征标准值的准确性。结果:CTS患者的尺神经在内上髁水平的截面积、上下径及左右径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尺神经的截面积增大对于诊断肘管综合征最有预测价值。以尺神经在内上髁水平的截面积7.5mm2为阈值,诊断敏感度为93%,诊断特异性为91%。结论:超声测量尺神经的截面积是诊断肘管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