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治疗妊娠期癫痫的疗效及其对胎儿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维普、CBM数据库,收集有关左乙拉西坦治疗妊娠期癫痫疗效及胎儿安全性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依据纽卡斯-渥太华量表(NOS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篇队列研究进行分析,采用NOS评分评估偏移风险,其中10项研究的得分均在7~9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妊娠期癫痫发作控制率方面,左乙拉西坦组低于丙戊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乙拉西坦与拉莫三嗪、托吡酯、卡马西平或苯妥因单药治疗相比,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严重先天畸形发生率方面,左乙拉西坦组低于拉莫三嗪、托吡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乙拉西坦组与奥卡西平组相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组明显低于多药治疗组(P<0.05)。左乙拉西坦对宫内死胎发生率的影响与拉莫三嗪、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妊娠期癫痫患者服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其癫痫控制率可能低于丙戊酸钠,但与拉莫三嗪、托吡酯、卡马西平及苯妥因单药治疗疗效大致相当。在胎儿安全性结局方面,左乙拉西坦致畸性可能优于拉莫三嗪、托吡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及苯巴比妥,合并使用其他抗癫痫药物增加其致畸风险;左乙拉西坦对宫内死胎发生率的影响与拉莫三嗪、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无明显区别。本文纳入研究均为队列研究,易受偏移风险的影响,故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将60例癫痫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丙戊酸钠组30例,左乙拉西坦组30例。丙戊酸钠组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左乙拉西坦组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丙戊酸钠组30例癫痫患者治疗后无效4例、有效20例、完全控制5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25例(83.4%);左乙拉西坦组30例癫痫患者治疗后无效3例、有效18例、完全控制6例、加重3例、总有效率24例(80%)。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均是相对有效的抗癫痫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左乙拉西坦和丙戊酸钠对6个月单药治疗无效的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者进行添加治疗的疗效。方法:对使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单药治疗6个月无效的180例TLE患者分别添加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者疗效。结果: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单药治疗6个月无效的TLE患者添加左乙拉西坦或丙戊酸钠联合治疗后发作频率有明显降低,其中左乙拉西坦较丙戊酸钠疗效更好,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使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单药治疗6个月无效的TLE患者,添加左乙拉西坦疗效优于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别选择丙戊酸钠以及左乙拉西坦对小儿癫痫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102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2例患儿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癫痫治疗方法;观察组(50例):左乙拉西坦;对照组(52例):丙戊酸;通过对比NSE(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以及S100β水平以突出丙戊酸钠以及左乙拉西坦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小儿癫痫患者完成治疗后,在癫痫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同对照组癫痫患儿进行比较,观察组癫痫患儿无明显差异(P>0.05)。在NSE水平以及S100β水平两方面,同对照组癫痫患儿比较,观察组表现为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小儿癫痫患者,临床治疗药物选择丙戊酸钠以及左乙拉西坦,获得的抗癫痫治疗效果较为一致,在神经保护方面,选择左乙拉西坦药物进行治疗后获得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老年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10~2020-02安阳市人民医院120例老年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单药组57例给予丙戊酸钠,联合组63例给予丙戊酸钠、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脑电控制情况、治疗前后认知功能(SP...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调查郑州儿童医院2 350例癫痫患儿抗癫痫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其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郑州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的2 350例癫痫患儿,并对患儿一般资料、药物使用情况、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超说明书用药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 350例癫痫患儿中,年龄35 d~17岁,各年龄段男性患儿均多于女性。涉及抗癫痫药物8种,使用率最高为丙戊酸钠,其次为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联合用药处方412张(17.5%)。超说明书用药处方337张(14.3%),超说明书用药医嘱363条(12.8%),其中超给药年龄149条(5.2%)、超给药剂量164条(5.8%)、超给药频次74条(2.6%)。婴幼儿期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最高,超给药年龄是婴幼儿期超说明书用药主要类型。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由高到低的抗癫痫药物分别为奥卡西平口服液、托吡酯片、卡马西平片和左乙拉西坦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和用药品种数是超说明书用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癫痫患儿用药基本遵循“首选单药治疗”原则。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较普遍,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时期,以超给药年龄为主,在奥卡西平、托吡酯等新型抗癫痫药物中较常见。低龄男性患儿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更易发生超说明书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南京地区医院抗癫痫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 对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2-2014年抗癫痫药的品种、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南京地区抗癫痫药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各年度新型抗癫痫药销售金额均占抗癫痫药总销售金额的六成左右,DDDs所占比例从2012年的35.43%增长至2014年的45.53%。金额排序中丙戊酸钠各年度一直占据36%左右,稳居第一;新型抗癫痫药加巴喷丁、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销售金额逐年大幅增加,苯妥英钠、托吡酯年销售金额略有起伏。DDDs排序中丙戊酸钠以绝对优势稳居第一;新型抗癫痫药除托吡酯外用药频度均呈逐年增加趋势,而传统AEDs除丙戊酸钠外均逐年降低。结论: 南京地区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奥卡西平选用倾向大,传统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在抗癫痫药中仍占据重要地位,新型抗癫痫药如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加巴喷丁等不良反应、耐受性、对肝药酶的影响性等优于传统抗癫痫药,市场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别使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儿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差异。方法:抽取某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之间收治的40例癫痫患儿,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0.0%,两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用于治疗小儿癫痫均安全可靠,其中丙戊酸钠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可作为小儿癫痫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时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及其引发的机制与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 024例使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癫痫患者(年龄≤70岁)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入院情况、诊断资料、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的血液浓度、病情变化、不良反应及相关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尤其对施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的不良反应进行具体分析。结果使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1 024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出现不良反应数量居前3的分别为神经系统34例(57.6%)、内分泌系统15例(25.4%)、皮肤过敏反应6例(10.2%)、其他罕见不良反应(大小便失禁,肝中毒)4例(6.8%)。采取剂量调整、换药、停药及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在上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儿童仅占3.4%;中老年人群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5.6%及39.0%。结论中老年人为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神经系统病变是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门诊癫痫患儿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儿科抗癫痫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总结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儿科门诊癫痫患儿病例,参照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判断使用抗癫痫药的处方是否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统计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的类型、各品种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探讨超说明书用药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193例癫痫患儿,其中使用抗癫痫药治疗的有166例,共使用抗癫痫药249例次。3种主要的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分别为超年龄给药(85例次,占34.1%)、超单药/添加给药(49例次,占19.7%)和超发作类型给药(41例次,占16.5%)。抗癫痫药各品种中,超年龄给药占比较高的药品为托吡酯片(78.4%,40/51)和左乙拉西坦片(58.8%,30/51),超剂量给药占比最高的为左乙拉西坦片(9.8%,5/51),超频次给药占比最高的药品为氯硝西泮片(13.6%,3/22),超发作类型给药占比最高的药品为左乙拉西坦片(51.0%,26/51),超单药/添加给药占比最高的药品为左乙拉西坦片(62.7%,32/51)。结论: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在儿科门诊普遍存在,尤其以超年龄使用最为突出,主要涉及的药品为左乙拉西坦片剂和托吡酯片;年龄、是否为基础用药影响儿科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一线抗癫癎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线抗癫癎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801例服用一线抗癫癎药物病人的血药浓度进行分类汇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药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病例百分率差异显著(P<0.01),分别为丙戊酸钠(VPA)75.2%、苯巴比妥(PB)67.3%、卡马西平(CBZ)53.1%、苯妥英钠(PHT)20.8%。VPA使用率最高,为60.5%,其血药浓度存在性别差异(P<0.01)。CBZ血药浓度存在年龄差异(P<0.01)。多药联用血药浓度升高的病例增加(P<0.01),以PHT/CBZ方案最为突出。CBZ/VPA、PB/VPA方案在控制率、安全性方面比较好。结论:血药浓度监测对癫癎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许飞  喻良  刘洁  罗永杰  孙红斌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2):1898-1900
目的:比较托吡酯(TPM)与传统抗癫痫药丙戊酸(VPA)、卡马西平(CBZ)对新诊断男性癫痫患者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将54例男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TPM组和传统AED s组,分别给予TPM,VPA,CBZ单药治疗,于用药前和用药后6月观察雌二醇、孕激素、总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催乳素的改变,以探讨AED s对垂体-性腺轴的影响。结果:TPM组用药后6月较用药前催乳素明显下降,黄体生成素明显升高(P<0.05),VPA组卵泡刺激素显著下降(P<0.01),CBZ组黄体生成素明显升高(P<0.05)。TPM-CBZ组、VPA-CBZ组组间比较催乳素改变明显(P<0.05)。结论:AED s对癫痫患者的垂体-性腺轴均有一定影响,TPM主要影响垂体激素,可能与其抗癫痫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 of levetiracetam (LEV) on the acute neurotoxic profiles of various antiepileptic drugs (carbamazepine [CBZ], phenytoin [PHT], phenobarbital [PB], valproate [VPA], lamotrigine [LTG], topiramate [TPM], oxcarbazepine [OXC], and felbamate [FBM]) was evaluated in the rotarod test, allow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median toxic doses (TD50 values) with respect to impairment of motor coordination in mice. The TD50 of LEV administered singly was 1601 mg/kg. Whilst LEV at 150 mg/kg, being its TID50 (a dose increasing the electroconvulsive threshold by 50%), was without effect with regards to motor coordination impairment associated with PHT, PB, VPA, LTG, OXC, and FBM, it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at associated with CBZ and TPM co-administration. Thus LEV (150 mg/kg)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TD50 of CBZ from 53.6 to 37.3 mg/kg (P < 0.01) and that of TPM from 423 to 246 mg/kg (P < 0.01). In addition LEV (75 mg/kg)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TD50 of TPM from 423 to 278 (P < 0.01). That concurrent measurement of total brain LEV, CBZ, and TPM concentrations showed that concentration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hen AEDs were administered singly compared to when they were administered in combination would suggest that there is no pharmacokinet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se AEDs. Thus, the observed potentialization of the acute neurotoxic effects of CBZ and TPM by LEV is the consequence of a pharmacodynamic interaction. These data support both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published data advocating that LEV may interact with some AEDs by pharmacodynamic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评价指标应用于常用抗癫痫药物(AEDs)初始单药长疗程治疗效果的研究结果。方法:检索国际上常用的生物医学大型文献数据库,收集我国常用AEDs的初始单药长疗程治疗效果评价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有效信息,采用文献综述的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研究文献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评价显示:卡马西平(CBZ)1年保留率65%~77.8%,2年保留率57%~65.9%,3年保留率53%~59.5%;第1年无发作率27.6%~52.4%,第2年55.2%~60%,第3年49.6%~69%;老年患者保留率和年无发作率均较低;远期不良反应和疗效不佳是停药的主要原因。丙戊酸钠(VPA)1~3年保留率70%左右、年无发作率50%左右,老年患者年无发作率明显偏低,停药原因主要是疗效不佳和不良反应。拉莫三嗪(LTG)保留率较高:1年保留率75%以上,2年保留率65%~75%,3年保留率59%,年无发作率约50%,保留率高与耐受性较好有关。托吡酯(TPM)1年保留率52%~75%,2年保留率42%~68%,3年保留率45%~54%,比其他AEDs均低;第1年无发作率33%~53%,第2年45%~55%,第3年43%~67%;停药原因主要是远期不良反应,如认知功能障碍。奥卡西平(OXC)1年保留率63%,2年保留率56%~59%,3年保留率56%;第1年无发作率35%,第2年57%,第3年68%。因不良反应停药的不多。左乙拉西坦(LEV)1年保留率66%~73%,2年保留率46%~54%,第1年无发作率43%。常见不良反应是停药主要原因。结论:保留率和年无发作率是近年来用于评价癫痫患者长疗程治疗效果的新指标,能较好地反映癫痫药物临床治疗的真实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族别及合并用药对新疆癫痫患儿左乙拉西坦(LEV)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110例癫痫患儿LEV的稳态血药浓度,并记录患儿的年龄、性别、族别、给药剂量及合并用药等基本信息,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每千克体质量给药剂量无差异的情况下,不同年龄、性别和族别癫痫患儿LEV的CDR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V合并丙戊酸钠(VPA)或LEV合并VPA、托吡酯(TPM)后的LEV给药剂量和血药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6,P<0.05),LEV单药及LEV合并VPA、奥卡西平(OXC)或拉莫三嗪(LTG)后的LEV给药剂量和血药浓度不相关。结论:LEV在儿童体内消除速率快,半衰期短,用药依从性差,且癫痫患儿需长期服药,因此在儿科临床用药时,通过对LEV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可为患儿提高疗效和服药依从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357例次小儿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回顾性分析4种常用抗癫痫药在儿童癫痫治疗中的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以利指导合理用药。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4种常用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结果: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占47.1%,高于治疗窗占7.0%,低于治疗窗占45.9%。常规服药的患者有49.8%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联合用药致血药浓度偏离治疗窗达76.2%。结论:儿童使用抗癫痫药物监测血药浓度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特别是联合用药尤其应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比较左乙拉西坦(LEV)和其他新型抗癫痫药物[奥卡西平(OXC)、拉莫三嗪(LTG)、托吡酯(TPM)]治疗儿童癫痫的安全性。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LEV对比其他新型抗癫痫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检索时间自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9月8日。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RCT,共计1 2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64,95%CI 0.50~0.81,P=0.00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LEV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OXC组(RR=0.47,95%CI 0.29~0.76,P=0.002)和LTG组(RR=0.35,95%CI 0.16~0.73,P=0.006),而与TP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8,95%CI 0.55~1.09,P=0.15)。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结论:新型抗癫痫药物尤其是LEV治疗儿童癫痫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ADEs)对癫痫儿童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125例癫痫患儿进行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并观察各组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①单药组中丙戊酸钠(VPA)组、托吡酯组(TPM)、左乙拉西坦组(LEV)和联合用药组(VPA+TPM、VPA+LEV、TPM+LEV)其血清睾酮(TSTO)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VPA组雌二醇(E2)降低(P>0.05)、TPM组E2升高(P<0.05)。各组其余4项性激素:孕酮(PRGE)、泌乳素(PRL)、促卵泡生成激素(FSHA)、促黄体生成激素(LH),没有明显变化。②各组服药6、12个月检测TSTO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P<0.05);12和6个月比较TSTO有升高趋势(P>0.05);二者TPM组E2均有升高,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本组性激素的变化在性别和年龄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服用ADEs对癫痫儿童血清性激素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示在治疗期间检测癫痫儿童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丙戊酸钠与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相互作用的血浓度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报告丙戊酸钠和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合用治疗各型癫痫90例,丙戊酸钠使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血浓度下降;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是强有力的肝酶诱导剂,使丙戊酸钠血浓度降低,作者认为,抗癫痫药之间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临床上最好选择单一用药,昼避免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20.
许飞  孙红斌 《中国新药杂志》2012,(11):1265-1268
目的:分别给予新诊断的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不同的新型抗癫痫药单药治疗,比较4种抗癫痫新药的总有效率和一年保留率。方法:对253例新诊断的复杂部分性发作及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癫痫患者随机给予奥卡西平、托吡酯、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比较其总有效率和一年保留率,并分析停药原因。结果:4种抗癫痫新药控制癫痫的疗效基本一致,总有效率为75.4%~87.1%,无统计学差异。拉莫三嗪的保留率最高(88.6%),其次为左乙拉西坦(85.3%),托吡酯为68.5%,奥卡西平最低(61.4%)。拉莫三嗪与其他3种抗癫痫新药的保留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3种药物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停药或换药的主要原因是癫痫控制无效或加重(28例,42.4%);其次是不良反应(13例,19.7%)及药物价格(10例,15.2%)。结论:4种抗癫痫新药的有效性无明显优劣差异,拉莫三嗪的一年保留率最高,停药原因主要为药物疗效不佳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