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与常规监测在重症颅脑外伤中应用效果对比分析。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7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观察组采用颅内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入院至手术时间、术后甘露醇用量及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预后良好率为6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14%、预后良好率为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颅内感染、颅内血肿、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脑疝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至手术时间、术后甘露醇用量、甘露醇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在重症颅脑外伤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及时反映患者病情变化,有效提升手术疗效及预后,减少术后甘露醇使用剂量及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病,而脑水肿又是颅脑外伤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随着脑水肿的加重发展将进一步导致颅内压增高,直致脑疝形成、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以往临床上解决颅内高压除了手术减压外,保守治疗主要采用20%甘露醇、25%山梨醇或50%葡萄糖等,由于此类药物的反跳现象,水、电解质紊乱和肾脏损害等副作用,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我们从91年12月以来在290例颅脑外伤病人治疗中,使用了由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复方甘油注射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林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49-2350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常规诊治+持续颅内压监测)、对照组30例(常规诊治),比较两组应用甘露醇后肾功能、失治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失治率(13%)低于对照组(33%),治愈率(20%)高于对照组(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实施有效的颅内压监测可以减少肾功能损害,降低失治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闭合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压(ICP)增高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高渗钠溶液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9月接受治疗的闭合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患者6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给予3%高渗钠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平均动脉压(MAP)以及颅内灌注压(CPP)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预后、伤后6个月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CP和MAP及C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min和60 min两组IC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P和CPP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后6个月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钠溶液治疗闭合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可以缓解患者脑水肿程度,降低颅内压水平,对改善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高渗盐水与甘露醇交替使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高压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高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高渗盐水与20%甘露醇交替使用)、高渗盐水组(单独使用3%高渗盐水)和甘露醇组(单独使用20%甘露醇),观察三组患者治疗3d后颅内压、血清肌酐及血钠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3d后颅内压明显低于高渗盐水组和甘露醇组(P<0.05),血钠水平明显低于高渗盐水组(P<0.05),血清肌酐水平明显低于甘露醇组(P<0.05).结论 高渗盐水与甘露醇交替使用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高压水平,并且能降低肾功能不全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甘露醇对轻中型颅脑损伤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方法回顾211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无颅内血肿的病人,分为伤后6h内使用和不使用甘露醇两组。比较两组病例的CT扫描结果。结果伤后6h内使用甘露醇的病人中,有18.58%的病人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而未使用甘露醇的病人中.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比率仅占5.10%(〈0.05)。结论伤后6h内使用甘露醇可能更易导致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  相似文献   

7.
甘露醇和高渗盐水治疗外伤性脑水肿合并颅内高压的疗效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比较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治疗外伤性脑水肿合并颅内高压的疗效.方法 1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开颅减压术后,每位患者随机分别接受两次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的降颅压治疗.用药后6 h内观察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以及血钠浓度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结果 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两者均可显著降低颅内压(P<0.05),但3%高渗盐水作用持续时间较20%甘露醇长(P<0.05).结论 3%高渗盐水与20%甘露醇均可迅速降低颅内压.3%高渗盐水持续时间比20%甘露醇更长,可作为降低颅内压的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在神经外科中,不论是脑肿瘤还是颅脑外伤,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颅内压增高,同时高颅压也是最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及愈后的问题。所以,如何正确的使用脱水利尿剂,就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测对改善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收集我院神经外科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组,所有入组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组患者在治疗初期均给予有创颅内压监测。记录颅内压数值并指导治疗方案,记录甘露醇用药剂量和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临床预后,比较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治疗后患者的GCS评分比治疗前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患者的GCS评分与治疗后7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甘露醇用药剂量为(702.55±83.62)g,应用时间为(6.36±4.37)d,住院时间为(15.25±2.75)d。本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76.67%。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开展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该种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胸腹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对106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胸腹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44例(41.5%),中残18例(17.0%),重残9例(8.5%),植物生存1例(0.9%),死亡34例(32.1%)。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胸腹伤的患者应做到细心全面检查,重视临床观察,加强整体护理,特别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动态观察颅内压和重要生命体征,预防各种并发症,减少致残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56例颅脑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外伤后引发颅内压增高或脑肿胀,迅速导致脑损伤最终使病人致残或死亡,病人死亡率高。临床上药物不能缓解颅内压增高时,实施去骨瓣减压术以控制颅内压增高是抢救的措施之一,但此手术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掌握手术的时机和适应证,避免由于颅脑外伤减压术造成的并发症。本文对1990年至今所收集的完整资料56例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颅脑肿瘤术后高颅内压采用甘露醇与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方法:按随机分配原则将我院58例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颅脑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采用20%吡拉西坦注射液对观察组进行静脉滴注,对照组采取20%甘露醇进行静脉滴注,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观察发现,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药物起效时间和颅内压降压幅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肿瘤术后高颅内压采取20%吡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和降低颅内压效果与甘露醇相当,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3.
呼吸机在急性颅脑外伤早期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颅脑外伤早期救治中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存在低氧血症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286例,采用CMV或(SIMV+PEEP)模式持续通气,同时根据PaO2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参数。回顾性分析在颅脑外伤早期救治中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及价值。结果:颅脑外伤早期发生低氧血症较常见,发生率为67.3%。在颅脑外伤早期救治中使用呼吸机能迅速改善低氧血症。伤后1个月实验组患者GOS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颅脑外伤早期救治中使用呼吸机有助于掌握救治的主动权,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模态监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某院神经外科ICU治疗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组行多模态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氧分压值及颅内压变化、治疗1周内甘露醇用量、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变化、伤后6个月GOS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2h的脑氧分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颅内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的甘露醇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的MCA、PCA、ACA、VA、B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后6个月GOS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态监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用药,促进病情的缓解,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护在重型脑损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9月于我院进行开颅手术及脑室外引流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采用止血、抗感染、脱水、神经营养等治疗。实验组:使用Codman颅内压监护仪对患者进行硬膜下的颅内压监护。对照组:对患者颅内压不进行检测,仅按照传统方法进行颅内压预测和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在甘露醇使用时间及用量、肾功能损害程度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预后评估等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颅内压监护可以明显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甘露醇是一种高渗剂性利尿脱水药物,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是临床上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易出现一些护理问题,现报告如下. 1 应用剂量及给药时间不合理 因为甘露醇在具有脱水作用降低颅内压的同时,还能降低肾血管阻力,使肾血管流量增加,保持血管足够的水分以维持其渗透压的扩容利尿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牧  严利 《天津医药》1993,21(12):728-729
对48例严重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结果表明,严重颅脑损伤后的早期常出现颅内压增高,多数病人颅内压增高是在伤后或术后12小时内开始,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颅内压增高持续6天以内。当颅内压>5.3kPa(40mmHg)时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漂浮骨瓣在小儿重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艺湖  麦洁文 《河北医药》2000,22(8):593-594
目的 介绍漂浮骨瓣在小儿重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方法 对20例重型颅脑外伤术中发现颅内压高的小儿,保留骨瓣,使其呈漂浮状态。结果 术后早期小儿颅骨瓣因颅内压高而呈漂浮状,通过脱水、大剂量激素等治疗,能保留骨瓣,经随访骨瓣生长愈合,结果满意。结论 小儿重型颅脑术中出现颅内压增高时可保留骨瓣,使其呈漂浮状,能减少小儿术后因颅骨缺损带来的心理及生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CT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压(ICP)增高的关系。方法 选择因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植入有创ICP监测,按术后ICP水平不同分为34例正常组(ICP≤20 mmHg)与26例增高组(ICP>20 mmHg)。全部患者均行头部薄层CT检查,测量其ONSD。分析ONSD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P增高的关系。结果 ICP增高组ONSD比正常组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ONSD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P呈正相关(P<0.05);ICP增高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比正常组低(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ONSD、GCS评分均为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P增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T测量视神经鞘直径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增高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术后颅内压增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患者3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β-七叶皂苷钠等,观察患者颅内压、头颅CT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可有效控制颅内压升高,缩小术后脑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结论用依达拉奉治疗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作为颅脑外伤术后出现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