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建成  王泽荣  万千红  徐杰 《江苏医药》2005,31(4):286-288,F00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 18 抗体干预,了解IL 18 抗体对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取BALB/c 小鼠18 只,随机平分为三组A组(正常对照组);采用结核菌苗(BCG)加脂多糖(LPS)诱导法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B组(单纯病理组);抗体治疗组(C组)在模型形成前用IL 18抗体干预。实验结束取所有BALB/c小鼠肝组织,行病理学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HAI),血清IL 18由ELISA法检测,肝组织IL 18、肿瘤坏死因子α(INF α)、干扰素γ(IFN γ)由RT PCR检测。结果C组HAI 3 333±1 633,明显低于B组19 000±0 548(P<0 05);B组血清IL 18明显较C组增高(P<0 05);B组肝组织IL 18、IFN γ、INF αmRNA表达水平明显较C组增高(P<0 05)。结论IL 18、IFN γ、TNF α在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IL 18抗体可干预其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细胞因子信息核糖核酸 (mRNA)表达特点以及卡介菌多糖核酸的调节作用。方法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和健康志愿者各 15例 ,分离单个核细胞。分 3组进行培养 ,A组为不加刺激物的对照组 ,B组加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PPD) ,C组加入卡介菌多糖核酸 (BCG PSN )。检测PBMCγ 干扰素 (IFN γ)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10 (IL 10 )mRNA表达。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PBMC在A组IFN γ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健康者 ,P <0 .0 1,TNF α与IL 10mRNA的表达与健康人无差异。在B组IFN γmRNA和TNF αmRNA表达与健康人无差异 ;IL 10mRNA的表达增强 ,与健康人比较 ,P <0 .0 1。在C组 ,IFN γmRNA的表达增强 ,仍低于健康人 ,P <0 .0 5 ;TNF αmRNA的表达有增加 ,与健康人比较 ,P >0 .0 5 ,IL 10mR NA的表达无改变。结论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保护性细胞因子IFN γ减低 ;BCG PSN刺激可提高免疫细胞IFN γmRNA ,但不增高IL 10mRNA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sICAM) 1、可溶性E 选择素 (sE 选择素 )、白细胞介素 (IL) 1、肿瘤坏死因子 (TNF)、干扰素 (IFN) γ水平 ,探讨sICAM 1、sE 选择素与IL 1、TNF、IFN γ及病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分析法 (ELISA)检测 3 0例活动期RA患者与 3 0名正常对照者sICAM 1、sE 选择素、IL 1、TNF、INF γ水平。结果 RA患者血清sICAM 1、sE 选择素、IL 1、TNF、IFN 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sICAM 1与sE 选择素、IL 1、IFN γ水平及类风湿因子 (RF)正相关 ,sE 选择素与IL 1正相关。结论 RA患者血清sICAM 1、sE 选择素、IL 1、TNF、IFN γ水平显著升高 ,ICAM 1及sE 选择素参与RA发病过程 ,sICAM 1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氨溴索对COPD患者气道炎症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随机分组,并选取健康老年人25例为对照组,观察其血清及痰液的IL—6、IL—8及TNF—α的变化。结果 氨溴索治疗组和对照组患的痰液及血液IL—6、IL—8及TNF—α含量高于正常组,两组治疗前无显差异,治疗10天后,A组水平较B组下降(P<0.01)。结论 氨溴索可以抑制COPD急性加重期患的气道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过程,它的应用有利于COPD患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体内前炎症细胞因子TNF α、IL 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94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血液标本中TNF α、IL 6水平 ,同时应用鲎试剂三肽显色基质偶氮法检测标本内毒素水平 ,研究以上指标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 ①肝炎后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组、无菌性腹水 (SA)组血浆内毒素、TNF α、IL 6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值均 <0 0 0 1) ;②SBP组腹水内毒素、TNF α、IL 6浓度均显著高于SA组 (P值均 <0 0 0 1) ;③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内毒素与TNF α、IL 6水平呈正相关 (P值均 <0 0 0 1)。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存在细胞因子血症 ;肝硬化腹水患者TNF α ,IL 6水平升高与体内内毒素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C反应蛋白 (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诱导痰方法 ,收集 2 0例急性期COPD患者、16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 10名健康不吸烟者的痰液。对血清中CRP浓度进行检测 ,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痰液中IL 6水平。结果 急性期COPD组IL 6、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 ;急性期COPD组痰液中IL 6水平与血清中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0 4 5 5 ,P <0 0 5 ) ,而与 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呈显著负相关 (r=0 5 13,P<0 0 1) 。结论 IL 6及CRP参与了急性期COPD的气道炎症反应 ,并可将其作为检测COPD患者急性感染存在的一项重要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观察芪防鼻敏颗粒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血清白介素 4(IL 4),白介素 17(IL 17),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及鼻黏膜γ干扰素(IFN γ)、白介素 6(IL 6)、TNF α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1.17 mg·kg-1),鼻炎康组(0.6 g·kg-1),芪防鼻敏颗粒高(26.48 g·kg-1)、中(13.24 g·kg-1)、低(6.62 g·kg-1)剂量组。采用卵蛋白(OVA)建立AR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灌胃给药,连续14 d。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R大鼠血清IL 4、IL 17、TNF α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IHC)检测鼻黏膜IFN γ、IL 6、TNF α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 4、IL 17水平明显上升(P<0.01);鼻黏膜IFN γ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IL 6、TNF α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氯雷他定组、芪防鼻敏颗粒中剂量组大鼠血清IL 4水平显著下降(P<0.05),芪防鼻敏颗粒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L 17水平明显下降(P<0.05),氯雷他定组、鼻炎康组、芪防鼻敏颗粒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TNF α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高、低剂量组大鼠鼻黏膜IFN γ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高、中剂量组IL 6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TNF α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氯雷他定组相比,鼻炎康组、芪防鼻敏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 17水平明显上升(P<0.05),鼻炎康组、芪防鼻敏颗粒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L 4水平明显上升(P<0.05),芪防鼻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TNF α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鼻炎康组比较,芪防鼻敏颗粒中剂量组大鼠血清IL 4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芪防鼻敏颗粒低剂量组相比,芪防鼻敏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 17水平明显上升(P<0.05),芪防鼻敏颗粒中剂量组大鼠血清IL 4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芪防鼻敏颗粒可增加AR鼻黏膜IFN γ表达,降低血清IL 4、TNF α、IL 17水平及鼻黏膜TNF α、IL 6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ALT反复波动与IFN、an-IFN、IL-2、TNF在血清中含量变化关系。方法:使用ELISA或RIA法检测50例慢乙肝病人观察组和50例曾用过干扰素治疗的慢乙肝病人组及5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的IFN、an-IFN、IL-2、TNF的含量及与ALT反复波动的关系。结果:三组中IFN、an-IFN血清含量无显差异(P>0.05);IL-2血清含量,干扰素治疗组明显高于慢乙肝观察组,健康人血清中IL-2水平较观察组也明显增高(P<0.01);TNF在干扰素治疗组与观察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健康对照组TNF水平与观察组相比无显差异(P>0.05)。慢乙肝ALT反复波动与IL-2含量降低呈正相关;与IFN、an-IFN、阴阳无相关性;与TNF含量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ALT反复波动与IL-2含量降低有相关性,并且用干扰素治疗组病人的周围血IL-2的含量水平明显增高。故此检测IL-2含量对判断慢乙肝患发病机理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梅湛强  胡少枝  罗志杨 《河北医药》2016,(16):2422-242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水平变化与患者炎症表型的关系。方法选取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哮喘组)和门诊体检健康研究对象100例(健康组),分别检测2组对象的FeNO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组患者的ECP、IL-2、IL-4、IL-6、IL-8、IL-13、TNF-α、IFN-γ、FeNO测定值均显著的高于健康组( P <0.05),哮喘组患者的IL-2、IFN-γ测定值均显著的低于健康组( P <00.5);急性发作期哮喘组患者的ECP、IL-2、IL-4、IL-6、IL-8、IL-13、TNF-α、IFN-γ、FeNO测定值均显著的高于缓解期哮喘患者( P <0.05),急性发作期哮喘组患者的IL-2、IFN-γ测定值均显著的低于缓解期哮喘患者( P <0.05);哮喘组患者的ECP、IL-2、IL-4、IL-6、IL-8、IL-13、TNF-α、IFN-γ与FeNO测定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P <0.05),哮喘组患者的IL-2、IFN-γ测定值与FeNO测定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FeNO水平、炎症指标均显著的升高,FeNO水平与哮喘患者的病情及炎症反应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体外实验中考察克隆并表达的人胸腺素α原 (prothymosinα ,ProTα)对几种重要细胞因子IFN γ、IFN α和TNF α分泌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分离脾淋巴细胞、脾巨噬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 ,用ELISA法检测ProTα对IFN γ、IFN α和TNF α分泌的影响。结果  10 - 7mol·L- 1 ProTα明显促进脾细胞分泌IFN γ(P <0 .0 5 ) ,该浓度的ProTα也明显刺激小鼠脾巨噬细胞分泌IFN α(P <0 .0 1) ;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 ,ProTα能明显刺激IFN α和TNF α的分泌 (P <0 .0 1)。结论 在体外实验中 ,ProTα对细胞因子IFN γ、IFN α和TNF α的分泌均有促进作用 ,这为ProTα进一步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苟连平  秦俭  吕湛  凡瞿明  冯静 《医药导报》2008,27(9):1031-1033
[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外培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白细胞介素6(IL 6)水平及洛伐他汀干预TNF α、IL 6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例,健康自愿者22例作为对照组。体外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后,①脂多糖刺激PBMC分泌TNF α、IL 6;②洛伐他汀干预PBMC。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TNF α、IL 6水平。结果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BMC分泌TNF α、IL 6水平高于血压正常者PBMC分泌TNF α、IL 6水平(P<0.05);②脂多糖刺激后两组TNF α、IL 6均较自发分泌时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多糖刺激PBMC分泌TNF α、IL 6增加(P<0.05);③洛伐他汀干预后,两组均明显较脂多糖刺激和自发分泌时的TNF α、IL 6少(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BMC处于炎症激活状态,炎症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洛伐他汀可以减轻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6(rhIL 6)对NOD小鼠自发性和环磷酰胺 (CY)诱发性Ⅰ型糖尿病 (IDDM)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观察NOD小鼠用药后血糖和尿糖水平、胰腺组织病理学特征 ,及血清抗CD3抗体、LPS诱导的炎症因子IFN γ、TNF α水平的变化 ,以及CY诱导ID DM发生率 ,确定rhIL 6的抗IDDM作用。结果  4wk龄♀NOD小鼠连续注射rhIL 6 1 6wk后 ,胰岛炎即胰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明显减少 ,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33 %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血清中炎症因子IFN γ、TNF α水平也呈显著的下降趋势。 1 2wk龄NOD小鼠连续 8wk应用rhIL 6 ,糖尿病发生率则无明显变化 ,且实验中未观察到rhIL 6对CY诱发IDDM的保护作用。结论 rhIL 6早期预防用药可降低NOD小鼠自发性IDDM的发生 ,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因子TNF α、IFN γ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3.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虹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7):37-37,39
目的 了解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急性期血浆白细胞介素 6 (IL - 6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含量改变及其与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1(LDH1)的关系 ,探讨两者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ELISA法和酶法检测 7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血浆IL - 6、TNF α和LDH1含量。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组血浆IL - 6、TNF α和LDH1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IL - 6水平与LDH1呈负相关r =- 0 35 2 ,P <0 0 1,TNF α水平与LDH1呈正相关r =0 4 2 7,P <0 0 1。结论 IL - 6、TNF -α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 ,TNF -α加重心肌损伤 ,IL - 6有防御感染作用 ,两者起不同作用 ,其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病情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邓红  任喜民  吴修斌 《江苏医药》2003,29(12):925-926
目的 比较两种类型及不同剂量的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远期疗效 ,以期探索较为合理、有效的药物阻断慢性肝炎纤维化 ,预防肝炎肝硬化的发生。方法  96例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IFN α、IFN γ和对照组 ;用药时间为 6个月。治疗期间 ,每月观察肝功能 (ALT ,TBil)、血常规。疗程结束时及此后每 6个月 ,观察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 (Ⅳ C)、Ⅲ型前胶原肽 (PⅢP)、HBVDNA以及B超检查。结果  3组病例ALT均显著下降。IFN治疗组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IFN α组高于IFN γ组 ,以B超检查显示门脉主干内径及脾静脉最大内径恢复正常值为指标进行治疗前后对比 ,结果显示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IFN α组与IFN γ组之间无差异。观察各组于疗程结束后第 12个月、2 4个月、36个月的情况 ,以观察指标出现异常者为复发。显示复发情况如下 :对照组 >IFN γ组 >IFN α组。结论 IFN α和IFN γ制剂均具有抑制HBVDNA复制 ,治疗慢性乙肝纤维化作用 ,本组 3年疗效观察结果表明IFN α较IFN γ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复方甲氧那明平喘和抗炎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复方甲氧那明的支气管解痉和抗炎作用。方法 :比较复方甲氧那明及各单药对组胺诱发离体豚鼠气管条收缩的抑制作用 ;通过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及熏香烟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大鼠模型 ,给予 3个不同剂量 (3、9、2 7mg·d-1)的复方甲氧那明治疗 ,比较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 1β(IL 1β)和白介素 6(IL 6 )的水平。结果 :复方甲氧那明对离体气管条收缩的抑制作用较各单药明显加强 ,对COPD大鼠BALF中的TNF α、IL 1β和IL 6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复方甲氧那明具有良好的支气管解痉和抑制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DP)吸烟与非吸烟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探讨血清CRP水平对AECOPD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吸烟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吸烟及非吸烟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治疗前)与缓解期(治疗后)的血清CRP水平。结果 :C0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CRP含量及阳性率吸烟组及非吸烟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至缓解期CRP水平及阳性率吸烟组及非吸烟组均迅速下降,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COPD缓解期无论吸烟组或非吸烟组两指标与对照健康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吸烟组与非吸烟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升高,血清CRP检测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的诊断的灵敏指标,COPD缓解期全身炎症水平仍高于健康人群,但吸烟对COPD患者CRP增高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重型肝炎 (SH)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病人治疗前后心钠素 (ANP)、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含量变化。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组化法对 90例SH合并SBP病人分别测定血浆中ANP、TNF α水平。结果 各型肝炎病人ANP和TNF 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后ANP和TNF α含量均低于治疗前 (P <0 0 5 ) ;SH合并SBP病人血浆及腹水中ANP和TNF α含量感染组均高于非感染组 (P <0 0 5 ) ,死亡组高于存活组 (P <0 0 5 ) ;并分别与血清胆红素 (SB)、凝血酶原时间 (PT)呈正相关 (r =0 5 7,r=0 6 4 ,P <0 0 1) ,与血清总胆固醇呈负相关 (r =0 5 8,P <0 0 1)。结论 SH并SBP病人检测ANP、TNF α含量的变化对临床的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对哮喘大鼠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杨莉  陈径  王文建  金蕊 《江苏医药》2004,30(11):822-823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亚群反应的影响及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5 0只SD大鼠哮喘模型 ,分为正常对照组 (A) ,哮喘模型组 (B) ,激素对照组 (C) ,川芎嗪组(D) ,联合用药组 (E)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白介素 4 (IL 4 )、γ干扰素 (IFN γ)水平及白介素 4 /γ 干扰素的比值 (IL 4 /IFN 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哮喘模型组BALF中IL 4水平、IL 4 /IFN γ比例显著升高 (P <0 0 1) ,IFN γ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 ;与哮喘模型组比较 ,川芎嗪组和地塞米松组IL 4水平和IL 4 /IFN γ比例均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川芎嗪具有抑制哮喘Th2细胞亚群优势反应和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乌司他丁对心肺脑复苏后血细胞因子与脑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酶抑制剂乌司他丁 (ulinastatinforinjection ,UTI)对心肺脑复苏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和脑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 2 4只成年健康普通级SD大鼠 ,随机分成对照组、复苏组和乌司他丁组 ,每组 8只。对照组仅行气管切开术 ,不夹闭气管 ,不造成心跳呼吸骤停 ;复苏组与乌司他丁组建立心肺脑复苏模型 ,乌司他丁组在心肺脑复苏时加用单次UTI 10 6U·Kg-1。对照组在气管切开即刻、0 .5、2、4、6h采集血标本 ,复苏组与乌司他丁组分别在气管切开即刻、复苏成功后 0 .5、2、4、6h采集血标本 ,以放免法测定血清中TNF α、IL 6、IL 10的水平。实验结束时每组随机取 2只动物快速断头取皮层脑组织观察脑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中TNF α、IL 6、IL 10基本平稳 ,各时间点间无显著变化 (P >0 .0 5 )。复苏组复苏后TNF α、IL 6明显上升 ,IL 10明显下降 (P <0 .0 1或P <0 .0 5 )。乌司他丁组TNF α、IL 6、IL 10复苏后各时间点与气管切开即刻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TNF α在复苏后0 .5、2、4h与复苏组同时间点比明显下降 (P <0 .0 5 ) ,IL 10在复苏后 0 .5、6h与复苏组同时间点比明显升高 (P <0 .0 5 )。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 :乌司他丁  相似文献   

20.
韩峰 《北方药学》2013,(4):76-77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并肺心病患者hs-CRP、B型脑钠肽(BNP)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诊治AECOPD并肺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微粒子酶法和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70名AECOPD并肺心病患者和5O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血浆BNP和血清hs-CRP、IL8的水平,分析患者轻、中、重、极重组血浆BNP、血清hs-CRP和IL-8的直线相关性。结果:①AECOPD组hs-CRP、BNP和IL8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AECOPD轻、中、重、极重组患者hs-CRP、BNP、IL8水平随AECOPD程度加重而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ECOPD各组hs-CRP、BNP和IL8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s-CRP、血浆BNP和IL8的水平可作为AECOPD合并肺心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判断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