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联合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分别采取CRRT及前列腺素E联合CRRT治疗。比较2组患者预后转归情况,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肾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对照组死亡14例(31.82%),观察组死亡9例(20.00%),2组患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hs-CRP含量降低,BUN、SCr含量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CD4+/CD8+及观察组NK细胞比例及IgG、IgA、IgM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Marshall评分、APACHEⅡ评分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腺素E联合CRRT治疗脓毒症合并AKI可显著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和免疫功能,效果优于单独CRRT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术后乳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43),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缓解率、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前后血象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外周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1)对照组临床缓解率(RR)为45.95%,显著低于观察组(74.42%)(P< 0.05);(2)对照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但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 0.05);(3)2组治疗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4)观察组治疗后WBC、PLT及IL-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观察组治疗后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CD69)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 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CD69)水平,应将此方法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艾灸联合督脉灸改善癌症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从我院肿瘤科抽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接受化疗的60例癌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联合督脉灸干预。两组均观察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CD3+细胞、CD4+细胞、NK细胞、CD4+/CD8+)、免疫球蛋白指标(IgA、IgM、IgG)及生存质量(QLQ-C30)评分。结果:两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临床分期等研究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指标IgA、IgM、IgG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应激、免疫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全麻手术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术前按照随机数字表分配随机方案,设置A组(50例)为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酯,B组(50例)为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所有患者均采用镇痛泵自行控制术后疼痛(PCIA)。所有患者均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出血量等一般情况。记录患者术后12,24,48 h的疼痛VAS评分。采集同期的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2,IL-8,IL-10浓度。记录患者按压次数及镇痛药物追加使用例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出血量等一般情况无差异。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的VAS评分在12,24,48 h均出现了显著降低(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12 h及术后24 h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明显降低(P<0.05);A组术后12 h及术后24 h的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高于B组,术后12 h的CD8+低于B组(P<0.05);术后48 h的CD3+、CD4+、CD4+/CD8+、CD8+及NK细胞2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组术后12 h及术后24 h相比术前的IL-2及IL-8浓度降低明显(P<0.05);IL-10浓度升高明显(P<0.05)。A组术后12 h及24 h的IL-2及IL-8浓度均高于B组,IL-10浓度均低于B组(P<0.05);术后48 h的IL-2、IL-8及IL-10浓度2组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相比,术后48 h内总的按压镇痛泵的次数更少,且总的泵消耗量也较小(P<0.05)。而A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术仅4例,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11例,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自控镇痛安全有效,降低了术后疼痛感,还可以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降低了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且调节了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和IL-2,IL-8及IL-10浓度,值得临床麻醉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Z)联用亚剂量环孢素A(CsA)对同种异体小鼠皮肤移植的抗排斥反应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作为供体,C57BL/6小鼠作为受体,行背-背皮肤移植术。随机分为模型组、TMPZ组(50 mg·kg-1)、CsA组(10 mg·kg-1)、TMPZ+亚剂量CsA组(TMPZ 50 mg·kg-1+CsA 5 mg·kg-1)、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给药10 d。观察受体鼠移植皮片的存活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白介素-2(IL-2)、IL-4、IL-10、γ-干扰素(IFN-γ)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脾脏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各给药组小鼠移植皮片的存活天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TMPZ+CsA组的移植皮片存活天数比TMPZ组或CsA组均有显著延长(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TMPZ+CsA组以及TMPZ单用组均可明显减少血浆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的表达(P<0.01),明显增高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可明显增高脾脏CD4+ CD25+T淋巴细胞的比例(P<0.05或P<0.01)。结论:TMPZ具有抑制同种异体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与CsA联合应用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Th1/Th2细胞因子、刺激CD4+、CD25+T淋巴细胞的表达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功能检测在梅毒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驻河南省中医院在2020年1月份到2021年12月份收治的50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一期梅毒患者11例,二期梅毒患者20例、潜伏梅毒患者19例。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体液免疫检测、细胞免疫检测。对比两组受检者的体液免疫检测、细胞免疫检测结果。结果 梅毒组的IgG、IgA、IgM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梅毒患者IgG、IgA、IgM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梅毒患者、潜伏期梅毒患者IgG、IgA、IgM均比对照组高,其中二期梅毒变化最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组的CD3+、CD4+、CD4+/CD8+、NK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梅毒患者、二期梅毒患者、潜伏期梅毒患者CD3+、CD4+、CD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8例依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2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在此之上,对照组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对比分析2组免疫功能、凝血功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SCAP患者CD4+、CD4+/CD8+水平均与治疗前比显著升高(P<0.05),而CD8+与治疗前比显著降低,且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APTT、TT、DD水平显著高于其治疗前及观察组(P<0.05),而FIB水平显著低于其治疗前及观察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APTT、TT、FIB、DD水平与治疗前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780,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及CP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病死率及病原学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122,P=0.727)。结论:血必净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是治疗SCAP患者的有效方案,该方案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同时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其临床症状,细菌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细菌清除情况、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IgA、IgM、IgG和NK细胞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IgA水平降低,IgM、IgG、NK细胞升高,且研究组IgA水平低于对照组,IgM、IgG、NK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细菌清除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菌再感染率和细菌替换率分别为6.67%和3.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30 d总病死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APACHEⅡ分数、机械通气天数均会影响预后(P<0.05),合并基础性疾病、年龄均不影响预后(P>0.05)。结论: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疗效显著,提高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和柳氮磺胺吡啶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致Balb/c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效果和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给予3.5% DSS水溶液自由饮用7 d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通过测定小鼠DAI指数、脏器指数、血清IL-4、结肠组织匀浆液IL-8的表达水平和小鼠体内CD4+细胞、CD8+细胞、CD4+CD25+细胞的变化,来评价两种药物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结果:给药治疗后,美沙拉嗪组和柳氮磺胺吡啶组的DAI评分和CMDI评分均降低(P<0.01或者P<0.05),小鼠症状缓解。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减轻,且两种药物均能\\有效抑制病灶部位炎细胞的浸润。与模型组相比,美沙拉嗪组和SASP组CD3+细胞数增加,CD8+细胞数明显上升,CD4+CD25+细胞占CD4+细胞比例增加,血清中IL-4含量显著上升(P<0.01),组织中IL-8含量显著下降(P<0.01);而美沙拉嗪组CD4+细胞数目略有增加,SASP组CD4+细胞数增加比较明显。结论:美沙拉嗪和柳氮磺胺吡啶可减轻DSS诱导的UC小鼠稀便、血便症状;两种药物对UC疾病的治疗可能与提高CD4+细胞水平和IL-4含量及上调CD8+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支持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术后营养不良患者营养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鹰潭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2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强化组(n=41)和对照组(n=41),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强化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1周营养指标[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1周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1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变化。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TF、PA、ALB、IgA、IgM、IgG、CD3+、CD4+、CD8+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的TF、PA、ALB、IgA、IgM、IgG、CD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Ⅱ/Ⅲ期大肠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9例Ⅱ/Ⅲ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单纯化疗组给予FOLFOX4化疗,联合治疗组给予FOLFOX4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 1,连续7 d。观察Karnofsky评分、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检测CD3+、CD4+、CD8+T细胞、NK细胞(CD16+、CD56+)的百分数、CD4+/CD8+比值、IgG、IgA和IgM)和化疗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Karnofsky评分好于单纯化疗组(P<0.01)。治疗后第7天,联合治疗组对CD3+、CD4+、CD4+/CD8+、NK、IgG、IgA和Ig高于单纯化疗组,但是对CD8+无明显作用。联合治疗组免疫球蛋白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联合治疗组化疗不良反应少且相对较轻,主要是Ⅰ~Ⅱ级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降低Ⅱ/Ⅲ期大肠癌FOLFOX4化疗不良反应,改善身体机能,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对化疗起协调作用,有利于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在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探索免疫抑制剂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某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97例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再次行胚胎移植时是否应用环孢素A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4例,对照组43例。比较2组患者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变化,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研究组胚胎着床率(28.89%)、临床妊娠率(46.3%)均高于对照组(11.11%,23.26%),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CD3+T细胞、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活化的CD3+T细胞比率(CD3+HLA-DR+)、B淋巴细胞(CD3-CD19+)较治疗前无显著性(P>0.05),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上升、CD4+/CD8+比值下降,NK细胞(CD3-CD16+CD56+)占淋巴细胞的比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能增加反复着床失败患者的胚胎着床率,提高临床妊娠率,促使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布向有利于胚胎着床方向偏移,免疫抑制剂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吗啡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T淋巴细胞群和NK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60例胃肠道肿瘤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地佐辛(D)组和吗啡(M)组。D组麻醉前肌注地佐辛1 mg·kg-1,M组麻醉前肌注吗啡1 mg·kg-1。分别在麻醉前、手术1 h、术毕、术后1 h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 CD4+、CD3+ CD8+)、活化T细胞(CD3+ HLA-DR+)和自然杀伤(NK)细胞(CD3-CD16+CD56+)数量的变化。术后随访观察、记录2组患者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手术1 h时点CD3+、CD3+ CD4+、CD3+ CD4+/CD3+ CD8+、CD3+ HLA-DR+、NK细胞数量较麻醉前相比明显下降,M组各细胞数量在此时点明显低于D组。术毕和术后1 h 2组各细胞数量有所回升,但M组明显低于D组和麻醉前水平。2组患者VS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D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M组低(P<0.05)。结论:地佐辛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T淋巴亚群和NK细胞抑制作用较吗啡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MMA)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12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MMA Ⅰ组、MMA Ⅱ组、MMA Ⅲ组。C组不给镇痛,Ⅰ组仅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经静脉)和舒芬太尼(经硬膜外),Ⅱ组术后给药,Ⅲ组术前和术后均给药。记录术后6、12、24 h VAS评分和术前、术后24、72 h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外周血CD4+/CD8+、CD25+比例、NK细胞(CD3-CD16+CD56+)比例。结果 MMA Ⅰ组、MMA Ⅱ组、MMAⅢ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MMA Ⅲ组术后24 h VAS评分显著低于MMA Ⅰ组、MMA Ⅱ组(P<0.05)。MMAⅠ组、MMAⅡ组、MMAⅢ组术后24、72 h IL-6和TNF-α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MMAⅠ组、MMA Ⅱ组显著高于MMA Ⅲ组(P<0.05);术后24、72 h MMAⅠ组、MMA Ⅱ组、MMA Ⅲ组IL-6和TNF-α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MMA Ⅰ组和MMA Ⅲ组CD4+/CD8+术后72 h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MMA Ⅲ组NK细胞术后72 h恢复到术前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血清IL-6、TNF-α水平和外周血CD4+/CD8+、NK细胞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术后72 h血清炎性因子和外周免疫细胞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MMA有效改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RA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RA合并感染组,64例RA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RA未合并感染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比较稳定期与活动期RA合并与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结果RA合并感染组CD3+(641.21±438.08)个/μl、CD4+(171.58±96.42)个/μl、CD8+(215.48±110.16)个/μl、CD4+/CD8+(0.82±0.26)、NK细胞(26.57±4.88)个/μl;RA未合并感染组CD3+(1051.36±434.65)个/μl、CD4+(308.07±101.69)个/μl、CD8+(324.17±108.16)个/μl、CD4+/CD8+(0.96±0.24)、NK细胞(40.52±8.92)个/μl;对照组CD3+(1403.00±402.77)个/μl、CD4+(610.07±82.58)个/μl、CD8+(532.47±168.45)个/μl、CD4+/CD8+(1.35±0.21)、NK细胞(365.15±117.61)个/μl。RA合并感染组、RA未合并感染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合并感染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低于RA未合并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RA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低于稳定期RA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RA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低于活动期RA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肺部感染的RA患者T淋巴细胞、NK细胞明显偏低,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RA合并肺部感染发挥一定的预测价值,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对肺叶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DEZ组,每组30例.DEZ组术后PCA泵注0.5 mg·ml-1地佐辛,对照组术后PCA泵注0.9%氯化钠.采集患者麻醉诱导前(T0)、术后4 h(T1)、术后24 h(T2)和术后48 h(T3)血标本,测定血清CRP、TNF-α、IL-2、IL-6和IL-10水平,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L)计数及淋巴细胞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比例的变化.于T1、T2和T3时点随访患者,记录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数字镇静评分(NSS).结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血清CRP、TNF-α、IL-6和IL-10的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IL-2较术前降低(P <0.05);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NK细胞比例较术前降低(P <0.05);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能明显降低术后血清CRP、IL-6,升高IL-2及CD4+T淋巴细胞比例(P <0.05);地佐辛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地佐辛静脉镇痛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改善肺叶切除术后的免疫抑制,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ⅢB—Ⅳ期二线治疗失败的胃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安罗替尼10 mg,第1—14日,口服,治疗4个周期(3周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第1日,静脉注射,治疗4个周期(3周为1个治疗周期),出院后保持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生存时间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差异;并观察不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高MSI(MSI-H)、低MSI(MSI-L)和无MSI(MSS)]患者上述指标情况。结果:88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1)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79.07%(34/43)]明显高于对照组[57.78%(2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SI-H+MSI-L患者的客观有效率[50.00%(6/12)]明显高于MSS患者[6.45%(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PD-1表达和CD8+T细胞PD-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SI-H+MSI-L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PD-1表达、CD8+T细胞PD-1表达明显低于MS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与MSS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Ⅲ度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位随访时间16(12~20)个月,失访9例。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且观察组MSI-H+MSI-L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MS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延长生存时间,安全性可控,对于MSI-H+MSI-L患者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ⅢB—Ⅳ期二线治疗失败的胃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安罗替尼10 mg,第1—14日,口服,治疗4个周期(3周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第1日,静脉注射,治疗4个周期(3周为1个治疗周期),出院后保持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生存时间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差异;并观察不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高MSI(MSI-H)、低MSI(MSI-L)和无MSI(MSS)]患者上述指标情况。结果:88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1)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79.07%(34/43)]明显高于对照组[57.78%(2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SI-H+MSI-L患者的客观有效率[50.00%(6/12)]明显高于MSS患者[6.45%(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PD-1表达和CD8+T细胞PD-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SI-H+MSI-L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PD-1表达、CD8+T细胞PD-1表达明显低于MS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与MSS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Ⅲ度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位随访时间16(12~20)个月,失访9例。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且观察组MSI-H+MSI-L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MS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延长生存时间,安全性可控,对于MSI-H+MSI-L患者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苯美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AE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上给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雾化吸入治疗,每喷2次,bid,共12d;静脉滴注甲泼尼龙40mg·d-1,qd,共12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次口服乌苯美司,10mg,tid。共12d。记录患者住院时间,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功能(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肺功能指标[第1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量(FVC)],随访6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4+T细胞、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EV1%、FEV1/FVC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8.81±1.64)d短于对照组(11.94±1.87)d,随访6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次数分别为(0.75±0.31)次、(0.34±0.28)次少于对照组的(1.08±0.41)次、(0.71±0.33)次,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乌苯美司可调节AECOPD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IL-8、TNF-α水平,减轻炎症程度,缩短病程,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和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用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