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信息,方法对2007年济南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搜集到的54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54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占51.18%;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3.77%.药品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141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141例ADR报告引发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68个品种引起不良反应,从药物分类统计以抗感染药物的报告例次居首位65例,占46.1%,其次为中药制剂29例,占20.6%;ADR病例中联合用药占83.7%;以静脉途径用药为主占75.9%;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占52.5%,其次是心脑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损害。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重视中药不良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51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513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共有72个品种,其中氨基糖苷类药居首位(114例,占22 22%),其次为青霉素类(107例,占20.86%)、头孢菌素类(97例,占18.91%)、喹诺酮类药物(86例,占16.76%).不良反应的分类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2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82,自引:3,他引:82  
目的:了解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宜昌市收到的528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有197个品种引起不良反应,涉及药品范围较广,从药物剂型分类统计以注射剂品种居多(113种,占57.36%),从药物分类统计以抗感染药物的报告例次居首位(315例,占58.99%),其次为中药的报告例次(68例,占12.73%)。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加强合理用药,重视中药不良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96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我院上报的96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抗菌药物类别、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96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涉及药品45种,其中抗菌药物有关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最多(50例,占52.08%);静脉滴注给药发生引起的最多(88例,占91.67%)。60岁以上老人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43例(占44.79%),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4例(占4.17%)。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临床表现最为常见的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77例,占80.21%),其次是心血管系统损害等。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院1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收集到的162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涉及的药物品种共46个,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18种80例,占49.38%),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用药排第2位(4种41例,占25.31%);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153例,占94.44%);主要药品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71.60%;属一般药品不良反应有121例,新的一般药品不良反应有4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有1例;报告人以护士最多(93.83%),药剂师最少(仅0.62%)。结论应关注和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合理使用药物,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我院3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国强  刘杰 《中国药业》2011,20(16):56-57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8年至2009年医院上报的327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共191例,占58.41%。抗感染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共216例,占66.06%,头孢菌素类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抗染药物(共64例,占19.57%),其次为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以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监测生物、生化药品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信息。方法对2006年9~11月辽宁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105例生物、生化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居首位,占15.24%;其次为脑蛋白水解物,占13.33%。不良反应以全身性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生物、生化药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1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濮阳市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集的11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1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较多,共64例,占58.18%;静脉给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为79例,占71.82%;由抗菌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共37例,占33.64%,其次为中药制剂,共19例,占17.27%;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有39例占35.45%。结论:应以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为重点,加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大连市各医疗机构2007年收集的32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Excel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其次是中药;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多见,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和胃肠系统损害;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联合用药占77.05%。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加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传递。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对我院2002-2004年8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82例ADR涉及药品47种,抗感染药物发生次数居首位,其次是心脑血管药物,再次为生物制品.主要的药品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为心血管系统损害,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12.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36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陶靖环 《中国药师》2008,11(5):567-568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以及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对我中心2006年评价后的366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有120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循环系统(心脑血管)药物.ADR中合并用药72例(19.7%),97%是静脉给药.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心血管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胃肠道系统、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重度ADR有22例(占6.0%),其中死亡4例(1.1%).结论:ADR不容忽视,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58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儿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收集的258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3类,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46.91%)。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8.04%),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26.36%)。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2007至2008年某院1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昌邑市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涉及药物不良反应(ADR)药品60种。抗生素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心血管药物,静脉注射引发的ADR79例(77.45%);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应注意合理用药,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茂名地区198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茂名地区各医疗单位呈报的1984例药品不良反应(ADRs)报告进行分析,了解茂名地区ADR发生与分布情况。方法: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方法,将药品分类、ADR临床表现与分类、给药途径及处理结果等建立ADR数据库。结果:1984例的ADR报告中,药品种类排首位的是抗菌药物有1164例,占51.96%,其次是中药制剂(包括中成药)有456例,占20.36%,排列第3位的是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有158例,占7.01%。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头孢菌素类占45.10%(525/1164)、喹诺酮类占15.81%(184/1164)、青霉素类占11.77%(137/1164)。结论:发生ADR药物以抗感染药物最多,ADR涉及的系统与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静脉注射药物发生的ADR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制定完善药品不良反应制度建设及落实,加强临床不良反应报告的收集,整理、归纳,并作详细的分析,分析报告用于提示医护人员在临床药物的使用中减少、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9年01月~2019年06月我院临床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由专门负责的药师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上报、筛选,被确认通过的有207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共164例,占比79.2%;抗感染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共98例,占47.34%;头孢菌素类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抗感染药物(36例,占36.7%);其次是循环系统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提高药物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黄萍  汪娟 《安徽医药》2011,15(12):1635-1638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上半年安徽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的6 957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在6 95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4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最高,占57.6%;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47.8%;抗微生物引起的ADR居首位,占57.6%,其次是化学药,占36.6%,中成药占5.4%,生物制品占0.4%;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最为常见,占40.2%,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等。结论生产企业应不断完善药品说明书内容。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应密切关注国家基本药物ADR,加强ADR监测和报告,以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应用国家基本药物。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蒋宇利  冯琳  欧宁  邵志高 《中国药房》2003,14(10):614-616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 (ADR )在我院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 :对我院2002年298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涉及ADR的药物共有165个品种 ,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 ,其次为抗肿瘤药物、心脑血管用药 ,中药制剂也较多。ADR病例中合并用药占28 5 % ,以静脉用药途径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 ,其次是胃肠系统损害、发热等全身症状。重度ADR有20例 (占6 7 % )。结论 :应加强不易观察及慢性ADR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正确判断ADR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3年收集到的36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03种;≥50岁的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189例,占51.6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334例,占91.25%);最易引发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87例,占23.77%),其次为心血管药物(73例,占19.95%);ADR损害类型主要以心外血管系统损害为主(106例,占22.80%),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00例,占21.50%)。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工作,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李军珂  张梅 《中国药业》2011,20(18):56-57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收集的25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0~10岁人群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43.7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易引发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占53.54%;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微生物药居首位(占41.97%),其次为中药制剂(占33.44%);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46.55%。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做好用药监护,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