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组(39例)与高频组(39例),低频组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高频组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均可良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能力恢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频率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40)患者采用伪刺激治疗,观察组(n=41)患者予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60例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参数:频率10Hz,刺激时间3s,刺激个数30个,间歇时间35s,重复次数32次,治疗时间20min,刺激部位患侧大脑M1区。对照组不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接受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上肢部分)、MBI、WMFT评分分别为(治疗组vs对照组)(23.9±17.2)分vs(22.3±14.8)分、(50.6±23.0)分vs(46.8±18.2)分、(21.52±14.86)分vs(20.76±17.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上肢部分)、MBI、WOLF评分分别为(治疗组vs对照组)(39.5±21.1)分vs(29.0±19.5)分、(68.8±21.1)分vs(57.8±16.9)分、(36.37±15.28)分vs(28.09±16.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舍曲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87%,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适于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及治疗组(n=40),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血清Hcy及CRP表达。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y、CRP表达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脑梗获得理想效果,可降低血清Hcy及CRP表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重复外周磁刺激(rTMS-rPMS)联合治疗老年患者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 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CRPS 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rTMS-rPM...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头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脑瘫)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伴有语言障碍的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头针组和经颅磁结合头针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语言训练治疗,头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头针治疗,经颅磁结合头针组在头针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3月后评价3组患儿语言的恢复情况。结果经颅磁结合头针组、头针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50%和35%,头针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磁结合头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磁结合头针组与头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头针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为(16.34±2.55)分,观察组为(19.23±2.51)分,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15.37±2.41)分,观察组为(12.29±2.13)分,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青  王支发 《安徽医药》2021,25(1):124-126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病人100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半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人均予常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予冷水浸浴治疗,试验组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时进行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FMA-UE)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定(VAS).结果 两组病人经治疗后疼痛及上肢功能均改善(均P<0.05),经治疗后试验组FMA-UE评分(21.0±6.3)分、对照组(18.4±5.1)分,试验组VAS评分(3.3±1.5)分、对照组(4.4±1.6)分,试验组疗效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药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9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丁螺环酮治疗,观察组行丁螺环酮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认知能力、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为(9.29±3.12)、(11.24±4.8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31±3.99)、(18.15±5.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定向能力、注意力和延迟回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8,P=0.023<0.05)。结论给予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丁螺环酮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13.29±2.73)分低于对照组的(19.01±3.73)分,FMA评分(68.52±7.04)分、ADL评分(67.05±4.4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6.13±3.79)、(55.74±4.1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治疗可有效阻止病情进展,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对促进患者康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喹硫平、丙戊酸钠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缓解期双相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缓解期双相障碍患者98例,按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富马酸喹硫平片及丙戊酸钠缓释片(Ⅰ)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各项(包括注意力、定向力、记忆力、思维流畅性、语言表达力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皮质醇(Cor)、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3%,与对照组的10.20%相当(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喹硫平、丙戊酸钠治疗缓解期双相障碍,能改善抑郁、躁狂症状,以及认知功能和神经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对双相抑郁(BDD)患者施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8例BD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拉莫三嗪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施以假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施以rTMS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68%,高于对照组的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和CGI-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和CGIS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与对照组的10.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BDD患者施以rTMS治疗可以早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好,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行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某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脑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n=60)与试验组(n=60),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康复治疗,试验组行补阳还五汤加减+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下肢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1)。结论在脑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者中,行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时(28.5±13.6)分,入院1月时(52.5±12.5)分;对照组入院时(29.2±12.9)分。入院1月时(40.5±11.9)分。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在病后1月时均较入院时有明显的提高(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主导的药学路径服务模式对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用药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5例)。两组患者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医疗服务,研究组患者予临床药师主导药学路径的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合理用药水平、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并对患者出院后1个月的用药依从性进行随访。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研究组用药医嘱不合理率为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P<0.05);研究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研究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2%(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临床药师主导的药学路径服务模式用于脑梗死的治疗有积极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合理用药水平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用药服务的满意度和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范运元  周东侠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9):2647-2649
目的 探讨早期不同时间针刺与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 97例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根据病程(发病后48 h和生命体征稳定后48 h)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分别于发病后48 h和生命体征稳定后48 h采用相同的针刺与康复治疗方法.三个疗程后统计治疗结果,每疗程7~10 d.结果 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FMA运动功能障碍评定都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发病后48 h针刺与康复治疗优于生命体征稳定后的48 h再治疗.  相似文献   

18.
黄亚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116-117,1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总有效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余秀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293-29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银杏达莫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20.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塞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治疗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小脑顶核,电极安置于患者的两侧乳突,每次通电40min,2次/d,共10d,仪器设置参数为模式1,频率为131%~136%,强度为70%~90%。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1.4%,二者差异显著(χ2=4.860,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小脑顶核比单用药物好,提示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缺血梗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能促进脑梗塞的恢复,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